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夹层玻璃的树脂膜、包含其的夹层玻璃和包含夹层玻璃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194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用于夹层玻璃的树脂膜、包含其的夹层玻璃和包含夹层玻璃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2016年7月29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6-0097363并要求该申请的优先权,上述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本公开涉及用于夹层玻璃的树脂膜、包含树脂膜的夹层玻璃、以及包含夹层玻璃的车辆。
背景技术
:通常,当包括一对玻璃面板和插入玻璃面板之间的树脂膜的夹层玻璃破碎时,其碎片不会飞散,确保优异的安全性,因此夹层玻璃通常用作道路车辆如汽车或建筑物的窗户玻璃。夹层玻璃需要具有隔音性能。隔音性能表示为频率依赖的传输损耗,jisa4708在500hz或更高的频率范围内根据隔音等级通过特定值规定了传输损耗。然而,由于2000hz附近的频率区域的重合效应,隔音性能显著降低。这里,重合效应是指以下现象:当声波入射至玻璃面板时,横波由于玻璃面板的刚性和惯性而在玻璃表面上传播,并且横波和入射声波之间的共振引起声音的传输。现有技术夹层玻璃对于防止碎片的散射是有用的,但是由于在2000hz附近的频带中的重合效应,不能避免隔音性能的劣化,因此在这个意义上,需要改进现有技术的夹层玻璃。基于等效响度曲线,已知与其它频率范围相比人类的耳朵在1000至6000hz的频率范围内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这意味着,消除由于重合效应导致的隔音性能的降低对于期望的隔音性能是重要的。因此,为了提高夹层玻璃的隔音性能,需要通过防止由于重合效应而发生的传输损失在最小部分中的劣化而降低重合效应(下文中,在最小部分中的传输损失将被称为“tl值”)。为了防止tl值的劣化,已经提出了各种方法,例如增加夹层玻璃的质量,配置多夹层玻璃,分割夹层玻璃的面积,改进支撑夹层玻璃的结构等。然而,这些方法并不显示出令人满意的效果,并且在商业方面的成本上不合适。对于隔音性能的需求已经增长,例如,建筑玻璃窗中的大约室温下的玻璃需要高隔音性能。因此,即使环境温度在从低温区域到高温区域的宽温度范围内变化,也需要夹层玻璃具有期望的隔音性能。然而,使用由增塑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形成的树脂膜制造的现有技术的夹层玻璃显示隔音性能的最高温度为室温或更高,其在室温附近的隔音性能差。此外,已经尝试确保期望的隔音性能,但是当与玻璃面板组合以制造夹层玻璃时,树脂膜过度软化以致引起诸如面板剪切或发泡的问题。具体地说,已提出(请参见以下专利文献1)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或更低的聚合物膜,例如,形成为氯乙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膜和和增塑剂聚乙烯醇缩醛膜的层叠体的聚合物膜。然而,在根据jisa4706的隔音性能评级中,聚合物膜不能显示出ts-35或更高的隔音性能,并且在显示隔音性能的温度范围上受到限制,在很大的温度范围内不能表现出理想的隔音性能。此外,已经提出了一种夹层玻璃的中间层,其包括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中缩醛化度为60至85mol%和乙酰基含量为8至30mol%的总和为75mol%或更大,以及浊点为50℃或更低的增塑剂。中间层明确地提高隔音性能和温度依赖性;然而,由于中间层柔软,当与玻璃面板结合以制造夹层玻璃时,容易引起诸如面板剪切、发泡等问题。此外,已经提出了通过层叠具有各种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两种或更多种类型的树脂以具有宽温度范围内的振动阻尼而形成的结构(请参见专利文献2)。该结构被描述为在宽温度范围内具有增强的振动阻尼。然而,结构是否具有夹层玻璃所需的性能(如隔音性能或透明性)在其详细描述中不明显,并且该结构不符合安全玻璃的要求,如高冲击能量吸收、如果玻璃破裂时防散射。此外,已经提出了通过层叠包含缩醛基团的碳数为6至10的聚乙烯醇缩醛的膜和增塑剂以及由缩醛基团的碳数为1至4的聚乙烯醇缩醛形成的膜和增塑剂而形成的中间层(以下专利文献3)。该中间层具有增强的隔音性能,所述隔音性能在温度依赖性上略有变化但不足够。另外,已经公开了一种具有3层结构的用于夹层玻璃的中间层,其通过层叠包含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隔音层(在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中缩醛基团的碳数为4至6,且乙酰基键合至的亚乙基基团含量的平均值/主链的全部亚乙基基团含量的摩尔分数为8至30摩尔%)、增塑剂、和包含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表层(在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中缩醛基团的碳数为3至4,且乙酰基键合至的亚乙基基团含量的平均值/主链的全部亚乙基基团含量的摩尔分数为4摩尔%或更小)和增塑剂而形成(请参见专利文献4)。然而,在具有3层结构的中间层的情况下,在形成中间层的挤出过程期间在隔音层和表层之间的界面中形成图案,劣化了中间层和夹层玻璃的外观和光学特性。[
背景技术
