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其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8342发布日期:2021-07-27 14:01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及其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辅助驾驶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性能车载计算机被广泛需求。

目前,车载计算机的发热器件如控制器通常采用自然散热的方式,利用散热筋增大控制器外壳与空气的对流换热面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散热效率;但还是无法满足车载高性能计算机的高发热量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散热装置,以提高散热效率,进而满足电子设备的高发热量的散热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的散热装置,包括:

设置在电子设备外侧的外壳;

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发热器件的热量导出的散热筋,所述散热筋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

用于向所述散热筋吹风以促进所述散热筋与空气热交换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外壳外侧;

其中,所述散热筋包括:

多个散热柱,分布在所述外壳与各发热器件相对应的区域;

多个散热翅片,布满所述外壳在所述散热柱以外的其他区域。

优选的,上述散热装置中,所述散热风扇为一个,位于中间区域的散热柱外侧,并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安装凸台上。

优选的,上述散热装置中,所述散热翅片包括用于将所述散热风扇吹出的风导向其他区域的多个导风翅片,所述导风翅片遍布于中间区域的散热柱周围,且所述导风翅片的进风端均沿所述散热风扇的径向设置。

优选的,上述散热装置中,所述导风翅片为弧形翅片。

优选的,上述散热装置中,所述散热翅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多个直线型翅片,所述直线型翅片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布置,位于外侧的直线型翅片与一部分导风翅片连接形成导风通道。

优选的,上述散热装置中,所述外壳与各发热器件相对应的区域均设置有散热凹槽,所述散热柱设置在所述散热凹槽内,并突出于所述散热凹槽。

优选的,上述散热装置中,所述散热凹槽为矩形槽。

优选的,上述散热装置中,所述散热凹槽在所述外壳内侧形成向所述发热器件突出的导热凸台,所述导热凸台通过导热垫片或导热硅脂与所述发热器件贴合。

优选的,上述散热装置中,所述散热柱为圆锥柱,自靠近所述外壳的一端向另一端渐缩。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散热装置,包括设置在电子设备外侧的外壳;用于将电子设备的发热器件的热量导出的散热筋,散热筋设置在外壳的外表面上;用于向散热筋吹风以促进散热筋与空气热交换的散热风扇,散热风扇设置在外壳外侧;其中,散热筋包括多个散热柱,分布在外壳与各发热器件相对应的区域;多个散热翅片,布满外壳在散热柱以外的其他区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散热装置应用时,外壳安装在电子设备的外侧;工作时,外壳与发热器件对应的区域通过散热柱散热,散热柱既能够增大散热面积,又能够提高外壳表面空气流动性,从而实现对发热量较大的区域进行散热;外壳不与发热器件对应的区域,通过散热翅片增大外壳与空气的对流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利用散热风扇对散热柱和散热翅片进行吹风,实现主动散热;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进而满足电子设备的高发热量的散热需求。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发热器件和用于对所述发热器件散热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为上述任一种散热装置,由于上述散热装置具有上述效果,具有上述散热装置的电子设备具有同样的效果,故本文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散热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散热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散热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散热装置,能够提高散热效率,进而满足电子设备的高发热量的散热需求。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附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散热装置,包括设置在电子设备外侧的外壳1;用于将电子设备的发热器件的热量导出的散热筋,散热筋设置在外壳1的外表面上;用于向散热筋吹风以促进散热筋与空气热交换的散热风扇3,散热风扇3设置在外壳1外侧;其中,散热筋包括多个散热柱5,分布在外壳1与各发热器件相对应的区域;多个散热翅片4,布满外壳1在散热柱5以外的其他区域。

本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散热装置应用时,外壳1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外侧;如图1所示,具体的,盖板2通过螺钉安装在外壳1上,盖板2与外壳1配合形成安装腔,发热器件通过pcb板安装在上述安装腔内。

