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器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8181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电器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电器盒装置。



背景技术:

电器盒是汽车上必须用到的部件,大部分的电器盒都只能起到固定保险丝及继电器的作用,功能比较单一。

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电器盒结构示意图,其中左上角的第一装配区1用于装配继电器,右下角的第二装配区2用于装配保险,这种电器盒只能装配保险盒继电器,功能单一,通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电器盒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既能固定保险、继电器、线束插件,还可以根据这些部件的数量进行多次组合,增加了电器盒的通用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电器盒装置,包括上盖、下盖和主体,其中:

所述主体上形成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周向边缘向所述主体的上方延伸形成上立壁,所述通槽的周向边缘向所述主体的下方延伸形成下立壁,所述通槽内部设有交叉的主立壁,所述主立壁将通槽分割为若干独立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形成有卡接结构。

如上所述的汽车电器盒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上盖向上凹设有上槽,所述上槽的内壁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凸设于上槽内壁的阶梯形凸块;

所述主体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卡合件,所述第一卡合件和所述第一卡接件一一配合,所述第一卡合件包括设于所述上立壁的外壁面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阶梯形凸块相配合。

如上所述的汽车电器盒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卡合件还包括左支撑块、右支撑块、第一连接板和第一挡块,所述左支撑块和所述右支撑块对置凸设于所述上立壁的外壁面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部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撑块和所述右支撑块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凸台平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部,所述第一挡块固定于所述第一凸台的靠近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板于所述第一挡块的两侧均设有直槽,所述直槽向所述主体延伸并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部形成开口。

如上所述的汽车电器盒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下盖向外延伸有多个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向上延伸的“几”形凸块;

所述主体上形成有多个第二卡合件,所述第二卡合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一一配合,所述第二卡合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外壁面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几”形凸块相配合。

如上所述的汽车电器盒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卡接件还包括“l”型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二挡块,所述“l”型板设有两个,对置设于所述下盖的同一侧的侧壁上,所述“几”形凸块固定于所述“l”型板远离所述下盖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于所述“l”型板靠近所述下盖的一侧,所述第二挡块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所述第二卡合件包括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固定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三连接板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凸台固定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背向所述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两端向所述背向所述主体的一侧延伸形成第三挡块。

如上所述的汽车电器盒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同一侧内壁上的立板和横板,所述立板设有两个,对置设于所述横板的两侧,所述横板的顶面设有上窄下宽的第三凸台,所述横板的顶面两侧向所述立板延伸有上挡板,所述上挡板的底部和所述立板之间设有后挡板。

如上所述的汽车电器盒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通槽的壁面上凹设有第一过线孔,所述上槽的壁面与所述第一过线孔的位置凹设有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和所述第二过线孔配合形成线束的约束空间。

如上所述的汽车电器盒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下盖向下凹设有下槽,所述下槽的一侧侧壁形成有敞口,所述敞口的底部断面向外延伸形成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前支板以及后支板,所述前支板与所述敞口连接,所述前支板的底面形成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开口槽,所述后支板与所述前支板的背离所述敞口的一端连接,所述后支板的顶面中部下凹形成弧形托槽。

如上所述的汽车电器盒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上盖和所述主体之间夹设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主体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设有卡接结构,使得本汽车电器盒装置既能固定保险、继电器、线束插件等,还可以根据上述部件的数量进行多次组合,增加了电器盒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电器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轴测图;

图3是上盖的整体轴测图一;

图4是上盖的整体轴测图二;

图5是主体的整体轴测图一;

图6是主体的整体轴测图二;

图7是主体的俯视图;

图8是主体的第一卡合件的轴测图一;

图9是主体的第一卡合件的轴测图二;

图10是主体的第二卡合件的轴测图;

图11是主体的卡接结构的轴测图;

图12是下盖的整体轴测图;

图13是下盖的支架的轴测图;

图14是下盖的第二卡接件的轴测图;

