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辅助系统及其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1105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驾驶辅助系统及其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散热器;特别是关于一种散热效果及设计尺寸容量不受系统内部空间限制的驾驶辅助系统及其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逐渐发展出可辅助降低交通意外的电子装置,如:前瞻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t System,ADAS),利用安装于车上的各种传感器(如各式光学传感器等),实时收集及处理车内外的环境数据,用以辅助驾驶者尽快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

其中,现有驾驶辅助系统主机运作时会产生高温现象,通常于内部装设风扇用于排除积热,以免导致系统功能故障或永久性损坏,防止因此衍生交通事故,如:撞车等。

但是,该风扇会占据现有驾驶辅助系统主机内部空间,导致系统体积设计尺寸容量受到限制,不利朝向微型化设计趋势发展;并且,系统内部组件密集排列,无法有效产生用于散热的气流,会导致散热效果不佳。

有鉴于此,有必要改善上述先前技术的缺点,以符合实际需求,提升其安全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散热器,该散热器无须预先组装于系统主机内部,可避免该散热器占据系统主机内部空间。

本实用新型另外提供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系统主机内部无须预先组装散热器,可避免该散热器占据系统主机内部空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驾驶辅助系统的散热器,可包括:一个金属基板,具有相对的两个侧面,该两个侧面中的一个设有多个鳍片或至少一个导热管,该多个鳍片并列形成多个气隙,该两个侧面中的另一个设有一个系统装配部;及一个风扇,与该鳍片设置于该金属基板的同一个侧面。

本实用新型另外公开了一种驾驶辅助系统,包括上述散热器及一个系统壳体,该系统壳体可结合于该散热器的系统装配部,使该鳍片及该风扇背向该系统壳体。

所述风扇可设有一个入风口及一个出风口,该出风口可朝向该气隙;所述风扇的出风口可邻接该多个鳍片;所述风扇可具有一个顶盖,该顶盖可设有该入风口及一个覆盖部,该覆盖部可延伸至该多个气隙的一个投影范围内;所述各鳍片可具有一个顶缘,该顶缘可接触该风扇的覆盖部或一个盖板。借此,可提高导热效果及增强热交换效率,有利于该驾驶辅助系统内部积热向外散逸,避免衍生系统功能故障或永久性损坏。

所述系统装配部可用以装配于上述驾驶辅助系统的外表面或该驾驶辅助系统主机的电子组件;所述金属基板可具有多个结合部,各结合部可为一个穿孔或一个钩体;所述金属基板可为一个铝合金基板;所述系统装配部可设有导热胶体。借此,可利用该系统壳体外部的大量气体辅助进行散热过程,且该散热器不会额外占据该系统壳体内部的空间,可以避免影响该系统壳体内部的布局考虑,可以提高该系统壳体内部组件布局的设计尺寸容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驾驶辅助系统及其散热器,当该系统壳体设有一个底板时,该驾驶辅助系统运作时的热量将会传导至该底板,并由该底板散逸至该金属基板,再通过该金属基板散逸出去。该金属基板的系统装配部可装设于该底板,且该散热器不会占据该系统壳体的内部空间,使得该驾驶辅助系统运作产生的热量通过该底板传递至该系统壳体,并加以散逸至空气中。反之,若该系统壳体不具有任何底板,该系统壳体可由外部组配该金属基板的系统装配部,使得该驾驶辅助系统运作产生的热量通过该金属基板传导至该鳍片,利用该鳍片之间的气隙进行热交换,并由该风扇驱风加速热交换效率,可以达成“提升系统体积设计尺寸容量”、“有利于微型化设计”及“实时提升散热效果”等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驾驶辅助系统的散热器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2a: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的覆盖部示意图(一);

图2b: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的盖板示意图(二);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驾驶辅助系统示意图(一);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驾驶辅助系统示意图(二);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驾驶辅助系统具有底板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驾驶辅助系统及其散热器装设于一个外壳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金属基板

1a,1b 金属基板的相对的两个侧面

11 鳍片 12 气隙

13 系统装配部 14 结合部

2 风扇

2a 顶盖 2b 底座

21 入风口 22 出风口

23 覆盖部

E 系统壳体 H 散热器

E1 侧框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全文所述的方向性用语,例如“前”、“后”、“左”、“右”、“上(顶)”、“下(底)”、“内”、“外”、“侧”等,主要是参考附加附图的方向,各方向性用语仅用以辅助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的驾驶辅助系统的散热器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其中,该散热器H可包括一个金属基板1及一个风扇2。该风扇2可为一个轴流式风扇、一个水平对流扇或一个鼓风扇,本实施例以鼓风扇为实施方式。该金属基板1具有相对的两个侧面1a、1b,该两个侧面1a、1b中的一个可设有多个鳍片11或一个导热管(未绘示)。当该两个侧面1a、1b中的一个设有多个鳍片11时,该多个鳍片11较佳与该金属基板1一体成型。其中,该多个鳍片11可并列形成多个气隙12,该两个侧面1a、1b中的另一个设有一个系统装配部13,用以装设于一个驾驶辅助系统(ADAS);另外地,该风扇2与该鳍片11设置于该金属基板1的同一个侧面。以下举例说明该散热器H的实施状态,但是不以此为限。

