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_3

文档序号:9691235阅读:来源:国知局
纸部207 ;以及一边卷取来自图像形成装置100的长纸张的台纸一边作为纸卷排出的台纸排纸部208。
[0089]此外,排纸部207具备根据需要而裁切长纸张的标签部分的裁切部207c。
[0090]在图2中,以供纸装置50、图像形成装置100、后处理装置200处理非固定规格的长纸张的情况为具体例来示出。在此,长纸张是指与固定规格尺寸的纸张相比输送方向的纸张长度长的纸张。
[0091]另外,在图2中,作为图像形成部150,示出了用多个颜色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进行单色的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部150。
[0092]此外,关于供纸、图像形成、排纸可考虑各种构造,因此在图2中示出一例,并不限定于该方式。
[0093]〔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动作〕
[0094]图像形成装置100从控制器等外部设备接收作业(图3中的步骤S101)。
[0095]在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00所接收到的作业中包含表示图像的内容的图像数据和表示将什么样的图像形成和后处理按什么样的周期反复执行几次的作业单数据等。
[0096]另外,在图像数据中包含与图像的图形区域中的颜色或浓度有关的作为第1信息的颜色数据以及表示图像是图形区域还是背景区域的作为第2信息的属性数据。
[0097]此外,在形成彩色图像的情况下,颜色数据存在YMCK这四个颜色的数据。因而,由四个颜色的颜色数据和属性数据这5个成分构成图像数据。另外,在进行单色图像形成的情况下,颜色数据存在一个颜色的数据。因而,由一个颜色的颜色数据和属性数据这2个成分构成图像数据。
[0098]在此,图4表示图像数据的一例。在图像数据框Frame⑶中,在主扫描方向上交替地配置有将标签进行图像形成的标签区域ArLb与不将标签进行图像形成的空白区域ArBlko此外,设该图像数据框Frame⑶的主扫描方向尺寸X与长纸张的主扫描方向尺寸一致。
[0099]另外,图5示意性地示出使用图4的图像数据在长纸张P上按固定周期在副扫描方向上反复形成图像的情形。
[0100]图6表示属性数据的一例。在属性数据框FrameAtb中,与图4的图像数据对应地在主扫描方向上交替地配置有将标签进行图像形成的标签区域ArLb(图4)的图形属性AtbGrp和不将标签进行图像形成的空白区域ArBlk(图4)的背景属性AtbBkg。
[0101]此外,在图形属性AtbGrp中也可以包含字符属性。S卩,在该实施方式中,只要区分表示空白区域的背景属性和进行字符、图形等某些图像形成的作为标签区域的图形属性即可。因而,设在该实施方式中称为图形属性的情况下,还包含空白属性以外的字符等的属性。
[0102]控制部101使接收到的作业的图像数据和属性数据存储到数据存储部130,参照属性数据来检测空白区域(图3中的步骤S102)。此外,控制部101关注属性数据中包含的背景属性AtbBkg (参照图6),来检测空白区域ArBlk(图4)。
[0103]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参照属性数据来检测空白区域,因此不会将标签区域中的不存在字符、图像的部分错误地判断为空白。
[0104]另外,作为该空白区域,在形成用于调色剂消耗的调色剂消耗色标图像的情况下,存在于主扫描方向的任一个位置均可以。另一方面,作为该空白区域,在形成浓度调整用的浓度调整色标图像的情况下,需要在主扫描方向上与浓度探测传感器170的位置一致。
[0105]下面,参照图7的子例程的流程图来说明空白区域检测(图3中的步骤S102)。
[0106]首先,控制部101针对属性数据中的背景属性的区域和图形属性的区域,如图8所示那样沿着主扫描方向赋予编号(图7中的步骤S1021)。此外,在该情况下,从主扫描方向的开始侧起赋予小的编号。
[0107]在此,两端的背景属性区域(图8中的BL和BR)存在于主扫描方向的纸张端部而无法移动,因此不作为编号赋予的对象。
[0108]S卩,在图8中,从作为主扫描方向开始侧的左端来看,以如下方式赋予编号:左端部的背景属性区域BL、背景属性区域BL的右侧相邻的图形属性区域01、图形属性区域01的右侧相邻的背景属性区域B1、背景属性区域B1的右侧相邻的图形属性区域02、图形属性区域02的右侧相邻的背景属性区域B2、背景属性区域B2的右侧相邻的图形属性区域03、图形属性区域03的右侧相邻且右端的背景属性区域BR。
[0109]控制部101在对属性区域赋予编号i之后顺次计算各图形属性区域的始点坐标SO1、各图形属性区域的宽度WOi (图7中的步骤S1022?S1024)。
[0110]在此,参照图9的流程图来说明各图形属性区域的始点坐标SOi和各图形属性区域的宽度WOi的计算(图7中的步骤S1023)。
