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06705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驱动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驱动器,包括:一马达,一壳体,所述壳体包覆于所述马达外围;一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一端设置一推杆组件,在所述马达的作用下,所述推杆组件仅能向前移动;其中,一复位弹簧设于所述壳体和所述驱动机构的外侧,且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壳体和所述推杆组件上,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所述推杆组件能够向后移动复位,由于本实用新型驱动器外侧设置一复位弹簧,所述推杆组件可以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无需人为对所述推杆组件施加外力。
【专利说明】
驱动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器,尤其指一种带自复位功能的驱动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驱动器不仅广泛用于电动沙发、电动床等智能家具中,还适用于医院里的 医疗床、牙科椅等电动伸缩设备中。然而,一些特定的电动沙发、电动床、医疗床、牙科椅等 产品设备在使用双向(具有推力和拉力)驱动器时,由于拉力较大,使用者稍不注意容易在 驱动器被拉回时夹伤使用者的手脚,甚至夹断使用者的手脚,造成意外事故。因此在这些特 定的产品设备中只能使用单向(仅具有推力)驱动器。又由于这种驱动器仅具有单向推力, 电动沙发、电动床、医疗床、牙科椅等产品设备被推出后没有自复位功能,只能人为地对所 述产品设备施加外力进行复位。
[0003]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驱动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带自复位功能的驱动器。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驱动器,包括:一马达,一 壳体,所述壳体包覆于所述马达外围;一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一端设置一推杆组件,在 所述马达的作用下,所述推杆组件仅能向前移动;其中,一复位弹簧设于所述壳体和所述驱 动机构的外侧,且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壳体和所述推杆组件上,在所述复位 弹簧的作用下,所述推杆组件能够向后移动复位。
[0006]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丝杆和一丝杆螺母,所述推杆组件后端套设于所述 丝杆螺母前端外壁上,且所述丝杆螺母前端未设置外螺纹,所述推杆组件不随所述丝杆螺 母的向后移动而移动。
[0007]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推杆支架,所述推杆组件穿设于所述推杆支架内且 所述推杆组件前端露出于所述推杆支架一端,所述复位弹簧挂接于所述推杆组件前端。
[0008] 进一步,所述推杆组件包括一推杆和安装于所述推杆前端的一推杆前盖,所述复 位弹簧一端挂接于所述推杆前盖上。
[0009] 进一步,所述壳体上设有一线路输出孔,一挂件安装于所述输出孔处,所述复位弹 簧另一端挂接于所述挂件上。
[0010]进一步,所述推杆组件前端一侧设有一第一挂钩部,所述壳体对应所述第一挂钩 部设有出一第二挂钩部,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挂接在所述第一挂钩部和所述第二挂钩 部,且所述第一挂钩部和所述第二挂钩部在同一水平面上。
[0011] 进一步,所述推杆组件前端一侧设有一第一挂钩部,所述壳体包括一主体和安装 于所述主体上方的上盖,所述上盖或所述主体对应所述第一挂钩部一侧设有一第二挂钩 部,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挂接在所述第一挂钩部和所述第二挂钩部。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驱动器外侧设置一复位弹簧,所述推杆组件可以在 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无需人为对所述推杆组件施加外力。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驱动器的立体分解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器的立体图。
[0015] 图3为图2中实用新型驱动器的主视图。