图15是橡胶垫的整体轴测图;

图16是橡胶垫与主体装配后的轴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上盖,11-上槽,12-第二过线孔;

20-下盖,21-下槽,22-敞口;

30-主体,31-直螺钉,32-通槽,33-上立壁,34-下立壁,35-主立壁,36-容纳空间,37-第一过线孔;

40-橡胶垫;

50-第一卡接件,51-阶梯形凸块;

60-第二卡接件,61-“几”形凸块,62-“l”型板,63-第二连接板,64-第二挡块;

70-支架,71-前支板,72-后支板,73-开口槽,74-弧形托槽;

80-第一卡合件,81-第一凸台,82-第一卡槽,83-左支撑块,84-右支撑块,85-第一连接板,86-第一挡块,87-直槽;

90-第二卡合件,91-第二凸台,92-第三连接板,93-第三挡块;

100-卡接结构,101-立板,102-横板,103-第三凸台,104-上挡板,105-后挡板;

1-第一装配区,2-第二装配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2至图7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电器盒装置,包括上盖10、下盖20和主体30,主体30为长方体结构,主体30的背面具有一系列的加强筋,主体30的四个角各有一个直螺钉31,其中:所述主体30上形成有长方形结构的通槽32,所述通槽32的周向边缘向所述主体30的上方也就是与上盖10的配合方向延伸形成上立壁33,所述通槽32的周向边缘向所述主体30的下方也就是与下盖20的配合方向延伸形成下立壁34,所述通槽32内部设有交叉的主立壁35,所述主立壁35将通槽32分割为若干独立的容纳空间36,所述容纳空间36内形成有卡接结构100,其中每个容纳空间36均由四个面围成,每个容纳空间36的其中一个面上有至少一个卡接结构100,每个独立的容纳空间36的卡接结构100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通过分隔的容纳空间36以及卡接结构100,既能固定保险、继电器、线束插件,还可以根据这些部件的数量进行多次组合,增加了电器盒的通用性。

参照图3至图4所示,所述上盖10向上凹设有上槽11,形成内部空心结构,类似帽子的形状,所述上盖10的四角上个设有一个圆孔,为了增强上盖10的强度,所述上盖10的底面设有数个长方形加强筋,所述上槽11的内轮廓与所述上立壁33的外轮廓相匹配,本实施例中的上立壁33为长方体,所述上槽11也同样设为长方形的槽体,所述上槽11的内壁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卡接件50,所述第一卡接件50包括凸设于上槽11内壁的阶梯形凸块51;为了使得上盖10能够稳定与所述主体30配合固定,所述上槽11的相对的两个长边,每条长边上均对称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卡接件50。

为了与所述第一卡接件50形成卡接配合,以将所述上盖10固定于所述主体30上,所述主体30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卡合件80,所述第一卡合件80分布于所述上立壁33的四周,所述第一卡合件80和所述第一卡接件50一一配合,参照图8-图9所示,所述第一卡合件80包括设于所述上立壁33的外壁面的上窄下宽的第一凸台81,所述第一凸台81的较宽面与所述主体30之间形成有第一卡槽82,所述第一卡槽82与所述阶梯形凸块51相配合。

装配时,将上盖10的阶梯形凸块51对准主体30上的第一凸台81,然后将上盖10往下压,即可将上盖10装配到主体30上。

在将阶梯形凸块51往下压的过程中,主体30上的第一凸台81的斜面会起到导向作用,所述上槽11的壁面略微外扩,使得阶梯形凸块51紧贴第一凸台81的斜面下行,当阶梯形凸块51向下装配到最终位置时,所述阶梯形凸块51的台阶部落入所述第一卡槽82内,所述上槽11的壁面回位,上盖10即装配到主体30上,装配过程简单方便。

拆卸时,只需通过人工或者借助简单的辅助工具,例如平头螺丝刀,将上盖10的长边由底部撬开一定距离,使得阶梯形凸块51脱离第一卡槽82,再向上推上盖10即可实现分离,简单方便。

