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79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联合收割机的一个方案是,在左右一对行驶部上设置机架,在该机架的前方设置收割部,从该收割部的一侧前端部到机架的一侧后端部以向外侧方鼓出的形状安装侧分禾器,通过该侧分禾器一面使未割的谷秆离开机身、一面将其向后方引导(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1-231337号公报)。
并且,侧分禾器分成设置在收割部的一侧方的前部分禾器形成体、和设置在机架的侧方的后部分禾器形成体两部分,使各分禾器形成体在向外侧方伸出的使用位置和向上方挑起的收纳位置之间自由地进行位置变换。
在上述的侧分禾器中,如果将前部分禾器形成体和后部分禾器形成体切实地设置在使用位置上,则可使未割谷秆不卡住地从前部分禾器形成体向后部分禾器形成体进行引导,但在任何一个分禾器形成体的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则具有未割谷秆卡在前部分禾器形成体和后部分禾器形成体之间、不能被通畅地引导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在左右一对行驶部上设置机架,在该机架的前方设置收割部,从该收割部的一侧前端部到机架的一侧后端部以向外侧方鼓出的形状安装侧分禾器,通过该侧分禾器一面使未割谷秆离开机身、一面向后方进行引导,其特征在于,侧分禾器具有设置在收割部的一侧方的前部分禾器形成体、设置在机架的一侧方的后部分禾器形成体、以及设置在前部分禾器形成体和后部分禾器形成体之间的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将被沿着前部分禾器形成体引导的未割谷秆中转到后部分禾器形成体上。
并且本发明也具有以下的结构特征。
(1)使前部分禾器形成体在向收割部的外侧方伸出的使用位置、和沿着该收割部的侧面挑起的收纳位置之间自由地进行位置变换,另一方面,使后部分禾器形成体在从机架向外侧方伸出的使用位置、和接近该机架的收纳位置之间自由地进行位置变换,使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直到与设置在收纳位置的后部分禾器形成体处于大致相同的位置为止接近设置在机架上并进行固定。
(2)前部分禾器形成体和后部分禾器形成体,无论在使用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采取何种姿势,都设置成至少在俯视时前部分禾器形成体与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一部分重合、并且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与后部分禾器形成体一部分重合。


图1是本发明的联合收割机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该联合收割机的机架上的功能部结构的侧视说明图。
图3是该联合收割机的脱粒部和分选部的侧视说明图。
图4是脱粒部的侧视说明图。
图5是该脱粒部的正视图。
图6是接收网的展开俯视图。
图7是切开脱粒部的一部分的正视说明图。
图8是切开脱粒部的一部分的俯视说明图。
图9是表示遮蔽体的俯视图(a)和侧视图(b)的说明图。
图10是原动机部与分选部的俯视说明图。
图11是排气流路形成体的侧视说明图。
图12是表示侧分禾器的俯视图(a)和侧视图(b)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燃料箱的俯视图(a)和侧视图(b)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和图2所示的A是本发明的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A将机架2设置在左右一对的履带式的行驶部1、1上,在该机架2的左侧前端部上通过收割框架3可自由升降地安装收割部4和输送部5,在该机架2上的左侧前部设置谷秆移送部6、脱粒部7和分选部8,同时,在后部设置排出秆处理部9,另一方面,在机架2的右侧的前部设置驾驶部10,在该驾驶部10的下方位置设置原动机部11,且在该驾驶部10的右侧方位置(外侧方位置)设置防尘部12,且在该驾驶部10的后方位置设置吸入部13,在该吸入部13的后方位置设置谷粒储存部14。
这样,通过收割部4收割谷秆,然后通过输送部5将收割后的谷秆输送到后上方的谷秆移送部6,移交到该谷秆移送部6,通过该谷秆移送部6夹住谷秆根部,同时,以将穗头插入脱粒部7内的状态向后方移送。
此时,谷秆的穗头被脱粒部7脱粒,同时,脱粒后的谷粒通过分选部8进行分选,只将精粒输送到谷粒储存部14中进行储存。
