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0225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关于一种定位结构,尤指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除在手持式电子装置被置放至一平面上时,能令其显示屏始终稳定地保持在一视角之外,还能通过二栓挂件,令该手持式电子装置被稳固地定位在一腕带上,进而能在无需以手握持的状态下,使该手持式电子装置被稳固地定位在手腕上可操作的视线范围内。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及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手持式电子装置(如:移动电话(mobile phone)及智能电话(smart phone)…等)不仅具备强大的通信功能,还提供诸多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社交及娱乐的其他应用功能,如:记事、计时、计数、排程、照明、照相、录像、GPS、绘图、统计、会议、投资、提款、购物、订票、订位、订餐、聊天、社交、游戏…..等不胜枚举,几乎已成为大多数都会人不可或缺的一重要装置,人手一机也已成为都会区随处可见的普遍景象。以美商Apple公司贩卖的下列iPhone系列移动电话为例:

(1)iPhone:2007年6月29日推出,其长、宽、厚分别为115毫米、61毫米、11.6毫米;

(2)iPhone 3G:2008年7月11日推出,其长、宽、厚分别为115.5毫米、62.1毫米、12.3毫米;

(3)iPhone 4:2010年6月24日推出,其长、宽、厚分别为115.2毫米、58.6毫米、9.3毫米;

(4)iPhone 5:2012年9月21日推出,其长、宽、厚分别为123.8毫米、58.6毫米、7.6毫米;

(5)iPhone 6:2014年9月19日推出,其长、宽、厚分别为138.1毫米毫米、67.0毫米、6.9毫米;

(6)iPhone 6Plus:2015年9月9日推出,其长、宽、厚分别为158.1毫米、77.8毫米、7.1毫米。

Apple公司为满足人们必须经常使用移动电话的不变趋势,iPhone系列移动电话的造型设计已由昔日的轻薄短小(第一代iPhone的长×宽×厚为115×61×11.6毫米),转而变得较大却更薄(最新一代iPhone 6Plus的长×宽×厚为158.1×77.8×7.1毫米),以便人们更易于以手握持,且能更清楚地浏览画面,此一造型设计趋势,也驱使其他移动电话同业争相仿效,使得大屏幕且超薄的移动电话已成为目前智能型手机(smart phone)的主流,使得昔日轻薄短小且适于放置在衣服或裤子口袋中的移动电话,如今,已变得不再适合放置在衣服或裤子口袋中,这也难怪都会区到处充斥着人手一机的景象。虽然,一机在手,似乎确实能满足许多人心中莫名的需求,然而,人们在使用大屏幕且超薄的移动电话时,却必需经常面对下列问题及不便:

(1)阳光普照下,行走在都会区,手握移动电话,浏览网页或拨打电话时,经常会因过度专注或匆忙,不慎撞及他人或外物,导致移动电话自手中抛出,重摔至地面,造成移动电话或其显示屏毁损,甚至,因此被车辆(如:推车、脚踏车、摩拖车或汽车)或重物(如:撞倒的沉重外物)压过,而完全毁损,无法使用,此时,除因失去其中储存的所有档案及信息,而心痛不已外,也无法向无辜他人求偿,而损失惨重;

(2)下雨天,一手撑着雨伞,另手拎着公文包或提袋,行走在都会区,当听到衣服或裤子口袋中移动电话铃声响起时,手忙脚乱地自口袋中掏出移动电话,移动电话却不慎自手中滑落,掉入路旁积水中,导致移动电话因短路毁损而无法使用,此时,除心痛失去其中所有文件及信息外,也只能怨天尤人;

(3)在站立于大众交通工具(如:巴士、火车或捷运),一手抓着吊把或扶杆,另手握持移动电话,浏览网页或拨打电话时,经常会因车辆突然摇晃,或匆忙上下车乘客的碰撞,而不慎令移动电话自手中抛出,重摔至地面,造成移动电话或其显示屏毁损,甚至,因被上下车乘客踩踏,而完全毁损无法使用,此时,除了心痛外,也不知向何人求偿;及

