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辊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6377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却辊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辊筒,尤其涉及到一种冷却辊筒。
背景技术
目前的冷却辊筒,其结构包括筒体和一对设置在筒体两端的接头,筒体包括套装 在一起的内筒体和外筒体,内、外筒体之间设置有冷却通道,所述的接头中设置有与冷却通 道相通的冷却接口。使用时,冷却水在从筒体的一端流向另一端的过裎中,温度不断升高, 使得筒体表面上沿着轴向的各点的温度不同,影响了冷却效果。此外,上述的这种单流向的 冷却辊筒,使用时,冷却通道的流量较小,进一步影响了冷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得辊筒表面上沿着轴向的各点的 温度保持一致的冷却辊筒。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冷却辊筒,包括筒体和一对 设置在筒体两端的接头,所述的筒体包括套装在一起的内筒体和外筒体,内、外筒体之间设 置有一对间隔布置的冷却通道,与之相对应,所述的接头中设置有分别与两个冷却通道相 通的冷却接口。所述内、外筒体之间的冷却通道呈螺旋状排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筒体的冷却通道设置成双流向结构,通 过双向进水,使得筒体表面上沿着轴向的各点的温度保持一致,大大改善了冷却效果;此 外,这种双流向的冷却通道,增加了冷却水的流量,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筒体,11、内筒体,12、外筒体,13、第一冷却通道,14、第二冷却通道,2、接 头,21、第一冷却接口,22、第二冷却接口,3、旋转接头,31、第一冷却口,32、第二冷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却辊筒,包括筒体1和一对设置在筒体1两端 的接头2,筒体1包括套装在一起的内筒体11和外筒体12,内、外筒体11和12之间间隔布 置有一对螺旋状的冷却通道即第一冷却通道13和第二冷却通道14,与之相对应,所述的接 头2中设置有与第一冷却通道13相通的第一冷却接口 21和与第二冷却通道14相通的第 二冷却接口 22。实际应用时,两端的接头2分别与一个旋转接头3相连,旋转接头3中设置 有与第一冷却接口 21相通的第一冷却口 31和与第二冷却接口 22相通的第二冷却口 32。使用时,一股冷却水从左端的旋转接头3中第一冷却口 31流入,经过左端的接头2中的第一冷却接口 21和筒体1中的第一冷却通道13以及右端接头2中的第二冷却接口 22,从右端的旋转接头3中的第二冷却口 32中流出;另一股冷却水从右端的旋转接头3中 第一冷却口 31流入,经过右端的接头2中的第一冷却接口 21和筒体1中的第二冷却通道 14以及左端接头2中的第二冷却接口 22,从左端的旋转接头3中的第二冷却口 32中流出。 这样就在筒体1中形成了双向水流,使得筒体1表面上沿着轴向的各点的温度保持一致,大 大改善了冷却效果。
权利要求1.冷却辊筒,包括筒体和一对设置在筒体两端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包括 套装在一起的内筒体和外筒体,内、外筒体之间设置有一对间隔布置的冷却通道,与之相对 应,所述的接头中设置有分别与两个冷却通道相通的冷却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筒体之间的冷却通道呈螺旋 状排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得辊筒表面上沿着轴向的各点的温度保持一致的冷却辊筒,包括筒体和一对设置在筒体两端的接头,所述的筒体包括套装在一起的内筒体和外筒体,内、外筒体之间设置有一对间隔布置的冷却通道,与之相对应,所述的接头中设置有分别与两个冷却通道相通的冷却接口。本实用新型将筒体的冷却通道设置成双流向结构,通过双向进水,使得筒体表面上沿着轴向的各点的温度保持一致,大大改善了冷却效果;此外,这种双流向的冷却通道,增加了冷却水的流量,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效果。
文档编号G12B15/02GK201838338SQ20102051924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6日
发明者张正俊, 朱先福, 陆新海 申请人:江苏维达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