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拆装内建驱动器的马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29009发布日期:2020-12-01 11:45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便于拆装内建驱动器的马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拆装内建驱动器的马达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电机装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696381u),其电机单元具有一个电机主体、一个安装于该电机主体外部的变频器,该变频器具有一个外壳、一个变频电路及一个控制面板,变频器的变频电路还是需要连接至电力来源,若是装置于机台使用时,会有需要外接电源、拉线,导致整体材积变大,造成安装受限等问题。

另外,现有一种内置驱动器的马达(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号twm439948u1),是在一壳体内部安装有一个定子、一个转子、一个驱动轴,以及一个安装于该壳体内部的驱动器。

虽然这种马达能解决上述电机装置的缺失,但是因为轴承配装在一个后盖的容置槽中,且与该驱动轴固接,导致该驱动器故障时,该后盖不容易维修,若能拆出该驱动器,一般用户也难以将轴承与驱动轴装回原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现有缺失的便于拆装内建驱动器的马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拆装内建驱动器的马达装置,包含外壳单元、安装于所述外壳单元内部的马达单元、能输出所述马达单元转动力且穿出于所述外壳单元的输出轴、安装于所述输出轴的风扇,以及安装于所述外壳单元的驱动器,所述外壳单元包括围绕轴线呈中空筒状的环壁、能拆卸且盖合于所述环壁其中一端的第一端盖、沿所述轴线相反于所述第一端盖且能拆卸并盖合于所述环壁另一端的第二端盖、相交于所述轴线且连接于所述环壁的隔板,以及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隔板的轴承,所述环壁与所述第一端盖、所述隔板共同界定出第一容室,所述环壁与所述第二端盖、所述隔板共同界定出第二容室,所述隔板具有连通所述第一容室与所述第二容室的连通孔,所述环壁具有连通于所述第二容室的侧穿孔,所述马达单元安装于所述第一容室中,所述输出轴沿所述轴线设置且受所述马达单元驱动,且被所述轴承所支撑,所述风扇位于所述第二端盖外部,所述驱动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容室中且电连接于所述马达单元,所述驱动器包括驱动电路板,以及数个电连接于所述驱动电路板的驱动电子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拆装内建驱动器的马达装置,还包含固定于所述环壁且罩设于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风扇外部的屏蔽,所述屏蔽具有数个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拆装内建驱动器的马达装置,所述第二端盖具有一相邻于所述第二容室的内侧面、相反于所述内侧面的外侧面,以及数个凸设于所述外侧面的散热鳍片。

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拆装内建驱动器的马达装置,所述外壳单元还包括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和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油封。

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拆装内建驱动器的马达装置,还包含安装于所述外壳单元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对应于所述侧穿孔且电连接于所述驱动器,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面板,以及数个安装于所述控制面板的操作件。

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拆装内建驱动器的马达装置,所述外壳单元还包括凸设于所述环壁的壳座,所述壳座界定出与所述侧穿孔互相连通的侧容室,所述控制单元安装于所述壳座,所述控制面板封闭于所述侧容室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所述外壳单元的环壁、隔板、第一端盖及第二端盖的配合,能界定出所述第一容室与所述第二容室,以及所述轴承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隔板,所述马达单元安装于所述第一容室中,所述驱动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容室中,能方便于所述驱动器的拆装,且整体结构简单、制造组配及维修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于拆装内建驱动器的马达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该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该实施例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便于拆装内建驱动器的马达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含一个外壳单元10、一个安装于该外壳单元10内部的马达单元20、一个能输出该马达单元20转动力且穿出于该外壳单元10的输出轴30、一个安装于该输出轴30的风扇40、一个安装于该外壳单元10的驱动器50、一个安装于该外壳单元10的控制单元60,以及一个固定于该外壳单元10且罩设于该风扇40外部的屏蔽70。

该外壳单元10包括围绕一条轴线l呈中空筒状的环壁11、一个能拆卸且盖合于该环壁11其中一端的第一端盖12、一个沿该轴线l相反于该第一端盖12且能拆卸并盖合于该环壁11另一端的第二端盖13、一个相交于所述轴线l且连接于所述环壁11的隔板14、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端盖12与该隔板14的轴承15,以及两个分别安装于该第一端盖12与所述第二端盖13的油封16。该环壁11与该第一端盖12、该隔板14共同界定出一个第一容室17,该环壁11与该第二端盖13、该隔板14共同界定出一个第二容室18。该外壳单元10还包括凸设于该环壁11的壳座19。

