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织培养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060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组织培养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织培养容器摆放架,应用于生物组织离体培养容器的高密度摆放,适应组织离体培养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植物种苗。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植物种苗中,培养间和培养架是关键设施之一。每一个培养间的生产容量和能源消耗直接影响生产的规模和成本,其中设置在培养间中的每一个培养架的生产容量和能源消耗以及培养间中培养架的数量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工程师们致力于设计结构合理的培养架及其空间布局格式,以提高每一个培养间的生产容量和降低能源消耗。现有的培养架结构如


图1(侧视)所示,图中(1a)框架;(2a)照明灯管;(3a)培养层面;(4a)固定支脚。
这种培养架采用的是长的层间距结合固定在层间的照明灯组的结构模式,即每个培养层面(3a)的上方沿培养架长度方向设置一组管形照明灯(2a),培养容器放置在照明灯组下方的培养层面(3a)上。培养架下方为固定支脚(4a),在培养间中的摆放位置固定不变。这种结构模式的缺点是(1)照明灯组设置在每个培养层面上方,照明灯占用10cm以上的空间,同时为方便容器取放和照明灯的维护,照明灯至培养容器顶部也要求较大的空隙,因而培养层面的间距要求较大,一般为40cm,高2.4m的标准培养架只能容纳6个有效培养层面。(2)照明灯组设置在每个培养层面上方且距离上一个培养层面的距离很近,一般只有5cm,照明灯所释放的热量集中在上一个培养层面的下表面,长时间照明对上一个培养层面的加热作用明显,进而导致放置在该层面的培养容器底部温度升高,培养基温度升高、蒸发速度加快,容器内部温度和湿度升高,导致培养材料玻璃化等畸形生长,生长速度和生长势受到显著影响。(3)每个培养层面都需要一组照明灯,随着层数的增加照明灯的总数量也不断增多,而且只有向下方的光照才是有效光照,向上的光照会对上一个培养层面加热并诱导材料向下趋光生长而需要尽量避免,从而导致照明功率的利用率低,能耗高。照明灯组分散在各个培养层面,制造和维护不便。(4)培养架为固定支脚,在培养间摆放时必须留出足够的架间走道空间供取放培养容器,因而培养间摆放的培养架数量少,空间利用率低。一个20m2标准培养车间最多可容纳12个常规培养架。总之,现有的培养架在空间和光照利用率以及培养效果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不适应组织培养的规模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培养架的上述不足,改变常规培养架的布局结构,具有容量高、照度高、培养间空间利用率高、可满载移动、便于维修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组织培养架包括框架(1)和用于照明培养容器的照明灯管,该框架自上而下分隔成若干个培养层面(2),其特征在于,该照明灯管纵向排列于框架的侧面。
由于照明灯管长度的限制,这种组织培养架中,照明灯管可以上下排列成两组或上下排列成多组。一般情况下两组即可。
照明灯管可以排列于框架的一个侧面,根据需要也可以排列于框架的两个、三个或四个侧面。一般情况下排列于一个侧面即可,或者两个框架共享排列于该两个框架的共同侧面的一组照明灯管。
这种组织培养架的底部还可装有滚轮(9),滚轮(9)置于轨道(3)之上,以便于移动和调整空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描述,其中
图1时常规的组织培养架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案的组织培养架的示意图,其中(1)框架;(2)培养层面;(3)轨道;(4)上层照明灯管;(5)灯头;(6)灯管组架;(7)下层照明灯管;(8)水平凸脚;(9)滚轮。
本实施方案是一个具有底部滚轮9的框架1,框架自上而下分隔成若干个培养层面2,框架一侧纵向排列照明灯管组4和7,框架底部灯管组一侧具有水平凸脚8。
所述框架(1)的正面、侧面和底面均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其的高度为180-250cm,培养层面2之间的距离小于30cm,本实施方案的框架高度为240cm,培养层面间距22cm,有效培养层面数为10层,比常规培养架增加有效培养面积67%(6层)。由于层间没有照明灯,大量容器在快速摆放过程中不会碰到它们,操作效率也有所提高。
所述底部滚轮9共4个,在框架1底面的靠近四个角的位置,以保证培养架移动时的稳定。滚轮9可以是单向轮或万向轮,滚轮表面可以有突起筋或内凹槽,以配合地面铺设的轨道3使用。
所述的水平凸脚8位于框架1底面具有照明灯组的一侧,其凸出于框架纵面的长度大于照明灯组最外侧到框架纵面的距离,该大于距离可以是2-10cm,本设计实施例为5cm。它可以在两个培养架靠近时保护照明灯组不受碰撞,并将两个培养架的最小间距固定为上述大于距离。
如果培养架采用滚轮设计,满载时可以单架或编组推动,在培养室中将培养架紧密并排摆放,可以形成相互照明,并减少固定走道的面积,增加每一个培养间的培养架数量,提高培养室的空间利用率。在本实施方案中,一个20m2标准培养车间最多可容纳15个该培养架,比常规培养架(12个)多25%。
所述照明灯管组安装在框架(1)窄面的一侧一定距离的位置,呈上下纵向设置,灯管组沿框架的宽面等间隔排列。所述照明灯管组4和7与框架1必须有一定的距离,以利于热气顺利向上流走而不会流向培养层面的下方造成培养层面温度升高。该距离可以是2-10cm,本设计实施例为5cm。
照明灯管组安装在框架的侧面可以在整个培养架的一侧形成均匀的光源组,当两个以上培养架紧密并排摆放时,这个光源组将同时向另一个培养架的无灯管组一侧提供对称照明,充分利用了灯管组的光照。上下连通的纵向照明灯组设计有利于灯管产生的热气顺利向上流走,克服了灯管对培养容器的加热效应,使玻璃苗现象显著减轻。集中安装的照明灯组方便了灯管的维护。两支灯管轴心的间距为10-25cm,本设计实施例的间距为15cm,一组灯管共7支。照明灯管组分为上下两组,并上下头尾相接,分别对培养架上半部和下半部的培养层面提供均匀的光照。照明灯管的功率可以是20-40W,本设计实施例的功率是40W,照明灯管数为7支×2组共14支,其照明效果相当于体积并采用18支(3支×6层)40W灯管的常规培养架,每个培养架减少电能消耗22%。
权利要求1.一种组织培养架,包括框架(1)和用于照明培养容器的照明灯管,该框架自上而下分隔成若干个培养层面(2),其特征在于,该照明灯管纵向排列于框架的侧面。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培养架,其特征在于,照明灯管上下排列成两组或上下排列成多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培养架,其特征在于,照明灯管排列于框架的一个侧面。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培养架,其特征在于,框架(1)的底部还装有滚轮(9),滚轮(9)置于轨道(3)之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组织培养架,包括框架(1)和用于照明培养容器的照明灯管,该框架自上而下分隔成若干个培养层面(2),其特征在于,该照明灯管纵向排列于框架的侧面。这种组织培养架具有容量高、照度高、培养间空间利用率高、可满载移动、便于维修的特点。
文档编号A01H4/00GK2476942SQ01223
公开日2002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10日
发明者张铁汉, 邓向东, 陈正华, 宋桂英, 白永明, 胡赞民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