(4)诸如前述状况,实不甚枚举,但是,根据统计,大多数人经常面对且最常发生的状况,则是在公共场所(如:餐厅、卖场、游乐场或图书馆…)中遗失移动电话。按,一般人在公共场所使用完移动电话后,常会将其暂时搁置在座位、桌面或台面上,突然思及某事(如:取餐、查询价款、换货、上厕所或找书…),且起身执行,事后,却因超薄的移动电话平贴在座位、桌面或台面,极不醒目,而糊里糊涂地忘了移动电话。等到想起且重返搁置地点时,移动电话早已遭人顺手牵羊、不翼而飞,此时,移动电话失而复得的机率不仅微乎其微,其中储存的个人私密文件及信息也常因此遭不肖人士盗取或外泄,令人愤慨不已。

据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定位结构,除令手持式电子装置被放置在一平面上时,能通过其上的二栓挂件,使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显示屏始终能稳定地保持在一视角,方便用户阅览其上的画面及辨识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所在位置外,还能通过这些栓挂件,令手持式电子装置能被定位至一腕带上,且位于用户手掌可触及的范围内,使得手持式电子装置不仅不易被遗失,且能在无需以手握持的状态下,令手持式电子装置被稳固地定位在可操作的视线范围内,即成为本发明在此欲探讨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包括一第一栓挂件及一第二栓挂件,这些栓挂件分别包括一栓挂柱及一栓挂头,这些栓挂柱沿手持式电子装置的纵向中心线方向排列,且分别固定至手持式电子装置的背侧面上邻近中央及侧缘的位置,各该栓挂头的一端与对应的各该栓挂柱的另端相接,该栓挂头的最大横断面大于该栓挂柱的横断面。如此,在手持式电子装置的背侧面被放置在一平面上时,能使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显示屏始终与该平面保持一稳定视角,不仅令用户能以更佳视角,阅览显示屏上呈现的画面,还有利于用户快速地辨识出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所在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该定位结构还包括一腕带结构,令手持式电子装置能通过该第二栓挂件,始终被定位在该腕带结构的一连接带上手掌可触及的范围内,除令手持式电子装置不会自手中掉落之外,还方便用户随时取用。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该手持式电子装置还能通过该第一栓挂件及第二栓挂件,令手持式电子装置被快速且稳固地定位及搁置在该腕带结构的一腕带上可操作的视线范围内,不易遗失,进而在双手执行其他工作,无法腾出手握持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状态下,仍能阅览手持式电子装置所接收或播放的即时消息。此时,由于,该第一栓挂件对应于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上邻近中央的重心位置,且栓挂在该腕带上,该第二栓挂件则对应于手持式电子装置上邻近侧缘的位置,且栓挂在该连接带上,故,当手持式电子装置被定位及搁置在该腕带结构上时,将因该腕带对该第一栓挂件所产生的栓挂摩擦力,及该连接带对该第二栓挂件所产生的牵制作用力,除使该手持式电子装置较不易发生晃动外,还能据以调整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角度及位置,以方便用户清楚阅览显示屏上呈现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乃本发明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定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所示乃本发明的手持式电子装置被置放至一平面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所示乃本发明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另一定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所示乃本发明的腕带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所示乃本发明的腕带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6所示乃本发明的腕带结构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7所示乃本发明的定位带收合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8所示乃手持式电子装置连接至本发明的腕带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所示乃手持式电子装置搁置定位至本发明的腕带结构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所示乃手持式电子装置搁置定位至本发明的腕带结构时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1所示乃本发明的第二锁扣件在释放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所示乃本发明的第二锁扣件在锁制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13A所示乃本发明的栓挂头为球体或菇头体的侧视图;及

图13B所示乃本发明的栓挂头为双锥体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手持式电子装置10、S

背壳11

定位槽12

第一栓挂件201、201’

第二栓挂件202、202’

栓挂柱21

栓挂头22、22’

横断面210、220、220’

