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管点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156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放电管点亮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是涉及一种使使用了冷阴极管的液晶显示装置等中使用的放 电管点亮的放电管点亮装置。
背景技术
在放电管的一端输出交流电压的放电管点亮装置中,作为检测负荷的异常 状态的异常状态检测电路,公开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放电管点亮装置。
该放电管点亮装置具有根据放电管电流输出斩波电压的斩波电路;产生 根据斩波电压由变压器升压后的交流电压,在放电管的一端施加交流电压使放 电管点亮的DC/AC转换部;以及与放电管的另一端连接,并且检测放电管中 流过的电流的》文电管电流才企测部。
并且,在负载异常时,在没有从放电管电流检测部向斩波电路反馈放电管 电流时,晶体管停止,在通过时间常数设定电路延迟了规定时间后,通过对休 止期间调整器施加电压,停止向反馈控制IC的斩波电路的输出。因此,不会 对DC/AC转换部内的变压器施加高电压,变压器不会发热。
专利文献1特开平7-659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专利文献l中记载的放电管点亮装置,说到底是只可以在放电管的 一端输出交流电压的情况下适用的电路。此外,在专利文献l的放电管点亮装 置中没有记载突发(burst)调光时的动作。
假设当通过专利文献l的放电管点亮装置进行突发调光时,保护电路(时 间常数设定电路以及休止期间调整器)的计时期间需要设定得比突发调光的周 期足够长。
但是,在这样的结构中,实际上在负载为异常状态的情况下,在计时期间 保护电路的 一部分有可能损坏掉。
以进行安全并且最佳的保护动作的放电管点亮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i果题,本发明的第1方面是具有^f企测负载的异常状态的异常 状态检测电路,并在放电管的两端输出电压的放电管点亮装置,所述异常状态 检测电路具有生成第l基准电压和第2基准电压的基准电压部,该第l基准 电压是把所述放电管一端的端电压整流平滑后的电压通过一定的第1比率进
行分压后的电压,该第2基准电压是把所述放电管另一端的端电压整流平滑后 的电压通过一定的第1比率进行分压后的电压;生成第1 一佥测电压和第2检测 电压的检测电压部,该第1检测电压是把所述放电管一端的端电压整流平滑后 的电压通过一定的第2比率进行分压后的电压,该第2检测电压是把所述放电 管另一端的端电压整流平滑后的电压通过一定的第2比率进行分压后的电压; 在所述第2检测电压相对于所述第1基准电压是预定范围外时,判断为所述负 载为异常状态的第1判定部;以及在所述第1检测电压相对于所述第2基准电 压是所述预定范围外时,判断为所述负载为异常状态的第2判定部。
第2方面的发明的特征为在第1方面所述的放电管点亮装置中,对所述 放电管的两端输出反相位的电压。
第3方面的发明是具有检测负载的异常状态的异常状态检测电路,在N 个(N22)的放电管的各个放电管的一端输出电压的放电管点亮装置,所述异 常状态检测电路,具备在将所述N个放电管从1号到N号按顺序进行了编 号时,生成把第1号放电管一端的端电压至第N号放电管一端的端电压整流 平滑后的电压通过一定的第1比率进行分压后的第1基准电压至第N基准电 压的基准电压部;生成把第1号放电管一端的端电压至第N号放电管一端的 端电压整流平滑后的电压通过一定的第2比率进行分压后的第1检测电压至第 N检测电压的检测电压部;以及仅在所述检测电压前附加的数值与所述基准电 压前附加的数值不同时,比较所述检测电压和所述基准电压,在所述检测电压 相对于所述基准电压是预定范围外时,判断为所述负载为异常状态的N个判 定部。
第4方面的发明的特征为在第1方面至第3方面任意方面所记载的放电 管点亮装置中,所述放电管为EEFL。
根据第1方面的发明,通过将放电管一端的端电压与另一端的端电压进行
比较,在突发调光的关闭期间中,第l基准电压、第2基准电压、第l检测电
压以及第2检测电压的全部电压以同一比率降低,所以不会误检测负载的异常
状态。由此,可以将保护电路的计时期间设定得比突发调光的周期短,可以进 行安全并且最佳的保护动作
