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体收纳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208147阅读:来源:国知局
、图9所示的内部空间的内部空气8因通信机50工作而变暖。当室内风扇21a运转时,变暖的内部空气8被吸入,经由室内空气管道14b、内部空气吸入口 14被送入到热交换器2中。
[0041]另一方面,当室外风扇22a运转时,室外的较冷的外部空气9被吸入,经由室外空气管道16b、外部空气吸入口 16被送入到热交换器2中。
[0042]在热交换元件17中,温的内部空气8与冷的外部空气9夹着图6的第I板体17a、第2板体17b、第3板体17c流动,由此,进行热交换,将内部空气8冷却。冷却后的内部空气8,从内部空气吹出口 15再次向图4的机柜I内送风。另外,变暖的外部空气9从外部空气吹出口 11向外部排出。
[0043]此外,优选在通信机50的上部与室内风扇单元21之间设置有空间。即,这是为了使室内风扇21a有效地吸入内部空气8。此时,可以设置机柜分隔件25,以使得从内部空气吹出口 15吹出的内部空气8不被室内风扇21a直接吸入。
[0044]另外,对内部空气8进行送风的室内风扇2Ia在下方具有室内风扇吸入口 20,对外部空气9进行送风的室外风扇22a在下方具有室外风扇吸入口 13。而且,在热交换器2中被热交换后的外部空气9,从设置于壳体10的与机柜门3相对的面上的外部空气吹出口 11吹出。像这样,发热体收纳装置7包括:通过作为机柜I内的空气的内部空气8与外部空气9的热交换来冷却机柜I内的热交换装置6。
[0045]此处,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最具特征的部分进行说明。
[0046]如上所述,图8的室外风扇22a使用离心式的叶轮。室外风扇22a使室外风扇吸入口 13与机柜I的底面正对,从机柜I的底面吸入外部空气9。根据这种结构,室外风扇22a的上下方向的大小受室外风扇22a的叶轮旋转轴支配。室外风扇22a的叶片直径扩大至机柜I的整个底面,所以使用薄型的叶轮。即,室外风扇单元22是薄型。而且,室外风扇单元22和机柜I由分隔板23a、分隔部件23b划分出,所以内部空气8与外部空气9不会混合,能够有效地进行内部空气8的冷却。
[0047]另外,通过热交换器2、室内风扇单元21、室外风扇单元22的组合,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发热体收纳装置7能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通信机50、机柜I。即,为了冷却大型通信机50和机柜1,发热体收纳装置7可以采用大型热交换器2。在风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变更室内风扇单元21、室外风扇单元22的规格。
[0048]另外,发热体收纳装置7是从机柜I的底面吸入外部空气9的结构,所以在安装于图2的电线杆70等高处的情况下,在室外风扇吸入口 13的附近没有障碍物,所以能够有效地取入外部空气9。另外,在降雨时,由于采用从机柜I的底面吸入外部空气9的结构,所以也能够抑制吸入雨水。另外,机柜I的底面不会受到日照的影响,所以日照引起的外部空气9的温度上升也得到抑制,冷却能力提高。
[0049]而且,在发热体收纳装置7设置于地面上的情况下,从室外风扇22a产生的声音朝着下方传播。其结果是,在机柜I周围产生的噪音减少。
[0050]同样,室内风扇21a也采用离心式的叶轮,所以室内风扇单元21变薄。
[005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室外风扇单元22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不必将其单元化,只要将机柜I内分隔成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即可。
[0052]另外,对利用分隔板23a划分出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采用机柜I的内部空间形成箱形,安装室外风扇单元22的结构。
[0053]如图5所示,在室内风扇单元21内设置有控制箱21b。控制箱21b控制室内风扇21a、室外风扇22a的驱动。在图4中,控制箱21b设置于室内风扇单元21内,但也可以设置于机柜I内的收纳了通信机50的区域。
[0054]另外,如图8所示,在外部空气吸入口 16与图7的流入口 17f之间设置有外部空气腔室18。为了使外部空气9顺畅地流入到流入口 17f,在外部空气腔室18内设置有弯曲的外部空气引导件18a。
