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报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1763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自动报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射击报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报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军队射击训练和各种体育射击比赛中,报靶是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主要保障工作。因此,报靶装置的设计十分重要。目前,自动报靶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报靶装置是在四个边框布置半导体激光发射器阵列,形成平行光网,其对侧布置光电接收管阵列,检测对射的光电信号,以在靶纸前表面构建一层激光网光电采集系统。例如,在上边框设置多个半导体激光发射器,相应的在下边框也设置相同数量的光电接收管,同样在左边框设置多个半导体激光发射器,在右侧对应设置相同数量的光电接收管,每个半导体激光发射器唯一对应一个光电接收管,即从该激光二极管发出的激光只能被该光电接收管接收。在子弹入射过程中,激光网会被阻挡,分别在光电接收管侧形成理论上与弹径大小相同的投影,通过检测此投影产生的光电信号可以确定水平和垂直两方向的着弹点位置坐标信息,从而得到包括环数和方位的报靶数据。但是受激光发射器物理尺寸限制,光网的密度有限,难以达到精度靶精度定位的要求,而且需要激光发射器和光电接收管一一对射,其结构复杂,实际安装调试困难,数量庞大的激光器成本高昂,缺点明显。另外一种报靶装置使用多层激光线光源形成扇形光幕照明检测方法,由光电接收器件阵列正交布置成L形,并在对角线另一端安装线光源照明激光器,该光电接收器件和线光源照明激光器为一组。并且,该报靶装置需要两组光电接收器件阵列垂直对称设置形成U形,且前后错开距离。相应地,也需要两个线光源照明激光器。在子弹入射过程中,线光源形成的扇形光幕被阻挡,分别在对侧的L形光电接收管阵列上形成对应的投影段,并产生光电信号。其两组光电接收器件阵列检测的数据需经复杂运算才能得到子弹的二维位置坐标。且此两组光电接收器件阵列检测装置须前后错开一定的距离,以避免相互干扰。由于使用了两组L形布置的光电接收器件阵列,其结构同样复杂,调试困难,成本较高。子弹在穿过前后两层光幕时入射角度的差异会造成测量误差加大。依据子弹穿过多层扇形光幕形成投影段的位置需要复杂运算才能计算出弹着点位置坐标信息,必须借助强大的运算处理器如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等,不利于报靶系统的移动化和小型化,也提高了整体成本。通过上述描述可知,目前的报靶系统成本高,且测量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报靶装置,以克服现有报靶系统成本高,且测量精度不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自动报靶装置,包括:第一位置检测单元、第二位置检测单元、靶面及支撑架,所述第一位置检测单元、所述第二位置检测单元及所述靶面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位置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激光模块、第一菲涅尔柱面镜模块以及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所述第一激光模块及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第一侧,所述第一菲涅尔柱面镜模块设置于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三侧,所述第一激光模块用于发射以扇形面射向所述第一菲涅尔柱面镜模块的第一探测激光,所述第一菲涅尔柱面镜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探测激光变换为射向所述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且覆盖所述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的第一检测区域的第一准直匀强光幕,且所述第一准直匀强光幕与所述靶面平行,当子弹穿过第一检测区域时在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上形成第一投影;所述第二位置检测单元包括:第二激光模块、第二菲涅尔柱面镜模块以及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所述第二激光模块及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均设置于支撑架的与所述第一侧相交的第二侧,第二菲涅尔柱面镜模块设置于与所述第二侧相对的第四侧,第二激光模块用于发射以扇形面射向第二菲涅尔柱面镜模块的第二探测激光,第二菲涅尔柱面镜模块用于将第二探测激光变换为射向所述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且覆盖所述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的第二检测区域的第二准直匀强光幕,且第二准直匀强光幕与靶面平行,当所述子弹穿过第二检测区域时在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上形成第二投影;所述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投影和所述第二投影得到包括所述子弹的环数和方位的报靶数据。可选的,所述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光电位置检测模块、第一分组并行采集模块及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当所述子弹穿过所述第一检测区域时,在所述第一光电位置检测模块上形成所述第一投影,所述第一光电位置检测模块产生第一电平变换信号,所述第一分组并行采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平变换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光电位置检测模块、第二分组并行采集模块及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当所述子弹穿过所述第二检测区域时,在所述第二光电位置检测模块上形成所述第二投影,所述第二光电位置检测模块产生第二电平变换信号,所述第二分组并行采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电平变换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平变换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平变换信号得到所述报靶数据。