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在线更换料盘的托盘式电子元件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1877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在线更换料盘的托盘式电子元件供给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表面贴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电子元件贴装设备上的可在线更换料盘的托盘式电子元件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元器件贴装技术领域,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贴装设备中的用于盛放电子元件的托盘放在机器内部的固定支架上,每次更换新的托盘必须停止贴装,使设备处于待机状态下,打开机器前侧盖,操作人员将托盘式电子元件拿出并更换为新的托盘,并且只能放置一个托盘。这种结构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此种供料托盘无法放置多种电子元器件,适用于单品种电子元件类的情况,占用面积较大,且需要频繁的更换托盘,严重的影响了设备的贴装效率。

另外,这种结构的供料装置,在针对多种电子元件类贴装时,更加暴露了其存在的贴装效率低下的问题,适用范围窄,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在线更换料盘的托盘式电子元件供给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可上下移动的储料单元,增大了电子元件的储量,节省了空间,且可在线更换料盘,实现连续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在线更换料盘的托盘式电子元件供给装置,包括固定架体,所述的固定架体包括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和用于连接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连接底板,所述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设置有挡板,且所述的挡板将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的空间分割成储料区和取料区;

所述的储料区内设置有储料单元,所述的取料区内设置有用于承载托盘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

所述的储料单元和固定架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储料单元上下移动的升降单元;

所述的储料区和取料区之间设置有用于传送托盘的托盘传送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的储料单元包括第一储料板、第二储料板和用于连接所述的第一储料板和第二储料板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的第一储料板和第二储料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承载托盘的U型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升降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一储料板之间的第一直线导轨副,所述的固定架体上设置有升降电机,所述的升降电机与第一储料板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升降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主动带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板上的第一从动带轮,所述的第一主动带轮和第二从动带轮之间设置有第一同步带,所述的第一同步带上设置有夹持组件,且所述的夹持组件与所述的第一储料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立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夹持组件的长条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托盘传送单元包括传送臂,所述的第二立板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的传送臂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第二直线导轨副,所述传送臂的右端设置有卡接块,所述的托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卡接块相配合的卡接槽,且当所述的托盘与所述的挡板相接触时,所述的卡接槽位于所述的挡板和所述第二储料板的右边缘之间,所述的固定架体上设置有传送电机,所述的传送电机和传送臂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二立板上的第一传送轮和第二传送轮,所述的第二传送轮位于所述的第二立板和所述的第二轨道之间,所述的第一传送轮和第二传送轮之间通过传送带相连,所述的传送带与所述的传送臂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送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主动带轮,所述第二轨道的内侧,与所述的第二传送轮同轴设置有第二从动带轮,所述的第二主动带轮和第二从动带轮之间通过第二同步带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托盘内设置有元件料盘,所述元件料盘的四周设置有用于限制元件料盘移动的定位块,所述的定位块采用磁铁制作而成,且所述定位块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的挡板上设置有缓冲条。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分别设置有尼龙材质的垫板,且所述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位于所述垫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可一次性放入多层托盘,增大了电子元件储量,节约了空间,操作和维护便利,安全可靠性高。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托盘式电子元件供给装置,能够实现盘装电子元件的自动传送,在不停机状态下快速更换空料盘,即可在线更换料盘,实现了连续生产,不仅适用于单种类电子元件贴装,更能够适应多种类电子元件贴装,显著提高了贴装作业的效率。

第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托盘式电子元件供给装置,可作为一个整体,在原有的贴装设备上直接进行升级改造,不需要购置新的设备,降低了成本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电子贴装设备上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E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F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去掉料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后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G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H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9中I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9中J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9中的A-A旋转剖视图;

图15为图14中K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4中L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托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贴装头,3-电子元件供给装置,31-固定架体,311-第一立板,312-第二立板,313-连接底板,314-第二连接柱,315-挡板,3151-缓冲条,316-支撑架,317-第一轨道,318-第二轨道,319-垫板,32-储料单元,321-第一储料板,322-第二储料板,323-第一连接柱,324-U型槽,33-升降单元,3311-升降电机,3312-第一主动带轮,3313-第一从动带轮,3314-第一同步带,3315-夹持组件,332-第一导轨,333-第一滑块,34-托盘传送单元,341-传送臂,342-第二导轨,343-第二滑块,344-卡接块,345-过渡连接板,3461-第一传送轮,3462-第二传送轮,3463-传动带,3464-传送电机,3465-第二从动带轮,3466-第二同步带,3467-第二主动带轮,35-托盘,351-卡接槽,352-定位块,36-元件料盘,4-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描述,现定义坐标系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一种可在线更换料盘的托盘35式电子元件供给装置3包括固定架体31,用于放置托盘35的储料单元32,用于驱动储料单元32上下移动的上将单元和用于传送托盘35的托盘传送单元34。

如图2所示,所述的固定架体31包括第一立板311、第二立板312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板311和第二立板312底部的用于连接第一立板311和第二立板312的连接底板313。所述的第一立板311和第二立板312之间,位于所述第一立板311和第二立板312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挡板315,且所述的挡板315将所述第一立板311和第二立板312之间的空间分割成储料区和取料区两个区域。所述的储料区内设置有储料单元32,所述的取料区内位于第一立板311和第二立板312之间设置有用于承载托盘35的第一轨道317和第二轨道318。如图2、图15和图16所示,其中所述的第一轨道317与所述的第一立板311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立板312上位于所述的第一立板311和第二立板312之间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布置的支撑架316,所述的第二轨道318通过支撑架316与所述的第二立板312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增加固定架体31的刚度,所述的第一立板311和第二立板31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连接柱314。

