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78696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智能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与人类的家庭生活中。当前,智能机器人与用户的人机交互通常是面对面的交互,即用户直接向机器人发出交互请求(交互命令),机器人解析用户输入的交互请求(交互命令)并作出相应回应。

但是,随着机器人功能的不断完善,用户与机器人的交互模式也不断变化,在某些场景中,用户希望远程控制机器人执行某些特定的应用操作。例如用户可以利用移动端控制机器人播放音乐,同时机器人端播放音乐的状态可以在移动端的界面上体现出来以便用户查看。然而现有技术中移动端与智能机器人之间的通讯,是移动端将数据发送到服务器,然后由智能机器人请求服务器,获取服务器上的数据。这种方式不能实现移动端与智能机器人之间的实时的通讯,对于移动端的指令,智能机器人不能实现及时的反馈,容易影响智能机器人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端发送命令数据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确定所述移动端对应的智能机器人;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命令数据发送给所述机器人;

所述机器人执行所述命令数据并将执行状态数据反馈到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确定所述机器人对应的移动端;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执行状态数据转发到所述移动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命令数据或所述执行状态数据发送到相应的所述机器人或所述移动端后向所述移动端或所述机器人反馈数据发送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执行所述命令数据并将执行状态数据反馈到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机器人对所述命令数据的发送源进行身份验证,仅当所述命令数据的发送源通过身份验证时执行所述命令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服务器中存储有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机器人的对应关系,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移动端/智能机器人对应的智能机器人/移动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命令数据和/或所述执行状态数据包含身份标识信息,所述身份标识信息用于标识作为数据发送目标的智能机器人或移动端,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端/智能机器人对应的智能机器人/移动端。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智能机器人数据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命令数据发送模块,其配置为将用户在移动端输入的命令数据发送到服务器;

命令数据转发模块,其配置为确定所述移动端对应的智能机器人并将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的命令数据转发给所述机器人;

命令数据接收模块,其配置为接收并转发所述命令数据到所述机器人的执行机构;

执行状态数据发送模块,其配置为将所述执行机构执行所述命令数据所生成的执行状态数据反馈到所述服务器;

执行状态数据转发模块,其配置为确定所述机器人对应的移动端并将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的执行状态数据转发给所述移动端;

执行状态数据接收模块,其配置为接收并转发所述执行状态数据到所述移动端的处理系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命令数据转发模块/所述执行状态数据转发模块还配置为:

在将所述命令数据或所述执行状态数据转发到相应的所述机器人或所述移动端后向所述移动端或所述机器人反馈数据发送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命令数据接收模块配置为:

对所述命令数据的发送源进行身份验证,仅当所述命令数据的发送源通过身份验证时转发所述命令数据到所述机器人的执行机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命令数据转发模块/所述执行状态数据转发模块中存储有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机器人的对应关系,所述命令数据转发模块/所述执行状态数据转发模块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移动端/智能机器人对应的智能机器人/移动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命令数据和/或所述执行状态数据包含身份标识信息,所述身份标识信息用于标识作为数据发送目标的智能机器人或移动端,所述命令数据转发模块/所述执行状态数据转发模块配置为基于所述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端/智能机器人对应的智能机器人/移动端。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以及系统,可以实现移动端与智能机器人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相较于现有技术,不但数据传输的耗时大大降低,而且数据传输的正确率得到了有效保证。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或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本发明的部分特征或优点将通过说明书而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被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部分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步骤来实现或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本发明的实施人员可以充分理解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并依据上述实现过程具体实施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与人类的家庭生活中。当前,智能机器人与用户的人机交互通常是面对面的交互,即用户直接向机器人发出交互请求(交互命令),机器人解析用户输入的交互请求(交互命令)并作出相应回应。

