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面筋球钻、扩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187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面筋球钻、扩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械,具体说是一种用于对油炸面筋球实施钻孔、扩孔,便于向面筋球内塞馅的油面筋球钻、扩孔装置。
要制做带馅的油面筋,需先对油面筋球进行钻孔和扩孔,只有当油面筋球的内心形成空腔后,才能对其进行塞馅。迄今为止,人们一直沿用手工方法对油炸面筋球进行钻孔、扩孔,即用一只手捏住油面筋球,用另一只手的一个手指在油面筋球上戳一个洞,并用该手指的前端在洞内搅和,使其内的网络状结构被搅碎,从而使油面筋球内心形成空腔。这时,即可将肉馅一类的馅料塞入油面筋球内,从而制成带馅的油面筋。用这种传统的手工方法,虽然也能对油面筋球实施钻孔、扩孔,但难以与塞馅机构相配合,工作效率不高。由于手工钻、扩孔人手直接与油面筋球相接触,很不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面筋球钻、扩孔装置,用该装置对油面筋球实施钻、扩孔,工作效率高、卫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油面筋球钻、扩孔装置的特点是,包括筒形机架,该筒形机架内由内向外依次有外套轴、内套轴和中心轴。筒形机架和外套轴的上、下端间分别有中下轴承和下轴承。下轴承之上的外套轴两侧壁上对应地开有径向通孔,与该径向通孔相对应地内套轴两外侧壁上开有轴向凹槽,两导向销分别依次插入外套轴两侧壁上的径向通孔内和内套轴两外侧壁上的轴向凹槽内。内套轴和中心轴的中上部外圆上均对应地加工有周向凸台,外套轴的径向通孔上侧内圆上和内套轴的内圆对应处均加工有台阶,中心轴外圆上的周向凸台与内套轴上的台阶之间、内套轴外圆上的周向凸台与外套轴内圆上的台阶之间分别安装有弹簧。外套轴的上端套有下轴承盖,该压盖的上表面与筒形机架的上表面平齐。外套轴的上端还固定有皮带轮,该皮带轮通过皮带与下电机的输出轴上的带轮相连。
内套轴的下端伸出筒形机架的下端之外,其端部接有空心钻头,中心轴的下端直径与该空心钻头的内圆直径相适应,且二者间呈滑动配合。中心轴的下端一侧开有轴向凹槽,该轴向凹槽的上端两侧壁上有销孔,销孔内安装有上销轴,空心钻头的下端端部亦开有径向通孔,该通孔内安装有下销轴,弹性刀片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上、下销轴上。与中心轴下端凹槽相对应地空心钻头一侧壁上开有一竖向通槽。空心钻头的下端端部周向还加工有锯齿。
筒形机架的上端有滑座,该滑座的两内侧壁上开有竖向凹槽,其内自下而上设置有轴承壳和中轴承盖,该轴承壳和中轴承盖固定在一起,它们的外侧均加工有与滑座两内侧壁上的竖向凹槽配合的竖向凸台。轴承壳的内圆下沿有径向凸边,其内有轴端,该轴端与轴承壳间有中上轴承。轴端上开有竖向通孔,通孔内有十字筋。中心轴和内套轴的上端均对应地开有十字形凹槽,中心轴和内套轴的上端插入轴端的竖向通孔内。其中,中心轴的上端与轴端竖向通孔内的十字筋上面平齐,内套轴上端则伸出轴端之上。内套轴的上端固接有接轴,该接轴的上端套有下轴承座。下轴承座的内圆与接轴上端的外圆间有上轴承,下轴承座两外侧和中轴承盖两内侧对应地加工有竖向凸台和凹槽,下轴承座两外侧的竖向凸台卡在中轴承盖两内侧的凹槽内。下轴承座上面固定有上轴承盖,该上轴承盖上和中轴承盖的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往复机构。