[0055]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发热体收纳装置的热交换器的前面立体图,图1lA是该热交换装置的室外风扇部分的管道连接图,图1lB是该热交换装置的室外风扇部分的主要部分详细图。如图10、图11A、图1IB所示,在室外空气管道16b中设置有定位孔31,在室外风扇单元22设置有定位销32。定位销32设置于当机柜门3关闭时与定位孔31嵌合的位置。
[0056]根据上述这种结构,室外风扇单元22与室外空气管道16b精度良好地接合,并被分隔为外部空间和机柜I内的内部空间。
[0057]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0058]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发热体收纳装置作为设置面积有限的通信设备的基站、和其他室外设置设备的冷却设备极其有用。
[0059]附图符号说明
[0060]I 机柜
[0061]Ia 机柜底部
[0062]2 热交换器
[0063]3 机柜门
[0064]4a 设置基座
[0065]4b 电线杆安装带
[0066]5 排水口
[0067]6 热交换装置
[0068]7 发热体收纳装置
[0069]8 内部空气
[0070]9 外部空气
[0071]10 壳体
[0072]11 外部空气吹出口
[0073]13 室外风扇吸入口
[0074]14 内部空气吸入口
[0075]14b 室内空气管道
[0076]15 内部空气吹出口
[0077]16 外部空气吸入口
[0078]16b 室外空气管道
[0079]17 热交换元件
[0080]17a 第 I 板体
[0081]17b 第 2 板体
[0082]17c第 3 板体
[0083]17d、17f 流入口
[0084]17e、17g 流出口
[0085]18外部空气腔室
[0086]18a外部空气引导件
[0087]20室内风扇吸入口
[0088]21室内风扇单元
[0089]21a室内风扇
[0090]21b控制箱
[0091]22室外风扇单元
[0092]22a室外风扇
[0093]23a分隔板
[0094]23b分隔部件
[0095]25机柜分隔件
[0096]31定位孔
[0097]32定位销
[0098]50通信机(发热体)
[0099]70电线杆
【主权项】
1.一种发热体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机柜内收纳发热体,所述发热体收纳装置包括通过内部空气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来对所述机柜内进行冷却的热交换装置,所述内部空气为所述机柜内的空气,其中在所述机柜的机柜底部设置有进行所述外部空气的送风的室外风扇, 在所述机柜的上部设置有进行所述内部空气的送风的室内风扇, 在作为所述机柜侧面的机柜门的外侧,与所述机柜门接触地设置壳体,并且在所述壳体内收纳有热交换器, 所述热交换器在所述机柜门上具有: 与所述室内风扇连通的内部空气吸入口; 与所述机柜内连通的内部空气吹出口 ;和 与所述室外风扇连通的外部空气吸入口, 在所述壳体的与所述机柜门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吹出在所述热交换器中被热交换后的所述外部空气的外部空气吹出口, 所述室外风扇是在其下方具有室外风扇吸入口的离心式风机,所述室内风扇是在其下方具有室内风扇吸入口的离心式风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分隔板将所述机柜内上下分隔为两部分,在所述分隔板的上方设置所述发热体,在所述分隔板的下方设置所述室外风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机柜底部设置收纳有所述室外风扇的室外风扇单元。
【专利摘要】发热体收纳装置(7)包括通过内部空气(8)与外部空气(9)的热交换来对机柜(1)内进行冷却的热交换装置(6)。在机柜底部设置有室外风扇(22a),在机柜(1)的上部设置有室内风扇(21a)。在壳体(10)内收纳有热交换器(2)。热交换器(2)具有内部空气吸入口(14)、内部空气吹出口(15)和外部空气吸入口(16)。在壳体(10)的与机柜门(3)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吹出外部空气(9)的外部空气吹出口(11)。室外风扇(22a)和室内风扇(21a)分别为离心式风机。
【IPC分类】H05K7-20
【公开号】CN104521336
【申请号】CN201380040682
【发明人】舟田直之, 清本训央, 佐桥隆博, 前田将吾
【申请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2013年7月23日
【公告号】EP2882271A1, US20150147951, WO2014020859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