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防异物的燃料组件下管座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98320阅读:来源:国知局
组件,保护燃料棒包壳管,提高燃料组件性能。
[0022]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双重防异物下管座俯视图;
[00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双重防异物下管座立体图;
[00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大流水孔下格板俯视图;
[00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下格板沟槽示意图;
[002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不同形式的过滤嵌片;
[0028]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组装过滤嵌片的下格板;
[0029]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过滤管阵示意图;
[0030]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双重防异物结构剖面示意图;
[0031]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过滤管阵示意图;
[0032]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组装过滤嵌片和过滤管阵的下格板;
[0033]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_下管座;2_支撑框架;3_下格板;4_过滤管阵;5_流水孔;6_沟槽;7_过滤嵌片;8_核燃料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如图1 (俯视图,无核燃料棒8)以及图8(剖面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中一些实施例中的下管座1,由支撑框架2、下格板3、过滤嵌片7、过滤管阵4等组成。
[0035]实施例1:
[0036]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些实施例的下管座1,由过滤管座4、过滤嵌片7、下格板3和支撑框架2组成。其中最下层的为支撑框架2,由四个管脚和外围组成,管脚与堆芯下板的固定销配合,起到固定支撑作用。
[0037]下格板3通过焊接连接在支撑框架2上。下格板3由板材机加工制造,为边长约180mm?220mm的正方形,厚度约为15?25mm。如图3所示,下格板3上通过机加工的方式开有流水孔5。流水孔5可以为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其等效直径约为5?7mm。为安装过滤嵌片7,下格板3上通过机加工或线切割的方式开有沟槽6,如图4所示。
[0038]过滤嵌片7为条带状,通过机加工或冲压成型的方式制成。过滤嵌片7的形式多样,如图5所示。过滤嵌片7厚度为0.4mm?1_,其上设计有用于组装的沟槽,沟槽宽度由过滤嵌片7厚度决定,约为0.5mm?1.1mm。相邻沟槽的间距由下格板3上流水孔5的间距决定,约为9mm?13mm。沟槽深度约为过滤嵌片7高度的1/3?2/3。沟槽的设计保证过滤嵌片7可以两两之间十字镶嵌。过滤嵌片7组装成为鸡蛋娄状的结构后,通过下格板3上的沟槽6安装在下格板3上,并通过焊接或钎焊固定。下格板3上的流水孔5因此被过滤嵌片7分割为四份,限制了异物通过的尺寸。
[0039]下格板3嵌入过滤嵌片7后,在其上又安装上过滤管阵4。过滤管阵4由管材和边框围板焊接或钎焊连接而成。过滤管阵4由边框围板、金属管等组成,过滤管阵4的边框围板与下格板大小配合,为边长约180_?220_的正方形,边框围板高度与金属管一致约为5?10mm,厚度约为0.5?1mm。过滤管阵4的金属管一般为圆形(如图7)、矩形(如图9)或其他异型孔形状,等效直径为10?13mm,管高为5?10mm,壁厚为0.4?1mm。金属管通过钎焊或焊接依次连接成管阵,管与燃料棒同轴。然后焊上边框外围起到加固作用。组装好的过滤管阵4座于下格板3上,并评估焊接或钎焊固定。
[0040]如图8所示,在过滤管阵4的每个过滤管单元都正对应一支核燃料棒8,且核燃料棒8伸入过滤管阵4内。安装成十字形的过滤嵌片7和过滤管阵4 一起将大流量孔的冷却水流分割成8份。上述结构可以看出,通过在下格板3上的大孔径流水孔5保证了下管座的低压降性能。通过过滤嵌片7和过滤管阵4的配合,流水孔5被划分为若干份,限制了冷却剂中的异物进入燃料组件,实现强防异物的性能。
[0041]如上所述,便能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但上述实施例仅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结构。为加强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可将上述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过滤嵌片7的形式进行改变,也可对过滤管阵4中金属管的形状进行改变。其原理均为使用双重的防异物装置,将流水孔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通过面积更小的区域,从而限制了异物通过,实现高的防异物性能。
[0042]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双重防异物的燃料组件下管座,包括下格板、支撑框架和过滤结构,所述下格板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上方,贯穿设置了用于安装燃料组件导向管的导向管孔、用于安装燃料组件仪表管的仪表管孔以及用于冷却剂流通和对流量进行再分配的流水孔群,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包括了相互配合的过滤嵌片和过滤管阵,所述过滤嵌片和过滤管阵被配置成共同在冷却剂流通方向上对所述流水孔群的投影面进行了划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防异物的燃料组件下管座,所述流水孔群由一组横截面形状相同或不同的流水孔组成,所述流水孔的横截面形状包括圆形和非圆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孔选用特征尺寸较大的形状以提高流通;所述特征尺寸是指圆孔的直径或非圆孔的外接圆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重防异物的燃料组件下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特征尺寸在8_?11_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双重防异物的燃料组件下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嵌片为条带结构,其上设置有用于组装的沟槽,所述沟槽宽度由所述过滤嵌片厚度决定,相邻所述沟槽的间距由所述下格板上流水孔间距决定,沟槽深度为所述过滤嵌片高度的1/3?2/3 ;所述下格板上设置用于嵌入所述过滤嵌片的沟槽,所述沟槽宽度由所述过滤嵌片厚度决定,所述沟槽深度由所述过滤嵌片高度决定,为所述过滤嵌片高度的1/3?3/2 ;所述沟槽和所述过滤嵌片两两之间十字镶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重防异物的燃料组件下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阵为一定数量管形单元组成的过滤结构,所述管形单元为圆形或多边形,直径为1mm?13_,壁厚为0.4mm?1_,连接后排成阵列;排列时,所述管形单元与燃料棒同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重防异物的燃料组件下管座,涉及压水核反应堆设计领域,下管座下格板采用大流水孔设计,降低压降。为提高防异物性能,下管座首先采用嵌片将大流水孔分割,起到第一重防异物功能;然后采用一种管式防异物装置安装在上管座上方,起到第二重防异物作用。通过双重防异物设置,大流水孔被两次分割,划分为若干份,大大限制了能够通过的异物尺寸,提高防异物能力。因此,大流水孔设计和双重防异物设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重防异物的燃料组件下管座实现了降低压降,提高防异物的性能。
【IPC分类】G21C3-32
【公开号】CN204407015
【申请号】CN201420836447
【发明人】郑轶雄, 干富军, 何广进, 刘松, 周云清, 卢俊强, 童幸, 丁阳
【申请人】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