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0921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特别涉及具备用来在维护、 点检电梯时实现作业者的作业的安全的折叠式的安全栅栏的电梯轿厢上作 业用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为了确保电梯装置的维护点检作业时的安全性,已知有在 电梯轿厢之上设置折叠式的安全栅栏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具体而言,提出了日本特开2000-143125号公报所述的"电梯",在该专利文献 1中,公开了在升降路径内设置有巻扬机等的装置的、所谓的无机械室电梯 装置的乘坐轿厢的上部设置折叠式的安全栅栏的技术。这样的折叠式的轿厢上安全栅栏是当轿厢达到升降路径的最上部的位 置时、使轿厢上部与升降路径顶板部之间的间隙的架空尺寸尽可能小、实 现电梯装置整体相对于建筑物的省空间化的结构。因此,在通常运转时, 轿厢上安全栅栏在折叠状态下设置在轿厢的上部。当维护点检作业的作业员实际进行作业时,在登上轿厢上之前使轿厢 上安全栅栏成为立设的状态后使用。作业者站在该立设的安全栅栏的内侧 的轿厢上,进行包括各种机械装置及控制装置等的电梯装置的点检、修理、 调整等的维护作业。但是,在上述以往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中,由立设在左右的 侧面安全栅栏、立设在电梯轿厢上的背面侧的背面安全栅栏、和设在电梯 轿厢上的正面侧的杆构成,各个安全栅栏与杆是独立的结构。在组装这些 安全栅栏的情况下,各个安全栅栏不能独立地自立,通过将单独的安全栅 栏全部组合形成安全栅栏整体。因此,为了使不能自立的单独的安全栅栏牢固地结合,在使单独的安 全栅栏直立后使相邻的安全栅栏彼此卡合而固定,在将两侧的侧面安全栅栏与背面安全栅栏的三者组装后将正面的杆安装在两侧的侧面安全栅栏的 正面侧端面上。为了由一个人进行该动作,必须通过在使相邻的两个安全 栅栏的一个首先直立后、用单手维持其直立状态下、使另一个安全栅栏直 立而卡合、再使其相邻的安全栅栏直立而进一步卡合到己卡合的两个安全 栅栏上进行组装动作,有为了组装安全栅栏而需要时间的问题。此外,为了确保组装作业本身的安全性,也考虑例如由两人进行组装 作业、 一个人将相邻的安全栅栏在直立的状态下保持、另一个人进行卡合 作业的方法,但由于在电梯的轿厢上的狭窄的空间中由两人进行作业会很 局促,所以也有作业性较差的问题。进而,在将左右的侧面安全栅栏折叠的状态下,由于左右的安全栅栏 重合,所以也有安全栅栏折叠时向轿厢上的上方伸出量变大的问题。因此, 有必须充分确保不使用安全栅栏而收纳在轿厢上的情况下的收纳空间的问 题。此外,在将安全栅栏设置在轿厢上时,由于左右的侧面安全栅栏和背 面安全栅栏以及前面杆安装在一体的支承框架上,所以在将特别大的尺寸 的安全栅栏搬入到轿厢上、或将搬入的安全栅栏安装在轿厢上时,通过一 个人作业较困难的情况较多。结果,有折叠式的安全栅栏的搬运性及组装 作业性较差的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在电梯的维护及 点检时使用的轿厢上安全栅栏的搬运性及安装作业性、并且能够使收纳时 的安全栅栏的收纳容量变小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 的特征在于,具备左右的侧面安全栅栏,相互对置且分别平行地设在设 有门的电梯的轿厢上的左右的两侧面上;背面安全栅栏,沿与上述侧面安 全栅栏正交的方向设在对置于上述轿厢的正面侧的背面侧的轿厢上;前面 安全部件,与上述左右的侧面安全栅栏正交并且与上述背面安全栅栏对置 地设在上述轿厢的正面侧的轿厢上;并且,上述侧面安全栅栏及上述背面 安全栅栏具备用来在上述轿厢上支承上述安全栅栏的栅栏部的支承部、和 设在上述支承部上、使上述安全栅栏在直立固定的直立状态和水平地折叠在上述轿厢上的折叠状态之间旋转的旋转部。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实现安全栅栏的展开作业的作业性的提高、 和安设时的作业性的提高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


图1是表示在各实施方式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中所适用的安 全栅栏的整体的俯视图。图2是从乘坐地侧观察各实施方式的安全装置及轿厢的主视图。 图3是从右侧观察各实施方式的展开状态的安全装置及轿厢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的展开立设状态的 主视图。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的折叠状态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的折叠状态的主视图。图7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安全栅栏被折叠的状态的支承部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将第3实施方式的安全栅栏展开立设状态的支承部的侧视图。