一种罗茨真空泵的电机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7619发布日期:2019-11-06 01:27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罗茨真空泵的电机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真空泵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罗茨真空泵的电机壳体。



背景技术:

目前,罗茨真空泵的作用是将密闭容器和密闭系统内的空气或其他气体排出并达到一定真空的目的,广泛用于传统工业、食品和轻工业等行业。

罗茨真空泵的运转速度很高,在泵的两端必需配备润滑油箱,使得罗茨真空泵的各个传动部件在高速转动时有足够的润滑和冷却,其中罗茨真空泵的主轴的一端会穿出前端盖与电机连接,现有的罗茨真空泵只考虑罗茨真空泵本身的密封问题,关于罗茨真空泵油腔与电机之间的密封以及电机与外界的密封往往没有考虑过,导致油腔内的油液经过电机壳体渗漏到外界,或者外界气体渗漏到罗茨真空泵内,这样造成了油液的流失或者电机的故障,同时也影响罗茨真空泵的极限真空甚至失效,稳定性和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封闭的罗茨真空泵的电机壳体。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罗茨真空泵的电机壳体,包括筒状的机座以及密封固定于机座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转轴贯穿前端盖和机座并与前端盖的后侧和后端盖的前侧通过轴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前端部套设有挡油圈,所述前端盖的前端部与转轴之间设置有环形的油封,所述机座上设置的通孔的内端向内缩径形成缩颈部,电缆线靠近通孔的端部依次套设有长胶套和胶珠,所述电缆线贯穿通孔伸入机座内并且胶珠的下侧与缩颈部的上侧抵靠,所述长胶套的一端以及胶珠均位于通孔内,所述长胶套的另一端位于通孔的外侧,所述胶珠的上侧套设有铜垫圈,所述电缆线上套设有能够将铜垫圈压向胶珠的压紧螺母,所述压紧螺母与通孔的外端部螺纹连接。上述电缆线、长胶套和胶珠可以分开生产然后组装也可以在生产时直接粘结成型于一体,便于后期组装;本电机壳体通过挡油圈和油封的设计避免真空泵油腔内的油液渗漏到电机壳体内部,避免了油液对电机内部工作的影响,提高了电机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再结合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密封连接以及电缆线接口处的密封结构实现整个电机壳体的全方位密封,避免气体、水或者油液从外界进入到电机壳体内部,安全性和稳定性更高,对恶劣工作环境的适应性更强,从而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上述的一种罗茨真空泵的电机壳体中,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螺旋状的冷却通道,所述机座的外侧套设有通道外套,所述通道外套的前后两侧与机座密封焊接,所述通道外套的前后两端设有与冷却通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作为另一种方案,上述冷却通道也可以由多个间隔设置的环形的冷却水道构成,且相邻两个冷却水道之间连通;冷却通道的设置能够使电机具备更好的降温能力,避免在全密封结构下电机内部由于工作产生的热量散发较慢导致的电机故障,有利于提高电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上述的一种罗茨真空泵的电机壳体中,所述机座上设有同时将通道外套和机座侧壁贯穿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侧壁与机座密封焊接,所述通孔设于所述连接件上。

在上述的一种罗茨真空泵的电机壳体中,所述挡油圈包括基板、连接板和挡油板,所述基板套设于转轴上并且基板的内侧面通过间隔设置的密封圈与转轴密封连接,所述连接板呈环状并且其内端与基板的后端连接,连接板的外端与挡油板的前端连接,所述挡油板的外侧面的直径从前到后逐渐增大。上述挡油板外侧面的设计能够将甩到挡油板外侧面的油液尽可能的甩出去,避免油液进入到挡油板和前端盖之间的间隙内,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罗茨真空泵的电机壳体中,所述前端盖的内端部向前成型有挡油凸台,所述挡油凸台的前端向外成型有环状的挡油凸环,所述挡油板的内侧面设有环状的挡油槽,所述挡油凸环位于挡油槽的前侧。上述挡油凸环和挡油槽的设计能够将进入到此处的油液借助,减少油液进入到基板和油封之间的空间内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罗茨真空泵的电机壳体中,前端盖的内端部向内成型有限位凸起,所述油封的后端与所述密封凸起的前端面抵靠,所述油封位于所述挡油圈的后侧。