根据第3方面的发明,在突发调光的关闭期间中,第1基准电压至第N 基准电压、第1检测电压至第N检测电压的全部电压以同一比率降低,所以 不会误检测负载的异常状态。由此,可以将保护电路的计时期间设定得比突发 调光的周期短,可以进行安全并且最佳的保护动作。


图l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放电管点亮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2表示实施例1的放电管点亮装置的各个开关元件的驱动信号的动作波形。
图3是实施例1的放电管点亮装置的突发调光的动作波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放电管点亮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5-A表示实施例3的放电管点亮装置的一部分。 图5-B表示实施例3的放电管点亮装置的剩余部分。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放电管点亮装置的异常状态检测电路的主要 结构的电路图。 符号说明
Tl、 T2、 T3变压器;lb控制电路部;3、 3a 3c放电管;5a、 5b、 5c连 接器;7、 7a异常状态检测电路;23计时电路;25三角波振荡器;26突发调 光三角波振荡器;Qpl、 Qp2为P型FET; Qnl、 Qn2为N型FET; Rl、 R2 恒流决定电阻;Cl、 C2电容器;CP1、 CP2比较器;Ral、 Ra、 Rbl、 Rb2、 Rcl、 Rc2、 Rdl、 Rd2电阻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放电管点亮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
图l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放电管点亮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实施例1 的放电管点亮装置特别用于大型的液晶面板,在放电管3的两侧连接连接器5a和连接器5b,并且分别设置共振电路和变压器Tl、 T2以及向共振电路流 动电流的开关元件Qpl、 Qnl、 Qp2、 Qn2,在放电管3的两端产生反相位的 电压,从直流转换为正负对称的交流。放电管3为冷阴极管(CCFL)。
在图1中,在直流电源Vin和大地之间连4^了高侧的P型MOSFETQpl (称为P型FETQpl )和j氐侧的N型MOSFETQnl (称为N型FETQnl )的串 联电路。在P型FETQpl和N型FETQnl的连接点和大地GND之间连接有电 容器C3a和变压器Tl的一次线圈Pl的串联电^各。对P型FETQpl的源极提 供直流电源Vin, P型FETQpl的栅极与控制电路部lb的DRVl端子连接。N 型FETQnl的栅极与控制电路部lb的DRV2端子连接。
变压器T1的二次线圈SI的一端经由连接器5a与放电管3的一方的电极 连接。此外,Lrl表示变压器T1的漏感成分。变压器T1的二次线圈SI的另 一端与二极管Dla的阴极以及二极管D2a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la、 D2a以 及电阻R4a构成管电流4企测电路,检测二次线圈SI中流过的电流Il,经由电 阻R3a和控制电路部lb的FBI端子对内部的误差放大器的一端子输出与检测 到的电流成比例的电压。
在放电管3的一端和大地之间连接电容器C9a和电容器C4a的串联电路, 在电容器C9a和电容器C4a的连接点与二极管D6a的阴极以及二极管D7a的 阳极连接。二极管D6a、 D7a以及电阻Rlla、 Clla构成整流平滑电路,检测 与输出电压VL1成比例的电压,将检测到的电压输出给控制电路部lb的OVP1 端子。
此外,在直流电源Vin和大地之间连接有P型FETQp2和N型MOSFETQn2 的串联电路。在P型FETQp2和N型FETQn2的连接点与大地GND之间连接 有电容器C3b和变压器T2的一次线圈P2的串4关电-各。对P型FETQp2的源 极提供直流电源Vin, P型FETQp2的栅极与控制电路部lb的DRV3端子相连 接。N型FETQn2的栅-极与控制电路部lb的DRV4端子相连接。