[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器中推杆被推出时的立体图。
[0017] 图5为图4中实用新型驱动器的主视图。
[0018]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 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0] 为便于理解,以图3为例,图3的右侧为所述驱动器的前方向,图3的左侧为所述驱 动器的后方向,所述前方向也即下文中的所述推杆组件向前移动的方向,对应的后方向也 即下文中的所述推杆组件向后移动的方向。下文中的"前"或"前端"、"后"或"后端"用于指 代相对的方向。
[002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器100,用于电动沙发、电动床、医疗床、牙科椅等设 备上,包括一马达1,一壳体2,所述壳体2包覆于所述马达1外围;一驱动机构3,在所述马达1 的驱动下,所述驱动机构3可以驱动外部构件(未图示)上升或前进。
[0022] 如图1所示,所示壳体2包括带有腔体的一主体21、分别与所述主体21上下端配合 的一上盖22和一下盖23,所述马达1从所述主体21下方收容于所述主体21的腔体中并通过 螺钉(未图示)固定于所述主体21中,所述马达1固定后,将所述下盖23从所述马达1下方安 装于所述主体21下端。一控制电路板28收容于所述壳体2内并位于所述主体21-侧,用以控 制所述马达1;所述壳体2上设有一线路输入孔24、一控制孔25和一线路输出孔26,其中所述 线路输入孔24和所述线路输出孔26均位于所述主体21与所述上盖22的配合处,所述控制孔 25位于所述上盖23的上方,从所述控制电路板28上引出相应输入端、控制端和输出端并从 对应孔中穿出。当所述驱动机构3已正确组装于所述主体21上之后,通过螺钉(未标号)将所 述上盖22锁定于所述主体21上方。
[0023] 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一蜗轮31、一丝杆32、一丝杆螺母33、一推杆341和 一推杆支架35。所述推杆支架35后端通过一支架后盖37固定于所述上盖22和所述主体21之 间,一支架前盖36罩设于所述推杆支架35前端,所述推杆341插入所述推杆支架35内,所述 推杆341后端套设于所述丝杆螺母33前端外壁上,且所述丝杆螺母33前端可在所述推杆341 后端内自如插接,所述丝杆螺母33后端外壁上设有多个限位筋331,所述限位筋331与所述 推杆支架35内壁限位配合。通过所述支架前盖34和所述丝杆螺母33,所述推杆341在上下方 向上固定于所述推杆支架35中。所述丝杆螺母33套设于所述丝杆32上,且所述丝杆螺母33 内壁设有与所述丝杆32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丝杆螺母33前端外壁和所述推杆341 后端内壁均未设置相互配合的螺纹,即所述丝杆螺母33与所述丝杆32螺纹连接,而与所述 推杆341定位配合。所述丝杆32后端插入所述蜗轮31的中心孔中,所述蜗轮31与所述马达1 的旋转轴配合,通过所述蜗轮31将所述马达1的旋转传递到所述丝杆32上,使得所述丝杆32 随着所述马达1的旋转而旋转。由于所述丝杆螺母33前端外壁和所述推杆341后端内壁均未 设置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推杆341通过所述丝杆32和所述丝杆螺母33在所述推杆支架35 内仅能向前单向移动,当所述丝杆螺母33随着所述丝杆32的旋转而向后移动时,所述推杆 341并没有随着所述丝杆螺母33的移动而向后移动。一行程组件38安装于所述推杆支架35 内,所述行程组件38两侧设有两个行程开关381用以限制所述丝杆螺母33前后移动的距离, 进而控制所述推杆341伸出所述推杆支架35的长度。
[0024] 如图1和图2所示,一推杆前盖342安装于所述推杆341前端,用以连接所述驱动器 100和所述外部构件,所述推杆前盖342-侧延伸出一第一挂钩部3421,为防止所述推杆341 从所述支架前盖36前端脱离所述推杆支架35,在所述推杆341后端外壁上套上环状的一推 杆环343,且所述推杆环343的外径上设有多个挡止部(未标号),当所述推杆341向前移动到 最大距离时,所述挡止部挡止于所述支架前盖36内。所述推杆前盖342、所述推杆341和所述 推杆环343三者组成一推杆组件34。一挂件27安装于所述线路输出孔26处,此时所述驱动器 100需要通过额外的转接线材才能具有输出功能,所述挂件27上对应所述第一挂钩部3421 延伸出一第二挂钩部271。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壳体2未设置所述线路输出孔26,所述第二挂 钩部271直接从所述壳体2对应原所述线路输出孔26处或所述壳体的其他地方一体延伸出 来。
[0025] 如图2和图3所示,一复位弹簧4设于所述壳体2和所述驱动机构3外侧,且所述复位 弹簧4两端分别挂接于所述第一挂钩部3421和所述第二挂钩部271上。在所述推杆341被推 出后,且所述丝杆螺母33已回到初始位置后,在所述复位弹簧4拉力的作用下,所述推杆341 在所述推杆支架35内向后移动并最终复位,即所述推杆341无需人为地施加外力就可以自 动复位。所述复位弹簧4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弹性件来代替,只要可以通过物件自身的弹性将 所述推杆341拉回。