考虑到上盖10有时会采用弹性较低的材料制成,不易变形,这样不利于装配和拆卸,所述第一卡合件80还包括左支撑块83、右支撑块84、第一连接板85和第一挡块86,所述左支撑块83和所述右支撑块84对置凸设于所述上立壁33的外壁面上,所述左支撑块83和所述右支撑块84底部延伸至与所述主体30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连接板85的上部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撑块83和所述右支撑块84连接,为了增强固定强度,所述第一凸台81设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凸台81平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85的下部,所述第一挡块86固定于所述第一凸台81的靠近所述主体30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板85与所述主体30之间设有一定间隔,所述第一连接板85、所述左支撑块83、所述右支撑块84和所述主体30合围形成所述第一卡槽82,所述第一连接板85于所述第一挡块86的两侧均设有直槽87,所述直槽87向所述主体30延伸并于所述第一连接板85的下部形成开口,这样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板85的下部可以以所述第一连接板85的上部为支点弹性运动。

装配时,所述阶梯形凸块51通过挤压第一凸台81,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板85的下部朝向所述上立壁33移动,这样所述上盖10的避免在没有变形的情况下也可以挤入所述第一卡槽82内,从而使得上盖10的选材可以更为广泛,装配过程也变得更加简单方便,在拆卸时,可以借助简单工具例如平头螺丝刀,将第一连接板85的下部向下压,使得阶梯形凸块51可以脱离所述第一卡槽82,实现分离。

参照图12-图14所示,所述下盖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下盖20向外延伸有多个第二卡接件60,所述第二卡接件60包括向上也就是朝向所述主体30的装配方向延伸的“几”形凸块61;所述“几”形凸块61为倒u形,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固定的稳定性,所述下盖20于三个立面上均设有所述第二卡接件60,留有一个立面不设第二卡接件60,这个立面的作用后续会介绍。

参照图10所示,为了与所述第二卡接件60形成卡接配合,以将所述下盖20固定于所述主体30上,所述主体30上形成有多个第二卡合件90,所述第二卡合件90和所述第二卡接件60一一配合,所述第二卡合件90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主体30的外壁面的上宽下窄的第二凸台91,所述第二凸台91与所述“几”形凸块61相配合。

装配时,将主体30的第二凸台91对准所述下盖20上的“几”形凸块61,然后将主体30往下压,即可将下盖20装配到主体30上。

在将第二凸台91往下压过程中,所述“几”形凸块61的横臂会沿着所述第二凸台91的斜面稍微向外扩张,“几”形凸块61逐渐滑过所述第二凸台91,“几”形凸块61的横臂划过后,所述“几”形凸块61回位,使得“几”形凸块61的横臂抵压在所述第二凸台91的较宽面,所述下盖20即装配到主体30上,装配过程简单方便。

拆卸时,只需通过人工将“几”形凸块61的横臂掰离第二凸台91的较宽面,再向上推主体30即可实现分离,简单方便。

为了进一步实现下盖20与所述主体30的固定作用,避免下盖20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收到颠簸或晃动而掉落,所述第二卡接件60还包括“l”型板62、第二连接板63和第二挡块64,所述“l”型板62设有两个,对置设于所述下盖20的同一侧的侧壁上,所述“几”形凸块61固定于所述“l”型板62远离所述下盖20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板63固定于所述“l”型板62靠近所述下盖20的一侧,所述第二挡块64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板63上;

所述第二卡合件90包括第三连接板92,所述第三连接板92固定于所述主体30上,所述第三连接板92朝下也就是朝向所述下盖20的装配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凸台91固定于所述第三连接板92的背向所述主体30的一侧,所述第三连接板92的两端向所述背向所述主体30的一侧延伸形成第三挡块93。

