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驱动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1741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伺服驱动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伺服驱动器。
【背景技术】
[0002]伺服驱动器内部装有大量的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及时进行散热,然而现在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散热孔进行散热,但是这种方式容易使金属碎肩、灰尘进入到伺服驱动器内,影响伺服驱动器的使用寿命。并且伺服驱动器属于精密仪器,伺服驱动器在运输过程中,缺少对伺服驱动器进行减震保护,运输车运行在颠簸路段,极容易损坏伺服驱动器,造成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避免金属碎肩、灰尘进入到伺服驱动器内且运输中不易损坏的伺服驱动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伺服驱动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外表面上均设有散热翅,以及还包括第一护罩、第二护罩和减震装置,所述第一、第二护罩分别对称的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且位于所述散热翅的外部,其中,所述第一护罩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侧壁上设有一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护罩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侧壁上设有一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位置相对应,以及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多个弹簧和减震板,多个所述弹簧间隔的固定在所述减震板和底板之间。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护罩上还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均布在所述第一护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所述第二护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0007]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的数量为四个,且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上等间距分布。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护罩的长度为10mm-20mm。
[0009]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翅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第二护罩的侧壁之间均设有一间隙。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每个壳体底部设置减震装置,并且相邻的壳体可以通过螺栓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相互固定锁紧,使伺服驱动器在运输过程中,实现了有效的减震保护,避免了伺服驱动器间的相互磕碰,同时,通过将散热翅布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外表面,使伺服驱动器的壳体形成一个密封环境,在保证能有效散热的前提下,避免了灰尘和金属碎肩的进入,提高了伺服驱动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伺服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伺服驱动器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5]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伺服驱动器,包括壳体1,壳体I包括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和底板4,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的外表面上均设有散热翅5,以及还包括第一护罩6、第二护罩7和减震装置,第一、第二护罩(6、7)分别对称的安装在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上,且位于散热翅5的外部,其中,第一护罩6远离第一侧板2的侧壁上设有一第一固定孔8,第二护罩7远离第二侧板3的侧壁上设有一第二固定孔9,第一固定孔8和第二固定孔9的位置相对应,以及减震装置包括多个弹簧10和减震板11,多个弹簧10间隔的固定在减震板11和底板I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每个壳体I底部设置减震装置,并且相邻的壳体I可以通过螺栓穿过第一固定孔8和第二固定孔9相互固定锁紧,使伺服驱动器在运输过程中,实现了有效的减震保护,避免了伺服驱动器间的相互磕碰,同时,通过将散热翅5布置在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的外表面,使伺服驱动器的壳体I形成一个密封环境,在保证能有效散热的前提下,避免了灰尘和金属碎肩的进入,提高了伺服驱动器的使用寿命O
[0016]优选的,为了使散热翅5上的热量及时进行散热,第一、第二护罩(6、7)上还设有多个通风孔12,通风孔12均布在第一护罩6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第二护罩7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了底板4受力平衡,使弹簧10的数量为四个,且沿底板4的长度方向上等间距分布。为了减小伺服驱动器的外形尺寸,便于安装和运输,第一、第二护罩(6、7)的长度优选为10mm-20mm。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方便不同的伺服驱动器壳体I之间通过螺栓相互固定,散热翅5远离壳体I的一端与第一、第二护罩(6、7)的侧壁之间均设有一间隙13。
[001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伺服驱动器,包括壳体(I),所述壳体(I)包括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和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的外表面上均设有散热翅(5),以及还包括第一护罩(6)、第二护罩(7)和减震装置,所述第一、第二护罩(6、7)分别对称的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⑵和第二侧板⑶上,且位于所述散热翅(5)的外部,其中,所述第一护罩(6)远离所述第一侧板(2)的侧壁上设有一第一固定孔(8),所述第二护罩(7)远离所述第二侧板(3)的侧壁上设有一第二固定孔(9),所述第一固定孔(8)和第二固定孔(9)的位置相对应,以及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多个弹簧(10)和减震板(11),多个所述弹簧(10)间隔的固定在所述减震板(11)和底板(I)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护罩(6、7)上还设有多个通风孔(12),所述通风孔(12)均布在所述第一护罩(6)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所述第二护罩(7)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0)的数量为四个,且沿所述底板(4)的长度方向上等间距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伺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护罩(6、7)的长度为10mm-20mmo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5)远离所述壳体(I)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第二护罩(6、7)的侧壁之间均设有一间隙(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伺服驱动器,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外表面上均设有散热翅,以及还包括第一护罩、第二护罩和减震装置,第一、第二护罩分别对称的安装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且位于散热翅的外部,其中,第一护罩远离第一侧板的侧壁上设有一第一固定孔,第二护罩远离第二侧板的侧壁上设有一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位置相对应,以及减震装置包括多个弹簧和减震板,多个弹簧间隔的固定在减震板和底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使伺服驱动器在运输过程中,实现了有效的减震保护,避免了伺服驱动器间的相互磕碰,在保证能有效散热的前提下,避免了灰尘和金属碎屑的进入。
【IPC分类】H05K5-06, H05K7-20
【公开号】CN204425851
【申请号】CN201520192472
【发明人】王晓军
【申请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