但是,随着机器人功能的不断完善,用户与机器人的交互模式也不断变化,在某些场景中,用户希望远程控制机器人执行某些特定的应用操作。例如用户可以利用移动端控制机器人播放音乐,同时机器人端播放音乐的状态可以在移动端的界面上体现出来以便用户查看。然而现有技术中移动端与智能机器人之间的通讯,是移动端将数据发送到服务器,然后由智能机器人请求服务器,获取服务器上的数据。这种方式不能实现移动端与智能机器人之间的实时的通讯,对于移动端的指令,智能机器人不能实现及时的反馈,容易影响智能机器人的用户体验。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数据处理方法。接下来基于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的详细流程,附图的流程图中示出的步骤可以在包含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各步骤的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移动端(用户利用移动设备)发送命令数据到服务器(步骤S110);服务器接收到命令数据后确定移动端对应的智能机器人(步骤S120);接着服务器将接收到的命令数据发送给被确定的与移动端对应的智能机器人(步骤S130);智能机器人接收到命令数据后执行命令数据并将执行状态数据反馈到服务器(步骤S140);服务器接收到执行状态数据后确定智能机器人对应的移动端(最初发送命令数据的移动端)(步骤S150);最后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执行状态数据转发到移动端(步骤160),这样用户就可以在移动端上获取智能机器人的命令执行情况。

在上述过程中,用户通过移动端发送的命令数据以及智能机器人执行命令数据后反馈的执行状态数据并不是保存在服务器等待智能机器人以及移动端主动查询,而是由服务器主动转发到目标智能机器人以及移动端。命令数据以及执行状态数据停留在服务器上的时间仅包含服务器确定目标智能机器人以及移动端的时间,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命令数据以及执行状态数据的传输时间损耗,从而有效提高了移动端与智能机器人之间数据通信的实时性。

进一步的,服务器对接收到的命令数据以及执行状态数据并不做任何处理,服务器主要功能是进行数据转发,这样不仅降低了服务器的数据处理压力,而且进一步缩短了数据在服务器上的等待时间。

在图1所示的步骤中,关键点之一在于服务器接收到命令数据后确定移动端对应的智能机器人(步骤S120以及接收到执行状态数据后确定智能机器人对应的移动端(最初发送命令数据的移动端)(步骤S150)。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移动端与智能机器人的对应关系是预先建立好了的(移动端与智能机器人预先进行绑定),其对应关系保存在服务器中。即在服务器中存储有移动端与智能机器人的对应关系,服务器基于对应关系确定移动端/智能机器人对应的智能机器人/移动端。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移动端(用户利用移动设备)发送命令数据到服务器(步骤S210);服务器接收到命令数据后根据命令数据确定移动端的身份(步骤S221);然后服务器根据移动端的身份搜索(搜索对应关系表)获取与移动端对应的智能机器人(步骤S222);接着服务器将接收到的命令数据发送给被确定的与移动端对应的智能机器人(步骤S230);智能机器人接收到命令数据后执行命令数据并将执行状态数据反馈到服务器(步骤S240);服务器接收到执行状态数据后根据执行状态数据确定智能机器人的身份(步骤S251);然后根据智能机器人的身份搜索(搜索对应关系表)获取与智能机器人对应的移动端(步骤S252);最后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执行状态数据转发到移动端(步骤260)。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S210和/或步骤S240中,移动端发送的命令数据和/或智能机器人反馈的执行状态数据中包含自身的身份标识。服务器通过身份标识确定发送方的身份。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服务器接收到命令数据或执行状态数据时,服务器对发送方的身份(移动端或智能机器人的身份)进行验证,确定发送方身份的有效性,仅当发送方身份有效时才会转发数据。从而避免对应关系以外的移动端或智能机器人(或其他设备伪装成对应关系中的设备)切入交互网络。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移动端(用户利用移动设备)发送命令数据到服务器(步骤S310);服务器接收到命令数据后对发送命令数据的移动端进行身份验证(步骤S311);如果移动端通过身份验证,服务器确定移动端对应的智能机器人(步骤S320);接着服务器将接收到的命令数据发送给被确定的与移动端对应的智能机器人(步骤S330);智能机器人接收到命令数据后执行命令数据并将执行状态数据反馈到服务器(步骤S340);服务器接收到执行状态数据后对发送执行状态数据的智能机器人进行身份验证(步骤S341);如果智能机器人通过身份验证,服务器确定智能机器人对应的移动端(最初发送命令数据的移动端)(步骤S350);最后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执行状态数据转发到移动端(步骤360)。在步骤S311以及步骤S341中,如果移动端或者智能机器人端没有通过身份验证,服务器将不进行下一步的数据转发操作,并且将身份验证结果反馈给相应的移动端、智能机器人或服务器管理系统(步骤300)。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服务器在转发数据时,数据的发送目标是由服务器搜索对应关系表获取的,其搜索时间消耗会增加数据在服务器上的停留时间,从而增加数据传输耗时。并且,搜索过程带来的数据处理也会加重服务器的数据处理负担。因此,为了降低数据在服务器的停留时间,减少服务器处理压力,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不由服务器确定数据的转发目标,而是在数据源发送数据时就将发送目标的标识包含在发送的数据中。具体的,移动端发送的命令数据和/或智能机器人发送的执行状态数据包含身份标识信息,身份标识信息用于标识作为数据发送目标的智能机器人或移动端,服务器基于身份标识信息确定移动端/智能机器人对应的智能机器人/移动端。