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号h02-229742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号s51-106190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号h04-254444专利文献4:韩国专利公开号1993-0021375。技术实现要素:本公开已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产生的上述问题,同时完整地保持了由现有技术所实现的优点。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够增强夹层玻璃的隔音性能和光学性能的用于夹层玻璃的树脂膜。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包括用于夹层玻璃的树脂膜的夹层玻璃。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用于夹层玻璃的树脂膜包括:第一树脂层;层叠在第一树脂层上的第二树脂层;和层叠在第一树脂层下方的第三树脂层,其中第二树脂层和第三树脂层中的一个或多个由第一树脂组合物形成,第一树脂组合物包含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第一增塑剂、第一乙烯-α-烯烃共聚物,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第一树脂组合物,第一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含量为0.1至10重量份,第一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至30,000。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夹层玻璃包括:用于夹层玻璃的树脂膜;层叠在树脂膜上的第一玻璃面板;和层叠在树脂膜下方的第二玻璃面板。附图说明通过随后结合附图所呈现的具体描述将会更为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夹层玻璃的树脂膜的横截面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夹层玻璃的横截面图。图3是安装了由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夹层玻璃形成的挡风玻璃的车辆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描述本公开。本公开引入特定的低聚物,即,将重均分子量在特定范围内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在用于制造夹层玻璃中的树脂膜中,以提高夹层玻璃的隔音性能、光学性能、制造效率等。这将参照附图进行详细描述。1.用于夹层玻璃的树脂膜参见图1,本公开的用于夹层玻璃的树脂膜100包括第一树脂层110、第二树脂层120和第三树脂层130。包括在本公开的用于夹层玻璃的树脂膜100中的第一树脂层110用作通过阻尼噪声来阻挡环境噪声的隔音层。用于形成第一树脂层110的树脂组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可以由包含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和第二增塑剂的第二树脂组合物形成。第二树脂组合物中包含的通过用醛缩醛化聚乙烯醇而获得的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可以具有特定的乙酰基含量。此外,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在主链的亚乙基中可以具有缩醛基团、乙酰基和羟基。具体地,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可以通过如下步骤以粉末形式获得:将通过将聚乙烯醇溶解在水热溶液中而获得的聚乙烯醇水溶液维持在预定温度下,施加醛和催化剂并进行缩醛化以获得反应溶液,将反应溶液维持在高温下,随后进行如中和、洗涤和干燥的处理。这里,当对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时,具有交联分子的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可以容易地通过相对于所获得的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的缩醛化度使用过量的10至200摩尔%的醛、或者添加比一般情况更多量的催化剂而获得。这里,如果醛的过量少于10摩尔%,则在分子之间不容易发生交联,难以在宽温度范围内获得所需隔音性能,如果醛的过量超过200摩尔%,在制备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凝胶化,或者可能减少与醛的反应。因此,相对于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的缩醛化度,优选使用过量10至200摩尔%的醛,更优选过量15至50摩尔%。此外,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也可以通过经由加入少量多官能醛而在分子之间进行交联反应而获得。多官能醛没有特别限制,在非限制性实例中可以是戊二醛,4,4’-(亚乙基二氧基)二苯甲醛,2-羟基己二醇等。另外,多官能醛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聚乙烯醇的羟基的摩尔%,优选为0.001至1.0摩尔%,更优选为0.01至0.5摩尔%。在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中,优选缩醛基团的碳数为4至6,乙酰基含量(指乙酰基键合至的亚乙基基团含量的平均值/主链的全部亚乙基基团含量的摩尔分数,并且可以基于jisk6728测量)为8至30摩尔%,缩醛化度为40摩尔%或更高。如果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中的乙酰基含量小于8摩尔%,则树脂膜的隔音性能可能劣化,如果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中的乙酰基含量超过30mol%,与醛的反应性可能降低。这里,更优选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的乙酰基含量为10至24摩尔%。