变压器T2的二次线圈S2的一端与放电管3的另一端的电极连接。此外, Lr2表示变压器T2的漏感成分。变压器T2的二次线圈S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 Dlb的阴极以及二极管D2b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lb、 D2b以及电阻R4b构 成管电流检测电路,检测二次线圈S2中流过的电流I2,经由电阻R3b和控制
电路lb的FB2端子对内部的误差放大器的一端子输出与检测到的电流成比例 的电压。
在放电管3的另一端和大地之间连接电容器C9b和电容器C4b的串联电 路,在电容器C9b和电容器C4b的连接点上与二极管D6b的阴极以及二极管 D7b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6b、 D7b以及电阻Rllb、 Cllb构成整流平滑电路, 检测与输出电压VL2成比例的电压,将检测到的电压输出给控制电路部lb的 OVP2端子。
控制电路部lb具有第l控制部(未图示),其以180。相位差并且通过 与变压器T1的二次线圈Sl中流过的电流相对应的脉沖宽度,根据第1PWM 控制信号对开关元件Qpl、 Qnl进行控制;以及第2控制部(未图示),其与 第1PWM控制信号同步,通过与变压器T2的二次线圈S2中流过的电流相对 应的脉冲宽度,以180°相位差对开关元件Qp2、 Qn2进行控制。
按照图2说明动作。第1控制部对从FB1端子输入的整流平滑电压,即 与二次线圈Sl中流过的电流相对应的电压和第1阈值电压间的第l误差电压 FBOUT1进行放大,比较第1误差电压FBOUT1和来自三角波振荡器25的三 角波信号CF (Cl),生成与二次线圈Sl中流过的电流相对应的脉冲宽度的 PWM控制信号,反转PWM控制信号来生成驱动信号DRV1,然后输出给开 关元件Qpl的栅极。
此外,第1控制部将第1误差电压FBOUT1和在上下限值的中点将三角 波振荡器25的三角波信号CF (Cl )进行反转后的反转信号CF (CI')进行 比较,生成与二次线圏Sl中流过的电流相对应的脉冲宽度的PWM控制信号, 将PWM控制信号作为驱动信号DRV2输出给开关元件Qnl的栅极。
第2控制部对从FB2端子输入的整流平滑电压,即与二次线圈S2中流过 的电流相对应的电压和第2阔值电压间的第2误差电压FBOUT2进行放大, 比较第2误差电压FBOUT2和来自三角波振荡器25的三角波信号CF ( Cl ), 生成与二次线圈S2中流过的电流相对应的脉冲宽度的PWM控制信号,反转 PWM控制信号来生成驱动信号DRV3,然后输出给开关元件Qp2的栅极。
此外,第2控制部将第2误差电压FBOUT2和在上下限值的中点将三角 波振荡器25的三角波信号CF (Cl )进行反转后的反转信号CF (CI')进行
比较,生成与二次线圈S2中流过的电流相对应的脉沖宽度的PWM控制信号,
将PWM控制信号作为驱动信号DRV4输出给开关元件Qn2的栅极。
而后,才艮据驱动信号DRV1、 DRV2交互地对P型FETQpl、 N型FETQnl 进行开/关,此外,根据驱动信号DRV3、 DRV4交互地对P型FETQp2、 N型 FETQn2进行开/关,该开关动作,根据三角波信号CF ( Cl )的波形,以相同 频率.相同相位并且以基于第1以及第2误差电压的反馈控制的脉冲宽度来进 行,由此对放电管3提供反相的电力,并且将流过》文电管3的电流控制成预定 值。
图3表示实施例1的放电管点亮装置的突发调光的动作波形图。根据通过 与RI端子连接的恒流值决定电阻Rl,由控制电路部lb内的电流反射镜电路 (未图示)任意设定的电流II,进行与CB端子连接的低频振荡器用电容器 C2的充放电,来生成低频的三角波信号CB (C2)。该低频的三角波信号CB (C2 )的上升倾斜和下降倾斜相同。
控制电路部lb比较CB端子的电容器C2的电压和在BURST端子输入的 电压,在BURST端子电压低于电容器C2的电压时,即,在突发调光关闭期 间(例如时刻tl t2),使电流从FB1端子和FB2端子流出,第1以及第2误 差电压FBOUTl、 FBOUT2使向放电管3的供给电力在减少的方向上动作。由 此,使输出突发来减小供给电力,来进行突发调光。控制电路部lb内的突发 调光三角波振荡器26向第l控制部以及第2控制部同时输出突发调光动作时 用于间歇地进行电力供给的突发调光信号。 (异常状态检测电路)
然后,对作为实施例1的特征的异常状态检测电路进行说明。在图1中, 异常状态检测电路7通过比较放电管3的一端的端电压和另一端的端电压,来 检测放电管3的异常状态。