在上述的一种罗茨真空泵的电机壳体中,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均通过o形圈与机座密封连接。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挡油圈和油封的设计避免真空泵油腔内的油液渗漏到电机壳体内部,减少了油液的渗漏以及油液对电机内部工作的影响,提高了电机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再结合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密封连接以及电缆线接口处的密封结构实现整个电机壳体的全方位密封,避免气体、水或者油液从外界进入到电机壳体内部,安全性和稳定性更高,对恶劣工作环境的适应性更强,从而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机座;11、连接件;111、通孔;112、缩颈部;12、压紧螺母;13、冷却通道;14、通道外套;141、进水口;142、出水口;15、o形圈;2、前端盖;21、挡油凸台;22、挡油凸环;23、限位凸起;3、后端盖;4、转轴;41、轴承;5、挡油圈;51、基板;511、密封圈;52、连接板;53、挡油板;531、挡油槽;6、油封;7、电缆线;71、长胶套;72、胶珠;73、铜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3:

本罗茨真空泵的电机壳体包括筒状的机座1以及密封固定于机座1两端的前端盖2和后端盖3,转轴4贯穿前端盖2和机座1并与前端盖2的后侧和后端盖3的前侧通过轴承41连接,所述转轴4的前端部套设有挡油圈5,所述前端盖2的前端部与转轴4之间设置有环形的油封6,所述机座1上设置的通孔111的内端向内缩径形成缩颈部112,电缆线7靠近通孔111的端部依次套设有长胶套71和胶珠72,所述电缆线7贯穿通孔111伸入机座1内并且胶珠72的下侧与缩颈部112的上侧抵靠,所述长胶套71的一端以及胶珠72均位于通孔111内,所述长胶套71的另一端位于通孔111的外侧,所述胶珠72的上侧套设有铜垫圈73,所述电缆线7上套设有能够将铜垫圈73压向胶珠72的压紧螺母12,所述压紧螺母12与通孔111的外端部螺纹连接;前端盖2的内端部向内成型有限位凸起23,所述油封6的后端与所述密封凸起的前端面抵靠,所述油封6位于所述挡油圈5的后侧;所述前端盖2和后端盖3均通过o形圈15与机座1密封连接。上述电缆线7、长胶套71和胶珠72可以分开生产然后组装也可以在生产时直接粘结成型于一体,便于后期组装;本电机壳体通过挡油圈5和油封6的设计避免真空泵油腔内的油液渗漏到电机壳体内部,提高了电机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再结合前端盖2和后端盖3的密封连接以及电缆线7接口处的密封结构实现整个电机壳体的全方位密封,避免气体、水或者油液从外界进入到电机壳体内部,安全性和稳定性更高,对恶劣工作环境的适应性更强,从而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螺旋状的冷却通道13,所述机座1的外侧套设有通道外套14,所述通道外套14的前后两侧与机座1密封焊接,所述通道外套14的前后两端设有与冷却通道13连通的进水口141和出水口142;所述机座1上设有同时将通道外套14和机座1侧壁贯穿的连接件11,所述连接件11的侧壁与机座1密封焊接,所述通孔111设于所述连接件11上。作为另一种方案,上述冷却通道13也可以由多个间隔设置的环形的冷却水道构成,且相邻两个冷却水道之间连通;冷却通道13的设置能够使电机具备更好的降温能力,避免在全密封结构下电机内部由于工作产生的热量散发较慢导致的电机故障,有利于提高电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如图3所示,所述挡油圈5包括基板51、连接板52和挡油板53,所述基板51套设于转轴4上并且基板51的内侧面通过间隔设置的密封圈511与转轴4密封连接,所述连接板52呈环状并且其内端与基板51的后端连接,连接板52的外端与挡油板53的前端连接,所述挡油板53的外侧面的直径从前到后逐渐增大;所述前端盖2的内端部向前成型有挡油凸台21,所述挡油凸台21的前端向外成型有环状的挡油凸环22,所述挡油板53的内侧面设有环状的挡油槽531,所述挡油凸环22位于挡油槽531的前侧。上述挡油板53外侧面的设计能够将甩到挡油板53外侧面的油液尽可能的甩出去,避免油液进入到挡油板53和前端盖2之间的间隙内,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上述挡油凸环22和挡油槽531的设计能够将进入到此处的油液借助,减少油液进入到基板51和油封6之间的空间内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