此外,如果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的缩醛化度小于40摩尔%,则与第二增塑剂的相容性降低,难以以显示隔音性能所需的量添加第二增塑剂。特别地,作为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优选具有窄缩醛化度分布的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具体地,使用的缩醛化度分布的90%或更多在缩醛化度的平均值的-2mol%和+2mol%范围内。这是因为,当使用具有窄缩醛化度分布的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时,可以获得在宽的温度范围内显示优异的隔音性能的树脂膜。具体地,这种树脂膜可通过jis隔音等级ts-40。当将醛和催化剂加入到聚乙烯醇水溶液中时,可以通过将温度降低至优选5℃或更低来获得具有窄缩醛化度分布的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此外,相对于一般用途,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可以通过将催化剂的用量降低至60重量%来获得。根据情况,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也可以通过每次30分钟至3小时逐渐施加少量催化剂,或者通过使用具有不同极性的各种类型的溶剂在每个一定范围的缩醛化度中分别提取具有窄缩醛化度分布的合成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来获得。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的缩醛化度分布可以通过液相色谱法或薄层色谱法测定。其中用于制备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的原料的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500至5,000,更优选为1,000至2,500。如果平均聚合度小于500,则夹层玻璃的耐渗透性可能降低,如果平均聚合度超过5000,则夹层玻璃的强度可能过度增加,从而在应用领域受到限制。另外,用于获得缩醛基团的碳数为4至6的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的醛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单独使用碳数为4至6的正丁醛、异丁醛、戊醛、正己醛、2-乙基丁醛,也可以将其中的两种或更多种混合使用。其中,优选单独使用正丁醛、异丁醛或正己醛,将其中的两种或更多种混合使用,更优选使用能够提高层间粘合强度的正丁醛。如果醛的碳数小于4,隔音性能可能降低,如果醛的碳数超过6,则缩醛化的反应性和室温附近的隔音性能可能降低。在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中,乙酰基键合至的亚乙基含量的标准偏差α优选为2.5至8,更优选为3至6。如果标准偏差α小于2.5,在宽温度范围内获得良好的隔音性能可能受到限制,如果标准偏差α超过8,则隔音性能的最大值可能降低。标准偏差代表显示多少个亚乙基被键合至单个乙酰基的数值,其可通过c-nmr分析得以测量。这里,制备标准偏差α为2.5至8的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在非限制性实例中,可以使用通过在几个阶段对聚乙酸乙烯酯进行皂化而得到的聚乙烯醇缩醛化的方法,对具有不同皂化度的多种聚乙烯醇的混合物缩醛化的方法,混合具有不同乙酰基含量的多种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方法等。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的分子量分布比(mw/mn)优选为1.01至1.50。由于使用分子量分布比(mw/mn)为1.01至1.50的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所以在室温附近的重合效应显著降低,可以获得具有基于jisa4706超过ts-35等级的隔音等级的优秀隔音性能。如果分子量分布比(mw/mn)小于1.01,则难以合成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如果分子量分布比(mw/mn)超过1.50,则tl值可能降低。以这种方式,具有窄范围的分布比(mw/mn)的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可以通过使用分级色谱法分级已知的聚乙烯醇缩醛获得。另外,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的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27,000至270,000,更优选为45,000至235,000。如果数均分子量小于27,000,则夹层玻璃的耐渗透性可能降低,如果数均分子量超过270,000,则夹层玻璃的强度可能过度增加,从而在应用领域受到限制。此外,在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中,乙酰基键合至的亚乙基的封端度优选为0.55至0.90,更优选为0.65至0.80。如果封端度小于0.55,隔音性能可能降低,如果封端度超过0.90,则缩醛化可能度降低,降低夹层玻璃的耐冲击性。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可以通过将其中乙酰基键合至的亚乙基的封端度为0.55至0.90的聚乙烯醇缩醛化而获得。当使用具有高随机性的聚乙烯醇时,可以获得具有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并且可通过使用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制备具有所需流动性并且能够有效地将负能转化成热能的树脂膜。