Csl和Cs2是与面板的框体接地之间的浮地电容。在放电管3的一端侧设 置的电容器C9a和电容器C4a的中点连接二极管Dal的阳极,在二极管Dal 的阴极连接电容器Cal的一端和电阻Ral的一端以及电阻Rcl的一端,电容 器Cal的另一端接地。在电阻Ral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bl的一端,电阻Rbl 的另一端接地。在电阻Rcl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dl的一端,电阻Rdl的另一
端接地。
在电阻Ral和电阻Rbl的连接点的分压电压是通过电阻Ral和电阻Rbl 对电容器Cal的两端电压Val进行分压后的电压,该分压电压作为第1基准 电压Vbl输出给比较器CP1的+输入端子。在电阻Rcl和电阻Rdl的连接点 的分压电压是通过电阻Rcl和电阻Rdl对电容器Cal的两端电压Val进行分 压后的电压,该分压电压作为第1 ;险测电压Vcl输出给比^^器CP2的-输入 端子。
在放电管3的另一端一侧设置的电容器C9b和电容器C4b的中点连接二 极管Da2的阳极,在二极管Da2的阴极连接电容器Ca2的一端和电阻Ra2的 一端以及电阻Rc2的一端,电容器Ca2的另一端接地。在电阻Ra2的另一端 连接电阻Rb2的一端,电阻Rb2的另一端接地。在电阻Rcl的另一端连接电 阻Rd2的一端,电阻Rd2的另一端接地。
在电阻Ra2和电阻Rb2的连接点的分压电压,是通过电阻Ra2和电阻Rb2 对电容器Ca2的两端电压Va2进行分压后的电压,该分压电压作为第2基准 电压Vb2输出给比较器CP2的+输入端子。在电阻Rc2和电阻Rd2的连接点 的分压电压是通过电阻Rc2和电阻Rd2对电容器Ca2的两端电压Va2进行分 压后的电压,该分压电压作为第2检测电压Vc2输出给比较器CPl的-输入 端子。
电阻Ral、电阻Rbl、电阻Ra2、电阻Rb2、第l基准电压Vbl、以及第 2基准电压Vb2,与基准电压部对应。电阻Rcl、电阻Rdl、电阻Rc2、电阻 Rd2、第l检测电压Vcl、以及第2检测电压Vc2,与检测电压部对应。
比较器CP1 (第1判定部)是集电极开路型的比较器,将电阻Ral和电阻 Rbl的连接点的第l基准电压Vbl与电阻Rc2和电阻Rd2的连接点的第2检 测电压Vc2进行比较,在第2检测电压Vc2相对于第l基准电压Vbl在预定 范围外时判断为放电管3为异常状态,将该判定结果输出给控制电路部lb的 PRO端子。
比较器CP2 (第2判定部)是集电极开路型的比较器,将电阻Ra2和电阻 Rb2的连接点的第2基准电压Vb2与电阻Rcl和电阻Rdl的连接点的第1检 测电压Vcl进行比较,在第1检测电压Vcl相对于第2基准电压Vb2在预定 范围外时判断为放电管3为异常状态,将该判定结果输出给控制电路部lb的
PRO端子。
在电源电压REG和大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e和电阻Rf的串联电路,电阻 Re和电阻Rf的连接点与比较器CPl的输出端子和比较器CP2的输出端子相 连接。
然后,对如此构成的异常状态检测电路7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各电阻 的常数被设定为Ral=Ra2, Rbl=Rb2, Rcl=Rc2, Rdl=Rd2。此外,各电容器 的常数被设定为C9a=C9b, C4a=C4b。
首先,在二极管Dal的阳极施加通过电容器C9a和电容器C4a对电压VL1 进行分压后的电压。该分压电压通过二极管Dal和电容器Cal进行整流平滑, 在电容器Cal的两端得到电压Val。第1基准电压Vbl是通过电阻Ral和电 阻RM对电压Val进行分压后的电压。第1检测电压Vcl是通过电阻Rcl和 电阻Rdl对电压Val进行分压后的电压。
此外,在二极管Da2的阳极施加通过电容器C9b和电容器C4b对电压VL2 进行分压后的电压。该分压电压通过二极管Da2和电容器Ca2进行整流平滑, 在电容器Ca2的两端得到电压Va2。第2基准电压Vb2是通过电阻Ra2和电 阻Rb2对电压Va2进行分压后的电压。第2检测电压Vc2是通过电阻Rc2和 电阻Rd2对电压Va2进行分压后的电压。