如图2、图3和图14所示,所述的储料单元32包括第一储料板321和第二储料板322,所述的第一储料板321和第二储料板32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的第一储料板321和第二储料板322的若干个第一连接柱323。所述的第一储料板321和第二储料板322上分别设置有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的第一储料板321和第二储料板322的用于承载托盘35的U型槽324。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储料板321和第二储料板322上的U型槽324的数量相等,开口向内(以相对的一侧为内侧,下同),且一一对应。相对应的U型槽324之间承托有托盘35,如图17所示,所述的托盘35内放置有用于盛放电子元件的元件料盘36。所述的托盘35上位于所述元件料盘36的四周设置有用于限制元件料盘36移动的定位块352。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块352采用磁铁制作而成,这样就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元件料盘36。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352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这样一方面增加弹性有利于夹紧元件料盘36,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划伤表面。

如图9、图13和图14所示,用于驱动储料单元32上下移动的升降单元33包括设置于所述的第一立板311和第一储料板321之间的第一直线导轨副,其中所述的第一导轨332固定设置于所述的第一立板311上,所述的第一滑块333固定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储料板321上。所述的固定架体3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储料单元32上下移动的升降电机3311,所述的升降电机3311与第一储料板321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机构。在这里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可以是链传动也可以是带传动,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为带传动。所述升降电机331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主动带轮3312,所述的第一立板311上设置有第一从动带轮3313,且所述的第一从动带轮3313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的第一立板311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主动带轮3312和第二从动带轮3465之间设置有第一同步带3314。如图6和图12所示,所述的第一同步带3314上设置有夹持组件3315,且所述的夹持组件3315穿过所述的第一立板311后与所述的第一储料板321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立板31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夹持组件3315的长条孔。优选的,为了使整个电子元件供给装置3的结构更加紧凑,所述的升降电机3311位于所述的第一立板311和第二立板312之间,并固定设置于所述的连接底板313上。

如图2所示,所述的储料区和取料区之间设置有用于传送托盘35的托盘传送单元34。

如图5和图16所示,所述的托盘传送单元34包括传送臂341,所述的传送臂341和支撑架316之间设置有第二直线导轨副,其中所述的第二导轨342固定设置于所述的支撑架316上,所述的第二滑块343固定设置于所述的传送臂341上。如图10所示,所述传送臂341的右端的内侧设置有卡接块344,所述的托盘35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卡接块344相配合的卡接槽351,且当所述的托盘35与所述的挡板315相接触时,所述的卡接槽351位于所述的挡板315和所述第二储料板322的右边缘之间。

如图9所示,所述的固定架体31上固定设置有传送电机3464,所述的传送电机3464和传送臂34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传送臂341左右移动的第二传动机构。在这里所述的第二传动机构可以是链传动也可以是带传动。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传动机构为带传动。

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的第二立板312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一传送轮3461和第二传送轮3462,其中所述的第二传送轮3462位于所述的第二立板312和所述的第二轨道318之间,所述的第一传送轮3461和第二传送轮3462之间通过传送带相连,所述的传送带与所述的传送臂341固定连接。在这里,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将所述的传送带与所述的传送臂341连接在一起,其中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就是将所述的传送带夹紧在传送臂341和第二滑块343之间,但是这样会出现夹持不可靠,打滑的现象。为此如图16所示,所述的传送臂341和第二滑块343之间设置有过渡连接板345,所述的固定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传送带的凹槽,所述的传送带通过螺钉与所述的过渡连接板345固定连接,所述的传送臂341通过从上往下穿过所述过渡连接板345的螺钉与所述的第二滑块343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使传送带具有合适的速度,所述的传送电机3464和第二传送轮3462之间设置有减速机构,如图7、图8和图11所示,所述的减速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传送电机3464输出轴上的第二主动带轮3467,设置于所述第二轨道318内侧的,且与所述的第二传送轮3462同轴设置有第二从动带轮3465,所述的第二主动带轮3467和第二从动带轮3465之间通过第二同步带3466相连。

进一步地,为了使整个电子元件供给装置3的结构更加紧凑,所述的传送电机3464位于所述的第一立板311和第二立板312之间,并固定设置于所述的连接底板313上。

工作时,所述的电子元件供给装置3通过安装架4固定安装于贴装设备的机架1上。通过升降单元33将空置的储料单元32上升到指定的放盘位置并触发传感器,将装有元件料盘36的托盘35装入到储料单元32的每层的U型槽324中,且每层托盘35都紧贴在挡板315上。放好托盘35后再通过升降单元33将储料单元32向下移动,使最下面的托盘35触发传感器,使升降单元33停止运行,此时传送臂341上的卡接块344刚好卡接在最下面托盘35的卡接槽351内,并通过传送电机3464和第二传送机构带动传送臂341向右运动,进而带动托盘35沿第一轨道317和第二轨道318向右侧的取料区运动,直至触发取料区的传感器,传送电机3464停止运转。电子贴装头2吸附电子元件进行贴装,在将元件料盘36中的电子元件贴装完毕后,传送电机3464再次启动,并带动托盘35向左运动,将托盘35再传送到储料单元32的中。然后上将电机启动,带动储料库下移,使第二层的托盘35出发传感器,并重复上述过程,依次类推。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上料的过程中托盘35与所述的挡板315之间发生碰撞,所述的挡板315上设置有橡胶材质的缓冲条3151。

进一步地,为了降低传送阻力,避免传送的过程中,第一轨道317和第二轨道318划伤表面,如图15和图16所示,所述的第一轨道317和第二轨道318上分别设置有垫板319,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垫板319采用尼龙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为了限制传送过程中托盘35沿前后方向的自由度,如图15和图16所示,所述的第一轨道317和第二轨道318上位于所述垫板319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轨道317和第二轨道318的凸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