[0026] 如图1至图5所示,为保证顺畅地将所述推杆341推出和拉回,所述第一挂钩部3421 和所述第二挂钩部271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水平面为所述推杆341前后运动时所在的A 面,如图3和图5。所述推杆341推出后,所述复位弹簧4被拉长,但是,因所述丝杆螺母33未退 回去,不会出现所述推杆推出后马上被拉回的现象。只有通过控制马达1将丝杆螺母33预先 退回时,所述推杆341才会在所述复位弹簧4的拉力下被拉回复位。由于所述丝杆螺母33与 所述推杆341之间未连接,仅仅是非螺纹配合,如果没有复位弹簧4或人为施加外力,即使丝 杆螺母33已经退回,所述推杆341也无法向后移动。所述复位弹簧4还可以是固定连接到第 一挂钩部3421和第二挂钩部271上,无法从所述驱动器100上方便地拆卸下来,以防止他人 恶意拆卸。
[002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驱动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 1.在所述复位弹簧4作用下,所述推杆组件34可以自动复位,即所述驱动器100具 有自复位功能。
[0029] 2.由于所述第一挂钩部3421和所述第二挂钩部271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水平 面为所述推杆341前后运动时所在的A面,所述推杆341被所述复位弹簧4拉回和被所述马达 1推出过程是流畅均匀的。
[0030] 3.所述复位弹簧4另一端挂接于所述线路输出孔24处的挂件27上,避免了对原来 所述壳体2的改造,减少了生产成本。
[0031]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 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 利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马达,一壳体,所述壳体包覆于所述马达外围;一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一端设置一推杆组件,在所述马达的作用下,所述推杆组件仅能向 前移动;其中,一复位弹簧设于所述壳体和所述驱动机构的外侧,且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 连接在所述壳体和所述推杆组件上,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所述推杆组件能够向后移 动复位。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丝杆和一丝杆螺母, 所述推杆组件后端套设于所述丝杆螺母前端外壁上,且所述丝杆螺母前端未设置外螺纹, 所述推杆组件不随所述丝杆螺母的向后移动而移动。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推杆支架,所述推杆 组件穿设于所述推杆支架内且所述推杆组件前端露出于所述推杆支架一端,所述复位弹簧 挂接于所述推杆组件前端。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包括一推杆和安装于所述推 杆前端的一推杆前盖,所述复位弹簧一端挂接于所述推杆前盖上。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一线路输出孔,一挂件安 装于所述输出孔处,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挂接于所述挂件上。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前端一侧设有一第一挂钩 部,所述壳体对应所述第一挂钩部设有出一第二挂钩部,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挂接在所 述第一挂钩部和所述第二挂钩部,且所述第一挂钩部和所述第二挂钩部在同一水平面上。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前端一侧设有一第一挂钩 部,所述壳体包括一主体和安装于所述主体上方的上盖,所述上盖或所述主体对应所述第 一挂钩部一侧设有一第二挂钩部,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挂接在所述第一挂钩部和所述第 二挂钩部。
【文档编号】H02K7/10GK205489956SQ201620103656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日
【发明人】克里斯汀·伽斯纳
【申请人】炼马机电(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