由于本使用新型的油面筋球钻、扩孔装置采用机械对油面筋球实施钻孔、扩孔,可与油面筋球的自动塞馅机构相配套,可实现油面筋球的钻扩孔和塞馅全过程自动化,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人手不与油面筋球接触,比较卫生。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使用新型的油面筋球钻、扩孔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A点放大图;图3是图2的左视示意图。

图1,本使用新型的油面筋球钻、扩孔装置包括筒形机架4,该筒形机架内由内向外依次有外套轴5、内套轴31和中心轴36。筒形机架4和外套轴5的上端内圆上均对应地加工有周向台阶,中下轴承30借助于该周向台阶和中螺母6安装在筒形机架4和外套轴5的上端之间。对应于该台阶之上的外套轴5上车有外螺纹,外套轴5上端还套一下轴承盖29。该下轴承盖的下表面加工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下端与中下轴承30相抵,其上表面与筒形机架4的上表面相平齐。外套轴5的上端伸出筒形机架4之上,其最端部用压盖7固定一皮带轮28,该皮带轮通过皮带由下电机27带动。筒形机架4的下端内圆上也加工有周向凸台,周向凸台的内圆中间加工有周向台阶。外套轴5下端外圆上加工有周向台阶,该周向台阶与筒形机架4下端内圆上的周向凸台上沿相对应,以便下轴承34安装在筒形机架4和外套轴5的下端之间时,其下沿外侧和上沿内侧分别与筒形机架4下端内圆周向凸台上的台阶和外套轴5下端外圆周向台阶相抵。外套轴5的下端外圆上还车有螺纹,以便下螺母3旋拧在外套轴5的下端后,下轴承34更加稳固。筒形机架4的下端用紧固件固定有一下封盖35。下轴承34之上的外套轴5两侧壁上对应地开有径向通孔,与该径向通孔相对应地内套轴31两外侧壁上开有轴向凹槽,两导向销33分别依次插入外套轴5两侧壁上的径向通孔内和内套轴31两外侧壁上的轴向凹槽内,使二者间在能作周向同步转动的同时,还能沿轴向作相对运动。内套轴31和中心轴36的中上部外圆上均对应地加工有周向凸台,外套5的径向通孔上侧内圆上和内套轴31的内圆对应处均加工有台阶,中心轴36外圆上的周向凸台与内套轴31上的台阶之间、内套轴31外圆上的周向凸台与外套轴5内圆上的台阶之间分别安装有弹簧32。
内套轴31的下端伸出筒形机架4的下端之外,其端部固接有空心钻头37。中心轴36的下端直径与该空心钻头的内圆直径相适应,以便使二者间能上、下滑动配合。见图2、图3,中心轴36的下端一侧开有轴向凹槽,该轴向凹槽的上端两侧壁上加工有销孔,上销轴2的两端插入该两销孔内。空心钻头37的下端端部亦加工有径向通孔,该径向通孔内安装有下销轴38。上销轴2和下销轴38处于同一平面上,即它们的中心线重合。弹性刀片1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上、下销轴2和38上。与中心轴36下端的凹槽相对应的空心钻头一侧壁上开有一竖向通槽,该通槽的宽度与中心轴36下端的凹槽宽度相同,其长度应能使弹性刀片1弯曲成半圆环状时不受限制为好。空心钻头37的下端端部周向还加工有锯齿。