因此,在负载不是异常状态的情况下,电压VL1和电压VL2相互相位相 差180° ,但电压有效值大体相同。因此,对电压VL1和电压VL2进行分压-整 流.平滑后第1基准电压Vbl、第2基准电压Vb2、第l检测电压Vcl、第2 检测电压Vc2的关系为Vbl-Vb2、 Vcl-Vc2。此外,在负载不是异常状态时, 可以将Vc 1 -Vc2设定为与Vb 1 -Vb2相比,例如低10%左右的值。
在负载不是异常状态时,Vbl>Vc2, Vb2>Vcl。因此,比较器CPl和比 较器CP2 —同输出H电平。因此,RPO (保护)端子电压成为通过电阻Re 和电阻Rf对电源电压REG进行分压后的电压,即与RPO端子连接的控制电 路部lb内部的窗口比较器的输入电压成为既不是H电平也不是L电平的电压。 因此,保护电路不动作,继续向放电管3进行输出。
另一方面,在负载为异常状态时,即电压VL1和电压VL2的电压产生电
位差。例如,在电压VL1高于电压VL2时,比较器CP1输出H电平,但比 较器CP2输出L电平,RPO端子电压成为L电平。
此外,在电压VL2高于电压VL1时,比较器CP1的输出是输出L电平, 但比较器CP2输出H电平,RPO端子电压成为L电平。
因此,控制电路部lb在由CT端子的电容器C8决定的计时电路23的计 时期间之后,输出切断电路动作,停止向放电管3输出电压(电力)。
此外,通过比较放电管3—端的端电压和另一端的端电压,在突发调光的 关闭期间,第l基准电压Vbl、第2基准电压Vb2、第l检测电压Vcl以及第 2检测电压Vc2的全部电压,以同一比例下降,因此不会误检测负载的异常状 态。由此,可以比突发调光周期短地设定保护电路的计时期间,可以进行安全 并且最佳的保护动作。
如此,通过简单的结构就可以检测放电管3的一端与面板的框体的地GND 短路的状态、与面板连接的配线的连接器5a、 5b中的一方配线的连接器脱落 的状态、放电管3的一端开路(断开)的状态等多种方式的负载异常状态。
即,通过使用本发明,如果是》丈电管3的一方的端电压和另一方的端电压 产生电位差的状态,则可以检测负载所有的异常状态,可以在放电管3寿命的 末期,进行玻璃管变脆,或者由于溅射的堆积而产生的异常辉光放电(緩慢泄 露),或者向周围部件.图形的电弧放电等的检测 保护。
此外,作为负载的放电管不一定为冷阴极管,也可以为EEFL (External 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外部电极荧光灯管)。此外,还可以使用在冷阴极 管的两端串联连接了电容器的等价EEFL负载等。 (实施例2 )
图4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放电管点亮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图 4所示的实施例2的放电管点亮装置对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1的放电管点亮装 置的不同点在于,在连接器5a和连接器5b之间设置有并联连接的多个放电管 3a、 3b、 3c......。
根据这样的实施例2的放电管点亮装置,在为负载表示正阻抗特性的放电 管时,可以将并联连接了多个放电管3a、 3b、 3c……归总起来视作为一个放 电管负载,可得到与实施例1的放电管点亮装置的动作以及效果相同的动作以
及效果。
(实施例3 )
图5-A表示实施例3的放电管点亮装置的一部分。图5-B表示实施例3 的放电管点亮装置的剩余部分。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放电管点亮装置 的异常状态检测电路的主要结构的电路图。
在图5-A中,在直流电源Vin和大地之间连接有P型FETQpl和N型 FETQnl的串联电路。P型FETQpl和N型FETQnl的连接点经由电容器C3 与共振电路的变压器Tl的一次线圈Pl相连接。变压器Tl的二次线圏Sl经 由连接器5a与放电管3a的一端连接。
P型FETQpl和N型FETQnl的连接点经由电容器C3b与共振电路的变 压器T2的一次线圈P2相连接。变压器T2的二次线圈S2经由连接器5b与放 电管3b的一端连接。
P型FETQpl和N型FETQnl的连接点经由电容器C3c与共振电路的变 压器T3的一次线圈P3相连接。变压器T3的二次线圈S3经由连接器5c与放 电管3c的一端连接。放电管3a 3c的另一端接地。
对P型FETQpl的源极提供直流电源Vin, P型FETQpl的栅极与控制电 路部lb的DRVl端子相连接。N型FETQnl的栅极与控制电路部lb的DRV2 端子连接。
此外,Lrl Lr3表示变压器T1 T3的漏感成分。
