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路组件的同心安装治具及磁路组件自动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5733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磁路组件的同心安装治具及磁路组件自动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磁路组件的同心安装治具以及耳机磁路组件自动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磁路组件,在耳机上应用的较多,其由磁铁、华司和支架组合而成,一般磁路组件的组装过程为先将磁铁与华司粘合,再将支架粘合在华司上,完成磁路组件的组装,由于磁铁的直径大小要大于华司的直径,而且华司是安装在磁铁上端的,导致不能在同一个安装治具上实现两个工件的定位,对于同心安装要求较高的磁路组件,普通的治具不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同心组装。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磁路组件的安装治具不能完成对磁路组件同心安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磁路组件自动组装设备以及磁路组件自动组装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磁路组件的同心安装治具,包括用于磁路组件自动组装设备上的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上设有贯穿其上下端的安装孔,所述磁路组件自动组装设备还包括设于安装孔内用于放置和定位工件的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包括华司工件安装台和位于华司工件安装台后侧的磁铁工件安装台。

如上所述的磁路组件的同心安装治具,所述华司工件安装台包括第一圆筒部、设于第一圆筒部外周面上的第一卡环,所述第一圆筒部的上端开设有凹陷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的直径与华司工件的大小相匹配,所述第一圆筒部上端的外表面直径大小与磁路组件的支架工件相匹配。

如上所述的磁路组件的同心安装治具,所述磁铁工件安装台包括第二圆筒部、设于第二圆筒部外周面上的第二卡环,所述第二圆筒部的上端开设有凹陷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的直径与磁铁工件的大小相匹配,所述第二圆筒部上端的外表面直径大小与磁路组件的支架工件相匹配。

如上所述的磁路组件的同心安装治具,所述第二内腔的直径要大于所述第一内腔的直径。

如上所述的磁路组件的同心安装治具,所述第一圆筒部上开设有贯穿其下端且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二圆筒部上开设有贯穿其下端且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的第二导向孔。

如上所述的磁路组件的同心安装治具,所述治具本体的侧边上还开设有定位凹口,所述凹口形状为顶角朝向治具中部的三角形。

磁路组件自动组装设备,包括机架,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循环运输系统,所述循环运输系统上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的磁路组件自动组装设备。

如上所述的磁路组件自动组装设备,还包括;

送料机构,连接在所述循环运输系统的一侧,其包括沿所述循环运输系统运输方向依次排列的且用于运输磁铁工件的第一送料机构、用于运输华司工件的第二送料机构和用于运输支架工件的第三送料机构;

搬运机构,连接在所述循环运输系统的另一侧用于将送料机构上的工件搬运至同心安装治具上,其包括与所述第一送料机构位置相对且将磁铁工件搬运至同心安装治具上的第一搬运机构、与所述第二送料机构位置相对且将华司工件搬运至同心安装治具处的第二搬运机构、与所述第三送料机构位置相对且将支架工件搬运至同心安装治具上的第三搬运机构;

点胶装置,设于所述循环运输系统的一侧用于往同心安装治具上的工件表面添加粘合胶;

压合机构,设于所述循环运输系统的一侧用于将同心安装治具上的工件压合;

卸料机构,设于所述循环运输系统上用于将工件从同心安装治具上拆卸。

如上所述的磁路组件自动组装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循环运输系统上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搬运机构左侧的第一定位装置和位于所述第二搬运机构左侧的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插块和推动所述插块运动的第一推动电机,所述插块为与治具本体上凹口形状相匹配的三角形。

如上所述的磁路组件自动组装设备,所述卸料机构包括用于将工件从华司工件安装台上拆卸的第一卸料机构、用于将工件从磁铁工件安装台上拆卸的第二卸料机构,所述第一卸料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循环运输系统下方的第一升降脱模组件,所述第一升降脱模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循环运输系统下方且与所述华司工件安装台的第一导向孔相对的顶针,驱动所述顶针上下升降的第四驱动装置,所述循环运输系统的下端与所述顶针相对处设有第一导向套筒,所述第一导向套筒上开设有可供所述顶针伸入并可从所述组装运输区的上端伸出的导向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同心安装磁路组件的治具,利用治具本体上分开设置的华司工件安装台和磁铁工件安装台,实现两工件在组装时分别安放至对应的凸台上定位,再通过支架工件安装至两凸台上,使得支架工件与华司工件同心安装,支架工件与磁铁工件同心安装,完成了三个工件的同心安装,解决了同一个治具上不能完成对磁铁工件与华司工件同心安装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磁路组件自动组装设备,利用循环输送能够实现磁路组件的磁铁,华司,支架的粘合安装,并且冷置后自动卸料,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而且采用循环输送的方式,实现磁路组件从组装到冷却都在本设备上进行,极大的提高了组装的效率,并且采用了特别的治具本体,其上设有用于定位华司组件的华司工件安装台和用于定位磁铁工件的磁铁工件安装台,实现同心组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磁路组件的同心安装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磁路组件的同心安装治具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磁路组件自动组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组装运输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卸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推送机构和压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二推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三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6的A-A截面部分剖视图;

