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数据采集装置的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9969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集装置的滤波器,具体涉及移动终端数据采集装置的滤波器。



背景技术:

滤波器,顾名思义,是对波进行过滤的器件。“波”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物理概念,在电子技术领域,“波”被狭义地局限于特指描述各种物理量的取值随时间起伏变化的过程。通过各类传感器的作用,被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时间函数,称之为各种物理量的时间波形,或者称之为信号。移动终端数据采集装置的信号在它的产生、转换、传输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由于环境和干扰的存在而畸变,甚至是在相当多的情况下,这种畸变还很严重,以至于信号及其所携带的信息被干扰。现有滤波器在通频带内都有平稳的幅频特征,但有较长的过渡带,在过渡带上很容易造成失真;滤波器过渡带很窄,但内部的幅频特性却很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滤波器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移动终端数据采集装置的滤波器,解决各频率衰减不合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移动终端数据采集装置的滤波器,包括第一滤波电路,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四电容,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串联,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连接端的另一端为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与第一电阻连接端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一端连接在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一端连接在第二电阻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接电源,所述第四电容一端连接在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为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移动终端数据采集装置的滤波器,还包括第二滤波电路,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七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所述第三电阻与第四电阻串联,所述第三电阻与第四电阻连接端的另一端与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与第三电阻连接端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一端连接在第三电阻与第四电阻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一端连接在第四电阻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接电源,所述第六电容一端连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为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二运算放大器均采用OPA333,其高精度、微功耗及体积小。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作为整个滤波器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电源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连线处连接有电容,使滤波器无过冲,还原时间短,且高于数据速率的各频率衰减合理;不仅通频带内幅频特征平稳,而且具有合适长度的过渡带,不易造成失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C7-第七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数据采集装置的滤波器,包括第一滤波电路,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四电容C4,所述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串联,所述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连接端的另一端为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R2与第一电阻R1连接端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在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连接在第二电阻R2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接电源,所述第四电容C4一端连接在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为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出端。

移动终端数据采集装置的滤波器,还包括第二滤波电路,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七电容C7、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所述第三电阻R3与第四电阻R4串联,所述第三电阻R3与第四电阻R4连接端的另一端与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与第三电阻R3连接端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一端连接在第三电阻R3与第四电阻R4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C7一端连接在第四电阻R4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接电源,所述第六电容C6一端连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为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作为整个滤波器的输出端。

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二运算放大器均采用OPA333,其输出幅度非常接近电源电压,它低功耗、小尺寸的零漂移放大器,OPA333的正电源端接地,其目的是让同相和反相两个输入端看出去的阻抗相等,以便“预定”两个输入端“相等”的偏置电流在它们产生的压降也相等,起到相互抵消的作用,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为作为整个滤波器的输出端。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