可选的,所述光电位置检测模块包括光电传感器阵列和与所述光电传感器阵列连接的信号调理电路,所述光电传感器阵列包括多个光敏接收器,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包括与所述光敏接收器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放大滤波电路;所述分组并行采集模块包括:数据锁存器、三态门及共阴二极管排电路;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单片机;多个所述放大滤波电路分别与所述数据锁存器的输入端和所述共阴二极管排电路的正极连接,所述共阴二极管排电路的负极与所述单片机的PD端口连接,所述数据锁存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三态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锁存器的使能端和所述三态门的使能端并联后连接于所述单片机的PE端口,所述三态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单片机的PC端口。可选的,所述自动报靶装置包括多组光电位置检测模块和与所述光电位置检测模块一一对应连接的多组分组并行采集模块,各所述共阴二极管排电路的负极分别与所述单片机的各PD端口连接,各所述数据锁存器的使能端和与所述数据锁存器对应的所述三态门的使能端并联后连接于所述单片机的各PE端口,多个所述三态门的输出端一一对应并联后连接于所述单片机的各PC端口。可选的,所述单片机包括以下单片机中的任意一个或其组合:C51单片机、ARM系列单片机和PIC系列单片机。可选的,所述菲涅尔柱面镜模块包括:菲涅尔柱面镜、第一反射镜和与所述第一反射镜正交设置的第二反射镜;所述菲涅尔柱面镜用于接收所述探测激光,并将所述探测激光透射给所述第一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接收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的探测激光,并再次反射所述探测激光,将所述探测激光变换为射向位置检测处理模块且覆盖所述位置检测处理模块的检测区域的准直匀强光幕。可选的,所述自动报靶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激光模块、所述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所述第二激光模块及所述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供电。可选的,所述自动报靶装置还包括: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报靶数据发送至外部设备。可选的,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包括以下模块中的至少一种或其组合:Wi-Fi模块及蓝牙模块。可选的,所述光敏接收器包括以下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PIN光电二极管、雪崩光电二极管和硅光电池。本发明提供的报靶装置,通过设置第一位置检测单元、第二位置检测单元、靶面及支撑架,第一位置检测单元、第二位置检测单元及靶面均设置于支撑架上,第一位置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激光模块、第一菲涅尔柱面镜模块以及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第一激光模块及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均设置于支撑架的第一侧,第一菲涅尔柱面镜模块设置于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三侧,第一激光模块用于发射以扇形面射向第一菲涅尔柱面镜模块的第一探测激光,第一菲涅尔柱面镜模块用于将第一探测激光变换为射向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且覆盖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的第一检测区域的第一准直匀强光幕,且第一准直匀强光幕与靶面平行,当子弹穿过第一检测区域时在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上形成第一投影,第二位置检测单元包括:第二激光模块、第二菲涅尔柱面镜模块以及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第二激光模块及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均设置于支撑架的与第一侧相交的第二侧,第二菲涅尔柱面镜模块设置于与第二侧相对的第四侧,第二激光模块用于发射以扇形面射向第二菲涅尔柱面镜模块的第二探测激光,第二菲涅尔柱面镜模块用于将第二探测激光变换为射向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且覆盖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的第二检测区域的第二准直匀强光幕,且第二准直匀强光幕与靶面平行,当子弹穿过第二检测区域时在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上形成第二投影,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和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得到包括子弹的环数和方位的报靶数据,实现了通过激光模块产生探测激光,通过菲涅尔柱面镜模块得到准直匀强光幕,由于菲涅尔柱面镜产生的准直匀强光幕光网密度较高,且菲涅尔柱面镜模块成本较低,从而,提高了测量精度,降低了成本、减轻了重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报靶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报靶装置的检测原理示意图;图3为菲涅尔柱面镜模块的原理示意图;图4为光电位置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光电位置检测模块、分组并行采集模块及数据处理模块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报靶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报靶装置的检测原理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报靶装置包括:第一位置检测单元、第二位置检测单元、靶面17及支撑架16,第一位置检测单元、第二位置检测单元及靶面17均设置于支撑架16上。