图11为点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第三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如图1至图12所示,磁路组件的同心安装治具,包括用于磁路组件自动组装设备上的治具本体9,所述治具本体9上设有贯穿其上下端的安装孔904,所述磁路组件自动组装设备还包括设于安装孔内用于放置和定位工件的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包括华司工件安装台901和位于华司工件安装台901后侧的磁铁工件安装台902。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同心安装磁路组件的治具,利用治具本体上分开设置的华司工件安装台和磁铁工件安装台,实现两工件在组装时分别安放至对应的凸台上定位,再通过支架工件安装至两凸台上,使得支架工件与华司工件同心安装,支架工件与磁铁工件同心安装,完成了三个工件的同心安装,解决了同一个治具上不能完成对磁铁工件与华司工件同心安装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华司工件安装台901包括第一圆筒部9012、设于第一圆筒部外周面上的第一卡环9013,所述第一圆筒部的上端开设有凹陷的第一内腔9011,所述第一内腔9011的直径与华司工件的大小相匹配,所述第一圆筒部9012上端的外表面直径大小与磁路组件的支架工件相匹配。通过第一圆筒部的第一内腔定位华司工件,第一圆筒部的外表面定位支架工件,实现支架与华司之间的同心组合安装。

又进一步地,所述磁铁工件安装台902包括第二圆筒部9022、设于第二圆筒部外周面上的第二卡环9023,所述第二圆筒部的上端开设有凹陷的第二内腔9021,所述第二内腔的直径与磁铁工件的大小相匹配,所述第二圆筒部上端的外表面直径大小与磁路组件的支架工件相匹配。通过第二圆筒部的第二内腔定位磁铁工件,第二圆筒部的外表面定位支架工件,实现支架与磁铁之间的同心组合安装。支架与华司组装好后,再到磁铁工件安装台上与磁铁同心组装,实现三个工件的同心组装。

具体地,所述第二内腔9021的直径要大于所述第一内腔9011的直径。

又具体地,所述第一圆筒部上开设有贯穿其下端且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二圆筒部上开设有贯穿其下端且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的第二导向孔。配合自动组装设备上的卸料机构能够将工件从工件安装台上顶起脱模,完成卸料。

再进一步地,所述治具本体9的侧边上还开设有定位凹口,所述凹口形状为顶角朝向治具中部的三角形。用于在自动组装设备上定位,使设备能够准确把工件运输至治具本体上。

磁路组件自动组装设备,包括机架1,磁路组件自动组装设备还包括;治具本体9,其上设有用于放置和定位工件的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包括华司工件安装台901和位于华司工件安装台后侧的磁铁工件安装台902;循环运输系统,其包括位于机架上的组装运输区201和冷置区202,所述循环运输系统将治具本体9在组装运输区201和冷置区202之间循环运输;送料机构,连接在所述组装运输区的一侧,其包括沿所述组装运输区运输方向依次排列的且用于运输磁铁工件的第一送料机构301、用于运输华司工件的第二送料机构302 和用于运输支架工件的第三送料机构303;搬运机构,连接在所述组装运输区的另一侧用于将送料机构上的工件搬运至治具本体上的磁铁工件安装台上,其包括与所述第一送料机构301位置相对且将磁铁工件搬运至安装凸台上的第一搬运机构401、与所述第二送料机构302位置相对且将华司工件搬运至华司工件安装台处的第二搬运机构402、与所述第三送料机构303位置相对且将支架工件搬运至的华司工件安装台处华司工件上的第三搬运机构403,所述搬运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搬运机401构与所述第二搬运机402构之间用于将华司工件安装台上的工件搬运至磁铁工件安装台上的第四搬运机构404、位于所述第一搬运机构401的左侧用于将磁铁工件安装台上的工件搬运的第五搬运机构405;点胶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搬运机构401与第四搬运机构404之间用于往磁铁工件安装台上添加粘合胶的第一点胶装置501、位于所述第二搬运机构402与所述第三搬运机构403之间用于往华司工件安装台上添加粘合胶的第二点胶装置502;压合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三搬运机构403的一侧用于将治具本体的华司工件安装台上的工件压合的第一压合机构601、位于所述所述第四搬运机构403与第二搬运机构402之间用于将治具本体的磁铁工件安装台上的工件压合的第二压合机构602;卸料机构,包括与所述第四搬运机构404 相对用于将工件从华司工件安装台上拆卸的第一卸料机构701,与所述第五搬运机构405相对用于将工件从磁铁工件安装台上拆卸的第二卸料机构702。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同心安装磁路组件的自动组装设备,利用循环输送和冷置区的配合,能够实现磁路组件的磁铁,华司,支架的粘合安装,并且冷置后自动卸料,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而且采用循环输送的方式,实现磁路组件从组装到冷却都在本设备上进行,极大的提高了组装的效率,并且采用了特别的治具本体,其上设有用于定位华司组件的华司工件安装台和用于定位磁铁工件的磁铁工件安装台,实现同心组装。

