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腈菌唑悬浮剂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的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腈菌唑悬浮剂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腈菌唑是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杀菌剂,它具有高效、广谱、低毒等特点,对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病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可广泛应用于小麦的白粉病、锈病、黑穗病;梨、苹果的黑星病、白粉病、褐斑病、灰斑病;瓜类的白粉病;香蕉和花生的叶斑病;葡萄的白粉病;蔬菜及花卉的白粉病、锈病等。具有用量少,持效期长,使用安全等特点,市场前景良好。该有效成分的分子式C15H17ClN4;英文通用名称myclobutanil;CAS登录号88671-89-0。化学名称2-(4-氯苯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己腈。
结构式 理化性质纯品为白色晶体,熔点68~69℃,沸点202~208℃/1mmHg,蒸气压0.213m Pa(25℃),不溶于脂肪烃,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工业品为深褐色固体,熔点63~68℃悬浮剂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以水为分散相的水基剂型,近几年国内外科研单位、企业比较关注这种剂型的研究与开发。悬浮剂(SuspensionConcentrate,SC)是不溶或微溶于水的原药借助某些助剂,通过湿法超微粉碎比较均匀地分散于水中,形成一种颗粒细小的高悬浮、能流动的稳定的液固态体系。悬浮剂通常是由有效成份、分散剂、增稠剂、抗沉淀剂、消泡剂、防冻剂和水等组成。有效成份的含量一般为5%-50%。平均粒径一般为3μm左右。悬浮剂的分散性和展着性都比较好,悬浮率高,粘附在植物体表面的能力比较强,耐雨水冲刷,因而药效较可湿性粉剂显著且也比较持久。
农药水性化剂型是以水作为分散介质,农药原药(固体或油状液)借助分散剂或乳化剂及其它助剂的作用使之悬浮或乳化分散在水中。与乳油相比,减少了大量的有机溶剂;与可湿性粉相比,则无粉尘飞散;对人畜的毒性和刺激性都比较低;并能减轻对作物的药害;也不会因有机溶剂而在贮藏运输过程中引起燃烧,安全性较高悬浮剂是水作为分散相加适宜的助剂,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此剂型克服乳油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也克服了粉剂的一些缺点。所以悬浮剂是替代传统乳油和粉剂的一种最佳选择。
目前,国内腈菌唑制剂都是乳油和可湿性粉剂;如果采用现有技术将本申请中的腈菌唑制成农用悬浮剂面临以下技术困难无法使溶液的贮存稳定性达到标准。这也是目前悬浮剂面临的最大困难。不少产品存放一段时间后,分层结块严重,再分散性差,悬浮率下降。严重者很难从容器中倒出,给用户使用带来困难。因此目前国内市场上还未出现腈菌唑原药制成的悬浮剂面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困难,提供一种将腈菌唑制成农用悬浮剂的生产方法,生产出具有性能稳定,悬浮率好,质量可靠等特点的腈菌唑悬浮剂。应用该方法和适合工业化大生产、质量稳定的配方开发出含有腈菌唑有效成分的新剂型腈菌唑悬浮剂组合物,以便避免传统农药乳油及可湿性粉剂在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的弊端以及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并且提高药效,降低农业成本。
从这个目的出发,本发明研制了以水作为分散介质,农药原药(固体或油状液)借助分散剂或乳化剂及其它助剂的作用使之悬浮或乳化分散在水中,形成悬浮剂。本发明的悬浮剂性能稳定。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腈菌唑悬浮剂组合物,含有效成分腈菌唑、表面活性剂、润湿分散剂、增稠剂、抗冻剂、防腐剂、消泡剂和水,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腈菌唑10%-70%;抗冻剂5%-15%;湿润剂2%-15%; 防腐剂0.1%-5.0%;分散剂4%-15%; 消泡剂0.2%-5%;增稠剂0.1%-1%;水补足到100%。
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各组分的比例可以是腈菌唑10%-70%;消泡剂0.2%-5.0%;湿润剂4%-10%; 水补足到100%。
分散剂6%-12%;增稠剂0.1%-1%;抗冻剂0.1%-1%;防腐剂0.1%-5.0%;
所述的润湿剂可选用亚硫酸纸浆废液、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烷基酚基聚氧乙烯基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烷基酚基聚氧乙烯基醚、月桂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烷基萘磺酸钠、拉开粉、烷基磺酸盐、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聚氧乙烯烃磺酸盐、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烷基酚甲醛缩合物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稀醚嵌段共聚物、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聚合的烷基芳基磺酸盐,聚羧酸盐、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烷基酚基聚氧乙烯基醚磷酸盐、丁二酸酯磺酸SOPA、N060、N090、hoes2705、hoes1494、1851hoes等,或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所述的分散剂可选用亚硫酸纸浆废液及其固形物、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萘和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NNO、NO、扩散剂MF、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烷基酚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聚羧酸盐、磷酸盐、硫酸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稀醚嵌段共聚物,烷基酚基聚氧乙烯基磷酸酯、明胶、阿拉伯胶,卵磷脂、CMC、PVA、PVP、乙烯吡咯烷酮、PEG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烷基聚乙二醇醚磷酸钠等或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所述的增稠剂可选用阿拉伯胶、酪朊、骨胶、明胶、黄原酸胶(也称黄原胶)、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羧乙基纤维素钠,羧丙基纤维素钠、丙烯酸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醋酸酯、膨润土、硅酸镁铝、分散性硅酸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防冻剂(亦称抗冻剂)选用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甘油-乙醚双干醇,甲基亚丙基双干醇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消泡剂选用有机硅酮类,C8-10的脂肪醇、C10-20饱和脂肪族羟酸及其酯类、酯-醚型化合物,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防腐剂尼泊金丁酯、苯甲酸钠、山梨酸钠、Kathon