第一位置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激光模块11、第一菲涅尔柱面镜模块13以及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12,第一激光模块11及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12均设置于支撑架16的第一侧,第一菲涅尔柱面镜模块13设置于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三侧,第一激光模块11用于发射以扇形面射向第一菲涅尔柱面镜模块13的第一探测激光,第一菲涅尔柱面镜模块13用于将第一探测激光变换为射向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12且覆盖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12的第一检测区域的第一准直匀强光幕,且第一准直匀强光幕与靶面17平行,当子弹18穿过第一检测区域时在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12上形成第一投影。第二位置检测单元包括:第二激光模块21、第二菲涅尔柱面镜模块23以及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22,第二激光模块21及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22均设置于支撑架16的与第一侧相交的第二侧,第二菲涅尔柱面镜模块23设置于与第二侧相对的第四侧,第二激光模块21用于发射以扇形面射向第二菲涅尔柱面镜模块23的第二探测激光,第二菲涅尔柱面镜模块23用于将第二探测激光变换为射向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22且覆盖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22的第二检测区域的第二准直匀强光幕,且第二准直匀强光幕与靶面17平行,当子弹18穿过第二检测区域时在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22上形成第二投影。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12和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22用于根据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得到包括子弹的环数和方位的报靶数据。具体地,第一激光模块11和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12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支撑架16的第一侧,第一菲涅尔柱面镜模块13也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三侧。第二激光模块21和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22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与支撑架16的与第一侧相交的第二侧,第二菲涅尔柱面镜模块23也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与第二侧相对的第四侧。即,若第一激光模块11和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12设置于支撑架16的上侧,则第一菲涅尔柱面镜模块13设置于支撑架16的下侧,第二激光模块21和第二位置处理模块22设置于与上侧相交的左侧或者右侧,图1中示出了第二激光模块21和第二位置处理模块22设置于左侧,则第二菲涅尔柱面镜模块23设置于右侧。第一激光模块11用于发射以扇形面射向第一菲涅尔柱面镜模块13的第一探测激光。第二激光模块21用于发射以扇形面射向第二菲涅尔柱面镜模块23的第二探测激光。第一激光模块11和第二激光模块21可以是只要能发射扇形面的探测激光的激光器,其可以是红光半导体激光器,还可以是红外或者其他可见光的各种激光器。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第一菲涅尔柱面镜模块13用于将第一探测激光变换为射向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12且覆盖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12的第一检测区域的第一准直匀强光幕;第二菲涅尔柱面镜模块23用于将第二探测激光变换为射向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22且覆盖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22的第二检测区域的第二准直匀强光幕。图3为菲涅尔柱面镜模块的原理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菲涅尔柱面镜模块13和第二菲涅尔柱面镜模块23可以分别包括菲涅尔柱面镜301、第一反射镜302和第二反射镜303,第一反射镜302和第二反射镜303正交设置。菲涅尔柱面镜301采用聚烯烃或其他光学材料注压而成,其原理为一个透镜的折射能量仅仅发生在光学表面(例如,透镜表面)。菲涅尔柱面镜301的制作过程为拿掉尽可能多的光学材料,保留表面的弯曲度,以将多个独立的截面安装在一个框架上从而制作出的更轻更薄的柱面透镜,取代昂贵的大尺寸(>500毫米)光学柱面镜。菲涅尔柱面镜301相较于传统的光学玻璃透镜,具有重量轻,材料来源丰富,制作方便,口径大,厚度薄等优点。菲涅尔柱面镜301具有平行聚焦特性。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菲涅尔柱面镜301用于接收探测激光,并将探测激光透射给第一反射镜302,第二反射镜303接收第一反射镜302反射后的探测激光,并再次反射探测激光,将探测激光变换为射向位置检测处理模块且覆盖位置检测处理模块的检测区域的准直匀强光幕19。即菲涅尔柱面镜301将探测激光变换为准直匀强光幕,再经过第一反射镜302和第二反射镜303后转向180度,射向位置检测处理模块。准直匀强光幕19意为该光幕中的光线为平行光线,且光幕中的光能分布均匀。可选的,第一准直匀强光幕和第二准直匀强光幕位于同一平面。可选的,菲涅尔柱面镜301的长度大于位置检测处理模块的检测区域的宽度。