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校正装置以及图像校正方法_4

文档序号:9649174阅读:来源:国知局
判断为是,处理进入到步骤S42。
[0124]在步骤S42中,校正判断处理部53为了避免作为连续图像变得不自然,判断拍摄模式是否是连拍模式。
[0125]在拍摄模式是连拍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42中判断为是,处理进入到步骤S44。
[0126]在拍摄模式不是连拍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42中判断为否,处理进入到步骤S43。
[0127]在步骤S43中,校正判断处理部53判断是否存在其它的特殊情况。
[0128]在存在其它的特殊情况的情况下,在步骤S43中判断为是,处理进入到步骤S44。
[0129]在步骤S44中,由于是未检测到脸部、拍摄模式是连拍模式、或者存在其它特殊情况的情况,因此校正判断处理部53设为不进行适应性校正的“不可”。
[0130]与此相对,在不存在其它的特殊情况的情况下,在步骤S43中判断为否,处理进入到步骤S45。
[0131]在步骤S45中,由于是检测到脸部、拍摄模式不是连拍模式、不存在其它特殊情况的情况,因此校正判断处理部53设为进行适应性校正的“可”。
[0132]然后,处理返回到畸变校正处理。
[0133]图6是说明畸变校正处理之中的脸部变形解析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0134]在步骤S61中,脸部变形解析处理部55执行像高差获取处理。作为像高差获取处理的执行的结果,获取针对检测到的一个脸部的双眼的像高差。关于像高差获取处理的流程后面进行叙述。
[0135]在步骤S62中,脸部变形解析处理部55计算脸部的变形等级。
[0136]脸部的变形等级通过式(1)来计算。
[0137]在步骤S63中,脸部变形解析处理部55判断是否针对所检测到的全部脸部已计算脸部变形等级。
[0138]在尚未针对所检测到的全部脸部计算脸部变形等级的情况下,在步骤S63中判断为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61。
[0139]在针对所检测到的全部脸部已计算脸部变形等级的情况下,在步骤S63中判断为是,处理进入到步骤S64。
[0140]在步骤S64中,脸部变形解析处理部55将所计算出的脸部变形等级之中的最大值获取为脸部变形等级的解析结果。然后,处理返回到畸变校正处理。
[0141]图7是说明畸变校正处理之中的像高差获取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0142]在步骤S81中,像高差获取处理部56获取所检测到的脸部的信息(位置信息以及可靠性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检测到的脸部中,检测3个模式的眼睛的位置。对所检测到的眼睛的位置分别赋予将被检测为眼睛的可靠程度表示为值的可靠性信息。
[0143]在步骤S82中,像高差获取处理部56判断可靠性最高的第1候补与可靠性次高的第2候补的可靠性之差是否是规定阈值以上(第1可靠性的确认)。
[0144]在可靠性之差是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在步骤S82中判断为是,处理进入到步骤S88。步骤S88的处理后面进行叙述。
[0145]在可靠性之差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在步骤S82中判断为否,处理进入到步骤S83。
[0146]在步骤S83中,像高差获取处理部56分别针对左右眼,获取像高。像高差获取处理部56通过式(2)来计算并获取像高。
[0147]在步骤S84中,像高差获取处理部56使用式(3)来计算右眼的像高与左眼的像高之差的绝对值。
[0148]在步骤S85中,像高差获取处理部56将最小像高差留作候补。
[0149]在步骤S86中,像高差获取处理部56进行眼睛的位置的可靠性是否是规定阈值以上的判断(第2可靠性的确认)。
[0150]在判断为可靠性是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在步骤S86中判断为是,处理进入到步骤S88。
[0151]在判断为可靠性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在步骤S86中判断为否,处理进入到步骤S87。