所述环壁11具有连通于所述第二容室18的侧穿孔111,以及数个凸设于外表面的散热鳍片112。

该第一端盖12具有一个相邻于该第一容室17的第一轴承槽121、一个沿该轴线l相反于该第一轴承槽121的第一外凹槽122,以及一个沿该轴线l连通该第一轴承槽121与该第一外凹槽122的第一穿孔123。

该第二端盖13具有一个相邻于所述第二容室18的内侧面131、一个相反于该内侧面131的外侧面132、数个凸设于所述外侧面132的散热鳍片133、一个由该外侧面132凹设的第二外凹槽134,以及一个沿该轴线l连通该第二外凹槽134与该第二容室18的第二穿孔135。

该隔板14具有一个相邻于该第一容室17的第二轴承槽141、一个沿该轴线l连通该第二轴承槽141与该第二容室18的轴孔142,以及一个连通所述第一容室17与所述第二容室18的连通孔143。

所述轴承15分别安装于该第一轴承槽121与该第二轴承槽141中。

所述油封16分别安装于该第一端盖12的第一外凹槽122与该第二端盖13的第二外凹槽134。

该壳座19界定出与该侧穿孔111互相连通的侧容室191。

该马达单元20安装于该第一容室17中,并具有一个定位于该环壁11的定子21,以及一个能受该定子21产生的磁力作用产生旋转的转子22。

该输出轴30沿该轴线l设置且受该马达单元20的转子22驱动,且被所述轴承15所支撑。

该风扇40位于该第二端盖13外部。

该驱动器50用于操纵该马达单元20转速,且安装于该第二容室18中且电连接于该马达单元20,该驱动器50包括一个抵靠于该第二端盖13的驱动电路板51,以及数个电连接于该驱动电路板51的驱动电子组件52。

该控制单元60用于操纵该驱动器50的设定与运作,该控制单元60安装于所述外壳单元10的壳座19,且对应于所述侧穿孔111并电连接于该驱动器50,该控制单元60包括一个安装于该侧容室191中的控制面板61、数个安装于该控制面板61的操作件62,以及一个显示屏63,该控制面板61封闭于该侧容室191的开口,所述操作件62能为旋钮、按钮等。

该屏蔽70固定于该环壁11且罩设于该第二端盖13与该风扇40外部,该屏蔽70具有数个通气孔71。

为供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各组件配合所产生的作用、运用技术手段,以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将再说明如下,相信当能由此而对本实用新型有更深入且具体的了解。

再如图3所示,当本实用新型便于拆装内建驱动器的马达装置整体组装完成时,该外壳单元10的第一容室17用于容置该马达单元20,该第二容室18用于容置该驱动器50,且通过所述轴承15设置在该环壁11前段且对应于该马达单元20,提供该输出轴30转动的顺畅性,再通过所述油封16分别安装于该第一端盖12与该输出轴30之间和该第二端盖13与该输出轴30之间,使所述油封16产生密封的效果。

当启动该马达单元20且带动该输出轴30转动时,该环壁11的前半段因为该马达单元20的运作产生第一热源,第一热源通过该环壁11外表面的散热鳍片112产生散热效果,而该环壁11的后半段因为该驱动器50的运作产生第二热源,且该驱动轴30转动后,会同时带动位于该第二端盖13外部的风扇40运转,且将散发至该第二端盖13的散热鳍片133的热朝外部鼓出,达到该马达装置的散热目的。

因此,本实用新型将该驱动器50安装于该外壳单元10的第二容室18中,当该驱动器50故障时,只需要将该屏蔽70、该风扇40、该油封16、该第二端盖13自该环壁11拆除,就能对该驱动器50进行拆换、维修的操作,且整体结构简单、制造组配及维修容易。

再者,也因为该马达单元20安装于该外壳单元10的第一容室17中,该驱动器50安装于该第二容室18中,且该控制单元60也安装于该外壳单元10的壳座19,该控制单元60能连接至电力来源,即使该马达装置于机台使用时,整体材积不会变大,安装不会有受限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