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区域的宽度为520毫米,则菲涅尔柱面镜301的长度大于520毫米,形成的准直匀强光幕的宽度至少为520毫米。可选的,第一反射镜302和第二反射镜303的中心距为45毫米。第一准直匀强光幕和第二准直匀强光幕位于靶面17后方,与靶面平行且相距几厘米,与靶面弹痕无关,即使靶面17被打烂,也不影响测量。可选的,第一激光模块11设置于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12远离靶面17的一侧。第二激光模块21设置于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22远离靶面17的一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报靶装置的检测原理如下:如图2所示,当子弹18穿过第一检测区域时,由于第一准直匀强光幕的存在,会在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12上形成第一投影,即在X坐标方向形成第一投影,此时子弹18也同时穿过第二检测区域,由于第二准直匀强光幕的存在,子弹18在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22上形成第二投影,即在Y坐标方向形成第二投影。也就是说,子弹18穿越X坐标方向和Y坐标方向的两维准直匀强光幕的检测区域时,会在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12和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22上形成等弹径的投影。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12和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22根据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对其进行简单处理,得到X坐标方向和Y坐标方向两维数据,即可获得报靶数据,报靶数据包括子弹18的环数和方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报靶装置,通过设置第一位置检测单元、第二位置检测单元、靶面及支撑架,第一位置检测单元、第二位置检测单元及靶面均设置于支撑架上,第一位置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激光模块、第一菲涅尔柱面镜模块以及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第一激光模块及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均设置于支撑架的第一侧,第一菲涅尔柱面镜模块设置于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三侧,第一激光模块用于发射以扇形面射向第一菲涅尔柱面镜模块的第一探测激光,第一菲涅尔柱面镜模块用于将第一探测激光变换为射向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且覆盖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的第一检测区域的第一准直匀强光幕,且第一准直匀强光幕与靶面平行,当子弹穿过第一检测区域时在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上形成第一投影,第二位置检测单元包括:第二激光模块、第二菲涅尔柱面镜模块以及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第二激光模块及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均设置于支撑架的与第一侧相交的第二侧,第二菲涅尔柱面镜模块设置于与第二侧相对的第四侧,第二激光模块用于发射以扇形面射向第二菲涅尔柱面镜模块的第二探测激光,第二菲涅尔柱面镜模块用于将第二探测激光变换为射向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且覆盖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的第二检测区域的第二准直匀强光幕,且第二准直匀强光幕与靶面平行,当子弹穿过第二检测区域时在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上形成第二投影,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和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得到包括子弹的环数和方位的报靶数据,实现了通过激光模块产生探测激光,通过菲涅尔柱面镜模块得到准直匀强光幕,由于菲涅尔柱面镜产生的准直匀强光幕光网密度较高,且菲涅尔柱面镜模块成本较低,从而,提高了测量精度,降低了成本、减轻了重量。进一步地,请继续参照图1,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1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光电位置检测模块123、第一分组并行采集模块122及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21,当子弹穿过第一检测区域时,在第一光电位置检测模块123上形成第一投影,第一光电位置检测模块123产生第一电平变换信号,第一分组并行采集模块122用于将第一电平变换信号输出至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21。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2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光电位置检测模块223、第二分组并行采集模块222及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21,当子弹穿过第二检测区域时,在第二光电位置检测模块223上形成第二投影,第二光电位置检测模块223产生第二电平变换信号,第二分组并行采集模块222用于将第二电平变换信号输出至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21。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21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21用于根据第一电平变换信号和第二电平变换信号得到报靶数据。