图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安全栅栏立设时的旋转部与卡合部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的整体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上梁和支持部及基座部的安装状态的剖视图。图14是表示对第7实施方式的安全栅栏和支承部安装弹簧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有关本发明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表示处于展开状态的电梯轿厢上安全装置的图1至图3说明在各实施方式中共通的基本结构。图1是表示在各实施方式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中所适用的安 全栅栏的整体的俯视图。在该图中,安全装置1设在由双点划线表示的电 梯轿厢2之上。该安全装置1具备在电梯轿厢2之上分别相邻地位于设有 门的轿厢2的正面侧的左右并相互对置、分别平行于轿厢2上的左右的两 侧面而设置的左侧面安全栅栏3及右侧面安全栅栏4。安全装置1还具备沿 与侧面安全栅栏3、 4正交的方向设在与轿厢2的正面侧对置的背面侧的轿 厢2上的背面安全栅栏5、和与侧面安全栅栏3、 4正交并且与背面安全栅 栏5对置地设置在轿厢2的正面侧的轿厢2上的作为前面安全部件的前面 杆6。图2是从乘坐地侧观察安全装置1及轿厢2的主视图,在轿厢2的上 方设有电梯用上梁8,该上梁8由立框9在轿厢2的侧面支承。此外,左侧 面安全栅栏3、右侧面安全栅栏4及背面安全栅栏5具备用来在轿厢2上支 承安全栅栏的栅栏部的由安全栅栏支承台构成的支承部7、和设在该支承部 7上、将安全栅栏在直立固定的直立状态和水平折叠在轿厢2上的折叠状态 之间旋转支承的由旋转轴部构成的旋转部10。图3是从右侧观察展开状态的安全装置1及轿厢2的侧视图,上梁8 受将其下端保持在图3中没有表示的轿厢的侧面上的立框9支承,支承部7 作为用来支承安全栅栏的栅栏部的安全栅栏支承台而设在该上梁8上。[第1实施方式〗基于图1至图3所示的基本结构,对单独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 利用图4及图5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在图4 及图5中,左侧面安全栅栏3和右侧面安全栅栏4安装在作为安全栅栏支 承台的支承部7上。在支承部7上,设有作为转动轴的旋转部10,并构成为,通过该旋转 部10的轴支承,左右侧面安全栅栏3、 4被展开(参照图4)或折叠(参照 图5)而能够取两个状态。在上梁8的两侧端上,固定有将下端侧固定在轿 厢上的立框9的上端,并且设有用来使上梁8与立框9的固定变得可靠的 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为轿厢上最大突起物ll。以上,对于上述基本结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具有如下结构,支承部7位于比作为设在轿厢2的上表面的上梁8的最 大突起物11的上表面的水平的水平面低的位置、并且旋转部IO是将支承 部7旋转自如地安装在轿厢2上的安全栅栏支承体的安装部分上的旋转轴。 根据第1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以旋转部10为中心折叠的左右侧面 安全栅栏3、 4能够使折叠后的高度成为所需最低限度,结果,能够折叠到 比成为轿厢上最大突起物11的上表面的水平的水平面低的高度位置。根据 该结构,即使不使用复杂的连杆机构,也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便宜地将安 全栅栏的折叠时的高度抑制得较低,能够提供使用方便性良好的电梯轿厢 上作业用安全装置。 (第2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6对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进 行说明。图4、图5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调节安全栅栏的高度和大小以使得在将 左侧面安全栅栏与右侧面安全栅栏折叠的状态下左右两侧面的安全栅栏不 会重合,但如果电梯的轿厢的尺寸变小,则轿厢上的作业用安全装置的安 装面积也被制约。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提供即使在小型化的轿厢上 也能够可折叠地设置作业用安全装置的结构。由于立设安全栅栏后的高度尺寸为为了确保作业的安全性而需要比轿 厢的顶面上高一定程度的高度尺寸,所以在安全栅栏的安装面积变小的情 况下,左侧面安全栅栏3与右侧面安全栅栏4会重合。因此,在将图4的 第1实施方式的安全栅栏设置到轿厢上的面积狭窄的电梯上时,折叠状态 下的安全栅栏3、 4会在轿厢上以伞状张开。