枢轴25

腕带40

栓挂孔41

栓挂裂缝42

第一锁扣件50

第三栓挂件51

第三栓挂柱511

第三栓挂头512

限位环52

锁挂件60

枢接柱61

枢接孔610

锁挂柱62

锁挂头63

枢接环64

定位带70

连接带71

限位件72

第二锁扣件80

公锁制件81

释放孔811

嵌卡沟812

母锁制套82

吊把A

扶杆B

显示屏D

稳定视角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诚如前述,适于握持的超薄结构及适于阅览的较大屏幕,如今已成为移动电话无法逆转的设计趋势,但是,也正因为移动电话的尺寸不再适合放置在衣服或裤子口袋中,人手一机自然成为充斥都会区的奇景。有鉴于移动电话的超薄结构,已无法如同相机或录像机般在其内额外加装一定位结构(如:将相机或录像机上用以固定至三脚架云台上的定位结构),发明人乃思及在有限空间的状态下,设计出一种极简且极小的定位结构,以有效解决用户必需经常面对的前述问题及不便。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定位结构,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示,该定位结构包括一壳体(case)、一第一栓挂件(stud)201及一第二栓挂件202,其中,该壳体是一手持式电子装置S的一背壳(rear case)11,或能包覆且固定在该背壳11上的一保护壳(protective case),在本发明的后续说明中,为方便起见,均以手持式电子装置代表该壳体,并标记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元件符号为“10”,合先陈明。

复请参阅图1所示,该第一栓挂件201及第二栓挂件202由金属材料制成,其长度仅约一公分,且分别包括一栓挂柱(stud pillar)21及一栓挂头(stud head)22,其中,这些栓挂柱21沿手持式电子装置10的纵向中心线Y方向,彼此间隔排列,且其一端分别固定至手持式电子装置10的背侧面上邻近中央及侧缘的位置,各该栓挂头22的一端与对应的各该栓挂柱21的另端相连接,以使该栓挂柱21连同该栓挂头22垂直地外露在手持式电子装置10的背侧面,且该栓挂头22的最大横断面大于该栓挂柱21的横断面。

复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0的背侧面上邻近中央及侧缘的位置分别凹设有一定位槽12(positioning groove),其中,该第一栓挂件201安装至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0背侧面邻近中央位置的该定位槽12,第二栓挂件202则安装至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0背侧面邻近侧缘位置的该定位槽12,该第一栓挂件201及第二栓挂件202还括一枢轴(pivotal shaft)25,该栓挂柱21的一端与该枢轴25相连接,且该栓挂柱21的轴线与该枢轴25的轴线垂直相交;该枢轴25能分别定位且枢接至该定位槽12内,以使该栓挂柱21能以该枢轴25为中心而转动,进而使该栓挂头22与该栓挂柱21能被收纳且平躺入在该定位槽12内,或使该栓挂柱21连同该栓挂头22能被转动至垂直外露在该定位槽12外(即,外露在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0的背侧面)。

如此,请参阅图2所示,当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0的背侧面被放置在一平面上时,该第一栓挂件201及第二栓挂件202将使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0前侧面的显示屏D始终能与该平面间保持一稳定视角(view angle)θ,如此,不仅令用户能以更佳视角阅览该显示屏D上所呈现的画面,还有利于用户快速地辨识出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0的所在位置。此外,复请参阅图1~图2所示,由于这些栓挂柱21沿手持式电子装置10的纵向中心线Y方向,彼此间隔排列,且固定在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0背侧面邻近中央及侧缘的位置,因此,当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0被水平地放置在该平面时,用户仅需向后轻拨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0的上缘,即能令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0以其纵向中心线Y为轴心,向后翻转,且始终能与该平面间保持一稳定视角θ,令对面的另一用户,也能以该更佳视角阅览该显示屏D上所呈现的画面。

此外,为令该定位结构具有更简单且便于加工的结构,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示,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0的背侧面并未开设如图1所示的这些定位槽12,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0背侧面所设的第一栓挂件201’及第二栓挂件202’上也无须增设图1所示的该枢轴25,该第一栓挂件201’及第二栓挂件202’上的这些栓挂柱21的一端分别直接固定至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0的背侧面邻近中央及侧缘的位置。

