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3611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换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箱。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音频设备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人们对音频设备的要求不仅仅限于视频的播放,更要求对音频设备的可靠性提出更多要求。尤其是4G时代的到来,移动多媒体技术也随之发展,很多音频设备具有多种娱乐功能,如视频播放、数码摄像、游戏、GPS导航等,其对音频设备的播放音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扬声器箱作为一种常用的电子元器件,主要用于音频信号的播放。相关技术中,为了减弱扬声器箱的前腔谐振,降低失真,通常在扬声器箱的壳体上开设泄露孔,而这样会导致扬声器箱的结构过于复杂,提高了其加工难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箱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减弱前腔谐振,降低失真的扬声器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扬声器箱,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和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包括盆架和固接于所述盆架的振膜,所述振膜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与外界连通的前腔及与所述前腔相对的后腔,所述盆架包括与所述振膜固接的上表面和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所述盆架设有自所述上表面向所述下表面方向凹陷的导气槽和贯穿所述导气槽的槽底和所述下表面的通孔,所述导气槽和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前腔和所述后腔。

优选的,所述导气槽包括自所述上表面向所述下表面方向凹陷的第一凹槽和自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向所述下表面方向凹陷的第二凹槽,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和所述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扬声器单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并覆盖所述通孔的透气隔离件。

优选的,所述透气隔离件由防水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扬声器箱,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和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包括盆架和固接于所述盆架的振膜,所述振膜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与外界连通的前腔及与所述前腔相对的后腔,所述盆架包括与所述振膜固接的上表面和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所述盆架设有自所述下表面向所述上表面方向凹陷的导气槽和贯穿所述导气槽的槽底和所述上表面的通孔,所述导气槽和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前腔和所述后腔。

优选的,所述导气槽包括自所述下表面向所述上表面方向凹陷的第一凹槽和自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向所述上表面方向凹陷的第二凹槽,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和所述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扬声器单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并覆盖所述通孔的透气隔离件。

优选的,所述透气隔离件由防水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在所述盆架上设置所述导气槽和所述通孔以连通所述前腔和所述后腔,导气槽和通孔破坏了前腔封闭,破坏了前腔共振条件,减弱了前腔谐振,降低了失真,导气槽和通孔还可以平衡扬声器箱内部的气压,从而有效的提高扬声器箱的声学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扬声器箱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扬声器箱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扬声器箱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扬声器箱中B部分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的频响曲线和现有技术扬声器箱的频响曲线的对比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的总谐波失真曲线和现有技术扬声器箱的总谐波失真曲线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箱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扬声器箱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扬声器箱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扬声器箱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扬声器箱B部分放大图。所述扬声器箱100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1和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扬声器单体5。

所述壳体1包括上盖11及与所述上盖11配合形成所述收容空间的下盖13。

所述扬声器单体5包括振动系统51、磁路系统52、盆架53及设于所述盆架53上的透气隔离件55,所述振动系统51固持于所述盆架53,所述磁路系统52收容于所述盆架53并驱动所述振动系统51振动发声。其中,所述透气隔离件55由防水材料制成,例如:所述透气隔离件55为PET网膜。所述振动系统51包括由所述磁路系统52驱动的音圈511及固定于所述盆架53并与所述音圈511连接的振膜513,当所述音圈511通电后,所述磁路系统52驱动所述音圈511振动,进而所述音圈511带动所述振膜513振动发声。

所述振膜513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为与外界连通的前腔7及与所述前腔7相对的后腔8。

所述盆架53包括与所述振膜513固接的上表面531、与所述上表面531相对的下表面533、自所述上表面531向所述下表面533方向凹陷的导气槽535及贯穿所述导气槽535的槽底和所述下表面533的通孔537。其中,所述导气槽535和所述通孔537组成一个连通所述前腔7和所述后腔8的连通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且两所述连通结构分别位于所述振膜513的两相对端,但所述连通结构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为两个。通过在所述盆架53上设置所述导气槽535和所述通孔537以连通所述前腔7和所述后腔8,导气槽535和通孔537破坏了前腔7封闭,破坏了前腔7共振条件,减弱了前腔7谐振,降低了失真,导气槽535和通孔537还可以平衡扬声器箱100内部的气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气槽535包括自所述上表面531向所述下表面533方向凹陷的第一凹槽538和自所述第一凹槽538的槽底向所述下表面533方向凹陷的第二凹槽539,所述通孔537贯穿所述第二凹槽539的槽底和所述下表面533,所述透气隔离件55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538的槽底并覆盖所述通孔537。通过设置所述透气隔离件55覆盖所述通孔537可以防止灰尘或者水流进入所述扬声器单体5的内部。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所述第一凹槽538自所述下表面533向所述上表面531方向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凹槽539自所述第一凹槽538的槽底向所述上表面531方向凹陷形成以及所述通孔537贯穿所述第二凹槽538的槽底和所述上表面531。

请参阅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的频响曲线和现有技术扬声器箱的频响曲线的对比图,其中,I表示现有技术中扬声器箱的频响曲线,II表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的频响曲线。从图6中可以看出,本方案中开设有所述导气槽535和所述通孔537的扬声器箱的谐振峰值明显低于现有技术中的谐振峰值。

请参阅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的总谐波失真曲线和现有技术扬声器箱的总谐波失真曲线的对比图,其中,I表示现有技术中扬声器箱的失真曲线,II表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扬声器箱100的失真曲线。从图7中可以看出,本方案扬声器箱100可以有效降低失真。

结合图6和图7中实验数据得出,在所述扬声器单体5的所述盆架53上开设所述导气槽535和所述通孔537有效降低了谐振峰和失真,进而提高了扬声器箱100的声学品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100通过在所述盆架53上设置所述导气槽535和所述通孔537以连通所述前腔7和所述后腔8,导气槽535和通孔537破坏了前腔7封闭,破坏了前腔7共振条件,减弱了前腔7谐振,降低了失真,导气槽535和通孔537还可以平衡扬声器箱100内部的气压,从而有效的提高扬声器箱100的声学品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