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左右的侧面安全栅栏3、 4的高度在 折叠状态下具有相互重合的长度,侧面安全栅栏3、 4的左右的各个支承部 7旋转自如地安装在比作为设在轿厢2的上表面的上梁8的最大突起物11 的上表面的水平的水平面低的位置、并且左右为不同的水平的位置上。该 结构与第l实施方式相同。在第2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结构一起,上梁8的上表面左侧以台阶状 形成,以使其比上面右侧低规定的深度,并设有用来收纳左侧面安全栅栏3的收纳部8A。左侧面安全栅栏3的支承部7设在收纳部8A内,所以左侧 面安全栅栏3在被折叠时被收纳在收纳部8A内。左侧面安全栅栏3为了避 免左右的侧面安全栅栏3、 4的支柱或撑杆在左右的侧面安全栅栏的折叠状 态下的沖突,而具备带台阶部12。另外,收纳部8A并不限于形成在上梁8 的左侧的结构,也可以构成为,使其形成在上梁8的右侧而收纳右侧面安 全栅栏4。在图6中,带台阶部12还具有使折叠收纳时的安全栅栏3和4不会错 位的功能,但仅通过该功能不能避免左右的侧面安全栅栏的折叠状态下的 冲突,所以除了该结构以外还构成为,使将安全栅栏3和4折叠的状态下 的收纳水平相差安全栅栏的厚度的量。此外,带台阶部12还发挥使收纳左 右两侧面安全栅栏3、 4的状态下在上梁8的上表面不会产生凹凸、尽量形 成平坦面的功能。基于以上的结构说明动作。在图6中,以旋转部10为中心使左侧面安 全栅栏3旋转而比安全栅栏4先折叠,然后,以右侧面安全栅栏4侧的旋 转部10为中心将安全栅栏4折叠。这样,在将两安全栅栏3、 4折叠的状 态下安全栅栏3被可靠地收纳在收纳部8A内,并且由于在安全栅栏3上设 有带台阶部12,所以当收纳安全栅栏3、 4时,在上梁8的上表面不会形成 较大的段差。通过以上的结构及作用,在形成于上梁8的上表面的收纳部8A中收纳 一侧的侧面安全栅栏3或4,并且在先折叠的侧面安全栅栏3或4的支柱或 撑杆上设置带台阶部12,所以能够将左右的侧面安全栅栏重叠地折叠,并 且在将两侧面的安全栅栏3及4折叠收纳时,能够防止在折叠收纳面上形 成极端的凹凸,能够将折叠后的安全栅栏向上方突出的尺寸抑制在最小限 度内。(第3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7至图9对有关第3实施方式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 装置进行说明。第3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在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及支承 部7分别设有在支承部7使包括侧面及背面安全栅栏3、 4、 5的安全栅栏 的栅栏部1A展开的直立状态下、使各个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分别独立地 成为直立状态、并且能够维持该直立状态的作为锁止机构的凸部14及凹部15。图7表示左右的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被折叠的状态,在安全栅栏1 的图中背面侧设有作为锁止机构的凸部14,在支承部7上设有作为锁止机 构的凹部15。从图7所示的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的折叠状态开始使安全 栅栏的栅栏部1A向图8所示的立设状态展开,在将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 立设的状态下,通过使从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向支承部7方向突出设置的 凸部14嵌合到设在支承部7上的凹部15中,作为锁止机构发挥功能。在图7所示的结构中,虽然对在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侧设置凸部14、 在支承部7侧设置凹部15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结构, 也可以做成在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侧设置凹部、在支承部7侧设置凸部的 结构。此外,如图9所示,旋转部10具备作为旋转轴部发挥功能、为了使安 全栅栏的栅栏部1A成为直立状态和折叠状态的两个状态而旋转自如地轴 支承支承部7的螺栓16、用来防止螺栓16的过度拧入并保持一定间隙的垫 圈17、和为了对支承部7的旋转动作施加弹簧作用而安装在螺栓16上、对 螺栓16施加将支承部7向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成为直立状态的方向施力 的弹簧作用力的弹簧座18。接着,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的作用。首先, 在从将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从折叠的状态变位到使该安全栅栏的栅栏部 1A展开而成为立设状态的情况下,以作为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的旋转轴 部的旋转部10为中心,两侧面的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转动展开到直立的 规定的位置。