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8398755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散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散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利用散热片体的摆动而产生散热气流的散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科技产业日益发达,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笔记型电脑(Notebook,NB)、平板电脑(Tablet PC)与智慧型手机(Smart Phone)等产品已普及于消费市场。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运作效能不断地提高,连带地其内的电子元件的发热功率亦不断地攀升。
[0003]为了预防电子元件过热而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失效,或是为了避免电子装置机壳过热而造成使用者不适,可携式电子装置内大多会配置散热风扇进行散热。传统散热风扇通过旋转其扇叶来产生散热气流,扇叶的设计使其无法有效地薄型化,不符合目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轻薄设计趋势。此外,传统散热风扇运转时具有较大的耗电量,这造成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力持久性下降。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具有较小的厚度且较不耗电。
[0005]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的控制方法,可使散热装置较不耗电。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散热装置包括一驱动模块及一散热片体。散热片体具有一连接部及一摆动部并通过连接部连接于驱动模块。当驱动模块接收一输入电压而驱动连接部时,连接部带动摆动部往复摆动以产生散热气流。
[000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散热装置还包括一控制单元,其中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驱动模块并适于控制输入电压的频率与振幅。
[000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控制单元通过控制输入电压的频率而调整摆动部的摆动频率及摆动幅度,且通过控制输入电压的振幅而调整摆动部的摆动幅度。
[000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散热装置适用于一电子装置,其中电子装置具有一热源,控制单元适于依据热源的温度而控制输入电压的频率与振幅。
[00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热源的温度低于一第一温度时,控制单元关闭输入电压,当热源的温度高于第一温度且低于一第二温度时,控制单元将输入电压控制为具有一第一频率及一第一振幅,当热源的温度高于第二温度时,控制单元将输入电压控制为具有一第二频率及一第二振幅,其中第一频率等于摆动部的自然频率(natural frequency),第二频率大于摆动部的自然频率,第二振幅大于第一振幅。
[001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输入电压具有第一频率及第一振幅时,摆动部的摆动幅度等于一临界值,当输入电压具有第二频率及第二振幅时,摆动部的摆动幅度等于临界值。
[001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控制单元包括一第一控制器及一第二控制器。第一控制器适于依据热源的温度而产生一判断信号。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于第一控制器及驱动模块,其中输入电压适于通过第二控制器而被提供至驱动模块,第二控制器适于依据判断信号而控制输入电压的频率与振幅。
[001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驱动模块包括一线圈单元、一振动件及一磁性件。振动件具有一弹性部及一振动部,其中弹性部连接于线圈单元与振动部之间,散热片体的连接部固定于振动部。磁性件固定于振动部且对位于线圈单元,其中当线圈单元接收输入电压而产生磁场作用于磁性件时,振动部通过弹性部的弹性变形而振动以驱动散热片体的连接部。
[001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驱动模块包括一压电元件(piezoelectricpiece)。压电元件固定于连接部,其中当压电元件接收输入电压时,压电元件产生变形以驱动连接部。
[001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散热片体为可挠性片体。
[001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摆动部沿一方向的厚度小于摆动部沿其它方向的厚度,连接部适于带动摆动部沿所述方向往复摆动以产生散热气流。
[0017]本发明的散热装置的控制方法,适用于一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一驱动模块及一散热片体。上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输入电压至驱动模块,以使驱动模块驱动散热片体往复摆动而产生散热气流。通过一控制单元控制输入电压的频率与振幅。
[001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控制输入电压的频率与振幅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控制输入电压的频率而调整摆动部的摆动频率及摆动幅度。通过控制输入电压的振幅而调整摆动部的摆动幅度。
[001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散热装置适用于一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具有一热源,控制输入电压的频率与振幅包括以下步骤。依据热源的温度而控制输入电压的频率与振幅。
[002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依据热源的温度而控制输入电压的频率与振幅包括以下步骤。当热源的温度低于一第一温度时,通过控制单元关闭输入电压。当热源的温度高于第一温度且低于一第二温度时,通过控制单兀将输入电压控制为具有一第一频率及一第一振幅,其中第一频率等于摆动部的自然频率。当热源的温度高于第二温度时,通过控制单元将输入电压控制为具有一第二频率及一第二振幅,其中第二频率大于摆动部的自然频率,第二振幅大于第一振幅。
[002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将输入电压控制为具有第一频率及第一振幅的步骤包括将摆动部的摆动幅度控制为等于一临界值,且将输入电压控制为具有第二频率及第二振幅的步骤包括将摆动部的摆动幅度控制为等于临界值。
[002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控制单元包括一第一控制器及一第二控制器,控制输入电压的频率与振幅包括以下步骤。依据热源的温度,通过第一控制器产生一判断信号。依据判断信号,通过第二控制器控制输入电压的频率与振幅。
[002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散热片体沿一方向的厚度小于散热片体沿其它方向的厚度,驱动散热片体往复摆动包括以下步骤。驱动散热片体沿所述方向往复摆动。
[0024]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散热装置由其散热片体的摆动部进行摆动而产生散热气流,而非如传统散热风扇般通过旋转其扇叶来产生散热气流。相较于传统散热风扇的扇叶,本发明的散热片体具有较薄的厚度而有利于电子装置的薄型化设计。此外,相较于传统散热风扇的扇叶,散热片体的重量较轻,因此驱动模块驱动散热片体作动时较不耗电,而可提升电子装置的电力持久性。
[0025]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还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部分构件立体图。
[0027]图2是图1的散热装置应用于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0028]图3是图2的散热装置作动的示意图。
[0029]图4是图2的电子装置及散热装置的部分构件方块图。
[0030]图5是图1的散热装置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0031]图6是图3的散热装置运作时的最大厚度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图。
[0032]图7是图1的散热装置的分解图。
[0033]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部分构件立体图。
[0034]图9是图8的散热装置的分解图。
[0035]符号说明
[0036]50:电子装置
[0037]52:机壳
[0038]54:热源
[0039]100、200:散热装置
[0040]110、210:驱动模块
[0041]112:线圈单元
[0042]114:振动件
[0043]114a:弹性部
[0044]114b:振动部
[0045]116:磁性件
[0046]118:固定片
[0047]120、220:散热片体
[0048]122,222:连接部
[0049]124、224:摆动部
[0050]130:控制单元
[0051]132:第一控制器
[0052]134:第二控制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