并且,脱粒后的谷秆作为排出秆被输送到排出秆处理部9,在该排出秆处理部9进行切断、排出处理。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以及图12(a)、(b)所示,从收割部4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前端部到机架2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后端部、以向外侧方鼓出的形状安装侧分禾器80,通过该侧分禾器80一面使未收割的谷秆离开机身、一面向后方引导,以下参照图12(a)、(b)就侧分禾器80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图12(a)是侧分禾器80的俯视说明图,图12(b)是侧分禾器80的侧视图。
即,如图12(a)、(b)所示,侧分禾器80具有设置在收割部4的一侧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方)的前部分禾器形成体81、设置在机架2的一侧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方)的后部分禾器形成体82、以及设置在前部分禾器形成体81和后部分禾器形成体82之间的中间分禾器形成体83,该中间分禾器形成体83将被沿着前部分禾器形成体81引导的未割谷秆中转到后部分禾器形成体82上。
并且,如图12(a)、(b)所示,前部分禾器形成体81由形成体主片84和支承该形成体主片84的支承片85形成。
形成体主片84通过将向前后方向延伸的棒状片向外侧方弯曲成凸弧形而形成,经由前部枢轴支承片86、利用轴线朝向前后方向的前部枢支销87将前端部84a枢支·连接在收割框架3的左侧前部,同时,将后端部84b设置在机架2的左侧前部的侧方。
支承片85是将向前后方向延伸的棒状片向外侧方弯曲成凸弧形而形成的,经由后部枢轴支承片88、利用朝向前后方向的后部枢支销89将前端部85a枢支·连接在收割框架3的左侧中间部,同时,支承片85从中间部85b直到后端部85c沿着上述形成体主片84的内侧面连续设置、形成一体。
这样,前部分禾器形成体81,在从收割部4向外侧方伸出的使用位置(a)和沿着该收割部4的侧面挑起的收纳位置(b)上可自由变换位置。
并且,如图12(a)、(b)所示,后部分禾器形成体82由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形成体主片90,和支承该形成体主片90的前、后部的前、后部支承片91、92形成。
形成体主片90通过将向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的方管片的前端部90a和后端部90b分别向内方弯曲而形成。90c是中间部。
前部支承片91形成为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棒形,将外侧端部91a连续设置在上述形成体主片90的前端部90a,而将内侧端部91b可自由滑动地插通筒形的前部滑动引导体93,该前部滑动引导体93设置在机架2的左侧前部。
后部支承片92形成为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棒形,将上述外侧端部92a连续设置在上述形成体主片90的中间部90c上,而将内侧端部92b可自由滑动地插通筒形的后部滑动引导体94,该后部滑动引导体94设置在机架2的左侧后部。
这样,后部分禾器形成体82在从机架2向外侧方伸出的使用位置(c)和与该机架2接近的收纳位置(d)上可横向自由滑动移动(横滑移动),可变换位置。
并且,后部分禾器形成体82在使用位置(c)处形成加强结构,该加强结构也可作为操作人员乘坐进行操作的台阶发挥作用。
并且,如图12(a)、(b)所示,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83由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形成体主片95,和支承该形成体主片95的前、后部的前、后部支承片96、97形成。
形成体主片95是将向前后方向延伸的棒状片向外侧方弯曲成凸弧形而形成的,其配置成直到处于与后部分禾器形成体82大致相同的位置为止与机架接近,中间部95a设置在前部分禾器形成体81的形成体主片84的后端部84b和后部分禾器形成体82的形成体主片90的前端部90a的上方,同时,俯视时与这些部件在上下方向形成重合状态,至少在俯视时各分禾器形成体81、82、83的形成体主片84、90、95在前后方向上连续,可将沿着前部分禾器形成体81引导的未割谷秆中转到后部分禾器形成体82。
并且,前部分禾器形成体81和后部分禾器形成体82,无论在使用位置(a)、(c)和收纳位置(b)、(d)之间采取何种姿势,都设置成至少在俯视时前部分禾器形成体81的形成体主片84与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83的形成体主片95一部分重合、并且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83的形成体主片95与后部分禾器形成体82的形成体主片90一部分重合。