在将左右各个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展开到该规定的位置时, 设在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侧基部19上的凸部14嵌合到设在支承部7侧的 凹部15中。由此,左右两侧面的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能够保持自立状态。此外,随着该展开动作,设在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的底侧的基部19 一边变形其凸部14的高度的量一边转动。此时,由于在旋转部10中设有 富余量,所以即使在设定为可转动的最小尺寸的情况下,安全栅栏基部19 也不会变形,到被定位在凹部15中为止的过程中的凸部14与支承部7的 侧面之间不会产生摩擦阻力,结果,在转动动作时阻力起作用,动作也不 会变得生硬,能够使两侧面部的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的展开动作变得容易。相反,如果将旋转部10的间隙设定得较大,以使安全栅栏基部19容 易变形,则在左右两侧面的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的旋转部10中容易发生 晃动,有可能损害将安全栅栏展开来组装时的稳定性。所以,在该第3实 施方式中,通过将弹簧座18插入到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的旋转部10中, 在展开动作时的基部19变形的状态时弹簧座18收縮,能够使安全栅栏的 基部19不强制地变形。此外,在侧面安全栅栏3、 4的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为立设状态时, 通过弹簧座18的弹簧作用能够推压设在基部19上的凸部14、而保持可靠 地嵌入到支承部7的凹部15中的自立状态。根据该结构,能够不用重新设 置复杂的连杆机构及挡块部件而实现用来将侧面的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 保持展开立设的状态的锁止机构,能够得到简单而便宜的结构。此外,通 过在旋转部10上设置弹簧座18,能够使侧面安全栅栏的展开作业性变得更 简单且顺畅,并且使该锁止机构变得更加可靠。 (第4实施方式)图10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的主视图。如 图10所示,在侧面安全栅栏3、 4的乘坐地侧安装有前面杆6。前面杆6 拆装自如地设在侧面安全栅栏3、 4的前面侧栅栏部1A的端面上。对第4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在电梯轿厢上进行保养等维护作业 的情况下,首先将左右的侧面安全栅栏3、 4展开立设而登到轿厢上。接着, 将在图10中没有表示的背面安全栅栏展开固定后,最后将前面杆6架设在 左右的侧面安全栅栏3与4之间,而将左右的安全栅栏3、 4固定。 (第5实施方式)在第4实施方式中,在将图1所示的两侧面安全栅栏3、 4与背面安全 栅栏5展开立设并固定的状态下最后将前面杆6架设在侧面安全栅栏3、 4 之间的场合下,除了前面以外的3个方向己经成为将安全栅栏3、 4、 5立 设并临时固定的状态,并受到一定程度的尺寸上的制约。在第5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使前面杆6的旋转轴部的构造成为 水平方向的旋转轴20和垂直方向的旋转轴21的可向两方向旋转的结构。 图11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的侧视图。根据该结构,与第l实施方式相同,前面杆6以旋转轴20为水平方向的旋转中心 轴支承在右侧面安全栅栏4的前面侧的端部上表面。在第5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4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相同之处在于,前 面杆6具备将其基部沿垂直方向轴支承在左右的上述侧面安全栅栏3及4 的任一个的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的端部的轴部件20、和通过以该轴部件 20为中心沿水平方向转动而将前面侧封闭的杆部件6、和设在左右的侧面 侧安全栅栏的任意另一个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的端部上而将杆部件的前 端部固定的固定部件。通过该结构,由于前面杆6是一体化在安全栅栏4 的上表面的结构,所以通过使其向前方方向转动,能够阻止作业人员向安 全装置1的前面侧的进入。在第5实施方式中,除了第4实施方式的结构以外,还设有图ll所示 的垂直方向的旋转轴21。图11是从右侧面安全栅栏4的安全栅栏1A侧观 察前面杆6的侧视图。