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信号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3344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的信号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信号切换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电子设备的信号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蓬勃发展,电子产品已广泛应用在生活当中,尤其是各种便于携带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诸如笔记本型计算机,更是能满足现今消费者对于追求轻薄短小、多功能以及易于性的追求,因此在众多科技电子产品中脱颖而出。然而,电子设备的整体尺寸越来越小,也连带使得电子设备内控制信号切换装置所能分配到的空间也受到限制。因此,设置在电子设备上的信号切换装置必须尽量缩减占用的体积。

现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信号切换装置是如图1所示,它包括设在电子设备内部主电路板上的开关组件1以及相互固接的第一构件2和第二构件3。该开关组件1具有切换信号接通状态的控制部11。该第一构件2与电子设备的壳体4相组设,并设有外露在电子设备供使用者操作的操作部21。该第二构件3位于第一构件2及开关组件1之间,其一端与第一构件2固接,另一端与开关组件1控制部11配合,带动该控制部11移动。

上述第一构件2组设在电子设备壳体4的侧壁,该侧壁相应设有贯通的开口41。当该第一构件2与该第二构件3组装时,该第一构件2从侧壁外侧通过开口41进入电子设备内部,该第二构件3从侧壁内侧与第一构件2固接。由于第一构件2与第二构件3固接,故在操作时,触动第一构件2的操作部21,第一构件2与第二构件3以整体方式运动,并借由第二构件3与开关组件1的配合带动相应控制部11移动,实现信号切换的功能。

这种现有信号切换装置的设计中,第一构件2采用从外向内的方式与电子设备侧壁相组设,使用者在操作时接触的操作部21面积较大,操作起来相对比较方便。但应该注意的是,该第一构件2延伸进入电子设备内的部分较小,使得无法直接与开关组件1地控制部11配合,从而不得不借助于中间组件,即第二构件3,实现与控制部11的结合。如此,该信号切换装置的必要部件相对增加,造成该电子设备的成本相应增加。同时,电子设备内部空间有限,此信号切换装置所占用的空间相对较大,势必直接影响到电子设备内部布局设计的自由度,且难以适应电子设备小型化的趋势。

因此,如何改善现有信号切换装置的结构复杂、成本过高、增加电子设备内部设计的难度以及难以适应电子设备小型化的趋势等缺点,实为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电子设备的信号切换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子设备内部布局设计自由度的电子设备的信号切换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缩小体积的电子设备的信号切换装置。

为达成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信号切换装置包括:开关组件,设在电子设备内部,具有用于切换信号接通状态的控制部;以及操作组件,具有外露在电子设备的操作部及延伸进入电子设备内部并结合在该控制部的结合部。

上述操作组件的结合部是从操作部向开关组件的一侧延伸,该操作部具有与电子设备相配合的保持部及外露出电子设备供触控的操作部。该操作部还包括保持该操作组件在电子设备上自由滑动的保持结构,该结合部是从操作组件向开关组件的一侧延伸。其中,该结合部是一对长方块体,该长方块体之间具有配合控制部的间隔槽。该结合部还包括一加强结构,其中,该加强结构是可以是一对三角块体,分别抵靠在相应的结合部。

本发明电子设备的信号切换装置是由开关组件及操作组件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组成构件,结构简单,且相对可降低成本,并同时提高电子设备内部布局设计的自由度,也可缩小电子设备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子设备信号切换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3是本发明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的信号切换装置是可选择设在电子设备的侧面,其中该电子设备是以笔记本型计算机为例说明,然而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知,本发明也可应用在其它电子装置中,因而并非以此为限。此外,为便于说明,以下列实施例中仅以显示该电子设备与本案有关的部分,以使附图更简单易懂。

请参阅图2并结合参阅图3,本发明电子设备的信号切换装置包括开关组件5及操作组件6。

该开关组件5是设置在电子设备内部,具有突伸于该开关组件5一侧表面的控制部51。该控制部51是长方块体,可在该开关组件5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用于切换信号接通的状态。该开关本体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是现有技术且非本发明的特征,故在此不赘述。

操作组件6包括操作部61及结合部62。该操作部61外露于电子设备,供使用者操控切换信号接通状态,该操作部61还包括保持该操作组件6自由滑动在电子设备上的保持结构611;该结合部62是从保持结构611朝向开关组件5的一侧延伸,并是由相同结构的一对长方块体组成,该块体之间具有一间隔槽622,该间隔槽622的间距与上述控制部51的大小相当,用于将该操作组件6与开关组件5结合。此外,该接合部62还包括一加强结构621,该加强结构622是由具有相同结构的一对三角块体组成,且该加强结构622抵靠相应的结合部62,用于加强结合部62的几何稳定性,确保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整个信号切换装置的有效性。

上述操作组件以具有间隔槽的结合部与突伸开关组件一侧面的控制部配合,应了解的是,若该结合部是单一块体,该块体具有与控制部大小相当的开口,完全能够收容该控制部的方式与其配合也可以。再者,上述开关组件与操作组件是以相应的控制部插入结合部的间隔槽为例,然若控制部与结合部之间相互卡扣,也可达到相同的功效。因此,该开关组件与操作组件的配合并不以上述结构为限。

再请参阅图3,开关组件5固接在电子设备内的主电路板上7,该主电路板7在其侧边向内凹陷形成活动区域71,开关组件5的控制部51延伸进入该活动区域71。

操作组件6与电子设备的壳体相组设,该壳体包括底板81及侧壁82,该侧壁82设有贯通的开口83,此外,至少一对止挡块84从底板81向上延伸,用于限制操作组件6移动的范围。

当该操作组件6与开关组件5相结合时,可将操作组件6对准侧壁82的开口83并从内向外与壳体相结合,使该操作组件6的操作部61外露于开口83供使用者操控,保持结构611收纳在主电路板7与侧壁82之间,用于保持该操作组件6以自由滑动状态于电子设备上,结合部62进入活动区域71与开关组件5的控制部52相结合。如此,便可完成该信号切换装置的组装。此时,触动操作组件6的操作部61,结合部62带动控制部51在开关组件5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用于选择切换信号的接通状态。

综上所述,本发明电子设备的信号切换装置是由开关组件及操作组件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因为减少了中间第二构件的使用,相对可降低成本,并同时提高电子设备内部布局设计的自由度,也可缩小了电子设备的体积。因此,本发明电子设备的信号切换装置,符合消费者追求轻薄短小的趋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