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导轨连接板及电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65250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导轨连接板及电梯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固定电梯导轨的电梯导轨连接板及具有这种电梯导轨连接板的电梯设备。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垂直输送设备,其在井道内运动。用于电梯的井道的高度跟随楼房建设高度而变化,标准的电梯长度为5m/根,所以每个井道中需要多根导轨连接组成整体,便于导轨在输送方向上对电梯等部件进行导向,每两根导轨都需要一套连接板进行连接,即使用导轨连接板对导轨部件进行连接固定。有关电梯导轨连接板的尺寸和原材料等都有相应的安全规范和标准,如GB/T7588-2003, JG / T 5072. I一 1996,IS007465 等,无需赘述。GB/T7588-2003 中规定的导 轨连接板主要采用较厚的板材作为原材料,利用机械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由于保证零件强度的需要,所采用的板材厚度较大,使得材料成本较高,同时由于材料厚度的影响造成加工难度和成本较高。另外还有采用焊接而成的连接板形式,但由于热加工会造成残余热应力和板材的变形,需要进行热处理和板材整形,也会造成加工成本的上升。传统结构形式的连接板存在的缺点和难度是材料成本高,加工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梯导轨连接板,其可降低材料成本和加工费用。一种电梯导轨连接板,它包括两侧的第一、第二板体及中间的中间凸起部,中间凸起部将第一、第二板体连接在一起且相对于第一、第二板体凸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板体上分别设有贯穿的通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板体的一端与中间凸起部连接,其相对的另一端弯折延伸出第一纵向弯折部;第二板体的一端与中间凸起部连接,其相对的另一端弯折延伸出第二纵向弯折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纵向弯折部的弯折方向与所述中间凸起部的凸起方向一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中间凸起部、第一纵向弯折部及第二纵向弯折部的厚度一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中间凸起部、第一纵向弯折部及第二纵向弯折部的厚度为3飞毫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纵向弯折部的高度与对应板体的厚度的比值在2之间,所述中间凸起部的高度与两个板体的厚度的比值分别在2 3. 5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板体与对应的纵向弯折部之间以弧形过渡,过渡半径分别等于各板体厚度;中间凸起部与第一、第二板体之间分别以弧形过渡连接,过渡半径分别
等于第一、第二板体厚度。[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凸起部包括两侧的凸起部及中间的联接过渡部,两侧的凸起部分别与两个板体连接。另外,还提供一种电梯设备,其具有如前述的电梯导轨连接板。上述电梯导轨连接板,可仅使用板材冲压或折弯等简单工艺加工而成,可降低材料成本和加工费用且可以防止热加工带来的残余热应力;同时中间凸起部能够保证连接强度和寿命;另外,由于中间凸起部的存在,使得电梯导轨连接板只预留了一个与电梯导轨连接的连接面,增强了安装防错功能,同时由于只需要保证一个连接面的加工精度和平面度,降低了加工难度和成本。上述电梯设备,使用上述电梯导轨连接板来连接两个电梯导轨,能够保证连接强度且成本低,且该电梯设备组装时,能降低安装错误,保证施工安全。

图I为一实施例的电梯导轨连接板的立体图;图2为图I所示的电梯导轨连接板的正视图;图3为图I所示的电梯导轨连接板的俯视图;图4为图I所示的电梯导轨连接板连接两个电梯导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电梯导轨连接板的基本构思是仅采用简单的冲压或折弯工艺,使板材形成的电梯导轨连接板的结构仍能够保证连接强度和寿命,从而可以极大地降低材料成本和加工费用,且可以防止热加工带来的残余热应力。请参考附图I至附图3,为一实施例的电梯导轨连接板100,它包括两侧的第一板体110、第二板体120及中间的中间凸起部130。中间凸起部130将第一板体110、第二板体120连接在一起且相对于第一板体110、第二板体120凸起设置。第一板体110、第二板体120上分别设有多个通孔(未标号),以便可以使用标准螺栓等连接件与电梯导轨进行连接、定向。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10的一端与中间凸起部130连接,其相对的另一端弯折延伸出第一纵向弯折部140 ;第二板体120的一端与中间凸起部130连接,其相对的另一端弯折延伸出第二纵向弯折部150。第一纵向弯折部140和第二纵向弯折部150的弯折方向与中间凸起部130相对于两个板体的凸起方向一致。中间凸起部130包括两侧的第一凸起部132、第二凸起部134及中间的联接过渡部136,两侧的凸起部分别与两个板体连接。中间凸起部130和两个纵向弯折部的存在,相当于两个板体上设置了加强筋,使得电梯导轨连接板100的强度和寿命得以增加。另外,传统的电梯导轨连接板,如平板式的电梯导轨连接板,具有正面和背面两个表面,由于与电梯导轨配合的连接面需要较高的加工精度和平面度,所以如果把正面和背面均加工成符合要求的连接面的话,则将导致加工难度高且成本上升;如果只加工其中一个面,则安装时将增加出错的几率。