详细地,支架工件上设有一安装腔,安装腔与安装凸台的外表面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磁路组件自动组装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组装运输区上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装置801,位于所述第二卸料机构702 左侧用于检测治具本体的磁铁工件安装台上是否有工件;第二检测装置802,位于所述第五搬运机构405与第一搬运机构401之间用于检测磁铁工件安装台上是否有工件;第三检测装置803,位于所述第一搬运机构401和第四搬运机构404之间用于检测磁铁工件安装台上是否有磁铁工件;第四检测装置804,位于所述第二搬运机构402和第三搬运机构403之间用于检测华司工件安装台上是否有华司工件;第五检测装置805,位于所述第三搬运机构403右侧用于检测华司工件安装台上是否有支架工件。所述检测装置可采用位置检测传感器、红外检测传感器或图像传感器等来实现,主要检测治具本体上对应位置是否有工件,分别对应检测上工位的工件安放情况,防止在出现漏放,缺放之后仍然进行下一工位处理,提高设备的工作质量,提高良品率。

又进一步的,所述循环运输系统还包括左辅助输送带203和右辅助输送带 204,所述组装运输区201和冷置区202为平行横向设置,所述组装运输区为横向设置的生产线,其将治具本体从左端运输至右端,在运输过程中配合其上的机构动作完成将各工件安放组装,所述左辅助输送带203竖向设置于所述组装运输区201的左端且将冷置区202上的治具本体运输至所述组装运输区201,所述右辅助输送带204竖向设置于所述组装运输区的右端且将组装运输区上的治具本体运输至冷置区202,所述左辅助输送带上设有从其后端向前端运输的传输带,且左辅助输送带的前端左侧上设有与所述组装运输区连通的开口,左辅助输送带的后端左侧上设有与所述冷置区连通的开口。所述右辅助输送带的前端左侧上设有与所述组装运输区连通的开口,左辅助输送带的后端左侧上设有与所述冷置区连通的开口,所述被运送至所述左辅助运输带上的治具本体被第一推送机构聚个推至后端,也可在所述左辅助运输带上设置运输带将治具本体运输至其后端。

再进一步地,所述右辅助输送带204的前端上还设有用于将治具本体推至其后端的第一推送机构111,所述右辅助输送带204的后端上还设有用于将治具本体9从所述右辅助输送带推向所述冷置区202和将治具本体从冷置区202 推向左辅助输送带后端的第二推送机构112,所述左辅助输送203带的前端上还设有用于将治具本体推至所述组装运输区上的第三推送机构113,所述第一推送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右辅助输送带前端的第一推块1111、推动所述第一推块运动的第一气缸1112,所述第二推送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右辅助输送带后端右侧上的拉块1121、位于所述冷置区上驱动所述拉块运动的第二气缸1122,所述第二气缸使拉块将右辅助输送带后端的治具本体拉动至冷置区上并且使冷置区上的治具本体往左移动。所述第三推料机113构与第一推料机构类似,包括位于所述左辅助输送带203前端左侧与右侧开口相对的第三推块1131、推动所述第三推块运动的第三气缸1132。所述第一推料机构、第二推料机构、第三推料机构辅助治具本体9在整个输送系统上作循环运输。

还进一步地,所述磁路组件自动组装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组装运输区上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搬运机构401左侧的第一定位装置121和位于所述第二搬运机构402左侧的第二定位装置122,所述治具本体9 的一侧上开设有凹口903,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与所述凹口适配的插块1211 和推动所述插块运动的第一推动电机1212。所述治具本体的侧壁上凹口为三角形凹口,该插块为三角形插块,利用三角形的两斜边有利于导向的作用,在治具本体移动出现小量偏差位置的情况下,插块在插入凹口的过程中能够调整其位置,使其位置更准确,辅助其他搬运机构,点胶装置等进行准确定位工作。

