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贴膜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6633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法贴膜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贴膜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湿法贴膜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印刷电路板行业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柔性印刷电路板及软硬结合印刷电路板得到广泛应用,电路设计的精细程度和复杂程度大幅提升,因此对印刷电路板制造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印刷电路板的线路底片制版工艺中,需要在铜箔表面压敷显像干膜,目前广泛使用的硬板贴膜工艺,即热辊压合干膜与敷铜箔电路板胚板的方式已经不能完全应对各类复杂的多层柔性印刷电路板和软硬结合印刷电路板的贴膜工艺要求,因为这种工艺方法是将干膜及印刷电路板同步进入压辊,经过压辊取出后,完成贴膜,其缺点是铜箔表面有凹凸的区域,以及线路与线路间隙容易产生气泡,这些气泡难以去除,而该类气泡存在会导致线路开路等问题,容易造成贴膜失败,导致产品良率大大降低,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后期维护方便、产品良率高的湿法贴膜设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湿法贴膜设备,包括一传送装置、一湿压装置及一热压贴膜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一第一传送带、一第二传送带及一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之间间隔形成第一缺口,所述第二传送带与所述第三传送带之间间隔形成第二缺口;所述湿压装置包括一喷管、一吸水海绵上压轮、一吸水海绵下压轮及一存水槽,所述喷管设置在所述第一缺口的正上方,所述喷管上设有一排喷水孔,所述吸水海绵上压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喷管和所述第一缺口之间,所述吸水海绵下压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缺口的正下方,所述吸水海绵上压轮和所述吸水海绵下压轮上套设有吸水海绵;所述存水槽设置在所述吸水海绵下压轮的正下方,所述吸水海绵下压轮部分浸没于所述存水槽中;所述热压贴膜装置包括一上热压轮、一下热压轮,所述上热压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缺口的正上方,所述下热压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缺口的正下方,所述上热压轮和所述下热压轮内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上热压轮和所述下热压轮上分别设有用于贴膜的上层膜及下层膜。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湿法贴膜设备,结构简单、后期维护方便、产品良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湿法贴膜设备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湿压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传送装置,11—第一传送带,12—第二传送带,13—第三传送带,14—第一缺口,15—第二缺口,2—湿压装置,21—喷管,211—喷水孔,22—吸水海绵上压轮,23—吸水海绵下压轮,24—存水槽,241—溢流管,3—热压贴膜装置,31—上热压轮,32—下热压轮,33—上干膜卷, 34—下干膜卷34,35—上白膜卷,36—下白膜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湿法贴膜设备:

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湿法贴膜设备,其包括:一传送装置1、一湿压装置2及一热压贴膜装置3。

传送装置1水平放置,用于运送待贴膜产品,传送装置1包括:一第一传送带11、一第二传送带12及一第三传送带13,第一传送带11与第二传送带12之间间隔形成第一缺口14,第二传送带12与第三传送带13之间间隔形成第二缺口15。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缺口14的长度小于待贴膜产品长度的一半,第二缺口15的长度小于待贴膜产品长度的一半。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送带11、第二传送带12及第三传送带13的工作速率相同。

湿压装置2包括一喷管21、一吸水海绵上压轮22、一吸水海绵下压轮 23及一存水槽24。

喷管21设置在第一缺口14的正上方,喷管21上设有一排喷水孔 211。

吸水海绵上压轮22可转动地设置在喷管21和第一缺口14之间,吸水海绵上压轮22上套设有吸水海绵。

吸水海绵下压轮23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缺口14的正下方,吸水海绵下压轮23上套设有吸水海绵,吸水海绵下压轮23与吸水海绵上压轮22之间的距离小于待贴膜产品的厚度。

存水槽24设置在吸水海绵下压轮23的正下方,存水槽24的底部设有一用于防止存水槽24溢流的溢流管241。

于本实施例中,吸水海绵上压轮22与吸水海绵下压轮23的尺寸相同,存水槽24的长度及宽度均大于吸水海绵上压轮22的长度及宽度。

于本实施例中,吸水海绵下压轮23部分浸没在存水槽24中。

热压贴膜装置3包括一上热压轮31、一下热压轮32、一上干膜卷33、一下干膜卷34、一上白膜卷35及一下白膜卷36。

上热压轮31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缺口15的正上方,上热压轮31内部设有用于加热上热压轮31的加热装置。

下热压轮32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缺口15的正下方,下热压轮32内部设有用于加热下热压轮32的加热装置。

上干膜卷33和上白膜卷35可转动地设置在传送装置1的上方,上干膜卷33上套设有待贴合到产品上的上层膜,上层膜的一端跨过上热压轮31 并固定在上白膜卷35上。

下干膜卷34和下白膜卷36可转动地设置在传送装置1的下方,下干膜卷34上套设有待贴合到产品上的上层膜,上层膜的一端跨过下热压轮32 并固定在下白膜卷36上。

于本实施例中,上热压轮31和下热压轮32的使用温度为90-120°,上热压轮31和下热压轮32采用硅胶材质包覆,上热压轮31的硬度为60- 70度,下热压轮32的硬度为75-80度。

当使用湿法贴膜设备时,第一传送带11运送待贴膜产品到第一缺口14 处,喷管21喷水使吸水海绵上压轮22打湿,存水槽24内的水将吸水海绵下压轮23打湿,吸水海绵上压轮22和吸水海绵下压轮23同时挤压待贴膜产品,使用待贴膜产品上下板面上形成一层水膜,待贴膜产品被第二传送带12运送到第二缺口15处,上热压轮31和下热压轮32转动将干膜贴到待贴膜产品的上下板面上,整个湿法贴膜过程完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湿法贴膜设备,结构简单、后期维护方便、产品良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