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室自动温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32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蚕室自动温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蚕室温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蚕是变温动物,对温度的反应敏感,为了保证蚕卵、幼虫等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正常生长发育,蚕室内的恒温控制极为重要。调节蚕室内温度的方法很多,现行较为先进的如电热风机等方法加温,但在安全、节电、智能、经济、效果等方面均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感温温度均匀、低噪音、安全、节电的蚕室自动温度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蚕室自动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热线、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单元和电源单元;具体的元器件连接关系如下220V电压转变为12V电压的变压器的次级连接着全桥整流单元的输入端,全桥整流单元的输出端并连着电容C1;电阻R1的一端连接着三极管BG1的基极端,另一端连接着电容C1,三级管的发射极连接着电容C1的另一端,三极管BG1的集电极并联着二极管BG2的正极和继电器的正极,二极管BG2的负极和继电器的负极并联后与电阻R1、电容C1相连端连接;三极管BG1的基极与与发射极之间连接着温度传感器;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着电热线和交流接触器触点;所述电热线均布在蚕床底部。
2、所述电热线为用聚氯乙烯外层包敷的浸在含有5%盐水溶液后的低阻合金线的功率为线长100m电阻率0.75Ω/m的地热线。
3、所述温度传感器为0-50℃的水银接点温度计。
4、所述相邻电热线之间的间距为10-30mm。
本实用新型所用地热线不散落、不击穿,具有高度的防水、均匀散温、性能。温度传感器是0-50℃的水银温度计,感温灵敏,含有接触点,通过感温接通与断开;接触式交流继电器通过温度感知器传导的信号自动控制电热线导通与断开来控制加温或停止加温,其控温误差不超过±0.5℃。该装置的温度功率可调,根据要求设置可调温度范围0℃~50℃,满足蚕卵人工孵化和标准化养蚕需要的15~30℃的最佳温度控制范围。根据温室或孵化室的面积大小配置电热线发热功率。单相和三相电源都能使用。
该装置节电降费省工控温装置运转后,当温度达到需要控制的最佳温度时,装置便会自动断电停止工作;当温度低于需要控制的最佳温度时,装置便自动加温。蚕室保温性能良好,耗电较省。以普通蚕催青室500盒种计算,平均每盒种本装置控温费仅需0.1~0.2元,节电效率60%左右;普通小蚕共育室饲育小蚕50盒种计算,平均每盒本装置控温费仅需0.05~0.1元,节电效率70%左右。由于自动化,无需专人管理,省去人工费用。与热风机加温比,购买装置的投资节省1/8左右。
该装置成本低100米长地热线,功率1000W,供热50M3蚕室空间,市售价格25.0元/条;交流继电器,每台控制2000瓦(即两条线),市售价格90.0元/台;水银温度计,每只控制一间蚕室,市售价格45.0元/只;100M3蚕室空间整套装置造价200.0元,而且本装置器件使用年限一般均为5年以上,可以根据需要更换继续使用。
该蚕室自动控温装置加温效速,按照布线,密闭条件较好的蚕室每小时可以升温5℃,预先升温到目的温度后,可以较好地保持蚕室内温度在蚕不同发育各阶段需要的恒温状态。
该装置适用于家蚕催青室蚕卵的人工孵化、小蚕共育室及大蚕饲育室等的控温饲养及各种规模的饲养等。该装置具有安装简便、易调控、蚕室增温上升快而稳定,蚕儿群体感温温度均匀;其还具有制造成本低、安全、节电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见图1,该装置包括电热线、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单元和电源单元;
具体的元器件连接关系如下220V电压转变为12V电压的变压器1的次级连接着全桥整流单元2的输入端,全桥整流单元2的输出端并连着电容C1;电阻R1的一端连接着三极管BG1的基极端,另一端连接着电容C1,三级管的发射极连接着电容C1的另一端,三极管BG1的集电极并联着二极管BG2的正极和继电器的正极,二极管BG2的负极和继电器的负极并联后与电阻R1、电容C1相连端连接;三极管BG1的基极与与发射极之间连接着温度传感器3;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着电热线4和交流接触器触点5。
上述电容C1为100μF/25V,电阻R1为5K,三极管BG1为3DG12,电热线为用聚氯乙烯外层包敷的浸在含有5%盐水溶液后的低阻合金线的功率为线长100m电阻率0.75Ω/m的地热线,温度传感器为0-50℃的水银接点温度计。
电热线均匀排布在蚕床底部,相邻电热线之间的间距为25mm。
该电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220V交流电经过变压器变成12V交流电,再经过全桥整流单元和电容C1滤波将12V交流变成12V直流,12V直流经过电阻R1加到三极管BG1BG1饱和导通,继电器J上的交流接触器吸合,使加热线两端通电而正常加热。由于三极管BG1BG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接有水银接点温度计作为蚕室温度传感器,所以随着加热线的加热,蚕室温度不断升高到设定的目的温度时,水银接点温度计接通,即三极管BG1BG1的基极与发射极短路,三极管BG1BG1截止,交流接触器也同时释放,加热线停止加热。随着蚕室温度的降低,水银接点温度计断开,三极管BG1BG1再次饱和,电热线重新开始加热。如此循环,使得蚕室温度保持在目的控制的恒温状态。
电热线的具体布线操作过程是如下铺设电热线时首先在蚕架的两端,按设计好的布线间距钉上锯有浅槽的横板,两端各由1个人把电热线拉紧调直,中间电热线投进浅槽,调整电热线走线顺畅,不交叉打结。引出线要从一侧拉出接在电源上和水银导电表上。布完线通电检查,通过手摸发热情况来确定地热线工作正常与否。
权利要求1.蚕室自动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热线、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单元和电源单元;具体的元器件连接关系如下变压器的次级连接着全桥整流单元的输入端,全桥整流单元的输出端并连着电容C1;电阻R1的一端连接着三极管BG1的基极端,另一端连接着电容C1,三级管的发射极连接着电容C1的另一端,三极管BG1的集电极并联着二极管BG2的正极和继电器的正极,二极管BG2的负极和继电器的负极并联后与电阻R1、电容C1相连端连接;三极管BG1的基极与与发射极之间连接着温度传感器;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着电热线和交流接触器触点;所述电热线均布在蚕床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室自动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线的功率为线长100m电阻率0.75Ω/m的地热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室自动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为0-50℃的水银接点温度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蚕室自动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电热线之间的间距为10-3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蚕室自动温度控制装置。特点是包括电热线、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单元和电源单元;所述电热线为线长100m电阻率0.75Ω/m的地热线,温度传感器为0-50℃的水银接点温度计。该装置适用于家蚕催青室蚕卵的人工孵化、小蚕共育室及大蚕饲育室等的控温饲养及各种规模的饲养等。该装置具有安装简便、易调控、蚕室增温上升快而稳定,蚕儿群体感温温度均匀;其具有制造成本低、安全、节电优点。
文档编号A01K67/00GK2751555SQ200420027750

公开日2006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日
发明者陈复生, 龚传胜, 林青松, 李成, 鲍先巡, 汪爱民, 王贞华, 陈远平 申请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