CG等。
以上各组分的颗粒直径要求小于等于5微米。
以上所述的腈菌唑悬浮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①按配比和重量比计算出各组分用量,并称量;②将有效成分,润湿剂、分散剂、抗冻剂、防腐剂和消泡剂及少量水加入砂磨机中进行研磨;③经检测,颗粒直径达到规定要求时加入增稠剂,调整pH值,水按配比补足,研磨;④过滤、分析检验入库。
所述的“颗粒直径达到规定要求时”是指颗粒直径小于等于5微米。
本发明的腈菌唑悬浮剂可用于防治梨树黑星病、小麦的白粉病、锈病、黑穗病;梨、苹果的黑星病、白粉病、褐斑病、灰斑病;瓜类的白粉病;香蕉和花生的叶斑病;葡萄的白粉病;蔬菜及花卉的白粉病、锈病等。
本发明的田间试验效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田间试验结果
本发明毒理学测试结果1、雌雄大鼠急性经口LD50值均为1710mg/kg b.wt,属低毒级。
2、雌雄大鼠急性经皮LD50值均大于2000mg/kg b.wt,属低毒级。
3、家兔眼刺激平均积分(1h)最高数值为1,眼刺激平均积分(48h)为0,属无刺激性。
4、家兔皮肤刺激反应积分均值为0,属无刺激性。
5、豚鼠皮肤平均反应值=0,致敏率(%)=0,属弱致敏性。本发明环境生态毒性测试结果对40%腈菌唑悬浮剂进行了鱼、鹌鹑、蜜蜂、家蚕等四种环境生物的毒性试验,其测试结果如下斑马鱼LC50(96h)5.8mg/L;蜜蜂LC50(48h)56.9mg/L;鹌鹑LD50(7d)302mg/kg体重;家蚕LC50(二龄)72.3mg/kg桑叶根据农药环境生物毒性风险性评价分级标准,40%腈菌唑SC对鸟低毒,对鱼、蜜蜂、家蚕中毒;对家蚕低风险,对蜜蜂中等风险。药械不得在河塘内洗涤,注意对蜜蜂的影响。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配方的选择及小样的制备原药选择本公司腈菌唑原粉。
腈菌唑40.0%,湿润剂为木质素磺酸钠8.0%,分散剂为NNO 4%,增稠剂为黄原胶0.3%,抗冻剂为丙三醇10%、防腐剂为尼伯金丁酯2.0%、消泡剂为有机硅酮类S-630 1.0%,水补足到100%。
其制备方法的步骤是①按配比和重量比计算出各组分用量,并称量;②将有效成分,润湿剂、分散剂、抗冻剂、防腐剂和消泡剂及少量水加入砂磨机中进行研磨;③经检测,颗粒直径达到规定要求时加入增稠剂,调整pH值,水按配比补足,研磨;④过滤、分析检验入库。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腈菌唑70.0%,湿润剂为亚硫酸纸浆废液10.0%,分散剂为亚硫酸纸浆废液4%,增稠剂为阿拉伯胶0.1%,抗冻剂为乙二醇10%、防腐剂为苯甲酸钠1.0%、消泡剂为辛烷脂肪醇0.5%,水补足到100%。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腈菌唑10.0%,湿润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5.0%,分散剂为亚硫酸纸浆废液的固形物10%,增稠剂为酪朊1.0%,抗冻剂为丙二醇30%、防腐剂为山梨酸钠1.0%、消泡剂为饱和脂肪族羟酸(辛酸)5%,水补足到100%。
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腈菌唑50.0%,湿润剂为烷基酚基聚氧乙烯基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15.0%,分散剂为木质素10%,增稠剂为骨胶1.0%,抗冻剂为甘油15%、防腐剂为Kathon CG 1.0%、消泡剂为饱和脂肪族羟酸酯(辛酸丁酯)5%,水补足到100%。
实施例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腈菌唑60.0%,湿润剂为烷基酚基聚氧乙烯基醚10.0%,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盐8%,增稠剂为明胶1.0%,抗冻剂为甘油-乙醚双干醇5%、防腐剂为尼伯金丁酯1.0%、消泡剂为酯-醚型化合物2%,水补足到100%。
实施例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月桂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分散剂为萘和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钠,抗冻剂为甲基亚丙基双干醇、防腐剂为尼伯金丁酯、消泡剂为1∶1的有机硅类S-630与C8-10的脂肪醇。
实施例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烷基萘磺酸钠,分散剂为NO,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抗冻剂为1∶1的丙三醇和乙二醇、防腐剂为尼伯金丁酯、消泡剂为1∶1的C10-20饱和脂肪族羟酸与C8-10的脂肪醇。
实施例8,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
湿润剂为拉开粉,分散剂为扩散剂MF,增稠剂为羧乙基纤维素钠,抗冻剂为1∶1∶1的丙三醇、乙二醇和甘油、防腐剂为尼伯金丁酯、消泡剂为1∶1∶1的C10-20饱和脂肪族羟酸、C8-10的脂肪醇与有机硅酮类。
实施例9,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烷基磺酸盐,分散剂为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增稠剂为羧丙基纤维素钠。
实施例10,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分散剂为烷基酚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增稠剂为丙烯酸钠。
实施例11,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聚氧乙烯烃磺酸盐,分散剂为烷基酚基聚氧乙烯醚聚羧酸盐,增稠剂为聚乙烯醇。