前部支承片96形成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棒形,将外侧端部96a连续设置在形成体主片95的前部,同时,将内侧端部96b固定设置在机架2的前部。
后部支承片97形成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棒形,将外侧端部97a连续设置在形成体主片95的中间部,同时,将内侧端部97b固定设置在机架2的前部。
这样,由于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83可将被沿着前部分禾器形成体81引导的未割谷秆、中转到后部分禾器形成体82,因此,可将被沿着前部分禾器形成体81引导的未割谷秆通畅地且切实地移交到后部分禾器形成体82,可切实地防止不能将未割谷秆通畅地移交到后部分禾器形成体82上而被卡住的现有的问题。
此时,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83配成直到处于与设置在收纳位置(d)的后部分禾器形成体82大致相同的位置为止与机架2接近,同时,进行固定设置,因此只将前部分禾器形成体81和后部分禾器形成体82分别根据需要在使用位置(a)、(c)和收纳位置(b)、(d)上进行位置变换即可,与现有的侧分禾器的操作繁简程度相同,而且可通畅且切实地将未割谷秆向后方引导。
并且,前部分禾器形成体81和后部分禾器形成体82,无论在使用位置(a)、(c)和收纳位置(b)、(d)之间采取何种姿势,都设置成至少在俯视时前部分禾器形成体81的形成体主片84和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83的形成体主片95一部分重合、并且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83的形成体主片95与后部分禾器形成体82的形成体主片90一部分重合,因此,可通畅且切实地将未割谷秆按照前部分禾器形成体81的形成体主片84→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83的形成体主片95→后部分禾器形成体82的形成体主片90的顺序向后方引导。
其结果,可切实地防止发生未割谷秆在各形成体主片84、90、95的交接部卡住、不能被通畅地引导的问题。
以下,就上述的脱粒部7、分选部8、排出秆处理部9、驾驶部10以及原动机部11的各结构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即,如图4和图5所示,在脱粒部7中,将脱粒滚筒21设置在脱粒室20内,同时,在该脱粒滚筒21的正下方位置铺设接收网22,如图7所示,将处理室38邻接设置在脱粒室20的右侧方,将处理滚筒23设置在该处理室38内,同时,该处理滚筒23设置在脱粒滚筒21的右侧后方位置。
并且,脱粒滚筒21在轴线朝向前后方向的圆筒形的脱粒滚筒本体24的外周面上突出设置多个脱粒齿25,在该脱粒滚筒本体24的前后端部,分别设置前、后端壁26、27,使轴线朝向前后方向的脱粒滚筒支轴28贯通该前、后端壁26、27的中央部,该脱粒滚筒21通过上述脱粒滚筒支轴28可自由转动地架设在脱粒滚筒20的前、后壁29、30之间。
并且,接收网22通过正面看形成为半圆弧形的接收网支承板31铺设在脱粒滚筒本体24的正下方,如图6所示,在前后宽度的大致三分之二的位置上形成网眼边界线部32,使位于该网眼边界线部32的后方的后部接收网形成体33的网眼34的大小、大于位于该网眼边界线部32的前方的前部接收网形成体35的网眼36的大小。37是与处理滚筒23连通的切口部。
即,后部接收网形成体33的网眼34的左右宽度W1a,形成为与前部接收网形成体35的网眼36的左右宽度W2a大致相同,同时,后部接收网形成体33的网眼34的前后宽度W1b形成为前部接收网形成体35的网眼36的前后宽度W2b的1.2倍~1.5倍的大小。
在此,如图4中的点划线P所示,网眼边界线部32设置在颖壳筛54的起始部的更前方,该颖壳筛54设置在后述的分选体50上,利用设置在分选体50上的前、后侧进料盘52、53接收通过前部接收网形成体35而漏下的谷粒,在利用该前、后侧进料盘52、53进行比重分选的同时,利用从颖壳筛54的下方朝向上方流动的、来自作为前置风扇(プレファン)的第二风车57的分选风,对通过后部接收网形成体33而漏下的谷粒进行风分选。
这样,由于可通过前部接收网形成体35使单粒漏到前、后侧的进料盘52、53上,并通过该前、后侧的进料盘52、53对单粒进行比重分选,同时,可通过后部接收网形成体33、利用从颖壳筛54的下方朝向上方流动的来自第二风车57的分选风对带刺谷粒进行风分选,因此,可提高分选效率。
并且,如图3、图7以及图8所示,将谷粒流下引导体40设置在脱粒滚筒21和分选体50之间,所述脱粒滚筒21设置在脱粒部7上;所述分选体50在该脱粒滚筒21的正下方、设置在后述的分选部8上。