本实施例的电梯导轨连接板100,由于中间凸起部130和两个纵向弯折部的存在,其只有一个面适合加工成连接面,所以不但降低了加工成本,同时具备了安装防错功能。[0027]本实施例的电梯导轨连接板100是利用一块板材通过简单的冲压、折弯工艺形成的。因此,各部分的厚度可以方便地制成一致,当然也可以不一致。原始板材的厚度一般为3飞毫米,本实施例中,加工后第一板体110、第二板体120、中间凸起部130、第一纵向弯折部140和第二纵向弯折部150的厚度一致,且仍为3飞毫米。另外,本实施例中,各纵向弯折部的高度与对应的板体的厚度的比值在2 4之间,如第一纵向弯折部140的高度与第一板体110的厚度的比值在2 4之间;中间凸起部130的高度与两个板体的厚度的比值在2^3. 5之间,本实施例中由于两个板体厚度一致,中间凸起部130的高度与两个板体厚度的两个比值也是一样的。本实施例中,各板体与对应的纵向弯折部之间的加工角度为90度,且以弧形过渡,过渡半径分别等于各板体厚度;中间凸起部130与第一、第二板体之间的加工角度也分别为90度,且分别以弧形过渡连接,过渡半径分别等于第一、第二板体厚度。实际上,前文已述,各部分厚度一致,上述各部分之间的过渡半径也均为原始板材的厚度,为:Te毫米。 上述加工角度当然可以是其他角度。通常采用折弯模具、冲压成型模具等即可加工成需要的角度和形状,同时保证一定的过渡半径。因此,本实施例的电梯导轨连接板100的结构便于加工成型,且由于不存在尖锐的边角,降低了安装工人受伤害的可能性,进而保证施工安全。本实施例的电梯导轨连接板100的使用状态请参考图4,利用第一、第二板体上的通孔,可以方便地使用螺栓200将电梯导轨一 300和电梯导轨二 400连接在一起。另外,还提供了一种电梯设备,其采用前文所述的电梯导轨连接板100将两个电梯导轨连接在一起,具体连接方式请参考图4。该电梯设备采用成本较低的电梯导轨连接板100来连接电梯导轨,成本也得以降低,且由于电梯导轨连接板100结构上的优点,该电梯设备组装时,能降低安装错误,保证施工安全。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电梯导轨连接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侧的第一、第二板体及中间的中间凸起部,中间凸起部将第一、第二板体连接在一起且相对于第一、第二板体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梯导轨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板体上分别设有贯穿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梯导轨连接板,其特征在于,第一板体的一端与中间凸起部连接,其相对的另一端弯折延伸出第一纵向弯折部;第二板体的一端与中间凸起部连接,其相对的另一端弯折延伸出第二纵向弯折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导轨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纵向弯折部的弯折方向与所述中间凸起部的凸起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导轨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中间凸起部、第一纵向弯折部及第二纵向弯折部的厚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导轨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中间凸起部、第一纵向弯折部及第二纵向弯折部的厚度为3飞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导轨连接板,其特征在于,各纵向弯折部的高度与对应板体的厚度的比值在2 4之间,所述中间凸起部的高度与两个板体的厚度的比值分别在疒3. 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导轨连接板,其特征在于,各板体与对应的纵向弯折部之间以弧形过渡,过渡半径分别等于各板体厚度;中间凸起部与第一、第二板体之间分别以弧形过渡连接,过渡半径分别等于第一、第二板体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梯导轨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凸起部包括两侧的凸起部及中间的联接过渡部,两侧的凸起部分别与两个板体连接。
10.一种电梯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导轨连接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导轨连接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侧的第一、第二板体及中间的中间凸起部,中间凸起部将第一、第二板体连接在一起且相对于第一、第二板体凸起。上述电梯导轨连接板可仅使用板材冲压或折弯等简单工艺加工而成,可降低材料成本和加工费用且可以防止热加工带来的残余热应力;同时中间凸起部能够保证连接强度和寿命;另外,由于中间凸起部的存在,使得电梯导轨连接板只预留了一个与电梯导轨连接的连接面,增强了安装防错功能,同时由于只需要保证一个连接面的加工精度和平面度,降低了加工难度和成本。另外,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前述电梯导轨连接板的电梯设备,能够保证连接强度,且成本低。
文档编号B66B7/02GK202643038SQ201220250480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0日
发明者张福军 申请人:苏州天吴电梯装璜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