在上述流程中,服务器基于身份标识信息确定移动端/智能机器人对应的智能机器人/移动端,为了尽量减少数据在服务器的等待时间,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移动端发送的命令数据和/或智能机器人发送的执行状态数据被发送到服务器后,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转发到对应的移动端/智能机器人。为了防止智能机器人执行非法的移动端(并不是与智能机器人对应的移动端)的命令数据,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智能机器人对接收到的命令数据的发送源(移动端)进行身份验证,仅当命令数据的发送源通过身份验证时执行命令数据。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移动端(用户利用移动设备)发送命令数据到服务器(步骤S410);服务器接收到命令数据后(根据命令数据中的智能机器人身份标识信息)确定移动端对应的智能机器人(步骤S420);接着服务器将接收到的命令数据发送给被确定的与移动端对应的智能机器人(步骤S430);智能机器人接收到命令数据后根据命令数据验证发送该命令数据的移动端的身份(步骤S440);如果移动端通过身份验证,智能机器人执行命令数据并将执行状态数据反馈到服务器(步骤S441);服务器接收到执行状态数据后确定智能机器人对应的移动端(最初发送命令数据的移动端)(步骤S450);最后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执行状态数据转发到移动端(步骤460)。在步骤S440中,如果移动端没有通过身份验证,智能机器人将不执行接收到的命令数据(步骤400)。

通过在数据中添加目标标识信息并在接收方进行身份验证,将服务器的定位(确定数据发送目标)以及验证工作交于移动端以及智能机器人,数据在服务器上仅仅被转发,并不需要被处理,服务器的处理压力被大大降低,数据传输时间得到进一步缩短,通信的实时性得到大大增强。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用户(移动端用户和/或智能机器人用户)更好的监控当前的数据传输状况,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服务器将命令数据或执行状态数据发送到相应的智能机器人或移动端后向作为数据源的移动端或智能机器人反馈数据发送结果。这样,数据源(移动端用户和/或智能机器人用户)就可以及时了解自身的数据的发送状况,以便在数据发送错误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基于上述流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针对移动端的机器人控制命令数据处理方法,其包括:

生成命令数据并将命令数据发送到服务器;

接收来自服务器转发的机器人端生成的执行状态数据。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命令数据包含身份标识信息,身份标识信息用于标识作为数据发送目标的智能机器人。

对应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针对机器人的机器人控制命令数据处理方法,其包括:

接收命令数据;

执行命令数据并将执行状态数据反馈到服务器。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执行状态数据包含身份标识信息,身份标识信息用于标识作为数据发送目标的移动端。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机器人对命令数据的发送源进行身份验证,仅当命令数据的发送源通过身份验证时执行命令数据。

对应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针对服务器的机器人控制命令数据处理方法,其包括:

接收来自移动端的命令数据;

确定发送命令数据的移动端对应的智能机器人;

将命令数据发送给智能机器人。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针对服务器的机器人控制命令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智能机器人的执行状态数据;

确定发送执行状态数据的智能机器人对应的移动端;

将执行状态数据转发到移动端。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将命令数据或执行状态数据发送到相应的智能机器人或移动端后向移动端或智能机器人反馈数据发送结果。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在服务器中存储有移动端与智能机器人的对应关系,服务器基于对应关系确定移动端/智能机器人对应的智能机器人/移动端。

或者,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基于命令数据或执行状态数据中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移动端/智能机器人对应的智能机器人/移动端。综上,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移动端与智能机器人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相较于现有技术,不但数据传输的耗时大大降低,而且数据传输的正确率得到了有效保证。

基于本发明的方法,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智能机器人数据处理系统。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系统包括:

命令数据发送模块511,其安装在移动端500中,配置为将用户在移动端输入的命令数据发送到服务器501(具体的,用户利用移动端处理系统510输入命令数据到命令数据发送模块511);

