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笼体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笼体结构改良,尤指具备由若干网片与若干端位接杆所结合组成之笼体。
宠物笼整体上不外包括有二部份,其一为由金属线(铁丝)所构成之笼体,另一则为位在笼体下方之承置座(按供放置承盘之用);而笼体的习用结构主要在相邻的网片间,藉其一网片之金属线延伸折制成套圈,然后以套圈圈设相邻网片侧边的金属线,如此若干网片依序以前述方法组接后,即可构成一笼体。
惟该笼体在制作上因必须将金属线折制成套圈,所以制作上相当费时不便,况且套圈的开口处若没有收束到预定间隙之内,穿置在套圈内的金属线便容易脱出,此种情形在笼体使用一段时间后,各网片间极易脱开,可获得证明,是以此种习用结构设计无疑造成使用者在使用上极大的困扰与不便;此外,各网片乃组接完成后才交付出售,所以为了减少运送的材积,网片间可藉套圈与金属线之结合关系而适当折合,惟折合时各网片仍为连接状,所以能够减少材积所占空间大小实在有限,特别是大型笼体其因为金属线具有相当大的外径,故折收效果更是明显不佳(按大型笼体的构成甚至为金属柱焊接而成,根本无法收折),实难称具有降低材积之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简便、不容易脱开结合状态及不占材质空间的笼体结构改良。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预定数目之网片与预定数目之端位接杆,预定数目之网片,其二侧边上设有接柱;预定数目之端位接杆,其表面开设有至少二接槽,相邻接槽间具预定夹角关系,另各接槽开口处形成有挡缘。藉此各网片之接柱分别穿置在各端位接杆之接槽中,并以挡缘形成限止,使其得以配接结合成一笼体。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局部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衔接网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制成圆形笼体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制成六面笼体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制成八面笼体之结构示意图。图号说明(20)网片 (21)金属线(22)接柱(30)端位接杆 (31)接槽 (32)接槽(33)挡缘 (34)挡缘 (35)间隙(40)中间接杆 (41)接槽 (42)接槽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笼体结构改良,请参阅
图1所示,主要包括有若干网片(20)与若干端位接杆(30),其中该网片(20)可由金属线(21)纵横或任何交错方式结合,而各网片(20)的侧边设有接柱(22),该接柱(22)的外径可大于金属线(21)之外径。
端位接杆(30)系制成柱状,其长向上开设有至少二个接槽(31)、(32),而各接槽(31)、(32)开口外缘处,延伸有相对挡缘(33)、(34),相对挡缘(33)、(34)间预设成有略大于金属线(21)外径而小于接柱(22)外径之间隙(35)。
请再参阅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各网片(20)与各端位接杆(30)间之组接结合,系将网片(20)一侧之接柱(22)穿置在相邻之端位接杆(30)表面所设之接槽(31)中,且金属线(21)部分恰可安置在相对挡缘(33)、(34)间的间隙(35)中,此时接柱(22)置于接槽(22)中,且其外径大于间隙(35),故网片(20)与端位接杆(30)即呈组装、定位状态。
同理,该网片(20)另一端之接柱(22)穿置在另一端位接杆(30)之接槽(32)中,该金属线(21)即穿置于间隙(35)中、接柱(22)即穿置在接槽(32)中,并受开口处之挡缘(33)、(34)限止,而促使网片(20)与端位接杆(30)结合不脱开。
如此以四张网片(20)与四支端位接杆(30)依序接设组合后,即可构成一个具有四个面的笼体;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之网片(20)与端位接杆(30)系分别属于独立构件,彼此藉穿置方式结合,因此在组设、结合上,相当简便、快速;此外,由于网片(20)与端位接杆(30)未组接前,网片(20)与端位接杆(30)不连接在一起,可以适当分别叠置、堆放,材积所占空间可因此而减少,而有利于降低运送成本。
又笼体的设计多半有大小之分,其中大型笼体每一网片(20)具备相当长度,相对使网片(20)占去可观空间,而且必须用较粗外径之金属线(21)为材料,否则网片(20)容易产生弯曲现象,但占大空间及易弯曲之网片(20)并非良好的结构形状,为解决上述习用结构不佳之处,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型态系可在相邻之端位接杆(30)间配设有一中间接杆(40),该中间接杆(40)的表面开设有相对的二接槽(41)、(42),如此网片(20)一端之接柱(22)穿置在端位接杆(30)之接槽(31)、(32)中,而网片(20)另一端之接柱(22)穿置在中间接杆(40)表面所设之接槽(41)、(42)中,使二端位接杆(30)间的距离相当于二片网片(20)长度(按取小同数量之网片与中间接杆组接,可不断变化二端位接杆间的距离);以上组接方式并未特意增加网片(20)长度,所以各网片(20)在未组装前仍属一定大小,不会占用过大空间,而且每隔一段间距后即透过中间接杆(40)衔接组合,致使网片(20)不致有长度过大而产生易弯曲现象,亦即藉本实用新型设计可有效改善习用结构之缺陷无疑。
本实用新型除前述可组成四面结构之笼体外,请参阅图4所示,若将端位接杆(30)之接槽(31)、(32)制成具有适当弧度时,配合圆弧形之网片(20),即可使网片(20)与端位接杆(30)共同组成一圆形形态之笼体;又请参阅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之端位接杆(30)可制成具有适当弯角状,同时令端位接杆(30)表面之开槽(31)、(32)间同样具有预定夹角角度,如此在端位接杆(30)间配设网片(20),即可使整体构成六角形笼体或八角形笼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藉若干网片与若干端位接杆,配合适当的插设组接结合,使各构件不但结构精简,而且不必预先接合,免除占据空间之缺陷。
权利要求1.一种笼体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预定数目之网片与预定数目之端位接杆,预定数目之网片,其二侧边上设有接柱;预定数目之端位接杆,其表面开设有至少二接槽,相邻接槽间具预定夹角关系,另各接槽开口处形成有挡缘;藉此各网片之接柱分别穿置在各端位接杆之接槽中,并以挡缘形成限止,使其得以配接结合成一笼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笼体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相邻网片间可配接一中间接杆,该中间接杆表面开设有二接槽,各接槽开口处形成有挡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笼体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各端位接杆与各网片结合后,可构成多角形状之笼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笼体结构改良,其主要由若干网片与若干端位接杆所构成;其中各网片侧边上设有接柱,各端位接杆上设有接槽,藉此网片与端位接杆间藉接柱穿置在接槽中形而结合成一笼体,以获致制造简便、组设快速,及降低材积所占空间等实用功效。
文档编号A01K31/00GK2421832SQ0022820
公开日2001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22日
发明者刘金龙 申请人: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