发明人为增进前述定位结构的效能,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定位结构还包括一腕带结构(wristband structure),以期令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0除能始终被定位在用户手掌可触及的范围内,还令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0能通过该第一栓挂件201及该第二栓挂件202,被快速且稳固地定位及搁置在一腕带(wristband)上可操作的视线范围内。在该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该腕带结构包括一腕带40、一第一锁扣件(fastener)50、一锁挂件(hitch element)60、一定位带(positioning strap)70及一第二锁扣件80,其中,该腕带40是织物、皮革或塑料制成的带体,其上沿纵向开设有多个栓挂孔(hitch holes)41,这些栓挂孔41贯穿该腕带40的两相对侧面,且彼此间隔,该栓挂孔41的孔径与该栓挂柱21的横断面相匹配,且该栓挂孔41沿纵向形成有一栓挂裂缝(split)42,以在该栓挂头22通过该栓挂孔41及栓挂裂缝42,令该第一栓挂件201嵌入至该栓挂孔41时,该栓挂孔41及栓挂裂缝42能分别对该栓挂柱21及栓挂头22产生一栓挂摩擦力;该第一锁扣件50固定在该腕带40上邻近一端的位置,在该腕带40的另端穿过该第一锁扣件50的状态下,该第一锁扣件50能将该腕带40上彼此交叠的部位锁扣成一体,使该腕带40成为一环圈(loop),穿戴至一手腕上;该锁挂件60(hitch element)包括一枢接柱61(pivotal pillar)、一锁挂柱(hitch pillar)62、一锁挂头63(hitch head)及一枢接环64(pivotal ring),其中,该枢接柱61的一端固定至该腕带40的外侧面邻近中央的位置,该枢接柱61沿直径向贯穿设有一枢接孔610,该枢接柱61的另端与该锁挂柱62的一端相连接,该锁挂柱62的另端则与该锁挂头63的一端相连接,该锁挂头63的最大横断面大于该锁挂柱62的横断面,该枢接环64枢接至该枢接孔610,令该枢接环64能以该枢接孔610为中心翻转;该定位带70包括一连接带71及一限位件72,其中,该连接带71的长度与手掌(连同手指)的长度相匹配,该限位件72固定在该连接带71上邻近一端的位置,该连接带71的另端能依序穿过该枢接环64及该限位件72,使该定位带70能垂挂在该枢接环64上,且该限位件72能对该连接带71施加一限位摩擦力,以限制该连接带71另端的位移,且方便用户据以调整该定位带70的吊挂长度;该第二锁扣件80固定在该连接带71的另端,该第二锁扣件80能锁扣至该锁挂柱62,而无法脱离该锁挂头63,以缩短该定位带70的垂挂长度,或能脱离该锁挂头63,而自该锁挂柱62释放,以延伸该定位带70的垂挂长度。

在该另一实施例中,复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该第一锁扣件50包括一第三栓挂件51及一限位环(retaining collar)52,其中,该第三栓挂件51包括一第三栓挂柱511及一第三栓挂头512,该第三栓挂柱511的一端固定至该腕带40上邻近一端的位置,该第三栓挂头512的一端与该第三栓挂柱511的另端相连接,该第三栓挂头512的最大横断面大于该第三栓挂柱511的横断面,该第三栓挂柱511的横断面与该栓挂孔41的孔径相匹配;复请参阅图4所示,该限位环52固定在该腕带40上邻近该第三栓挂件51的位置,在该腕带40的另端穿过该限位环52的状态下,该第三栓挂头512能由该腕带40的外侧向内侧穿过该栓挂孔41,而使该第三栓挂柱511定位且栓挂在该栓挂孔41中,令该腕带40上彼此交叠的部位锁扣成一体,而成为一环圈,被穿戴至手腕上,此时,由于该限位环52固定在该腕带40上邻近该第三栓挂件51的位置,故,能对该第三栓挂件51发挥定位作用,而使该第三栓挂柱511稳固地定位在该栓挂孔41中,而不易脱离。复请参阅图5所示,该限位环52也能被固定在该腕带40上邻近另端的位置,在该腕带40的一端穿过该限位环52的状态下,该第三栓挂头512能由该腕带40的内侧向外侧穿过该栓挂孔41,而使该第三栓挂柱511定位且栓挂在该栓挂孔41中,令该腕带40上彼此交叠的部位能锁扣成一体,如此,因该第三栓挂头512凸露在该腕带40的外侧,故不会影响手腕的穿戴感受。

在本发明的又一较佳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所示,该枢接柱61的一端定位至该第一锁扣件50的限位环52的外侧面,以增加该腕带40上能开设该栓挂孔41的空间。以上所述,仅为该第一锁扣件50的较佳实施例,该第一锁扣件50的构造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项技艺者,在本发明领域内,利用其它现有锁扣件,令该腕带40上彼此交叠的部位锁扣成一体而成为一环圈的方案,皆为本发明在此所称的该第一锁扣件50。