即,如图3、图7以及图8所示,谷粒流下引导体40,由形成为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四角形板状的引导体主片41、和形成在该引导体主片41的上端缘部的安装缘部42构成。
并且,利用安装螺栓43将安装缘部42安装在脱粒室20的右侧壁20a的下部,使引导体主片41朝向内侧下方倾斜状地下垂,同时,将该引导体主片41的下端边部41a设置在后述的分选体50的右侧部上方,将谷粒流下引导面41b形成在该引导体主片41的上面,以便进行引导、使通过上述脱粒滚筒21脱粒而漏下的谷粒沿着该谷粒流下引导面41b流到分选体50的中央部附近。
并且,使引导体主片41的后端缘部41c位于后侧进料盘53的后端部附近、或颖壳筛54的前端部附近。
并且,将引导体主片41的前、后端缘部大致直角地折回、形成加强兼连接片41c、41c,前部的加强兼连接片41c与脱粒室20的前壁29连接。
这样,由于可通过设置在脱粒滚筒21和分选体50之间的谷粒流下引导体40的谷粒流下引导面41b,引导通过上述脱粒滚筒21脱粒而漏下的谷粒流下到分选体50的中央部附近,因此,即使在谷粒的量多的情况下,也可以良好地确保分选体50的分选效率。
此时,谷粒流下引导体40形成为向前后方向延伸的板形,在上面形成有谷粒流下引导面41b,同时,将该谷粒流下引导面41b形成向分选体50的中央部侧下降倾斜的倾斜面,由于将谷粒流下引导体40形成简单、小型的结构,因此,可增大该谷粒流下引导体40的设置位置的自由度,可简单地设置在需要的位置上。
并且,由于使引导体主片41的后端缘部41c位于后侧进料盘53的后端部附近或颖壳筛54的前端部附近,因此,可在前侧进料盘52和后侧进料盘53的整个宽度上、利用谷粒流下引导面41b引导谷粒流下。
并且,在引导体主片41的中间部形成连通用切口部44,该切口部44从下端部向上方切成梯形而形成,该连通用切口部44在左右方向与形成于脱粒室20的右侧壁20a的下部的二级物返回口45连通,将二级谷粒从该二级物返回口45通过连通用切口部44返回到分选体50上。
即,如图3、图4以及图8所示,在分选部8中,将分选体50可前后自由摆动地配置在设置于上述脱粒部7的脱粒滚筒21和处理滚筒23的下方位置,通过分选体50接收经过上述脱粒滚筒21和处理滚筒23脱粒后供给来的脱粒物,并分选成回收用的一级物(一级谷粒)和再分选用的二级物(二级谷粒)。
并且,对于分选体50,将前侧进料盘52和后侧进料盘53具有台阶差地设置在分选框体51的前部,将颖壳筛54设置在该后侧进料盘53的后方位置,将秸秆齿条55设置在该颖壳筛54的后方位置,而将谷粒筛(无图示)设置在下方位置。
并且,在前侧进料盘52的下方位置设置作为前置风扇的第二风车57,通过该第二风车57使分选风对前、后侧进料盘52、52的台阶差h之间进行作用,同时,在后侧进料盘53的下方位置设置作为主风扇的第一风车58,使分选风对位于后侧进料盘53的更后方的分选体50的后部进行作用。
并且,在上述颖壳筛54的下方位置,设置向左右方向延伸、接收一级物的一级物接收槽59,该一级物接收槽59内的一级物通过一级物回收体(无图示)进行回收,并输送到谷粒储存部14。
而且,在上述秸秆齿条55的下方位置,设置向左右方向延伸、接收二级物的二级物接收槽60,该二级物接收槽60内的二级物通过二级物返回体(无图示)进行回收并送回到前侧进料盘52上,然后通过分选体50进行再次分选。
即,二级物返回体的前端部,如上所述地与在脱粒室20的右侧壁20a开口的二级物返回口45连通,通过该二级物返回口45使二级物排出、落下到前侧进料盘52上而返回。在图8中,62是引导片,通过该引导片62将返回后的二级物向中央侧转送、引导。
这样,由于将二级物返回到前侧进料盘52上进行再分选,因此,在该前侧进料盘52上使作为二级物的谷粒和杂物进行分散,而且,在使这些落下到后侧进料盘53上时,通过使来自第二风车57的分选风对前、后侧进料盘52、53的台阶差h之间进行作用,可切实地分选谷粒和杂物,可以提高分选性。其结果,可提高一级物的回收率。
并且,如图9所示,在分选框体51的左右侧壁51a、51a之间、在前后方向留有间隔地横向架设多个上述颖壳筛54,并且该颖壳筛54可向前后方向自由摆动,可调节在前后方向邻接的颖壳筛54、54的间隔。
即,如图9(b)所示,对于颖壳筛54,通过轴线朝向左右方向的枢轴54a、54a将侧端上部枢轴支承在分选框体51的左右侧壁51a、51a上,同时,将连接销54b设置在左侧端下部,通过向前后方向延伸的上部连接体63连接各颖壳筛54的左侧的枢轴54a,另一方面,通过向前后方向延伸的下部连接体64连接各颖壳筛54的连接销54b,通过连动体65将间隔调节杆66连动连接在该连接体64上,通过该间隔调节杆66相对于上部连接体63进退移动地调节下部连接体64,可多档地一体调节(在本实施方式中有五档)各颖壳筛54、54的间隔。
并且,间隔调节杆66通过形成在分选部8的侧壁67上的开口部67a设置在该侧壁67的外侧方,可从外方对间隔调节杆66进行手动操作。68是封闭开口部67a的透明的封闭体,69是间隔调节引导体。