在图11中,在安全栅栏1A的上部侧固定有L字状 的安装基部1B,在该安装基部1B上经由垂直方向旋转轴21安装用的L 字状的安装基部1C安装有水平方向的旋转轴20。因此,前面杆6仅经由 安装基部1C通过垂直方向的旋转轴21沿垂直方向转动自如地安装,前面 杆6与水平方向转动用的安装基部1B不会直接连接。根据以上的结构,由于前面杆6将一端部沿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转动 自如地安装在侧面侧安全栅栏3及4的一个上表面和前面的角部上、并且 将另一端部拆装自如地设在侧面侧安全栅栏3及4的另一个的上表面和前 面的角部上,所以能够提高作业员在轿厢2上使作业用安全装置展开进行 组装时的作业性,并且还能够提高电梯轿厢上的点检作业时的作业性。 (第6实施方式)接着,对图12及图13所示的有关第6实施方式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 安全装置进行说明。如从上方俯瞰作业用安全装置1的图12所示,支承部 7固定在固定于向左右延长而设在轿厢2上的大致中央部的上梁8的上表面 的支承台用基部24上,支承侧面侧安全栅栏3、 4,并且背面侧安全栅栏5 及前面杆6分别受侧面侧安全栅栏3、 4的两侧的端部支承。如图12所示,各个安全栅栏3、 4、 5安装在安装于电梯用上梁8的安 全栅栏的支承部7上,该支承部7具有分割的构造,以使其分别支承左右的侧面安全栅栏3、 4。左右各个侧面安全栅栏3、 4的支承部7由用来支承 左右各个侧面安全栅栏3、 4的主体的支承台用基部24、和用来结合支承台 用基部24的支持部22构成。向电梯用上梁8的固定方法如作为部分主视图的图13所示,将支承台 用基部24通过螺栓向上梁8固定,将支持部22通过螺栓固定在该基部24 的上部上,以使其将前后方向连接。因此,支承台用基部24通过固定部件 固定在设于轿厢2上的上梁8的上侧的梁面上,并且其固定部分由支持部 件22加强。通过以上那样构成,能够将左右的侧面安全栅栏3、4完全分割,由此, 即使是尺寸较大的安全栅栏, 一个人也能够进行搬运。此外,安全栅栏的 向轿厢2上的设置作业也能够由一个人进行。 (第7实施方式)在图7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中,通过弹簧座18的弹簧作用推压设在基 部19上的凸部14而保持可靠地嵌入到支承部7的凹部15中的自立状态, 而在图14所示的第7实施方式中,设有向辅助折叠的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 的展开动作的方向施力的弹簧23。在图14中,在轿厢2的上梁8上固定有支承部7,安全栅栏的栅栏部 1A通过旋转轴10转动自如地轴支承在该支承部7上。弹簧23以与安全栅 栏的栅栏部1A的折叠状态平衡程度的弹性力对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施 力。即,在有关第7实施方式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中,固定在轿 厢2的上梁上的支承部7具备转动自如地轴支承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的旋 转轴10、和以与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为折叠状态平衡程度的弹性力将安 全栅栏的栅栏部1A向展开方向施力的弹簧23。在图14中,表示在折叠的侧面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的支承部7的旋 转部10的附近设置有弹簧23的结构。将弹簧23的一端安装在侧面安全栅 栏的栅栏部1A上,将另一端安装在支承部7上。在图14所示的安全栅栏 的栅栏部1A被折叠的状态下,弹簧23是被拉伸最长的状态,将折叠侧面 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的方向的力与要将侧面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拉起的 弹簧23的拉伸力设定为平衡的状态。如果将侧面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向展开立设的方向抬起,则通过弹簧23的施力,在一定程度上抬起的位置,要将侧面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拉 起的力变得更大,将侧面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抬起的力与弹簧23的拉伸 力合成,从而侧面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的展开变得容易。