实施例1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分散剂为烷基酚基聚氧乙烯醚磷酸盐,增稠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实施例1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烷基酚甲醛缩合物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分散剂为烷基酚基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增稠剂为聚丙烯酸钠。
实施例1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分散剂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稀醚嵌段共聚物,增稠剂为聚乙烯醋酸酯。
实施例1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
湿润剂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稀醚嵌段共聚物,分散剂为烷基酚基聚氧乙烯基磷酸酯,增稠剂为膨润土。
实施例1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木质素,分散剂为明胶,增稠剂为硅酸镁铝。
实施例1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木质素的衍生物磺酸盐,分散剂为阿拉伯胶,增稠剂为分散性硅酸。
实施例18,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聚合的烷基芳基磺酸盐,分散剂为卵磷脂,增稠剂为1∶1的黄原酸胶与阿拉伯胶。
实施例19,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聚合的烷基芳基聚羧酸盐,分散剂为CMC,增稠剂为1∶1的骨胶与甲基纤维素钠。
实施例20,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分散剂为PVA,增稠剂为1∶1∶1的黄原酸胶、阿拉伯胶与酪朊。
实施例20,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烷基酚基聚氧乙烯基醚磷酸盐,分散剂为PVP。
实施例21,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丁二酸酯磺酸,分散剂为乙烯吡咯烷酮。
实施例2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SOPA,分散剂为PEG三聚磷酸钠。
实施例2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N060,分散剂为六偏磷酸钠烷基聚乙二醇醚磷酸钠。
实施例2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N090,分散剂为1∶1的亚硫酸纸浆废液与木质素。
实施例2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hoes2705,分散剂为1∶1的萘和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与NNO。
实施例2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hoes1494,分散剂为1∶1∶1的亚硫酸纸浆废液、萘和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与NNO。
实施例2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1851hoes,分散剂为1∶1∶1的扩散剂MF、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与烷基酚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
实施例28,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1∶1的亚硫酸纸浆废液与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
实施例29,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1∶1的烷基酚基聚氧乙烯基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与烷基酚基聚氧乙烯基醚。
实施例30,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1∶1的月桂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与烷基萘磺酸钠。
实施例31,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1∶1∶1的亚硫酸纸浆废液、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与烷基酚基聚氧乙烯基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
实施例3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1∶1∶1的烷基酚基聚氧乙烯基醚、月桂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与烷基萘磺酸钠。
实施例3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如下改变湿润剂为1∶1∶1的拉开粉、烷基磺酸盐与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聚氧乙烯烃磺酸盐。
权利要求
1.一种腈菌唑悬浮剂组合物,含有效成分腈菌唑、表面活性剂、润湿分散剂、增稠剂、抗冻剂、防腐剂、消泡剂和水,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腈菌唑10%-70%;湿润剂2%-15%;分散剂4%-15%;增稠剂0.1%-1%;抗冻剂5%-15%;防腐剂0.1%-5.0%;消泡剂0.2%-5%;水补足到100%。
2.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腈菌唑悬浮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计为腈菌唑10%-70%;湿润剂4%-10%;分散剂6%-12%;增稠剂0.1%-1%;抗冻剂0.1%-1%;防腐剂0.1%-5.0%;消泡剂0.2%-5.0%;水补足到100%。