同时,当将10重量%的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溶解在乙醇和甲苯(重量比:1:1)的混合溶液中时,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优选为粘度为200至1000cp(通过bm型粘度计测量)的交联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更优选粘度为300至800cp的交联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当使用交联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时,有效将负能量转化为热能的温度范围可能扩大,以获得即使在室温附近也具有优秀的隔音性能的树脂膜。此外,作为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也可以使用通过混合两种或更多种通过用醛将聚乙烯醇缩醛化得到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而获得的混合物、或者通过使用相对于整个缩醛部分不超过30重量%的范围的不同于上述醛的其他醛进行缩醛化而得到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100重量份第二树脂组合物优选为60至68重量份。包含在第二树脂组合物中的第二增塑剂没有特别限制,基于酯的增塑剂如一元酸酯、多元酸酯等,或基于磷酸的增塑剂如基于有机磷酸的增塑剂、基于有机亚磷酸的增塑剂等,可以在非限制性实例中用作第二增塑剂。一元酸酯优选是通过三甘醇、四甘醇、三丙二醇等与有机酸如丁酸、异丁酸、己酸、2-乙基丁酸、庚酸、正辛酸、2-乙基己酸、壬酸(正壬酸),癸酸等反应获得的基于二醇的酯。具体地,一元酸酯的非限制性实例可以是三甘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甘醇-二-2-乙基己酸酯,三甘醇-二己酸酯,三甘醇-二正辛酸酯等。多元酸酯优选通过使碳数为4至8的直链或分子醇与有机酸如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等反应而得到的酯。具体地,多元酸酯的非限制性实例可以是癸二酸二丁酯、壬二酸二辛酯,己二酸二丁基卡必醇酯等。基于磷酸的增塑剂的非限制性实例可以是磷酸三丁氧基乙酯,磷酸异癸基苯基酯,磷酸三异丙酯等。此外,本领域已知的一般增塑剂也可用作第二增塑剂。第二增塑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100重量份第二树脂组合物优选为30至40重量份。第二树脂组合物可以选择性地进一步包括第二乙烯-α-烯烃共聚物,第二硅烷类化合物和第二添加剂。第二乙烯-α-烯烃共聚物优选为重均分子量为1,000至30,000的低聚物,更优选为重均分子量为3,000至5,000的低聚物。第二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α-烯烃没有特别限制,优选选自丙烯、1-丁烯、1-戊烯、4-甲基-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癸烯、1-十一碳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和1-二十碳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此外,在第二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优选来自乙烯的重复单元(a)的含量为30至90摩尔%,来自α-烯烃的重复单元(b)的含量为10至70摩尔%。第二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100重量份第二树脂组合物可以为0.1至10重量份。第二硅烷类化合物用于增强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和第二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相容性(可分散性)和层之间的粘合性。第二硅烷类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三甲氧基(辛基)硅烷、三甲氧基(十八烷基)硅烷等。第二硅烷类化合物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100重量份第二树脂组合物优选为0.01至3重量份。添加第二添加剂以增强第二树脂组合物的物理性能。第二添加剂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选自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稳定剂、抗氧化剂和热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在非限制性实例中,紫外线吸收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苯并三唑类、二苯甲酮类、氰基丙烯酸酯类等。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是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3”,4”,5”,6”-四氢邻苯二甲酰胺甲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等。另外,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是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十二烷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5-磺基二苯甲酮等。此外,氰基丙烯酸酯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是2-乙基己基-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酯,乙基-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酯等。