变压器Tl的二次线圈SI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la的阴极以及二极管D2 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la、 D2a以及电阻R4a构成管电流;险测电路,检测二次 线圏SI中流过的电流Il,经由电阻R3a、电阻rl和控制电路部lb的FBl端 子对内部的误差放大器的一端输出与检测到的电流成比例的电压。
在放电管3的一端和大地之间连接电容器C9a、电容器C4a的串联电路, 在电容器C9a和电容器C4a的连接点与二极管D6a的阴极以及二极管D7a的 阳极连接。二极管D6a、 D7a以及电阻R11、 Cll构成整流平滑电路,检测与 输出电压VL1成比例的电压,将检测到的电压输出给控制电路部lb的0VP1 端子。
变压器T2的二次线圈S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lb的阴极以及二极管D2b
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lb、 D2b以及电阻R4b构成管电流检测电路,检测二 次线圈S2中流过的电流12,经由电阻R3b和电阻rl和控制电路部lb的FBI 端子向内部的误差放大器的一端输出与检测到的电流成比例的电压。
在放电管3的一端和大地之间连接电容器C9b、电容器C4b的串联电路, 在电容器C9b和电容器C4b的连接点与二极管D6b的阴极以及二极管D7b的 阳极连接。二极管D6b、 D7b以及电阻R11、 Cll构成整流平滑电路,检测与 输出电压VL2成比例的电压,将检测到的电压输出给控制电路部lb的OVP1 端子。
变压器T2的二次线圈S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lc的阴极以及二极管D2c 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lc、 D2c以及电阻R4c构成管电流检测电路,检测二次 线圈S3中流过的电流I3,经由电阻R3c和电阻rl和控制电路部lb的FBI端 子向内部的误差放大器的一端输出与检测到的电流成比例的电压。
在放电管3的一端和大地之间,连接电容器C9c、电容器C4c的串联电路, 在电容器C9c和电容器C4c的连接点与二极管D6c的阴极以及二极管D7c的 阳极连接。二极管D6c、 D7c以及电阻R11、 Cll构成整流平滑电路,检测与 输出电压VL3成比例的电压,将检测到的电压输出给控制电路部lb的OVPl 端子。
此外,对控制电路部lb内部的误差放大器的一端输出从Il到13的合成 电流。此外,在与VL1 VL3成比例的4企测电压中,对控制电路部lb的VP1 端子输出最高的电压信号。 (异常状态检测电路)
然后,对作为实施例3的异常状态检测电路进行说明。在图5-B中,异常 状态检测电路7a比较放电管3 —端的端电压和另一端的端电压,由此来检测 放电管3的异常状态。
Csl、 Cs2、 Cs3是与面板的框体接地之间的浮地电容。在力文电管3a的一 端侧设置的电容器C9a和电容器C4a的中点连接二极管Dal的阳极,在二极 管Dal的阴极连接电容器Cal的一端和电阻Ral的一端以及电阻Rcl的一端, 电容器Cal的另一端接地。在电阻Ral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bl的一端,电阻 Rbl的另一端接地。在电阻Rcl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dl的一端,电阻Rdl的
另一端接地。
在电阻Ral和电阻Rbl的连接点的分压电压是通过电阻Ral和电阻Rbl 对电容器Cal的两端电压Val进行分压后的电压,该分压电压作为第1基准 电压Vbl输出给比较器CP1的+输入端子。在电阻Rcl和电阻Rdl的连接点 的分压电压是通过电阻Rcl和电阻Rdl对电容器Cal的两端电压Val进行分 压后的电压,该分压电压作为第1检测电压Vcl输出给比较器CP2的-输入 端子。
在放电管3b的另 一端一侧设置的电容器C9b和电容器C4b的中点连接二 极管Da2的阳极,在二极管Da2的阴极连接电容器Ca2的一端和电阻Ra2的 一端以及电阻Rc2的一端,电容器Ca2的另一端接地。在电阻Ra2的另一端 连接电阻Rb2的一端,电阻Rb2的另一端接地。在电阻Rc2的另一端连接电 阻Rd2的 一端,电阻Rd2的另 一端接地。