如具体地,所述第一送料机构301包括用于运输磁铁工件的第一输送导轨、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导轨末端的第一接盘,所述第一接盘上设有与所述磁铁工件外形适配的卡位,所述第一接盘上还设有驱动其相对第一输送轨道左右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磁铁工件从第一输送导轨被运输至第一接盘的卡位处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接盘移动使第一接盘的卡位与所述第一输送导轨错开;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包括用于运输华司工件的第二输送导轨、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导轨末端的第二接盘,所述第二接盘上设有与所述华司工件外形适配的卡位,所述第二接盘上还设有驱动其相对第二输送轨道左右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送料机构303包括用于运输支架工件的第三输送导轨 3031、位于所述第三输送导轨起始端用于将支架工件定向有序输出至第三输送导轨上的震盘3034、位于所述第三输送导轨末端的第三接盘3032,所述第三接盘上设有与所述支架工件外形适配的卡位3033,所述第三接盘上还设有驱动其相对第三输送轨道左右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采用震盘有助于将支架工件定向有序输出,使其输出时其安装腔开口向下,方便后续工序的安装。工件到达接盘上的卡位上,接盘则移动,使其卡位与输送导轨错开,接盘即可起到阻挡工件在输送导轨上继续被输送,等待搬运机构将接盘卡位上的工件运送走后,接盘再移动至原位,起到每次只搬运一个工件的作用,而且结构简单。

再具体地,所述第一搬运机构包括位于组装运输区一侧的固定架、设于固定架上的搬运臂、和设于搬运臂与固定架之间的移动组件,所述搬运臂包括第一关节、第二关节和吸附部,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于固定架上横向导轨、设于所述横向导轨上与所述第一关节连接的第一滑动座、设于所述第一关节上的竖向导轨、设于所述竖向导轨上与所述第二关节连接的第二滑动座,所述吸附部包括与所述第二关节连接的负压吸附器。

具体地,所述第二搬运机构、第三搬运机构、第四搬运机构和第五搬运机构的结构与第一搬运机构类似,其设置位置不同,分别对应不同的工件工位。第一搬运机构将磁铁工件搬运至治具本体的磁铁工件安装台上,第二搬运机构将华司工件搬运至华司工件安装台上,第三搬运机构将支架工件搬运至华司工件上,第四搬运机构用于将组合好的华司与支架工件搬运至磁铁工件上,第五搬运机构用于将组装好的磁路组件从磁铁工件安装台上搬运走。

再具体地,所述点胶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组装运输区的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点胶装置501和第二点胶装置502的连臂 5031、与所述连臂5031连接且驱动所述连臂左右运动的第一驱动部件、5032 驱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前后移动的第二驱动部件5033,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设有前后限位提示机构,所述第二驱动部件上设有左右限位提示机构5034,所述左右限位提示机构包括间隔设于所述第二驱动部件侧壁上的左检测探头和右检测探头、设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上且位于所述左检测探头和右检测探头之间的探测块。第一点胶装置和第二点胶装置均包括存胶管和注胶头,通过将其存胶管内的粘合剂注至工件的表面上完成注胶,而且位置调节机构可调节两点胶装置相对组装运输区的相对位置,可在其下方治具本体位置出现偏移的情况下能够自动调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合机构601包括设于机架上可相对所述组装运输区上下移动的压合杆件6012和驱动所述压合杆件运动的驱动电机6011,所述压合杆件的下端设有压合部。第二压合机构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压合机构的结构类似,第一压合机构用于将支架与华司工件压紧,第二压合机构用于将组装好的华司和支架与磁铁压紧。

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卸料机构701包括设于所述组装运输区下方的第一升降脱模组件,所述治具本体的的磁铁工件安装台和华司工件安装台的中部均开设有贯通所述治具本体下端的通孔,所述第一升降脱模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组装运输区下方且与所述华司工件安装台的通孔相对的顶针7012,驱动所述顶针上下升降的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组装运输区的下端与所述顶针相对处设有第一导向套筒7013,所述第一导向套筒上开设有可供所述顶针伸入并可从所述组装运输区的上端伸出的导向孔。通过第一顶针将工件顶出凸台安装位,而且设置好顶高的高度,使其仅仅高出一点且不至于从安装凸台上脱落,然后等到卸料搬运机构将其运送至指定地方。所述第二卸料机构的结构与第一卸料机构类似,第二卸料结构的顶针设置在与所述磁铁工件安装台的通孔相对的下方,第一卸料结构将组合好的华司与支架从华司工件安装台上顶起,第四搬运机构将其搬运至后端的磁铁工件安装台上与磁铁组装,第二卸料机构用于将磁铁工件安装台上组合好的工件顶起,第五搬运机构将其搬运至指定的地方完成卸料。