装配时,所述第三连接板92卡入所述第二挡块64和所述“几”形凸块61之间,形成x方向的固定,所述“几”形凸块61被两个第三挡块93夹持,形成y方向的固定,再加上所述第二凸台91对所述“几”形凸块61的z方向的固定,从而使得下盖20的三个方向的全方位的立体固定,使得下盖20固定更加牢靠稳定。

所述容纳空间36内的卡接结构100可以灵活选择,可以用来固定线束插件、保险或者继电器等,增加本电器盒装置的通用性,本实施例以线束插件的固定为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11所示,所述卡接结构100包括固定于所述容纳空间36的同一侧内壁上的立板101和横板102,所述立板101设有两个,对置设于所述横板102的两侧,所述横板102的顶面设有上窄下宽的第三凸台103,所述横板102的顶面两侧向所述立板101延伸有上挡板104,所述上挡板104和所述立板101之间、所述上挡板104和所述容纳空间36的壁面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有导向槽,线束插件通过导向槽插入卡接结构100内,形成固定作用,所述上挡板104的底部和所述立板101之间设有后挡板105,当线束插件到位后,所述后挡板105起到限位作用,抵挡线束插件的继续下行。

所述通槽32的壁面上凹设有第一过线孔37,所述上槽11的壁面与所述第一过线孔37的位置凹设有第二过线孔12,所述第一过线孔37和所述第二过线孔12配合形成线束的约束空间,所述第一过线孔37和所述第二过线孔12均为办圆孔,上盖10和主体30装配好以后,所述第一过线孔37和所述第二过线孔12配合形成圆孔以卡入线束上的圆形橡胶护套以形成约束。

参照图12-13所示,所述下盖20上形成有线束出口,所述下盖20向下凹设有下槽21,所述下槽21的内轮廓面与所述下立壁34的外轮廓面匹配,所述下槽21的一侧侧壁也就是未设有第二卡接件60的立面形成有敞口22,所述敞口22的底部断面向外延伸形成支架70,所述支架70包括前支板71以及后支板72,所述前支板71与所述敞口22连接,所述前支板71的底面形成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开口槽73,以配合扎带捆绑住线束,避免线束移位,所述后支板72与所述前支板71的背离所述敞口22的一端连接,所述后支板72的高度高于所述前支板71的高度,所述后支板72的顶面中部下凹形成弧形托槽74,所述线束被约束在弧形托槽74内,进一步约束住线束的走向。

参照图15-16所示,为了增强密封性,避免电器盒内的电器件受雨水或其他杂质侵害,所述上盖10和所述主体30之间夹设有橡胶垫40,所述橡胶垫40的形状与所述主体30相匹配,为中空的长方形结构,橡胶垫40的四个角各有一个螺栓过孔。

以线束插件为例,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

电器盒装置组合装配时先将要对接的上下两部分可以固定的线束插件固定在主体30中的卡接结构100上,再将要对接的线束都对插好,然后将下盖20上的第二卡接件60与主体30上第二卡合件90相配合固定住下盖20,再将从主体30下方通过的线束用扎带通过开口槽73或用胶带固定在支架70上。将橡胶垫40的四个螺栓过孔通过主体30上的四个直螺钉31放置在主体30的上表面上,将从主体30上方通过线束上的圆形橡胶护套固定在主体30上两个第一过线孔37上,将上盖10的四个圆孔通过直螺钉31放在主体30的上方,再将上盖10上的两个第二过线孔12卡入线束上的圆形橡胶护套上,最后用四个螺栓通过四个直螺钉31固定住上盖10,即完成安装。橡胶垫40在上盖10和主体30中间,当上盖10装配时会产生挤压,与线束上的橡胶护套一起防止雨水进入电器盒内。

主体30的卡接结构100也可以固定继电器,也可以将保险和继电器分为与主体30中的容纳空间36数量相同的小模块固定在卡接结构100上,增加该电器盒装置的通用性。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