热稳定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苯磺酸等。紫外线稳定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受阻胺类紫外线稳定剂,金属络合物盐类紫外线稳定剂等。受阻胺类紫外线稳定剂可以是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四(2,2,6,6-四甲基-4-哌啶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sanolls-770、sanolls-765、sanolls-2626、chimassob944ld、thinuvin-622ld、markla-57、markla-77、markla-62、markla-67、markla-63、markla-68、mark-82、markla-87、goodriteuv-3404等。此外,金属络合物盐类紫外线稳定剂可以是镍[2,2]-硫代双(4-叔辛基)酚盐]-正丁基胺、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双[0-乙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磷酸镍、二环己基二硫代磷酸钴、[1-苯基-3-甲基-4-癸酰基-吡唑]镍等。抗氧化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基于酚的抗氧化剂、基于硫的抗氧化剂、基于磷的抗氧化剂等。具体地,抗氧化剂可以是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丁基化羟基苯甲醚(bha)、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硬脂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2,2'-亚甲基-双-(4-甲基-6-丁基苯基酮)、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4,4'-亚丁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酚)丁烷、四[亚甲基-3-(3',5'-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酚)丁烷、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偶酰)苯、双(3,3'-双-(4'-羟基-3'-叔丁基苯酚)丁酸)乙二醇酯等。第二添加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100重量份第二树脂组合物优选为0.01至5重量份。本公开的用于夹层玻璃的树脂膜100包括层叠在第一树脂层110上的第二树脂层120以及层叠在第一树脂层110的下方的第三树脂层130。第二树脂层120和第三树脂层130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由第一树脂组合物形成,并且优选地,第二树脂层120和第三树脂层130都由第一树脂组合物形成。第一树脂组合物包含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第一增塑剂和第一乙烯-α-烯烃共聚物。第一树脂组合物中包含的通过用醛缩醛化聚乙烯醇获得的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可以具有特定的乙酰基含量。此外,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在主链的亚乙基中可以具有缩醛基团、乙酰基和羟基。具体地,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可以通过如下步骤以粉末形式获得:将通过将聚乙烯醇溶解在水热溶液中而获得的聚乙烯醇水溶液维持在预定温度下,施加醛和催化剂并进行缩醛化以获得反应溶液,将反应溶液维持在高温下,随后进行如中和、洗涤和干燥的处理。在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中,优选缩醛基团的碳数为3至4,乙酰基含量(指乙酰基键合至的亚乙基基团含量的平均值/主链的全部亚乙基基团含量的摩尔分数,并且可以基于jisk6728测量)为4摩尔%或更小,缩醛化度为50摩尔%或更高。如果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中的乙酰基含量超过4摩尔%,则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的乙酰基含量与乙酰基含量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异小,树脂膜的隔音性能可能降低。这里,更优选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的乙酰基含量为0.1至2摩尔%。作为用于制备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的原料的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500至5,000,更优选为1,000至2,500。如果平均聚合度小于500,则夹层玻璃的耐渗透性可能降低,如果平均聚合度超过5,000,则夹层玻璃的强度可能过度增加,从而在应用领域受到限制。另外,用于获得缩醛基团的碳数为3至4的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的醛没有特别限定,碳数为3至4的丙醛、正丁醛、异丁醛,4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其中的2种或更多种混合使用。其中,优选使用能够提高层间粘结强度的正丁醛。另外,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的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27,000至270,000,更优选为45,000至235,000。