工作时,外壳1与发热器件对应的区域通过散热柱5散热,散热柱5既能够增大散热面积,又能够提高外壳1表面空气流动性,从而实现对发热量较大的区域进行散热;外壳1不与发热器件对应的区域,通过散热翅片4增大外壳1与空气的对流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利用散热风扇3对散热柱5和散热翅片4进行吹风,实现主动散热;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进而满足电子设备的高发热量的散热需求。

此外,本实用新型仅在外壳1与发热器件对应的区域设置散热柱5,其他区域设置散热翅片4,方便成型,能够在满足高的散热需求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

为了简化结构,散热风扇3为一个,位于中间区域的散热柱5外侧,本实施例利用一个散热风扇3直接对位于中间区域的散热柱5进行吹风,又利用气流的扩散对其他的散热筋进行主动散热,节省了成本。当然,根据实际散热需求,上述散热风扇3还可以为两个或者其他个数,也可以位于外壳1的其他区域。

为了方便散热风扇3的拆装,散热风扇3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1的安装凸台6上,方便散热风扇3的维护。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散热翅片4包括用于将散热风扇3吹出的风导向其他区域的多个导风翅片41,导风翅片41遍布于中间区域的散热柱5周围,且导风翅片41的进风端均沿散热风扇3的径向设置。

本实施例中,中间区域的散热柱5周围设置有呈辐射状布置的多个导风翅片41;利用导风翅片41将散热风扇3整个周向的出风呈辐射状分别导向其他区域;如图1和图3所示,具体的,外壳1与发热器件相对应的区域包括四个区域,通过导风翅片41配合形成的空气流道,将中间区域的散热风扇3吹出的风准确地导向其他三个区域,以及其他位置的散热翅片4处,进而保证了散热均匀性。

而且在非发热器件区域的导风翅片41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从散热风扇3吹出的低温空气尽可能多地流经发热器件区域,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优选的,导风翅片41为弧形翅片。该弧形翅片的进风端的切线均沿散热风扇3的径向,利用弧形翅片减小了风阻,减少了气体扰流,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导风翅片41也可以一部分为弧形,另一部分为直线型。

为了进一步简化结构,散热翅片4还包括设置在外壳1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多个直线型翅片42,直线型翅片42沿外壳1的长度方向布置,位于外侧的直线型翅片42与一部分导风翅片41连接形成导风通道。本实用新型利用直线型翅片42对外壳1长度方向的两端位置进行散热,方便布局和加工,并利用外侧的直线型翅片42与导风翅片41连接形成的导风通道,保证了散热风扇3的顺利出风,减小了流动阻力。当然,上述直线型翅片42还可以沿着其他方向布置,散热翅片4也可以包括垂直设置的翅片。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外壳1与各发热器件相对应的区域均设置有散热凹槽11,散热柱5设置在散热凹槽11内,并突出于散热凹槽11。此时,散热柱5的轴向长度较大,增大了与空气的换热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

为了方便加工和便于散热柱5的布置,散热凹槽11为矩形槽。当然,散热凹槽11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如圆形等。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散热柱5为圆锥柱,自靠近外壳1的一端向另一端渐缩。此时,散热柱5之间形成向外渐扩的气体通道,加快了气体与散热柱5的换热,提高了散热效率。上述散热柱5还可以为圆柱状或者其他形状。

具体的,散热凹槽11在外壳1内侧形成向发热器件突出的导热凸台,导热凸台通过导热垫片或导热硅脂与发热器件贴合。本实施例利用导热垫片或导热硅脂实现导热凸台与发热器件贴合,形成热传导路径,从而将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传导给散热柱5,保证了导热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发热器件和用于对发热器件散热的散热装置,散热装置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能够提高散热效率,进而满足电子设备的高发热量的散热需求,其优点是由上述散热装置带来的,具体的请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相关的部分,在此就不再赘述。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为车载高性能计算机,散热器件为车载高性能计算机的控制器上的发热芯片,利用上述散热装置能够满足车载高性能计算机长期且稳定工作的苛刻要求。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