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反光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80595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反光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光条,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反光条,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光伏发电的逐渐普及,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成为了光伏发电技术的主要方向。光伏电池的改进和光伏组件CTM管理是提高组件效率的有效手段。目前常见的提高CTM的方法有增加组件上表面的透光率、组件背面的反射率等。
[0003]在太阳能电池组件制作过程中,往往将反光条安放在电池间隙以及互联条上表面,入射的太阳光通过反光条表面微结构的反射以及空气玻璃界面的二次反射重新折回到电池表面,通过光电效应转化为电能。
[0004]为接收到更多光照,太阳能电池组件一般都是按照和地平面优化的角度一一一边平行于玮线朝南安装,且反光条中的重复微结构往往设计为V型槽状结构。组件发电量受到玮度位置、季节太阳高度角及太阳起落过程、空气散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反光条中V型槽常设计为平行于反光条的长边方向,在组件竖向安装的情况下(即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短边平行于玮线安装,当其长边平行于玮线安装时则为横向安装),使得太阳电池组件非常受限于季节光照和天气因素,光照利用率低,户外功率增益非常有限,同时,在入射角为某特定角度时,光容易反射出组件,造成漏光形成光污染。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反光条,以适应不同的太阳光入射角,光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太阳电池组件的发电效率。
[0006]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反光条,包括长条状的基底,基底上设有反光层,所述的反光层由若干反光单元平行连续排列构成,反光单元是由两块反光面拼接成的V型槽状结构,反光单元中反光面与基底的锐角夹角α为20-40°,两反光面的交线与基底的长边的夹角β为5-85°,反光单元的高度h为5-50 μm。
[0007]所述的反光面可以为反光平面或反光曲面,当采用反光曲面时,反光单元中的两个反光曲面的凸面相向,为使得反光条起到更为有效的光反射作用,所述的反光曲面上任一点的曲率半径r通常大于2h,其中h为反光单元的高度。
[0008]所述的两反光面的交线与基底的长边的夹角β优选为5-15°或者75-85°,以使得反光条中V型槽与玮线方向可形成5-15°夹角(本发明中将反光单元中两个反光面交线的方向定义为V型槽的方向),提升光照利用率,增益发电量,通过全年的模拟计算得出,当V型槽与玮线方向成5到15度的小角度时,反射得到的实际增益发电量最大。
[0009]此外,当所述的两反光面的交线与基底的长边的夹角β为40-50°时,光照利用率也相对较高。
[0010]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反光条,在使用时,可结合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具体安装方式,选择具有不同β角的反光条组合使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上,优化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反光条的光反射效果,使得太阳能电池组件可利用更多的入射太阳光。本实用新型的反光条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光照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反光条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反光条的A-A截面不意图;
[0013]图3是反光条中反光单元的截面示意图;其中(a)反光面为平面;(b)反光面为曲面;
[0014]图4是反光条的安装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参照图1和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反光条,包括长条状的基底1,基底I上设有反光层2,所述的反光层2由若干反光单元3平行连续排列构成,反光单元3是由两块反光面4拼接成的V型槽状结构,反光单元3中反光面4与基底I的锐角夹角α为20-40°,两反光面的交线与基底的长边的夹角β为5-85°,反光单元3的高度h为5-50 μmD
[0017]所述的基底I可以为PET、PVC、PC、铜箔、铝箔等高分子或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膜材或片材等。反光层2可以为在复合交联固化树脂上镀银、铬、或铝等金属层,也可直接由金属压延或机械加工手段而成。
[0018]如图3所示,反光面4为反光平面或反光曲面,当反光面为反光曲面时,反光单元3中两个反光曲面的凸面相向,反光曲面上任一点的曲率半径r应当大于2h,其中h为反光单元的高度。
[0019]所述的两反光面的交线与基底的长边的夹角β优选为5-15°或者75-85°,以使得反光条中V型槽与玮线方向可形成5-15°夹角,提升光照利用率,增益太阳电池组件发电量,通过全年的模拟计算得出,当V型槽与玮线方向成5到15度的小角度时,反射得到的实际增益发电量最大。
[0020]此外,当所述的两反光面的交线与基底的长边的夹角β为40-50°时,光照利用率也相对较高。
[0021]当反光条使用时,可通过粘结、焊接、上下层夹胶固定等方式固定在组件内太阳能电池间隙及互联条表面上,如图4所示的实例中,太阳能电池组件采用横向安装方式,选用β角分别为10°和80°的两种反光条,电池横向间隙及互联条表面均采用β角为10°的反光条,电池纵向间隙均采用β角为80°的反光条,可以看出,该太阳能电池组件上所有的反光单元的V型槽与玮线方向均呈10°夹角,即所有的反光单元中两反光面的交线与玮线方向均呈10°角。这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利于太阳能电池组件避免光污染,更好的利用入射太阳光,提高电池的发电效率。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反光条,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条状的基底(1),基底(I)上设有反光层(2),所述的反光层(2)由若干反光单元(3)平行连续排列构成,反光单元(3)是由两块反光面(4)拼接成的V型槽状结构,反光单元(3)中反光面(4)与基底(I)的锐角夹角α为20-40°,两反光面的交线与基底的长边的夹角β为5-85°,反光单元(3)的高度 h 为 5-50 μπ?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反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面(4)为反光平面或反光曲面,当反光面为反光曲面时,反光单元(3)中两个反光曲面的凸面相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反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曲面上任一点的曲率半径r大于2h,其中h为反光单元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反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反光面的交线与基底的长边的夹角β为5-15°。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反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反光面的交线与基底的长边的夹角β为75-85°。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反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反光面的交线与基底的长边的夹角β为40-5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反光条,包括长条状的基底,基底上设有反光层,所述的反光层由若干反光单元平行连续排列构成,反光单元是由两块反光面拼接成的V型槽状结构,反光面与基底的夹角α为20-40°,两反光面的交线与基底的长边夹角β为5-85°,反光单元的高度h为5-50μm。本实用新型的反光条,通过改变反光条中V型槽的方向,优化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反光条的光反射效果,当使用时,可结合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具体安装方式,选用具有不同β角的反光条,使得太阳能电池组件可适应不同角度的太阳光入射角。本实用新型的反光条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光照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发电效率。
【IPC分类】H02S40/22
【公开号】CN204733126
【申请号】CN201520238438
【发明人】祝根平
【申请人】祝根平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