通过以上的结构,与没有设置弹簧23等的通常的状态相比,即使较轻 的力也能够将侧面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展开立设。此外,即使在使侧面安 全栅栏的栅栏部1A立设的状态,由于弹簧23的拉伸力作用,所以能够进 一步增加侧面安全栅栏的栅栏部1A的自立状态保持力。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左右的侧面安全栅栏,相互对置且分别平行地设置在设有门的电梯的轿厢上的左右的两侧面上;背面安全栅栏,沿与上述侧面安全栅栏正交的方向被设置在与上述轿厢的正面侧对置的背面侧的轿厢上;和前面安全部件,与上述左右的侧面安全栅栏正交并且与上述背面安全栅栏对置地设在上述轿厢的正面侧的轿厢上;并且,上述侧面安全栅栏及上述背面安全栅栏具备用来在上述轿厢上支承上述安全栅栏的栅栏部的支承部;和设在上述支承部上、使上述安全栅栏在直立固定的直立状态和水平地折叠在上述轿厢上的折叠状态之间旋转的旋转部。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承部位于比设在上述轿厢的上表面的上梁的水平面低的位置,并且上述旋转部具备将上述支承部旋转自如地安装在上述轿厢上的安全栅 栏安装部分上的旋转轴。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侧面安全栅栏的高度具有在折叠状态下相互重合的高度; 在上述轿厢上的上述侧面安全栅栏的安装面上形成有用来收纳任一个侧面安全栅栏的收纳部;上述侧面安全栅栏的左右各自的上述支承部旋转自如地安装在比设于 上述轿厢的上表面的上梁的水平面低的位置、且左右为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在左右的侧面安全栅栏的支柱或撑杆上,为了避免左右的侧面安全栅 栏的折叠状态下的冲突而形成有凹部或凸部。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承部具备在使上述侧面安全栅栏及背面安全栅栏展开直立的状态下使各自的安全栅栏分别独立地直立、并且能够维持该直立状态的直立维持机构。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部具备为了使上述侧面安全栅栏及背面安全栅栏成为直立 状态和折叠状态这两个状态而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上述支承部的螺栓;和安 装在上述螺栓上、对上述螺栓施加弹簧作用力的弹簧部,该弹簧作用力对 上述支承部向使上述安全栅栏成为直立状态的方向施力。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面安全部件拆装自如地设在左右的侧面侧安全栅栏的前面侧的端面上。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面安全部件具备将其基部沿垂直方向轴支承在左右的上述侧面侧安全栅栏中任意一个的端部的轴部件;通过以上述轴部件为中心沿水 平方向转动,将前面侧封闭的杆部件;和设在左右的上述侧面侧安全栅栏 的任意另一个的端部上、对上述杆部件的前端部进行固定的固定部件。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面安全部件具备将其基部沿水平方向轴支承在左右的上述侧面侧安全栅栏中任意一个的端部的轴部件;通过以上述轴部件为中心沿垂 直方向上下转动,将前面侧封闭的杆部件;和设在左右的上述侧面侧安全 栅栏中任意另一个的端部上、对上述杆部件的前端部进行固定的固定部件。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承部固定在固定于向左右延长而设在上述轿厢上的上梁的上表面的支承台用基部上,支承上述侧面侧安全栅栏,并且上述背面侧安全栅 栏及前面安全部件分别受上述侧面侧安全栅栏的两侧端部支承。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承台用基部通过固定部件固定在设于上述轿厢上的上述上梁的上侧的梁面上,并且该固定部分由支持部件加强。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固定在上述上梁上的上述支承部具备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上述安全栅栏的旋转轴、和以与上述安全栅栏被折叠的状态平衡程度的弹性力对上述 安全栅栏施加展开方向的作用力的弹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上作业用安全装置,具备相互对置且分别平行地设在设有门的电梯的轿厢上的左右的两侧面上的左侧面安全栅栏及右侧面安全栅栏。安全装置还具备沿与侧面安全栅栏正交的方向设在与轿厢的正面侧对置的背面侧的轿厢上的背面安全栅栏;和与侧面安全栅栏正交并且与背面安全栅栏对置地设在轿厢的正面侧的轿厢上的前面杆。左侧面安全栅栏、右侧面安全栅栏及背面安全栅栏具备由用来在轿厢上支承安全栅栏的栅栏部安全栅栏支承台构成的支承部;和设在支承部上、使安全栅栏的栅栏部在直立固定的直立状态和水平地折叠在轿厢上的折叠状态之间旋转的旋转部。由此,能够实现安全栅栏的展开及安设时的作业性的提高。
文档编号B66B11/02GK101306779SQ200810099058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6日
发明者新野隆司 申请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