进一步地,所述组装运输区201上与所述卸料机构相对处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治具本体被顶起的限位块2011。防止了在治具本体出现位置偏差时会将整个治具本体顶起的状况,提高了本设备的自动化和生产效率。

再具体地,本设备上还设有供人工控制的操作面板103。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磁路组件自动组装设备的组装工作顺序,第二送料机构将华司工件运输至第二接盘的卡位上,第二接盘移动,并等待第二搬运机构移动至卡位的上将华司工件吸取,第二搬运机构将华司工件搬运至组装运输区上治具本体的华司工件安装台上,治具本体移动一个工位,此时第四检测机构检测华司工件安装台上是否有华司工件,且治具本体移动至下一工位,若检测为有,则下一工位的第二点胶装置将粘合剂注至华司工件的上表面,治具本体移动至下一工位,第三送料机构将支架工件运输至第三接盘的卡位上,第三接盘移动,并等待第三搬运机构移动至卡位的上将支架工件吸取,第三搬运机构将支架工件搬运至组装运输区上治具本体的华司上,治具本体移动一个工位,此时第五检测机构检测其上是否有支架工件,且治具本体移动至下一工位,若检测为有,则下一工位的第一压合机构将支架工件下压,使支架工件与华司工件压紧,治具本体移动至右辅助输送带上,由第一推动装置将治具本体推向后端,右辅助输送带上积累了多个治具本体后,第二推送机构的拉块将右辅助输送带上的治具本体拉至冷置区上,通过不断的拉入治具本体至冷置区,使其刚进来的推动之前进来的,实现逐步向左移动,当冷置区上最左端的治具本体被推至左辅助输送带上,其传送带将治具本体运输至其前端,并通过第三推送装置推动最前端的治具本体至组装运输区的最左侧,第一检测机构检测后排磁铁工件安装台上是否有工件(第一轮行程中后排还没工件),治具本体移动至下一工位,检测为无,则第二卸料机构不需动作,治具本体移动至下一工位,此时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后排磁铁工件安装台是否有工件,且治具本体移动至下一工位,若检测为无,第一送料机构将磁铁工件运输至第一接盘的卡位上,第一接盘移动,并等待第一搬运机构移动至卡位的上将磁铁工件吸取,第艺搬运机构将磁铁工件搬运至组装运输区上治具本体的磁铁工件安装台上,治具本体移动至下一工位,此时第三检测机构检测磁铁工件安装台上是否有磁铁工件,若有,则第一点胶装置将粘合剂注至磁铁工件的上表面,治具本体移动至下一工位,第一卸料机构动作,第一升降脱模组件上移将前排组装好的华司与支架工件顶起脱模,并由第四搬运机构将其搬运至后排磁铁工件安装台上,使三个工件组装,治具本体移动至下一工位,第二压合机构下压,使三个工件压紧组装,治具本体移动至下一工位(此时前排华司工件安装台上为空),下一工位为第二送料机构处,重新对前排的华司工件安装台进行华司安装,此时后排组装好的磁路组件在组装运输区到右辅助运输带到冷置区再到左辅助运输带实现等待粘合剂凝固过程,当治具本体再次从左辅助运输带运输至组装运输区的左侧,此时其前排的华司工件安装台上装有华司与支架,其后排的磁铁工件安装台上装有组装好的磁路组件,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后排磁铁工件安装台上是否有工件,治具本体移动至下一工位,若有,第二卸料机构的升降脱模组件上移将组装好的磁路组件顶起脱模,并由第五搬运机构将其上的工件运走至指定的地方,而治具本体继续移动至下一工位作循环工作。利用循环输送和冷置区的配合,能够实现磁路组件的磁铁,华司,支架的粘合安装,并且冷置后自动卸料,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实现磁路组件从组装到冷却都在本设备上进行,极大的提高了组装的效率,并且采用了特别的治具本体,其上设有用于定位华司组件的华司工件安装台和用于定位磁铁工件的磁铁工件安装台,改变了安装的顺序,实现同心组装。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实用新型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