命令数据转发模块521,其安装在服务器501中,配置为确定移动端500对应的智能机器人(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端500对应的智能机器人为机器人502)并将服务器接收到的命令数据转发给机器人502;

命令数据接收模块531,其安装在机器人502中,配置为接收并转发来自服务器501(命令数据转发模块521)的命令数据到机器人502的执行机构530;

执行状态数据发送模块532,其安装在机器人502中,配置为将执行机构530执行命令数据所生成的执行状态数据反馈到服务器501;

执行状态数据转发模块522,其安装在服务器501中,配置为确定机器人502对应的移动端500并将服务器501接收到的执行状态数据转发给移动端500;

执行状态数据接收模块512,其安装在移动端500中,配置为接收并转发执行状态数据到移动端500的处理系统510,最后由处理系统510向用户输出命令数据的执行状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绘图,接入服务器501的只有一组对应的移动端以及智能机器人(移动端500和机器人502)。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多组不同的相对应的移动端以及机器人接入同一服务器。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命令数据转发模块/执行状态数据转发模块还配置为:在将命令数据或执行状态数据转发到相应的机器人或移动端后向移动端或机器人(命令数据或执行状态数据的发送源)反馈数据发送结果。

以图5为例,在一实施例中:命令数据转发模块621将命令数据转发到机器人502后向移动端500反馈数据发送结果;执行状态数据转发模块522将执行状态数据转发到移动端500后向机器人502反馈数据发送结果。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命令数据接收模块还配置为:对命令数据的发送源进行身份验证,仅当命令数据的发送源(移动端)通过身份验证时转发命令数据到机器人的执行机构。

以图5为例,在一实施例中:命令数据接收模块531验证命令数据的来源是否是移动端500,如果是,则将命令数据转发给执行机构530。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命令数据转发模块/执行状态数据转发模块中存储有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机器人的对应关系(可以是命令数据转发模块以及执行状态数据转发模块共用一个对应关系存储单元),命令数据转发模块/执行状态数据转发模块基于对应关系确定移动端/智能机器人对应的智能机器人/移动端。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命令数据发送模块发送的命令数据和/或执行状态数据包含身份标识信息,身份标识信息用于标识作为数据发送目标的智能机器人或移动端,命令数据转发模块/执行状态数据转发模块配置为基于身份标识信息确定移动端/智能机器人对应的智能机器人/移动端。

基于上述系统结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移动端,其包括:

命令数据发送模块,其配置为生成命令数据并将命令数据发送到服务器;

执行状态数据接收模块,其配置为接收来自服务器转发的机器人端生成的执行状态数据。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命令数据发送模块配置为发送包含身份标识信息的命令数据,身份标识信息用于标识作为数据发送目标的智能机器人。

对应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机器人,其包括:

命令数据接收模块,其配置为接收命令数据;

执行机构,其配置为执行命令数据生成执行状态数据;

执行状态数据发送模块,其配置为将执行状态数据反馈到服务器。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执行状态数据发送模块配置为发送包含身份标识信息的执行状态数据,身份标识信息用于标识作为数据发送目标的移动端。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命令数据接收模块配置为对命令数据的发送源进行身份验证,仅当命令数据的发送源通过身份验证时将命令数据转发给执行机构执行。

对应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服务器,其包括命令数据转发模块,其配置为:

接收来自移动端的命令数据;

确定发送命令数据的移动端对应的智能机器人;

将命令数据发送给智能机器人。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还包括执行状态数据转发模块,其配置为:

接收来自智能机器人的执行状态数据;

确定发送执行状态数据的智能机器人对应的移动端;

将执行状态数据转发到移动端。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命令数据转发模块或执行状态数据转发模块将命令数据或执行状态数据发送到相应的智能机器人或移动端后向移动端或智能机器人反馈数据发送结果。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在服务器中存储有移动端与智能机器人的对应关系,命令数据转发模块或执行状态数据转发模块基于对应关系确定移动端/智能机器人对应的智能机器人/移动端。

或者,在一实施例中,命令数据转发模块或执行状态数据转发模块基于命令数据或执行状态数据中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移动端/智能机器人对应的智能机器人/移动端。

综上,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可以实现移动端与智能机器人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相较于现有技术,不但数据传输的耗时大大降低,而且数据传输的正确率得到了有效保证。

虽然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或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或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