在此,如图9(a)所示,将在前后方向延伸的遮蔽体160的下部161安装在下部连接体64的前部,同时,将该遮蔽体160的上部162设置成内外侧与上部连接体63的侧方重合的状态,通过该上部162、总可以遮蔽在下部连接体64从上部连接体63离开时在两者之间产生的间隙S。163是避免前部干涉用凹部、164是避免后部干涉用凹部。
这样,通过利用遮蔽体160的上部162总是遮盖间隙S,可防止谷粒通过该间隙S向分选体50的左侧外方、进而通过开口部67a向外部漏出。
即,如图1以及图2所示,排出秆处理部9具有排出秆移送体70和排出秆切刀71,所述排出秆移送体70将通过谷秆移送部6向后方输送来的谷秆作为排出秆进行接收、然后逐渐向中央附近转送;所述排出秆切刀71将通过排出秆移送体70移送来的排出秆切碎。
即,如图1所示,在驾驶部10中,将操纵秆73立设在前部操作立柱72上,将驾驶席74设置在该操纵秆73的后方位置,将侧部操作立柱75设置在该驾驶席74的左侧方位置上。
即,如图1、图2以及图10所示,在原动机部11中,将发动机E设置在形成于上述驾驶席74的下方的发动机室76内,将上述吸气部13与该发动机E的吸气口部(无图示)连通连接,将通过该吸气部13吸入的外气用于在发动机E内燃烧,另一方面,将排气路径形成体78与该发送机E的排气口部77连通连接,将废气通过该排气路径形成体78排出。
如图2、图10以及图11所示,在排气路径形成体78中,将排气短管79的下端部与发动机E的排气口部77连接,将消声器100与该排气短管79的上端部连通连接,将排气长管101的基端部(前端部)与该消声器100连接形成,消声器100设置在发动机E的正上方位置,同时,排气长管101通过位于谷粒储存部14和分选部8之间的机架2的部分使前端部(后端部)向下方突出开口。
并且,图10以及图11所示,排气长管101具有长管前半部102和长管后半部103,在该长管前半部102的前端部(后端部)105和长管后半部103的基端部(前端部)106之间设置第一冷却风吸入部104,该第一冷却风吸入部104设置在作为设置于分选部8上的前置风扇的第二风车57的附近。
在此,如图11所示,在第一冷却风吸入部104中,将形成伞形的第一冷却风吸入引导体107安装在长管前半部102的前端部105上,同时,使长管后半部103的基端部106与长管前半部102的前端部105的外周面嵌合,将该长管后半部103的基端设置在第一冷却风吸入引导体107内。
并且,形成第一冷却风吸入部108,使第一冷却风吸入引导体107的内周面与长管后半部103的基端部106的外周面之间、以及长管后半部103的基端部106的内周面与长管前半部102的前端部105的外周面之间连通。114是长管前半部支板,115是长管后半部支板。
这样,通过从长管前半部102的前端部105加压输送到长管后半部103的基端部106内的排气,第一冷却风吸入路108被减压,外气通过该第一冷却风吸入路108被吸入到长管后半部103内。
此时,由于将第一冷却风吸入部104设置在作为前置风扇的第二风车57附近,因此,从该第一冷却风吸入部104的第一冷却风吸入路108、吸入通过第二风车57吸引了细小杂物的状态的冷却风,可实现排气的冷却,同时,不会吸入细小杂物。
因此,可切实地防止细小杂物通过高温化的排气而燃烧并引起火灾等问题。
并且,将绝热管109嵌合在长管后半部103的外周面,将第二冷却风吸入部111设置在该绝热管109的基端部110和长管后半部103的基端部106之间,该第二冷却风吸入部111设置在作为设置于分选部8上的前置风扇的第二风车57附近。
在此,如图11所示,在第二冷却风吸入部111中,将形成为伞形的第二冷却风吸入引导体112安装在长管后半部103的前端部106上,同时,将绝热管109的基端设置在第二冷却风吸入引导体112内。
并且,形成第二冷却风吸入部113,使第二冷却风吸入引导体112的内周面与绝热管109的基端部110的外周面之间、以及绝热管109的基端部110的内周面与长管后半部103的前端部106的外周面之间连通。116是引导体挡圈,117是绝热管支板,118、119、120是固定用托架。
这样,第二冷却风吸入路113通过从长管后半部103的前端开口部121排出的排气被减压,外气通过该第二冷却风吸入路113被吸入到绝热管109内。
此时,由于将第二冷却风吸入部111设置在作为前置风扇的第二风车57附近,因此,从该第二冷却风吸入部111的第二冷却风吸入路113吸入通过第二风车57吸引了细小杂物的状态的冷却风,可实现对排气进行冷却,同时,不会吸入细小杂物。
因此,可切实地防止细小杂物通过高温化的排气进行燃烧、引起火灾的问题。
图13(a)是表示燃料箱125的俯视说明图,图13(b)是该燃料箱125的背面说明图,以下就该燃料箱125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
即,燃料箱125通过连通管128连接主燃料箱126和副燃料箱127而形成。129是供油口部,130是供油管,131是过滤器。