如果数均分子量小于27,000,则夹层玻璃的耐渗透性可能降低,如果数均分子量超过270,000,则夹层玻璃的强度可能过度增加,从而在应用领域受到限制。此外,在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中,乙酰基键合至的亚乙基的封端度优选为0.15至0.40,更优选为0.20至0.35。如果封端度小于0.15,隔音性能可能降低,如果封端度超过0.40,则缩醛化可能度降低,降低夹层玻璃的耐冲击性。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可以通过将其中乙酰基键合至的亚乙基的封端度为0.15至0.40的聚乙烯醇缩醛化而获得。当使用具有高随机性的聚乙烯醇时,可以获得具有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并且可通过使用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制备具有所需流动性并且能够有效地将负能转化成热能的树脂膜。此外,作为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也可以使用通过混合两种或更多种通过用醛将聚乙烯醇缩醛化得到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而获得的混合物、或者通过使用相对于整个缩醛部分不超过30重量%的范围的不同于上述醛的其他醛进行缩醛化而得到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100重量份第一树脂组合物优选为65至75重量份。包含在第一树脂组合物中的第一增塑剂没有特别限制,基于酯的增塑剂如一元酸酯、多元酸酯等,或基于磷酸的增塑剂如基于有机磷酸的增塑剂、基于有机亚磷酸的增塑剂等,可以在非限制性实例中用作第一增塑剂。这里,基于酯的增塑剂和基于磷酸的增塑剂的说明与第二增塑剂的说明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第一增塑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100重量份第一树脂组合物优选为30至30重量份。包含在第一树脂组合物中的第一乙烯-α-烯烃共聚物是重均分子量为1,000至30,000(特别地,3,000至5,000)的低聚物。这里,第一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α-烯烃没有特别限制,优选选自丙烯、1-丁烯、1-戊烯、4-甲基-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癸烯、1-十一碳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和1-二十碳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此外,在第一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优选来自乙烯的重复单元(a)的含量为30至90摩尔%,来自α-烯烃的重复单元(b)的含量为10至70摩尔%。第一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100重量份第一树脂组合物优选为0.1至10重量份。第一树脂组合物可以进一步选择性地包括第一硅烷类化合物和第一添加剂。第一硅烷类化合物用于增强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和第一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相容性(可分散性)和层之间的粘合性。第一硅烷类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三甲氧基(辛基)硅烷或三甲氧基(十八烷基)硅烷。另外,第一硅烷类化合物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100重量份第一树脂组合物优选为0.01至5重量份。添加第一添加剂以增强第一树脂组合物的物理性能。第一添加剂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选自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稳定剂、抗氧化剂和热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这里,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稳定剂、抗氧化剂和热稳定剂的说明与第二添加剂的说明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然而,由于第二树脂层120和第三树脂层130需要具有紫外线阻隔性能,因此与第一树脂层110相比,优选添加具有300至340nm的有效紫外线吸收波长的紫外线吸收剂,以得到为0.01或更大的紫外吸收系数x。紫外线吸收系数x是由{第二树脂层120或第三树脂层130的膜的压力t(mm)}x{紫外线吸收剂含量u(重量份)}定义的值。第一添加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100重量份第一树脂组合物优选为0.01至5重量份。同时,第二树脂层120和第三树脂层130可以具有适当的最大静摩擦系数。具体地,第二树脂层120可具有在约20℃下0.90至1.41的最大静摩擦系数,在约40℃下1.25至1.70的最大静摩擦系数,和在约45℃下1.40至2.10的最大静摩擦系数。此外,第三树脂层130可具有在约20℃下0.90至1.41的最大静摩擦系数,在约40℃下1.25至1.70的最大静摩擦系数,和在约45℃下1.40至2.10的最大静摩擦系数。由于用作表层的第二树脂层120和第三树脂层130具有上述范围内的最大静摩擦系数,当使用本公开的用于夹层玻璃的树脂膜100制造夹层玻璃时,可以获得有利的效果。具体地,通过诸如切割、研磨、成形、清洁、粘结等操作制造夹层玻璃。