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刷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7115发布日期:2021-06-11 19:4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无刷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无刷电机。



背景技术:

用于驱动隔膜泵或隔膜式空压机的电动机,通常在其电机轴上设置偏心驱动轮,并通过该偏心驱动轮带动曲柄连杆机构运作,这种直接在电机轴上设置偏心轮进行偏心转动的驱动方式,容易造成电机轴震动及窜动,噪音较大,而且电机轴的轴承部件也容易松动,使用寿命不长。为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采用增设齿轮箱机构,电机轴通过齿轮箱传动来驱动执行机构运作,但是这种增设齿轮箱的方式无疑会增加制造和维护成本,且构造较为复杂,通用性也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无刷电机,其在电机组件的前盖固定连接有齿轮轴支架,该此轮轴支架通过齿轮轴设有偏心轴承,电机组件的电机轴与齿轮轴啮合以带动偏心轴承作偏摆运动,该新型无刷电机的电机轴输出稳定,构造简单,成本较低,通过替换偏心轴承可使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无刷电机,包括电机组件,该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壳体、定子、转子、电机轴和前盖,前盖连接于电机壳体的前端,定子设于电机壳体内,转子设于电机轴上,前盖外侧固定连接有齿轮轴支架,该齿轮轴支架上设有齿轮轴,所述电机轴穿出所述前盖后伸入所述齿轮轴支架并与所述齿轮轴啮合,所述齿轮轴设有随所述齿轮轴转动的偏心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齿轮轴支架设有容置第一轴承的第一轴承座,所述前盖设有容置第二轴承的第二轴承座。齿轮轴通过其两端的轴承承置于齿轮轴支架上,结构更牢固,可使得偏心轴承作偏摆运动时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轴包括两端分别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连接的芯轴以及与该芯轴键连接的传动齿轮,所述电机轴伸出于前盖的部分设有与该传动齿轮啮合的轴齿,所述偏心轴承设于第一轴承与该传动齿轮之间。齿轮轴采用芯轴与传动齿轮连接,利于装配,其中偏心轴承作为动力输出部件可根据需要进行替换,使得电机通用性更好。

优选的,所述前盖设有与所述齿轮轴支架相配合的安装部,所述齿轮轴支架通过支架螺丝与所述前盖的安装部固定连接。该安装部可采用与齿轮轴支架形状相匹配的台阶槽,即齿轮轴支架通过该台阶槽进行限位,再通过支架螺丝与前盖固定连接,使齿轮轴支架与前盖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前盖通过前盖螺丝与所述电机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所述前盖设有容置第三轴承的第三轴承座,所述电机壳体设有容置第四轴承的第四轴承座;所述电机轴的前端设有油封,所述前盖还设有容置油封的油封槽。电机轴两端的轴承可以确保电机组件稳定运行,油封对电机轴起到轴密封作用,其中利用前盖设置第而轴承座和第三轴承座,充分利用前盖安装空间,使电机整体结构更紧凑,有利于电机体积小型化。

优选的,所述前盖位于电机壳体的一侧设有电机外罩,所述电机组件整体装设于该电机外罩内,所述电机轴设有轴流风叶,所述电机外罩设有开设有与该轴流风叶相对应的进风口。电机外罩对电机组件起到防护作用,同时对轴流风叶起到汇集风力的作用,更有利于电机组件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外罩内设有散热板,该散热板将所述电机外罩分隔成上部容腔和下部容腔,所述电机组件整体装设于上部容腔内,下部容腔内与所述散热板对应的位置安装电路板。所述电机外罩的底部设有底板,以使所述下部容腔形成密闭的腔体。所述电机外罩位于所述下部容腔的部位设有电源开关、调速电位器和防水电源接头。该电机外罩采用分隔开的上部容腔和下部容腔,将电机组件和电路板等电器件分开装设,更加安全可靠,另外电路板可利用散热板进行有效散热,而散热板又可利用轴流风叶进行有效散热,使得电机散热性能大幅提升。

优选的,所述前盖连接有提手,便于提携,所述前盖的外周设有若干散热筋,进一步加强散热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电机组件的前盖外侧固定连接齿轮轴支架,齿轮轴支架设置与电机轴啮合的齿轮轴,齿轮轴上设置作为动力输出件的偏心轴承,即电机轴以齿轮啮合的方式带动齿轮轴转动,再由齿轮轴带动偏心轴承作偏摆运动进行动力输出,该传动结构可使电机轴输出更为稳定,而且其构造简单,成本较低,通过替换偏心轴承可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组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齿轮轴支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前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外罩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外罩的后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1.电机壳体,12.定子,13.转子,14.电机轴,141.轴齿,15.前盖,151.第二轴承座,152.安装部,153.散热筋,16.轴流风叶,17.第四轴承,171.第四轴承座,18.第三轴承,181.第三轴承座,19.油封,191.油封槽,21.齿轮轴支架,211.支架螺丝,212.第一轴承座,22.齿轮轴,23.第一轴承,24.第二轴承,25.传动齿轮,26.偏心轴承,31.电机外罩,311.外罩螺丝,312.进风口,32.散热板,33.电路板,34.底板,341.支脚,41.提手,42.电源开关,43.调速电位器,44.防水电源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至图6所示,一种新型无刷电机,包括电机组件,该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壳体11、定子12、转子13、电机轴14和前盖15,定子12设于电机壳体11内,转子13设于电机轴14上,前盖15通过前盖螺丝固定连接于电机壳体11的前端,电机轴14前端伸出于前盖15,电机轴14前端设有轴齿141,电机轴14后端伸出于电机壳体11,电机轴14后端连接有轴流风叶16,电机轴14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轴承18和第四轴承17,前盖15设有容置第三轴承18的第三轴承座181,电机壳体11设有容置第四轴承17的第四轴承座171;电机轴14的前端设有油封19,前盖15还设有容置油封19的油封槽191。

前盖15外侧固定连接有齿轮轴支架21,具体地,前盖15设有与齿轮轴支架21相配合的安装部152,本实施方式中,该安装部152是圆形台阶槽,齿轮轴支架21通过支架螺丝211与前盖15的安装部152固定连接。该齿轮轴支架21上设有齿轮轴22,齿轮轴22包括芯轴以及与该芯轴键连接的传动齿轮25,电机轴14穿出所述前盖15后伸入所述齿轮轴支架21,电机轴14的轴齿141与该传动齿轮25啮合,芯轴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轴承23和第二轴承24,齿轮轴支架21设有容置第一轴承23的第一轴承座212,前盖15设有容置第二轴承24的第二轴承座151,所述齿轮轴22的芯轴设有随齿轮轴22转动的偏心轴承26,该偏心轴承26设于第一轴承23与该传动齿轮25之间。

本实施方式中,前盖15位于电机壳体11的一侧设有电机外罩31,该电机外罩31通过外罩螺丝311与前盖15固定连接,电机组件整体装设于该电机外罩31内,电机外罩31后侧设有开设有与轴流风叶16相对应的进风口312。

其中,电机外罩31内设有散热板32,该散热板32将所述电机外罩31分隔成上部容腔和下部容腔,电机组件整体装设于上部容腔内,下部容腔内与所述散热板32对应的位置安装电路板33,电机外罩31的底部设有底板34,以使所述下部容腔形成密闭的腔体,底板34设有支脚341。所述电机外罩31位于所述下部容腔的部位设有电源开关42、调速电位器43和防水电源接头44。所述前盖15连接有提手41,所述前盖15的外周设有若干散热筋15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