并且,将燃料箱支承部132可自由拆装地安装在机架2的一部分上,该机架2通过将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左右延伸框架形成片135横架在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前后延伸框架形成片133、134的后部而形成,将上述燃料箱125可自由拆装地安装在该燃料箱支承部132上。
在此,燃料箱支承部132通过将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拆装框架形成片136可自由拆装地横架在前后延伸框架形成片133、134的后端部之间,将多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根)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延伸片137在左右方向留有间隔地、可自由拆装地横架在两框架形成片135、136之间而形成。
并且,在拆装框架形成片136中,将连接片138、139设置在左右侧端部,使各连接片138、139从后方以重合状态与前后延伸框架形成片133、134的后端面部140、141抵接,同时,通过轴线朝向前后方向的连接螺栓142、143可自由拆装地进行连接。
并且,各前后延伸片137将前端部向上方立起、形成连接片144,使该连接片144从后方以重合状态与左右延伸框架形成片135的后面抵接,同时,通过轴线朝向前后方向的连接螺栓145可自由拆装地进行连接。
并且,在各前后延伸片137中,使后端部146从下方以重合状态与拆装框架形成片136的下面抵接,同时,通过轴线朝向上下方向的连接螺栓147可自由拆装地进行连接。
而且,使向前后方向延伸、形成机架2的一部分的中央部前后延伸框架形成片151的后端部延伸到拆装框架形成片136的中间部附近,将设置在该后端部的连接片152、和设置在拆装框架形成片136的中间部的连接片153在左右方向抵接成重合状态,同时,通过轴线朝向左右方向的连接螺栓154可自由拆装地进行连接。
并且,在左右延伸框架形成片135和拆装框架形成片136上,设置两组分别与前后方向相对的前、后部带连接片148、148、149、149,通过将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固定带150、150搭在各前、后部带连接片148、148、149、149之间,可利用两条固定带150、150从上方固定主燃料箱126。
并且,将各个带连接片155、156在左右方向相对地突出设置在中央部前后延伸框架形成片151的中间部、和右侧的前后延伸框架形成片134的中间部上,通过将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固定带157可自由拆装地搭在两个带连接片155、156之间,可利用该固定带157从上方固定副燃料箱127。158是带连接螺栓。
这样,在将燃料箱125从机架2上卸下进行维护保养等时,按照以下的操作顺序拆下燃料箱支承部132。
(1)事先拆下固定带150、150、157。
(2)然后,从前后延伸框架形成片133、134的后端面部140、141拆下拆装框架形成片136的连接片138、139,同时,从中央部前后延伸框架形成片151的连接片152上拆下拆装框架形成片136的连接片153。
(3)从左右延伸框架形成片135的后面拆下各前后延伸片137的连接片144。
这样,可简单地将燃料箱支承部132从机架2朝向后下方拆下,通过适当地将主燃料箱126和副燃料箱127分别从该燃料箱支承部132卸下可简单地进行维护保养等。
(1)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本发明中,侧分禾器具有设置在收割部的一侧方的前部分禾器形成体、设置在机架的一侧方的后部分禾器形成体、以及设置在前部分禾器形成体和后部分禾器形成体之间的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将被沿着前部分禾器形成体引导的未割谷秆中转到后部分禾器形成体上。
这样,在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中,可将被沿着前部分禾器形成体引导的未割谷秆中转到后部分禾器形成体上,因此,可将沿着前部分禾器形成体引导的未割谷秆通畅且切实地移交到后部分禾器形成体上,可切实防止不能将未割谷秆通畅地移交到后部分禾器形成体上而卡住的现有的问题。
(2)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本发明中,使前部分禾器形成体在向收割部的外侧方伸出的使用位置、和沿着该收割部的侧面挑起的收纳位置之间自由地进行位置变换,另一方面,使后部分禾器形成体在从机架向外侧方伸出的使用位置、和接近该机架的收纳位置之间自由地进行位置变换,使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直到与设置在收纳位置的后部分禾器形成体处于大致相同的位置为止接近设置在机架上并进行固定。