[0152]在步骤S87中,像高差获取处理部56判断是否针对所检测到的全部脸部进行了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判断是否针对3个图案的眼睛的位置进行了处理。
[0153]在判断为未针对所检测到的全部脸部进行了处理的情况下,在步骤S87中判断为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81。
[0154]在判断为针对所检测到的全部脸部进行了处理的情况下,在步骤S87中判断为是,处理进入到步骤S88。
[0155]在步骤S88中,由于第1候补的可靠性为阈值以上、眼睛的位置的可靠性为阈值以上、或者针对所检测到的全部脸部进行了处理,因此像高差获取处理部56将最小像高差确定为像高差。然后,返回到畸变校正处理。
[0156]如上所述构成的摄像装置1具备图像获取部51、图像校正部58和校正前处理部57。
[0157]图像获取部51获取图像。
[0158]图像校正部58对通过图像获取部51而获取到的图像进行畸变校正。
[0159]校正前处理部57判断通过图像获取部51而获取到的图像中的人物的脸部的倾斜。
[0160]此外,校正前处理部57进行控制,使得以与判断出的脸部的倾斜相应的强度来进行基于图像校正部58的图像的畸变校正。
[0161]由此,在摄像装置1中,由于以与判断出的脸部的倾斜相应的强度进行基于图像校正部58的图像的畸变校正,因此能够根据拍摄范围中的被摄体像的状况,进行贴近用户喜好的图像的校正。
[0162]校正前处理部57基于判断出的脸部的倾斜,从多个强度的候补中选择基于图像校正部58的畸变校正的强度。
[0163]此外,校正前处理部57进行控制,使得以所选择出的强度进行基于图像校正部58的图像的畸变校正。
[0164]由此,在摄像装置1中,由于以从多个候补中选择出的强度进行基于图像校正部58的图像的畸变校正,因此能够根据拍摄范围中的被摄体像的状况,进行贴近用户喜好的图像的校正。
[0165]此外,摄像装置1还具备对通过图像获取部51而获取到的图像中的人物的2个眼睛的位置进行检测的校正判断处理部53。
[0166]校正前处理部57基于由校正判断处理部53所检测到的2个眼睛的位置,来判断脸部的倾斜。
[0167]由此,在摄像装置1中,由于基于2个眼睛的位置来判断脸部的倾斜,因此能够进行精度高的脸部的倾斜的判断。
[0168]此外,摄像装置1具备像高差获取处理部56,其计算从由校正判断处理部53所检测到的2个眼睛各自的位置到图像的中心位置的距离差。
[0169]校正前处理部57基于通过像高差获取处理部56计算出的距离差,来判断脸部的倾斜。
[0170]由此,在摄像装置1中,由于基于从2个眼睛各自的位置到图像的中心位置的距离差,来判断脸部的倾斜,因此能够进行精度更高的脸部的倾斜的判断。
[0171]校正前处理部57判断所计算出的距离差是否小于规定阈值。
[0172]此外,校正前处理部57基于判断结果,来判断脸部的倾斜。
[0173]由此,在摄像装置1中,由于基于距离差是否小于规定阈值的判断结果,来判断脸部的倾斜,因此能够进行精度更高的脸部的倾斜的判断。
[0174]校正前处理部57在判断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使图像校正部58进行规定强度的畸变校正,另一方面,在判断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使图像校正部58进行比规定强度弱的畸变校正。
[0175]由此,在摄像装置1中,能够进行适合于脸部的倾斜的图像的校正。
[0176]校正前处理部57判断图像中的多个人物的脸部的倾斜,并进行控制使得以与所判断出的多个脸部的倾斜之中的变形最大的脸部相应的强度来进行基于图像校正部58的图像的畸变校正。
[0177]由此,在摄像装置1中,由于优先多个脸部之中的最小的脸部的倾斜来进行畸变校正,因此不会由于畸变校正而导致其他脸部变得不自然。
[0178]此外,摄像装置1具备获取图像的拍摄时的状态的变焦位置获取部52。
[0179]校正前处理部57基于通过变焦位置获取部52获取到的图像的拍摄时的变焦位置,来变更基于图像校正部58的图像的畸变校正的程度。
[0180]由此,在摄像装置1中,例如,在适合畸变校正的状况的情况下,能够考虑加强畸变校正等的拍摄状况,能够根据拍摄范围中的被摄体像的状况,进行贴近用户喜好的图像的校正。
[0181]此外,摄像装置1具备图像获取部51、图像校正部58、校正判断处理部53、像高差获取处理部56和校正前处理部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