筒形机架4的上端安装一滑座25,该滑座由四块钢板焊接而成。其两内侧壁上加工有竖向凹槽,该两竖向凹槽的下端处于两侧壁的中间靠下面一点。滑座25内自下而上安装有轴承壳24和中轴承盖22,该轴承壳和中轴承盖固定在一起,它们的外侧均加工有用于与滑座25两内侧壁上的竖向凹槽相配合的竖向凸台,借助于该竖向凸台使轴承壳24和中轴承盖22可沿滑座25两内侧壁上的凹槽作上、下移动。轴承壳24内设置一轴端20,该轴端的外圆下沿和轴承壳24的内圆下沿均加工有径向凸边,借助于该径向凸边和上螺母21使中上轴承23安装在二者之间。轴端20的中心加工有竖向通孔,该竖向通孔的直径与内套轴31上端的外径相适应,竖向通孔内还形成有十字筋。中心轴36和内套轴31的上端均对应地开有十字形凹槽,中心轴36和内套轴31的上端借助于该十字形凹槽插入轴端20中心的竖向通孔内。其中,中心轴36的上端与轴端20竖向通孔内的十字筋上面平齐,内套31上端则伸出轴端20之上。内套轴31的上端固接有接轴8,该接轴的上端套有下轴承座9。下轴承座9的内圆下沿有径向凸边,借助于该径向凸边和螺母11使上轴承10安装在下轴承座9的内圆与接轴8上端的外圆之间。下轴承座9两外侧加工有竖向凸台,中轴承盖22的两内侧对应地加工有竖向凹槽,下轴承座9两外侧的竖向凸台卡在中轴承盖22两内侧的凹槽内。下轴承座9上面固定一上轴承盖13,该上轴承盖上和中轴承盖22上表面两侧分别安装有往复机构,该两往复机构可分别带动中心轴36和内套轴31作上、下往复运动。其中的往复机构,可以是液压机构,也可以是气动装置或其它任意形式的机构。本实施例中的往复机构包括安装在轴承盖13上的一个滚子17和中轴承盖22上表面两侧的两个滚子17。在滑座25外侧的筒形机架4上表面两侧各安装一支承臂12,该两支承臂的上端各安装一上轴承座18,轮轴15借助于该上轴承座横置于支承臂12的上端。轮轴15的外伸端固定有链轮19,该链轮通过链与上电机26输出端端部的链轮相连。轮轴15上安装有三个凸轮16和14,其中中间的凸轮16与上轴承盖13之上的滚子17相抵,两侧的两个凸轮14则分别与中轴承盖22之上的两个滚子17相抵。
本实用新型的油面筋球钻、扩孔装置工作时,先由下电机27、皮带和皮带轮28带动外套轴5转动,由于外套轴5与内套轴31间由导向销33定向,故内套轴31也一起转动。又由于中心轴36和内套轴31的上端都开有竖向凹槽,且又一起插配入轴端20的竖向通孔内,借助于该竖向通孔内十字筋的作用,中心轴36将随内套轴31一起转动。因此,当下电机27一转动,中心轴36、内套轴31和外套轴5将会作同步、同方向旋转。然后,在上电机26、链和链轮19的作用下,使轮轴15及其上的三个凸轮16和14一起转动。与此同时,在凸轮16、凸轮14和弹簧32的作用下,中心轴36和内套轴31向下滑动一段距离,并借助于空心钻头37下端端部锯齿的作用,在油面筋球上钻了一个孔。由于中间的凸轮16的偏心距大于两侧的两个凸轮14的偏心距,使中心轴36的下端借助于凸轮14和弹簧32的联合作用,沿空心钻头37的内壁再向下滑动一段距离,使弹性刀片1弯曲成半圆环状,并在其旋转的同时使油面筋球内扩成一个球形空腔。最后,中心轴36在凸轮14和弹簧32的作用下上移至原始状。与此同时,弹性刀片1也由半圆环状恢复到直线状态。并最后使中心轴36和内套轴31恢复到原始位置,从而完成一个油面筋球的钻、扩孔周期,为下一步的自动塞馅做好了准备。
权利要求1.油面筋球钻、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形机架(4),该筒形机架内由内向外依次有外套轴(5)、内套轴(31)和中心轴(36);筒形机架(4)和外套轴(5)的上、下端间分别有中下轴承(30)和下轴承(34);下轴承(34)之上的外套轴(5)两侧壁上对应地开有径向通孔,与该径向通孔相对应地内套轴(31)两外侧壁上开有轴向凹槽,两导向销(33)分别依次插入外套轴(5)两侧壁上的径向通孔内和内套轴(31)两外侧壁上的轴向凹槽内;内套轴(31)和中心轴(36)的中上部外圆上均对应地加工有周向凸台,外套轴(5)的径向通孔上侧内圆上和内套轴(31)的内圆对应处均加工有台阶,中心轴(36)外圆上的周向凸台与