在电阻Ra2和电阻Rb2的连接点的分压电压,是通过电阻Ra2和电阻Rb2 对电容器Ca2的两端电压Va2进行分压后的电压,该分压电压作为第2基准 电压Vb2输出给比较器CP2的+输入端子。在电阻Rc2和电阻Rd2的连接点 的分压电压,是通过电阻Rc2和电阻Rd2对电容器Ca2的两端电压Va2进行 分压后的电压,该分压电压作为第2基准电压Vc2输出给比较器CP3的-输 入端子。
在放电管3c的一端一侧设置的电容器C9c和电容器C4c的中点连接二极 管Da3的阳极,在二极管Da3的阴极连接电容器Ca3的一端和电阻Ra3的一 端以及电阻Rc3的一端,电容器Ca3的另一端接地。在电阻Ra3的另一端连 接电阻Rb3的一端,电阻Rb3的另一端接地。在电阻Rc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 Rd3的一端,电阻Rd3的另 一端接地。
在电阻Ra3和电阻Rb3的连接点的分压电压,是通过电阻Ra3和电阻Rb3 对电容器Ca3的两端电压Va3进行分压后的电压,该分压电压作为第3基准 电压Vb3输出给比较器CP3的+输入端子。在电阻Rc3和电阻Rd3的连接点 的分压电压是通过电阻Rc3和电阻Rd3对电容器Ca3的两端电压Va3进行分 压后的电压,该分压电压作为第3基准电压Vc3输出给比较器CP1的-输入 端子。
电阻Ral、电阻Rbl、电阻Ra2、电阻Rb2、电阻Ra3、电阻Rb3、第l 基准电压Vbl、第2基准电压Vb2以及第3基准电压Vb3,与基准电压部对 应。电阻Rcl、电阻Rdl、电阻Rc2、电阻Rd2、电阻Rc3、电阻Rd3、第l 检测电压Vcl 、第2检测电压Vc2以及第3检测电压Vc3,与检测电压部对应。
比较器CP1 (第1判定部)是集电极开路型的比较器,将电阻Ral和电阻 Rbl的连接点的第1基准电压Vbl与电阻Rc3和电阻Rd3的连接点的第3检 测电压Vc3进行比较,在第3检测电压Vc3相对于第1基准电压Vbl在预定 范围外时判断为放电管3a或3c为异常状态,将该判定结果输出给控制电路部 lb的PRO端子。
比较器CP2 (第2判定部)是集电极开路型的比较器,将电阻Ra2和电阻 Rb2的连接点的第2基准电压Vb2与电阻Rcl和电阻Rdl的连接点的第1检 测电压Vcl进行比较,在第1检测电压Vcl相对于第2基准电压Vb2在预定 范围外时判断为放电管3a或3b为异常状态,将该判定结果输出给控制电路部 lb的PRO端子。
比较器CP3 (第3判定部)是集电极开路型的比较器,将电阻Ra3和电阻 Rb3的连接点的第3基准电压Vb3与电阻Rc2和电阻Rd2的连接点的第2检 测电压Vc2进行比较,在第2检测电压Vc2相对于第3基准电压Vb3在预定 范围外时判断为放电管3b或3c为异常状态,将该判定结果输出给控制电路部 lb的PRO端子。
在电源电压REG和大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e和电阻Rf的串联电路,电阻 Re和电阻Rf的连接点与比较器CP1的输出端子和比较器CP2的输出端子以 及比较器CP3的输出端子相连接。
此外,设Ral/Rbl=Ra2/Rb2=Ra3/Rb3>Rcl/Rdl=Rc2/Rd2=Rc3/Rd3,并且 设C9a/C4a=C9b/C4b=C9c/C4c。
如图6所示,在将比较器CP1 CP3的输出端子设为p、 q、 r时,各比较 器CP1 CP3的各输出成为H电平(H)或L电平(L)。在图6中,将放电管 3a 3c设为CCFL1 3。
在CCFL1 3全部正常时,各个比较器CP1 CP3输出全部成为H电平。 此外,在CCFL1的电压已下降时,仅CP1的输出成为L电平。在CCFL2的
电压已下降时,仅CP2的输出成为L电平。在CCFL3的电压已下降时,仅 CP3的输出成为L电平。
此外,在两个CCFL的电压同时下降时,可以考虑对该两个CCFL的电压 进行比较的比较器的输入,会由于各个的CCFL的电压的下降电平而不同。
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其他的比较器会成为L电平。例如,在CCFL1 和CCFL2的电压降低时,CP1的输出成为L电平。此外,在两个CCFL的电 压同时降低时,例如在CCFL1和CCFL2的电压降低时,当4要超过分压电阻的 比例的程度CCFL2的电压下降大于CCFL1的电压下降时,COMP2的输出成 为L电平。