如此,当用户不欲使用该腕带结构的连接或吊挂功能时,请参阅图1及图7所示,仅须将该第二锁扣件80锁扣至该锁挂柱62,即能将该连接带71收合,以大幅缩短该连接带71的垂挂长度(三折后,约等于三分的一的手掌长度),令垂挂的该连接带71不致影响用户的手部动作;反之,当用户欲利用该腕带结构,连接或吊挂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0时,仅需将该第二锁扣件80自该锁挂柱62上释放,且在调整妥该连接带71的吊挂长度后,请参阅图8所示,将该第二锁扣件80锁扣至该第二栓挂件202,如此,即能使手持式电子装置10始终被定位在用户手掌可触及的范围内(因该连接带71的长度与手掌的长度相匹配),除令手持式电子装置10不会自手中掉落的外,还方便用户随时取用。

当发生用户必需使用双手执行工作的状况,请参阅图1及图9及图10所示,如:站立于大众交通工具(如:巴士、火车或捷运),一手紧握吊把A或扶杆B,另手拎着公文包或提袋时,用户仅需将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0背侧面的该第一栓挂件201嵌入至该腕带40上任一适当的该栓挂孔41,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0即能因该第一栓挂件201位于其重心位置,且因该栓挂孔41会对该第一栓挂件201的栓挂柱21及栓挂头22产生一栓挂摩擦力,而令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0不易晃动,此外,更因该定位带70会对该第二栓挂件202产生一牵制作用力,进而使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0能通过该第一栓挂件201及该第二栓挂件202,稳固地搁置定位在该腕带40上可操作的视线范围内,且能据以调整其上显示屏D之呈现角度及位置。如此,在用户的双手必需执行其它工作,而无法腾出手握持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0的状态下,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0仍能被定位在手腕上可操作的视线范围内,不易遗失,且方便用户在执行工作时,还能阅览该手持式电子装置10所接收或播放的即时消息。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复请参阅图1及图4~6图所示,该第二锁扣件80包括一公锁制件(male plug)81及一母锁制套(female socket)82,其中,该公锁制件81的一端固定至该连接带71的另端,该公锁制件81的中段部位形成有一释放孔811,该公锁制件81邻近另端的部位形成有一嵌卡沟812,该释放孔811及嵌卡沟812彼此连通,且该释放孔811的孔径大于该锁挂件60的锁挂头63及该第二栓挂件202的栓挂头22的最大直径,该嵌卡沟812的沟距则小于该锁挂件60的锁挂头63及该第二栓挂件202的栓挂头22的最大直径;该母锁制套82的内部构形与该公锁制件81的外部构形相匹配,且可移动地嵌卡套设在该公锁制件81上。如此,请参阅图11所示,在该母锁制套82被移动(沿箭头方向)至未遮蔽住该释放孔811的状态下,该第二栓挂件202的栓挂头22或该锁挂件60的锁挂头63即能通过该释放孔811,使该第二栓挂件202的栓挂柱21或该锁挂件60的锁挂柱62自由进出该嵌卡沟812,而成为释放状态,或请参阅图12所示,在该母锁制套82被移动(沿箭头方向)至遮蔽住该释放孔811,且被卡制在该公锁制件81的中段部位的状态下,将使定位在该嵌卡沟812中的该栓挂柱21或锁挂柱62无法脱离,而成为锁制状态。以上所述,仅为该第二锁扣件80的较佳实施例,该第二锁扣件80的构造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项技艺者,在本发明领域内,利用其它现有锁扣件,锁扣至该锁挂件60的锁挂柱62或该第二栓挂件202的栓挂柱21,以将该连接带71收合或将该连接带71连接至手持式电子装置10的技术方案,皆为本发明在此所称的该第二锁扣件80。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7、图13A及图13B所示,为令该栓挂头22、22’能轻易嵌入该腕带40上的一栓挂孔41中,请参阅图13A及图13B所示,该栓挂头22、22’的构形由其一端朝其另端逐渐扩大,俟达到其最大横断面后,始逐渐缩小,且这些栓挂头22、22’的构形以球体(sphere)或双锥体(double cone)为较佳,此外,为令该栓挂头22、22’与该栓挂孔41间具有更佳的栓挂效果,该栓挂头22、22’一端的横断面220、220’大于该栓挂柱21另端的横断面210,而成为一菇头体(mushroom head)。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