举例而言,如图1所示,该金属基板1可为导热性佳的金属材料构成,如:铝合金基板等,该多个鳍片11可依需求设置为笔直或弯曲等形状,用以增加散热面积,该多个鳍片11之间可形成该气隙12,用以提升热交换效果;该系统装配部13背对该鳍片11,该系统装配部13可依实际系统壳体形状适当改变,用以装配于该驾驶辅助系统的外表面或电子组件,该系统装配部13设有导热胶体(如:散热胶片或散热银胶等)。借此,可提高导热效果,有利于该驾驶辅助系统内部积热向外散逸,避免衍生系统功能故障或永久性损坏。此外,该金属基板1还可具有多个结合部14,各结合部14可为穿孔或钩体等构造,以便该金属基板1以锁固或扣合等方式结合于该驾驶辅助系统,但是不以此为限。

在此例中,当该风扇2为一个鼓风扇时,该鼓风扇可为“轴向入风且侧向出风”或“侧向入风且侧向出风”的微型风扇,该风扇2可设有一个入风口21及一个出风口22,如:该风扇2可具有一个顶盖2a及一个底座2b,该顶盖2a可设有该入风口21,该底座2b可设有该出风口22,该出风口22可朝向该气隙12,用以加强该鳍片11与周遭空气的热交换效果,该风扇2的出风口22还可邻接该多个鳍片11,以便将该出风口22吹出的气流直接送入该气隙12,以便增强热交换效率。

在此例中,如图2a所示,该顶盖2a还可延伸形成一个覆盖部23,该覆盖部23可延伸至该多个气隙12的一个投影范围内,如:各鳍片11具有一个顶缘11a,该顶缘11a可接触该覆盖部23,使这些气隙12与覆盖部23可共同形成一个密闭流道,用以降低气流逸散,进而提升导流及散热效果,但是不以此为限。另外地,如图2b所示,各鳍片11的顶缘11a也可被一个盖板3共同封闭,且该盖板3与该顶盖2a为独立的构件。如此一来,这些气隙12与该盖板3也可共同形成一个密闭流道,用以降低气流逸散,进而提升导流及散热效果。

此外,如图3所示,上述散热器H还可结合一个内含现有驾驶辅助功能组件的一个系统壳体E,用以形成具有外部散热功能的一个驾驶辅助系统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该系统壳体E可结合于该散热器H的系统装配部13,使该鳍片11及该风扇2背向该系统壳体E,以便利用该系统壳体E外部的大量气体辅助进行散热过程,且该散热器H不会额外占据该系统壳体E内部的空间,可以避免影响该系统壳体E内部的布局,可以提高该系统壳体E内部组件布局的设计尺寸容量。

此外,如图4所示,该散热器H也可作为该系统壳体E的一部分,如:该散热器H作为该系统壳体E的一个底座,该系统壳体E具有一个侧框部E1,该侧框部E1的顶缘可结合于该散热器H的系统装配部13,且该装配部13还可形成适当接触该系统壳体E内部的发热组件的形状,用以辅助提升导热效率。

借此,当该系统壳体E设有一个底板P(如图5所示)时,该底板P与该驾驶辅助系统的一个热源(未标号)热接触。如此一来,该热源将热传递至该底板P,该底板P再将热传导至该金属基板1,并通过该金属基板1的鳍片11或导热管将热散逸至外界。该金属基板1的系统装配部13可装设于该底板P,且该散热器H不会占据该系统壳体E的内部空间,使得该驾驶辅助系统运作产生的热量通过该底板P传递至该系统壳体E,并加以散逸至空气中。在另一实施例中,若该系统壳体E不具有任何底板,该系统壳体E可由外部组配该金属基板1的系统装配部13,使得该驾驶辅助系统运作产生的热量通过该金属基板1传导至该鳍片11,利用该鳍片11之间的气隙12进行热交换,并由该风扇2驱风加速热交换效率,可以达成“提升系统体积设计尺寸容量”及“实时提升散热效果”等目的。

另外地,本发明的驾驶辅助系统及其散热器也可以具有通风孔的一个外壳覆盖,以形成美观的市售产品,如图6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