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定子绕组送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8294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送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绕组送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机定子绕组送线装置的四个旋转轴的支撑结构均采用双轴承支撑,导致送线装置结构复杂、体积较大;而且其三个自转轴的旋转驱动结构采用复杂的摩擦轮和链条传动,采用滑环为每个自转轴电机供电,导致送线装置结构复杂、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定子绕组送线装置,该送线装置为嵌线工作送线同时解开嵌线引起的电缆缠绕;并且该送线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本低廉,可以适应电机定子的大批量生产。
[0004]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电机定子绕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有相互配合的第一电机和第一转盘轴承,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为水平状,所述第一转盘轴承的内圈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配合第一转盘轴承的外圈;
[0006]所述第一转盘轴承的外圈固定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相互配合的第二电机和第二转盘轴承,所述第二电机水平固定在转盘上,所述第二转盘轴承的外圈固定在转盘上,每个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个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转盘轴承的内圈对应配合,每个所述第二转盘轴承的内圈上分别固定有一个线盘转臂,每个所述线盘转臂上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线盘;
[0007]所述转盘上设置有穿线管,所述穿线管内贯穿有每个第二电机的电源线。
[0008]本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改进在于:
[0009]所述相互配合的第二电机和第二转盘轴承为三个。
[0010]所述转盘固定在第一转盘轴承的外圈的右侧面。
[0011]所述线盘转臂固定在第二转盘轴承的内圈的右侧面。
[0012]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为减速电机。
[0013]所述穿线管贯穿并伸出所述支架。
[0014]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定子绕组送线装置,共有四个旋转轴,四个旋转轴是平行的。其中,一个公转轴,它的旋转主要用来解开三相绕组交替嵌线引起的缠绕问题;三个自转轴,每个自转轴的旋转主要用来解开每相绕组中因换位引起的缠绕问题;四个旋转轴均采用电机通过齿轮和转盘轴承来实现传动旋转,第二电机的电源线贯穿在固定在转盘上的穿线管中,避免电机的电源线之间相互缠绕;该送线装置为嵌线工作送线同时解开嵌线引起的电缆缠绕;并且该送线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本低廉,可以适应电机定子的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定子绕组送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右侧视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I所指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中H所指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支架;2、电源线;3、穿线管;4、第一转盘轴承;5、第一电机;6、转盘;7、第二转盘轴承;8、第二电机;9、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线盘转臂;12、线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定子绕组送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送线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I上固定有相互配合的第一电机5和第一转盘轴承4,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为水平状,第一转盘轴承4的内圈固定在支架I上,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9,第一齿轮9配合第一转盘轴承4的外圈,如图3所示的图1中I所指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第一转盘轴承4的外圈固定有转盘6,转盘6上设置有多个相互配合的第二电机8和第二转盘轴承7,第二电机8水平固定在转盘6上,第二转盘轴承7的外圈固定在转盘6上,每个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个第二齿轮10,第二齿轮10与第二转盘轴承7的内圈对应配合,每个第二转盘轴承7的内圈上分别固定有线盘转臂11,每个线盘转臂11上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线盘12,如图4所示的图1中H所指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转盘6上设置有穿线管3,穿线管3内贯穿有每个第二电机8的电源线2。
[0024]其中,相互配合的第二电机8和第二转盘轴承7为三个。
[0025]其中,转盘6固定在第一转盘轴承4的外圈的右侧面。
[0026]其中,线盘转臂11固定在第二转盘轴承7的内圈的右侧面。
[0027]其中,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8分别为减速电机。
[0028]其中,穿线管3贯穿并伸出支架I。
[0029]支架I与第一转盘轴承4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一电机5与支架I固定连接,第一电机5上的第一齿轮与第一转盘轴承4的外圈齿啮合驱动第一转盘轴承4的外圈转动,第一转盘轴承4的外圈与转盘6固定连接而带动转盘6 —起公转;三个第二转盘轴承7的外圈固定在转盘6上,第二转盘轴承7的内圈有齿由第二电机8上的第二齿轮10带动旋转,同时第二转盘轴承7的内圈与线盘转臂9固定连接,线盘转臂9上对称固定的两个线盘12在第二电机8的带动下一起自转。
[0030]三个第二电机8的供电方式为:穿线管3与转盘6固定连接,同时穿线管3穿过机架I并伸出,为三个第二电机8供电的电源线2绑扎在转盘6上穿过穿线管3并在穿线管3的两端固定紧,穿出穿线管3的部分可以留适当的长度供扭转。
[0031]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定子绕组送线装置,共有四个旋转轴,四个旋转轴是平行的。其中,一个公转轴,它的旋转主要用来解开三相绕组交替嵌线引起的缠绕问题;三个自转轴,每个自转轴的旋转主要用来解开每相绕组中因换位引起的缠绕问题;四个旋转轴均采用电机通过齿轮和转盘轴承来实现传动旋转,第二电机的电源线贯穿在固定在转盘上的穿线管中,避免电机的电源线之间相互缠绕;该送线装置为嵌线工作送线同时解开嵌线引起的电缆缠绕;并且该送线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本低廉,可以适应电机定子的大批量生产。
[0032]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说明书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之列。
【主权项】
1.一种电机定子绕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有相互配合的第一电机和第一转盘轴承,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为水平状,所述第一转盘轴承的内圈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配合第一转盘轴承的外圈; 所述第一转盘轴承的外圈固定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相互配合的第二电机和第二转盘轴承,所述第二电机水平固定在转盘上,所述第二转盘轴承的外圈固定在转盘上,每个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个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转盘轴承的内圈对应配合,每个所述第二转盘轴承的内圈上分别固定有一个线盘转臂,每个所述线盘转臂上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线盘; 所述转盘上设置有穿线管,所述穿线管内贯穿有每个第二电机的电源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绕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配合的第二电机和第二转盘轴承为三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绕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固定在第一转盘轴承的外圈的右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绕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转臂固定在第二转盘轴承的内圈的右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绕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为减速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绕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管贯穿并伸出所述支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绕组送线装置。该送线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固定有相互配合的第一电机和第一转盘轴承,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为水平状,第一转盘轴承的内圈固定在支架上,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配合第一转盘轴承的外圈;第一转盘轴承的外圈固定有转盘,转盘上设置有多个相互配合的第二电机和第二转盘轴承,第二电机水平固定在转盘上,第二转盘轴承的外圈固定在转盘上,每个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二转盘轴承的内圈对应配合,第二转盘轴承的内圈上固定有线盘转臂,线盘转臂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线盘;转盘上设置有穿线管,穿线管内贯穿有每个第二电机的电源线。
【IPC分类】H02K15-085
【公开号】CN204290653
【申请号】CN201420844745
【发明人】陈占雷
【申请人】西安盾安电气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