这样,由于使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直到与设置在收纳位置上的后部分禾器形成体处于大致相同的位置为止接近设置机架上、并进行固定设置,因此,只要将前部分禾器形成体和后部分禾器形成体分别根据需要在使用位置和收纳位置上进行位置变换即可,与现有的侧分禾器的操作繁简程度相同,而且可通畅且切实地将未割谷秆向后方引导。
(3)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本发明中,前部分禾器形成体和后部分禾器形成体,无论在使用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采取何种姿势,都设置成至少在俯视时前部分禾器形成体与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一部分重合、并且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与后部分禾器形成体一部分重合。
这样,由于设置成至少在俯视时前部分禾器形成体与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一部分重合,同时,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与后部分禾器形成体一部分重合,因此可通畅且切实地将未割谷秆按照前部分禾器形成体→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后部分禾器形成体的顺序向后方引导。
其结果,可切实地防止未割谷秆在各分禾器形成体的移交部卡住、不能通畅地引导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联合收割机,在左右一对行驶部上设置机架,在该机架的前方设置收割部,从该收割部的一侧前端部到机架的一侧后端部以向外侧方鼓出的形状安装侧分禾器,通过该侧分禾器一面使未割谷秆离开机身、一面向后方进行引导,其特征在于,侧分禾器具有设置在收割部的一侧方的前部分禾器形成体、设置在机架的一侧方的后部分禾器形成体、以及设置在前部分禾器形成体和后部分禾器形成体之间的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将沿着前部分禾器形成体引导的未割谷秆中转到后部分禾器形成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使前部分禾器形成体在向收割部的外侧方伸出的使用位置、和沿着该收割部的侧面挑起的收纳位置之间自由地进行位置变换,另一方面,使后部分禾器形成体在从机架向外侧方伸出的使用位置、和接近该机架的收纳位置之间自由地进行位置变换,使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直到与设置在收纳位置的后部分禾器形成体处于大致相同的位置为止接近设置在机架上并进行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前部分禾器形成体和后部分禾器形成体,无论在使用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采取何种姿势,都设置成至少在俯视时前部分禾器形成体与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一部分重合、并且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与后部分禾器形成体一部分重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是将被沿着前部分禾器形成体引导的未割谷秆通畅且切实地移交到后部分禾器形成体上。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在左右一对行驶部上设置机架,在该机架的前方设置收割部,从该收割部的一侧前端部到机架的一侧后端部以向外侧方鼓出的形状安装侧分禾器,通过该侧分禾器一面使未割谷秆离开机身、一面向后方进行引导,侧分禾器具有设置在收割部的一侧方的前部分禾器形成体、设置在机架的一侧方的后部分禾器形成体、以及设置在前部分禾器形成体和后部分禾器形成体之间的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中间部分禾器形成体将被沿着前部分禾器形成体引导的未割谷秆中转到后部分禾器形成体上。
文档编号A01D63/04GK1993036SQ200480043708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9日
发明者稻垣晴三, 广濑知义, 坂田淳哉, 犹原康裕, 织田正明 申请人:洋马株式会社, 蜻蛉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