图4为光电位置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光电位置检测模块、分组并行采集模块及数据处理模块的连接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一种更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光电位置检测模块还包括通光窗口,第一准直匀强光幕和第二准直匀强光幕射向光电位置检测模块的通光窗口。如图5所示,光电位置检测模块包括光电传感器阵列和与光电传感器阵列连接的信号调理电路,光电传感器阵列包括多个光敏接收器,信号调理电路包括与光敏接收器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放大滤波电路。分组并行采集模块包括:数据锁存器、三态门及共阴二极管排电路,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单片机。多个放大滤波电路分别与数据锁存器的输入端和共阴二极管排电路的正极连接,共阴二极管排电路的负极与单片机的PD端口连接,数据锁存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三态门的输入端连接,数据锁存器的使能端和三态门的使能端并联后连接于单片机的PE端口,三态门的输出端连接于单片机的PC端口。数据锁存器用于锁存光敏接收器输出的电平,三态门输出用于控制与其对应的光敏接收器数据输出与否,共阴二极管排电路用于探测本组的光敏接收器线阵是否有信号输出。自动报靶装置包括多组光电位置检测模块和与光电位置检测模块一一对应连接的多组分组并行采集模块。因此,共阴二极管排电路、数据锁存器及三态门也有多个。各共阴二极管排电路的负极分别与单片机的各PD端口连接,各数据锁存器的使能端和与其对应的三态门的使能端并联后连接于单片机的各PE端口,多个三态门的输出端一一对应并联后连接于单片机的各PC端口。下面以图5为例,对该自动报靶装置的光电位置检测模块、分组并行采集模块及数据处理模块的连接方式及工作过程进行说明:该自动报靶装置包括16组光电位置检测模块,每组光电传感器线阵有16个光敏接收器,其输出按顺序分别连接于16路数据锁存器的数据输入端及16端共阴二极管排电路的正极,共阴二极管排电路的公共端为负极可产生一个“有效”信号输出。16路数据锁存器的数据输出端按顺序分别连接16路三态门输出,16路数据锁存器的实现“锁存使能”功能的使能端与16路三态门的实现“输出使能”的使能端并联,连接于单片机的PE端口,形成“输出”控制信号输入。这样每组共有16路数据输出(0-15)、一路“有效”信号输出、一路“输出”控制信号输入。将每组的“有效”信号输出按顺序排列为PD0-PD15,连接到数据处理模块的各PD端口;每组的“输出”信号输出按顺序排列为PE0-PE15,连接到数据处理模块的各PE端口;将每组的数据输出分别并联,最后形成16路数据输出PC0-PC15连接到数据处理模块的各PC端口。数据处理模块通过PD端口接收到某个分组并行数据采集模块发出的“有效”信号后,通过对应的数据处理模块PE端口发出“输出”控制信号使该组并行数据采集模块锁存并通过数据处理模块的PC端口读取该组的数据,将PD端口数据及PC端口数据经简单处理可得到子弹的弹着点的一维坐标,配合另一维检测可得到弹着点的环数及方位。采用经菲涅尔柱面镜准直匀强光幕及一列若干光电位置检测模块的结构,并仅对输出“有效”信号的模块进行并行数据采集方式配合高性能单片机的方式,使数据采集、读取、处理全过程速度大幅度提高,一次全处理过程仅需几个微秒,在子弹穿越光幕期间(20-80uS)可进行多次采集并复合数据以避免外界光或电脉冲的干扰,保证其数据的可靠性,从而大大降低漏报及误报率,并可通过插值算法提高定位精度。在上述例子中,当子弹穿越匀强准直光幕时,在X坐标方向的其中的一组第一光电位置检测模块上形成等弹径的第一投影,并在该组第一光电位置检测模块中的某个或者某几个光敏接收器上产生电平变换信号,通过与该组第一光电位置检测模块对应的第一分组并行采集模块中的共阴二极管排电路对该组第一光电位置检测模块进行数据锁存采集,同时该共阴二极管排电路通知单片机以并行方式读取该组第一光电位置检测模块中的检测点(光敏接收器)的位置数据,无电平变换信号产生的其他第一光电位置检测模块不予采集,从而,提高了采集速度,仅用几个微秒便完成了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校准。在Y坐标方向的处理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可选的,自动报靶装置可以包括16组光电位置检测模块和16组与光电位置检测模块一一对应的分组并行采集模块。每组光电位置检测模块包括16个光敏接收器和16个与光敏接收器一一对应连接的放大滤波电路。可选的,单片机包括以下单片机的任意一个或其组合:C51单片机、ARM系列单片机和PIC系列单片机。可选的,光敏接收器包括以下器件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PIN光电二极管、雪崩光电二极管(AvalanchePhotoDiode;简称:APD)和硅光电池。可选的,如图1所示,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报靶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15,电源模块15用于为第一激光模块11、第一位置检测处理模块12、第二激光模块21及第二位置检测处理模块22供电。可选的,如图1所示,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报靶装置还包括:无线数据传输模块14,无线数据传输模块14用于将报靶数据发送至外部设备。这里的外部设备可以是除自动报靶装置之外的其他设备,例如,射击者的终端设备上,以便于射击者及时了解自己的射击数据。无线数据传输模块14包括以下模块中的至少一种或其组合:Wi-Fi模块及蓝牙模块。可选的,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报靶装置的支撑架四周还可以设置防弹边框。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报靶装置具体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采用激光器产生的激光照明光幕,以及光电位置检测模块的线阵式光电接收方式,不受周围环境如温度、气流、邻靶道射击枪声的干扰。2、采用扇面激光束经菲涅尔柱面镜得到准直匀强光幕,降低了成本、减轻了重量并充分利用激光单色性好的特点,进一步,可以在光电位置检测模块内加装窄带滤光片,进一步降低的杂散光干扰,提高了信噪比,可适用于室内外各种环境。3、采用分组并行数据采集、处理方式,检测时间短到微秒量级,在子弹穿越光幕时可多次测量其位置,可滤除外界干扰,因而大幅度降低了误报率和漏报率,并且通过插值算法提高了测量精度。4、采用模块化结构,体积小,重量轻,通过支撑架与靶面刚性稳固连接,既适用固定靶也适用移动靶。5、探测区域为靶面后与靶面平行且相距几个厘米的准直匀强光幕,与靶面弹痕无关,即使靶面打烂也不影响测量。6、采用模块式结构,成本低,维护方便,能耗小,使用寿命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