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银杏外种皮脂溶性提取物制备的生物农药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22080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银杏外种皮脂溶性提取物制备的生物农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源农药及制备方法,特别涉及利用银杏外种皮脂溶性提取物制备的生物农药及制备方法。
很多植物含有杀虫、杀菌活性物质,并被利用开发为生物农药。例如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化学开放实验室罗晓东、吴少华等发表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1年第一期的“印楝提取物的杀虫活性及其中四降三萜研究”一文,其研究成果为含印楝素为0.5%的印楝素提取物在稀释150-800倍时对小菜蛾和菜粉蝶等农业害虫具有很强的杀虫拒食抑制害虫生长、延缓昆虫卵、抑制昆虫激素分泌、降低昆虫生育能力等生理活性。其提取与分离方法是经风干粉碎的1.36Kg印楝种仁,以石油醚脱脂3次,脱脂种仁用甲醇回流提取4次,得甲醇提取物,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三次。乙酸乙萃取物为含0.5%的印楝素的印楝提取物。又如甘肃省植保植检站刁绍东、王菁等发表于《农药》1999年第6期《植物源杀虫剂2.5%洋金花生物碱水剂开发应用技术研究》一文,报道了植物源农药2.5%洋金花生物碱水剂研究及应用的最新成果,从1995-1997年进行室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洋金花生物碱水剂,112.5-187.5g(有效成份)对甘兰蚜虫、菜青虫防治效果79.54%-90.60%。
上述制备的植物源农药分别从印楝和洋金花植物体中提取的含有杀虫活性物质,印楝素和洋金花生物碱的提取液制备的生物农药。
本项发明的任务是开发利用被丢弃的银杏外种皮,分离提取其中的脂溶性成份,制备成生物农药,对各类蚜虫、菜青虫、藓马、毒蛾幼虫、韭菜地蛆等农业害虫,对黄瓜霜霉病、银杏叶枯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同时对作物的生长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解决本发明任务的方法是用水浸泡银杏外种皮,分离去除水溶性成份,再用石油醚或乙醇萃取2次,得脂溶性提取物。将脂溶性提取物溶于80%以上乙醇中,配制成含15%左右银杏外种皮脂溶性提取物的生物农药,乙醇既作为溶剂,又是乳化剂。
银杏为裸子植物,种子分为种核(白果)和外种皮两部分,1份种核,3份外种皮,外种皮被丢弃发出恶臭味,污染环境,本发明是以银杏外种皮为原料,制备生物农药,这样既可以变废为宝,又可以清除环境污染。
银杏外种皮脂溶性提取物制备的生物农药,对人畜毒性极低。不造成环境污染,害虫不产生抗药性。并且是集防治害虫、病菌、植物生长调节剂于一体的农药。
本发明实施方式是1、提取银杏外种皮脂溶性物质(1)将银杏外种皮去杂、清洗、粉碎。
(2)将粉碎后的银杏外种皮加5倍的水在于50-70摄氏度浸泡10小时,放出水后,再同样浸泡一次,放出浸泡水。
(3)加5倍95%乙醇或石油醚于70摄氏度萃取2次。
(4)将萃取液过滤、浓缩、并分离提取脂溶液性提取物。
2、配制生物农药方法将15%的脂溶性提取物溶于80%以上乙醇中,过滤,即为生物农药。乙醇既作为溶剂,又作为乳化剂。
权利要求
1.利用银杏外种皮脂肪溶性提取物制备的生物农药对各种蚜虫、菜青虫、蓟马、韭菜根蛆等农作物害虫,对黄瓜霜雷病、银杏枯叶病等农作物病害具有防治作用,并且对作物的生长有调节作用。
2.制备生物农药的方法(1)、银杏外种皮脂溶性提取物的分离提取。a、将银杏外种皮去杂、清洗、晒干、粉碎。b、在粉碎的银杏外种皮中加入5倍的水于50-70摄氏度,每次浸泡10小时,浸泡两次,放出浸泡水。c、加入5倍95%乙醇或石油醚于70摄氏度萃取2次。d、将萃取液过滤、浓缩,并分离提取脂溶性提取物。(2)、配制生物农药将15%的脂溶性提取物溶于80%-95%乙醇中,过滤,即为生物农药。乙醇既是溶剂,也是乳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利用银杏外种皮指溶性提取物制配备的生物农药,可以具有单方面防治作用,例如防治农业害虫或病害或调节植物生长。
4.根据权利要求2,萃取剂可以是乙醇、石油醚、也可以是其他萃取剂。
5.根据权利要求2,制备的生物农药含银杏外种皮脂溶性提取物的含量不同,而防治作用效果不同。
全文摘要
先将银杏外种皮中的水溶性物质分离去除,再用乙醇或石油醚萃取出脂溶性提取物。将脂溶性提取物溶于80%以上乙醇中,即制备成集广谱防治害虫、病菌、植物生长调节剂于一体的生物农药。
文档编号A01P7/00GK1382379SQ0113566
公开日2002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13日
发明者石启田 申请人:石启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