这里,粘结是在两片玻璃之间插入树脂膜(pvb膜)并去除内部空气以提高玻璃和树脂膜的粘结强度并且确保作为粘结玻璃的可视性的操作。为了控制粘结工序中的夹层玻璃的物理性质,对温度(15至45℃)和湿度(15至40%rh)进行管理。然而,这里,当转移具有树脂膜插入在两片玻璃之间的结构的层压体进行粘结工艺时,玻璃和树脂膜的界面之间可能发生滑动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两片玻璃和树脂膜可以以不对准的状态粘结,制造具有缺陷配对的夹层玻璃。然而,由于本公开的用于夹层玻璃的树脂膜100包括具有上述特定范围的最大静摩擦系数的第二树脂层120和第三树脂层130,因此可以在制造夹层玻璃的过程中防止缺陷配对。在本公开的用于夹层玻璃的树脂膜100中,由于用于形成第一树脂层110、第二树脂层120或第三树脂层130的树脂组合物包含重均分子量为1,000至30,000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各树脂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范围变宽,以减少由于负能量引起的应力,提高用于夹层玻璃的树脂膜100的隔音性能。此外,由于每个树脂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范围变宽,当通过挤出树脂层制备用于夹层玻璃的树脂膜100时,可以增加树脂层之间的剪切应力以最小化图案形成,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用于夹层玻璃的树脂膜100的制备效率可提高1.5倍或更大。2.夹层玻璃本公开提供了包括树脂膜、第一玻璃面板和第二玻璃面板的夹层玻璃。具体地,参见图2,夹层玻璃g中包含的树脂膜100位于夹层玻璃g的中间,与上述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包含在本公开的夹层玻璃g中的第一玻璃面板200和第二玻璃面板300分别层叠在树脂膜100上方和下方。第一玻璃面板200和第二玻璃面板300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玻璃面板。第一玻璃面板200和第二玻璃面板300可以包括相同的组分或不同的组分。具体地,作为第一玻璃面板200和第二玻璃面板300,可以使用浮法平板玻璃,抛光平板玻璃,图案玻璃,嵌丝平板玻璃,内衬玻璃,彩色玻璃,吸热玻璃等。此外,除了无机玻璃,还可以使用具有优异的透明性的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本公开的夹层玻璃g可以根据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制造。在非限制性实例中,本公开的夹层玻璃g可以通过将树脂膜100插入第一玻璃面板200和第二玻璃面板300之间、将其加热或熔融、然后冷却或固化而制造。由于本公开的夹层玻璃g包括上述树脂膜100,所以本公开的夹层玻璃g具有优异的隔音性能和光学性能。3.车辆本公开提供一种包括由夹层玻璃形成的挡风玻璃的车辆。具体地,参见图3,本公开的车辆包括由作为前玻璃的由夹层玻璃g形成的挡风玻璃。挡风玻璃可以让驾驶员用肉眼观察外面并挡住来自外面的风。由于挡风玻璃由夹层玻璃g形成,挡风玻璃具有优异的隔音性能、光学性能和紫外线阻隔性能。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然而,下文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且本公开不限于此。实施例通过制备2重量%树脂的重水-苯溶液,加入少量四甲基硅烷[(ch3)4si]作为标准材料,并在23℃的温度下取第一和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和(a)的质子核磁共振谱来测量第一和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和(a)的缩醛化度。基于jis[聚乙烯醇缩醛试验方法](k-6728-1977)的组成分析段落中的“乙烯醇缩醛的测试方法”,测量第一和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和(a)的缩醛基团含量的平均值。使用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和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gpc(ls-8000系统)的分级作为分级色谱法,将showadenko的hfip分级柱用作柱,并使用六氟异丙醇作为溶剂。实施例11)制备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将190g具有1,700的聚合度的聚乙烯醇用于2,910g纯水并溶解,同时升高温度。将反应体系调节至12℃,并使用201g的35重量%的盐酸和124g丁醛以沉淀聚乙烯醇缩醛。此后,将反应体系在50℃的温度下保持4小时,反应完成。将所得物质用过量的水洗涤以洗去未反应的醛。然后,用盐酸催化剂中和所得物质以除去盐,并干燥以获得为白色粉末的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所获得的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的缩醛化度为65.9摩尔%,乙酰基含量为0.9摩尔%。2)制备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将191g具有1,700的聚合度的聚乙烯醇用于2,890g纯水并溶解,同时升高温度。将反应体系调节至12℃,并使用201g的35重量%的盐酸和130g丁醛以沉淀聚乙烯醇缩醛。此后,将反应体系在50℃的温度下保持5小时,反应完成。将所得物质用过量的水洗涤以洗去未反应的醛。然后,用盐酸催化剂中和所得物质以除去盐,并干燥以获得为白色粉末的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所获得的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的缩醛化度为60.2摩尔%,乙酰基含量为11.9摩尔%。