内套轴(31)上的台阶之间、内套轴(31)外圆上的周向凸台与外套轴(5)内圆上的台阶之间分别安装有弹簧(32);外套轴(5)的上端套有下轴承盖(29),该压盖的上表面与筒形机架(4)的上表面平齐;外套轴(5)的上端还固定有皮带轮(28),该皮带轮通过皮带与下电机(27)的输出轴上的带轮相连;内套轴(31)的下端伸出筒形机架(4)的下端之外,其端部接有空心钻头(37),中心轴(36)的下端直径与该空心钻头的内圆直径相适应,且二者间呈滑动配合;中心轴(36)的下端一侧开有轴向凹槽,该轴向凹槽的上端两侧壁上有销孔,销孔内安装有上销轴(2),空心钻头(37)的下端端部亦开有径向通孔,该通孔内安装有下销轴(38),弹性刀片(1)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上、下销轴(2和38)上;与中心轴(36)下端凹槽相对应的空心钻头一侧壁上开有一竖向通槽;空心钻头(37)的下端端部周向加工有锯齿;筒形机架(4)的上端有滑座(25),该滑座的两内侧壁上开有竖向凹槽,其内自下而上设置有轴承壳(24)和中轴承盖(22),该轴承壳和中轴承盖固定在一起,它们的外侧均加工有与滑座两内侧壁上的竖向凹槽配合的竖向凸台;轴承壳(24)的内圆下沿有径向凸边,其内有轴端(20),该轴端与轴承壳(24)间有中上轴承(23);轴端(20)上开有竖向通孔,通孔内有十字筋;中心轴(36)和内套轴(31)的上端均对应地开有十字形凹槽,中心轴(36)和内套轴(31)的上端插入轴端(20)的竖向通孔内;其中,中心轴(36)的上端与轴端(20)竖向通孔内的十字筋上面平齐,内套轴(31)上端则伸出轴端(20)之上;内套轴(31)的上端固接有接轴(8),该接轴的上端套有下轴承座(9);下轴承座(9)的内圆与接轴(8)上端的外圆间有上轴承(10),下轴承座(9)两外侧和中轴承盖(22)两内侧对应地加工有竖向凸台和凹槽,下轴承座(9)两外侧的竖向凸台卡在中轴承盖(22)两内侧的凹槽内;下轴承座(9)上面固定有上轴承盖(13),该上轴承盖上和中轴承盖(22)的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往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面筋球钻、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往复机构包括安装在上轴承盖(13)上的滚子(17)和中轴承盖(22(15)的一端安装有链轮(19),该链轮通过链与上电机(26)输出轴端部的链轮相连;轮轴(15)上有三个凸轮(16和14),中间的一个凸轮(16)与上轴承盖(13)之上的滚子(17)相抵,另两凸轮(14)则分别与中轴承盖(22)之上的两滚子(17)相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油面筋球钻、扩孔装置,属于食品加工机械。它包括机架,机架内有外套轴、内套轴和中心轴,内外套轴之上有可使它们上下运动的往复机构。内套轴下端有空心钻头及其弹性刀片。外套轴、内套轴和中心轴可作同速同方向旋转。其中的内套轴和中心轴在同步旋转的同时,还能上下运动。借助于空心钻头及其下端的锯齿和弹性刀片,实现对油面筋球的钻、扩孔。利用本实用新型对油面筋球进行钻、扩孔,工作效率高,卫生。
文档编号A23P1/08GK2456480SQ0024119
公开日2001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28日
发明者康洁 申请人:韩寿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