[0111]首先,关于第i个图形属性区域的始点坐标SOi,设SOi = 0(图9中的步骤S10231)。此外,设为SOi = 0是用于计算的假设值。
[0112]然后,沿着主扫描方向的线来扫描图8的背景属性区域和图形属性区域的内部。此时,关于关注点位置X,从始点0到终点X(主扫描方向的最大值),在主扫描方向上以1点为1步来判定在X上是否存在图形属性区域i (第i个图形属性区域0i)(图9中的步骤S10233、S10234)。此外,该图9的流程图中的i是在图7的流程图中设定的i。因此,关于i以外的图形属性区域的存在,在该图9的流程图的处理中忽略。
[0113]如果通过扫描而在关注点位置X处不存在图形属性区域i (图9中的步骤S10234中“否”),则将X逐次递增1 (图9中的步骤SS10238?S10232)。
[0114]如果通过扫描而在关注点位置X处初次探测到图形i的存在(图9中的步骤S10234中“是”、S10235中“是”),则将图形属性区域i的始点坐标SOi设定为SOi = x(图9中的步骤S10236)。
[0115]然后,关于图形属性区域i的宽度WOi,计算为WOi = χ-SO1在探测到始点坐标SOi的时间点,X与SOi相等,因此设为WOi = 0来开始计算。
[0116]然后,如果在递增后的关注点位置X处继续探测到图形i的存在(图9中的步骤S10234中“是”、S10235中“否”),则随着x的递增而图形属性区域i的宽度WOi的探测结果作为WOi = χ-SOi逐渐増加(图9中的步骤S10237),如果在关注点位置x处不再探测到图形i的存在(图9中的步骤S10234中“否”),则确定图形属性区域i的宽度WOi的探测结果。
[0117]通过如上那样,从i = 1起至达到最大值N为止计算图形属性区域i的始点坐标SOi和图形属性区域i的宽度WOi。此外,在图8的例子中,最大值N是3。
[0118]在此,返回到图7的流程图,控制部101顺次计算各背景属性区域的始点坐标SB1、各背景属性区域的宽度WBi (图7中的步骤S1025?S1027)。
[0119]此外,关于各背景属性区域的始点坐标SBi,能够使用各图形属性区域i的始点坐标SOi和宽度WOi来利用SBi = SOi+WOi进行计算。
[0120]另外,关于各背景属性区域的宽度WBi,使用各背景属性区域i的始点坐标SBi和下一个图形属性区域j的始点坐标S0j来利用WBi = SOj-SBi进行计算。此外,j = i+1。
[0121]并且,计算为左端的背景区域的始点坐标SBL = 0、左端的背景区域的宽度WBL =S01、右端的背景区域的始点坐标SBR = S0N+W0N、右端的背景区域的宽度WBR = X_SBR(图7中的步骤S1028)。
[0122]通过如上那样,结束关于空白区域检测(图3中的步骤S102)的图7的子例程的处理。
[0123]在此,返回到图3的主流程图,控制部101判别作为检测出的空白区域的用于浓度调整色标图像的空白区域的有无(图3中的步骤S103)。在此,用于浓度调整色标图像的空白区域是指与配置有浓度探测传感器170的主扫描方向位置对应的空白区域。
[0124]下面,参照图10的子例程的流程图来说明浓度调整色标图像用空白区域有无判别(图3中的步骤S103)。
[0125]首先,控制部101从i为1到N-1为止,通过1个步骤(图10中的步骤S1030)来判断属性数据中的第i个背景属性区域的始点坐标SBi是否小于浓度探测传感器170的始点坐标Ss (图10中的步骤S1031)。在该情况下,第i个背景属性区域的始点坐标SBi小于浓度探测传感器170的始点坐标Ss意味着SBi位于比Ss更靠始端侧的位置(在图8中为左侧)。
[0126]接着,控制部101判断属性数据中的第i个背景属性区域的始点坐标SBi+背景属性区域的宽度WBi是否大于浓度探测传感器170的始点坐标Ss+浓度探测传感器170的宽度Ws (图10中的步骤S1032)。在该情况下,SBi+WBi>Ss+Ws意味着第i个背景属性区域的末端位于比浓度探测传感器170的末端更靠末端侧的位置(在图8中为右侧)。
[0127]S卩,在 SBi〈Ss 且 SBi+WBi>Ss+Ws(图 10 中的步骤 S1031 中“是”、S1032 中“是”)的情况下,意味着存在覆盖浓度探测传感器170的第i个背景属性区域,因此控制部101判定为存在浓度调整色标图像用的空白区域(图10中的步骤S1038)。
[0128]另一方面,在满足SBi〈Ss但不满足SBi+WBi>Ss+Ws (图10中的步骤S1031中“是”、S1032中“否”)的情况下,第i个背景属性区域本身有可能位于比浓度探测传感器170更靠左侧的位置,因此使i递增来继续进行判定(图10中的步骤S1032中“否”、S10133、S1030 ?)。
[0129]另外,在不满足SBi〈Ss(图10中的步骤S1031中“否”)的情况下,第i个背景属性区域本身位于比浓度探测传感器170更靠右侧的位置,因此进入下一个处理(图10中的步骤S1031中“否”、S1034?)。
[0130]在此,控制部101判断属性数据中的始端侧(左端侧)的背景属性区域的始点坐标SBL是否小于浓度探测传感器170的始点坐标Ss (图10中的步骤S10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