3)制备用于形成第二树脂层和第三树脂层的第一树脂组合物收集70.9g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并加入26g作为第一增塑剂的三甘醇-二-2-乙基丁酸酯、0.6g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g作为第一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mitsui的excerextm、和0.5g作为第一硅烷类化合物的三甲氧基(辛基)硅烷,混合并使用混合辊充分辊压-混合-碾磨以制备第一树脂组合物。4)制备形成第一树脂层的第二树脂组合物收集63.85g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加入36g作为第二增塑剂的三甘醇-二-2-乙基丁酸酯和0.15g作为抗氧化剂的四[亚甲基-3-(3',5'-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混合并使用混合辊充分辊压-混合-碾磨以制备第二树脂组合物。5)制备树脂膜同时挤出第一树脂组合物和第二树脂组合物,并进行浇铸工艺以制备其中顺序层叠第二树脂层/第一树脂层/第三树脂层的树脂膜。作为挤出设备,使用tex,70φ挤出机,brabenderj,螺杆转速为300rpm。在所制备的树脂膜中,第二树脂层的厚度为0.2mm,第一树脂层的厚度为0.2mm,第三树脂层的厚度为0.2mm。此后,使用熔体断裂法将第二树脂层和第三树脂层的表面粗糙度调节至32μm。6)制造夹层玻璃将树脂膜夹在两片浮法平板玻璃之间,每片一边为30cm,方形,厚度为3mm,放入橡胶袋中,以20托的真空度进行脱气20分钟,移至90℃的烘箱中,保持该温度30分钟。然后,使用真空压机临时粘接所得结构,然后在高压釜中在12kg/cm2的压力和135℃的温度的条件下热压,以制备透明夹层玻璃。实施例2除了使用如下制备的第二树脂组合物和调节第二树脂层和第三树脂层的表面粗糙度至22μm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夹层玻璃,所述第二树脂组合物通过收集61.35g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加入并混合36g作为第二增塑剂的三甘醇-二-2-乙基丁酸酯,2g作为第二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mitsui的excerextm,0.5g作为第二硅烷类化合物的三甲氧基(辛基)硅烷和0.15g作为抗氧化剂的四[亚甲基-3-(3',5'-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随后使用混合辊充分辊压-混合-碾磨混合物制备。对比实施例1除了使用如下制备的第一树脂组合物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夹层玻璃,所述第一树脂组合物通过收集73.4g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加入并混合26g作为第一增塑剂的三甘醇-二-2-乙基丁酸酯和0.6g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随后使用混合辊充分辊压-混合-碾磨混合物制备。[实验实施例1]第二树脂层和第三树脂层的最大静摩擦系数的测定将树脂膜安装在水平sus板上,将65×65mm(500g)的平面重物安装在其上,并将sus板倾斜以测量平面重物滑动时的角度。将测得的角度转换为摩擦系数,其结果如表1中所示。[表1][实验实施例2]实施例1、2和对比实施例1中制备的夹层玻璃的物理性质以如下方式进行评价,其结果示于表2中。1)隔音性能:在20℃的温度下,通过用于测试阻尼的振动器(shakerofshikenco.,ltd,[g21-005d])激发夹层玻璃,由其获得的振动特性用机械阻抗放大器([xg-81]oflionco.,ltd)放大,并且通过fft分析仪(yokogawahewlett-packardcompany的[fft谱分析仪hp3582a])解释振动谱。由所获得的损耗系数/夹层玻璃的共振频率的比率计算出传输损耗。结果是,计算频率2000hz附近的传输损耗的无穷小量作为tl值。2)光学性能(光学缺陷):用肉眼观察夹层玻璃,根据是否观察到缺陷来评价光学性能。[表2]类别tl值(db),20℃光学缺陷实施例138未观察到实施例239未观察到对比实施例137观察到参见表2,由于使用包含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制备夹层玻璃,tl值高到足以获得优异的隔音性能,并且由于没有观察到光学缺陷,证实了良好的光学性能。在本公开内容中,由于其中第一树脂层和/或第二树脂层由包含第一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第一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树脂膜被施加到夹层玻璃上,能够提供具有优异隔音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夹层玻璃。此外,由于使用包含第一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第一树脂组合物制备树脂膜,能够防止在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之间以及在第一树脂层和第三树脂层之间形成图案,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树脂膜的制备效率可提高1.5倍或更多。在上文中,虽然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方案和附图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而是可以由本公开所属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而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