因此,三个放电管全部成为异常状态的概率极低,但例如即使在该情况下, 如果为在CCFL1 CCFL3的电压中产生电位差的状态,因为CP1 CP3中的某 一个比较器成为L电平,所以实质上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安全并且最佳的 保护动作。
此外,在实施例3中,对应于三个放电管3a 3c,在异常状态检测电路7a 中设置了三个基准电压部Ral、 Rbl, Ra2、 Rb2, Ra3、 Rb3,三个检测电压部 Rcl、 Rdl, Rc2、 Rd2, Rc3、 Rd3,以及三个比较器CP1 CP3,但放电管不限 于三个,放电管只要为两个以上即可,此时,通过设置与放电管相同数量的基 准电压部、相同数量的检测电压部、以及相同数量的比较器,就可以得到与实 施例3的动作以及效果相同的动作和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放电管点亮装置,其具有检测负载的异常状态的异常状态检测电路,并在放电管的两端输出电压,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状态检测电路,具有基准电压部,其生成第1基准电压和第2基准电压,该第1基准电压是把所述放电管一端的端电压整流平滑后的电压通过一定的第1比率进行分压后的电压,该第2基准电压是把所述放电管另一端的端电压整流平滑后的电压通过一定的第1比率进行分压后的电压;检测电压部,其生成第1检测电压和第2检测电压,该第1检测电压是把所述放电管一端的端电压整流平滑后的电压通过一定的第2比率进行分压后的电压,该第2检测电压是把所述放电管另一端的端电压整流平滑后的电压通过一定的第2比率进行分压后的电压;第1判定部,其在所述第2检测电压相对于所述第1基准电压是预定范围外时,判断为所述负载为异常状态;以及第2判定部,其在所述第1检测电压相对于所述第2基准电压是所述预定范围外时,判断为所述负载为异常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管点亮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放电管的两端输出反相位的电压。
3. —种放电管点亮装置,其具有检测负载的异常状态的异常状态检测电 路,并在N个(N22)放电管中的各个放电管的一端输出电压,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状态检测电路具备在将所述N个放电管按顺序编号为从第1 号到第N号时,生成把第1号放电管一端的端电压至第N号放电管一端的端 电压整流平滑后的电压通过一定的第1比率进行分压后的第1基准电压至第N 基准电压的基准电压部;生成把第1号放电管一端的端电压至第N号放电管 一端的端电压整流平滑后的电压通过一定的第2比率进行分压后的第l检测电 压至第N检测电压的检测电压部;以及仅在所述检测电压前附加的数值与所 述基准电压前附加的数值不同时,比较所述检测电压和所述基准电压,在所述 检测电压相对于所述基准电压是预定范围外时,判断为所述负载为异常状态的 N个判定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放电管点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管为EEFL。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公开一种放电管点亮装置。具有基准电压部,其生成第1基准电压和第2基准电压,该第1基准电压和第2基准电压分别为,把放电管一端及另一端的端电压整流平滑后的电压通过一定的第1比率进行分压后的电压;检测电压部,其生成第1检测电压和第2检测电压,该第1检测电压和第2检测电压分别为,把放电管一端及另一端的端电压整流平滑后的电压通过一定的第2比率进行分压后的电压;第1判定部,其在第2检测电压相对于第1基准电压在预定范围外时,判断为负载为异常状态;以及第2判定部,其在第1检测电压相对于第2基准电压在预定范围外时,判断为负载为异常状态。
文档编号H05B41/24GK101370341SQ20081012976
公开日2009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7日
发明者中野利浩, 平田和重, 木村研吾, 赵在熙 申请人:三垦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