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腈菌唑悬浮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湿剂选自亚硫酸纸浆废液、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烷基酚基聚氧乙烯基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烷基酚基聚氧乙烯基醚、月桂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烷基萘磺酸钠、拉开粉、烷基磺酸盐、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聚氧乙烯烃磺酸盐、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烷基酚甲醛缩合物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稀醚嵌段共聚物、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聚合的烷基芳基磺酸盐,聚羧酸盐、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烷基酚基聚氧乙烯基醚磷酸盐、丁二酸酯磺酸SOPA、N060、N090、hoes2705、hoes1494、1851hoes等,或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分散剂选自亚硫酸纸浆废液及其固形物、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萘和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NNO、NO、扩散剂MF、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烷基酚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聚羧酸盐、磷酸盐、硫酸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稀醚嵌段共聚物,烷基酚基聚氧乙烯基磷酸酯、明胶、阿拉伯胶,卵磷脂、CMC、PVA、PVP、乙烯吡咯烷酮、PEG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烷基聚乙二醇醚磷酸钠等或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增稠剂选自阿拉伯胶、酪朊、骨胶、明胶、黄原酸胶、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羧乙基纤维素钠,羧丙基纤维素钠、丙烯酸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醋酸酯、膨润土、硅酸镁铝、分散性硅酸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甘油-乙醚双干醇,甲基亚丙基双干醇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消泡剂选自有机物硅酮类,C8-10的脂肪醇、C10-20饱和脂肪族羟酸及其酯类、酯-醚型化合物,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腈菌唑悬浮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颗粒直径小于等于5微米。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腈菌唑悬浮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①按配比和重量比计算出各组分用量,并称量腈菌唑10%-70%;湿润剂2%-15%;分散剂4%-15%;增稠剂0.1%-1%;抗冻剂5%-15%;防腐剂0.1%-5.0%;消泡剂0.2%-5%;水补足到100%。②将有效成分,润湿剂、分散剂、抗冻剂、防腐剂和消泡剂及少量水加入砂磨机中进行研磨;③经检测,颗粒直径达到规定要求时加入增稠剂,调整pH值,水按配比补足,研磨;④过滤、分析检验入库。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腈菌唑悬浮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湿剂选自亚硫酸纸浆废液、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烷基酚基聚氧乙烯基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烷基酚基聚氧乙烯基醚、月桂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烷基萘磺酸钠、拉开粉、烷基磺酸盐、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聚氧乙烯烃磺酸盐、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烷基酚甲醛缩合物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稀醚嵌段共聚物、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聚合的烷基芳基磺酸盐,聚羧酸盐、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烷基酚基聚氧乙烯基醚磷酸盐、丁二酸酯磺酸SOPA、N060、N090、hoes2705、hoes1494、1851hoes等,或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分散剂选自亚硫酸纸浆废液及其固形物、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萘和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NNO、NO、扩散剂MF、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烷基酚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聚羧酸盐、磷酸盐、硫酸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稀醚嵌段共聚物,烷基酚基聚氧乙烯基磷酸酯、明胶、阿拉伯胶,卵磷脂、CMC、PVA、PVP、乙烯吡咯烷酮、PEG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烷基聚乙二醇醚磷酸钠等或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增稠剂选自阿拉伯胶、酪朊、骨胶、明胶、黄原酸胶、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羧乙基纤维素钠,羧丙基纤维素钠、丙烯酸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醋酸酯、膨润土、硅酸镁铝、分散性硅酸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甘油-乙醚双干醇,甲基亚丙基双干醇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消泡剂选自有机硅酮类,C8-10的脂肪醇、C10-20饱和脂肪族羟酸及其酯类、酯-醚型化合物,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7.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腈菌唑悬浮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颗粒直径达到规定要求时”是指颗粒直径小于等于5微米。
全文摘要
腈菌唑悬浮剂组合物,各成分重量百分比计为腈菌唑10%-70%;湿润剂2%-15%;分散剂4%-15%;增稠剂0.1%-1%;抗冻剂5%-15%;防腐剂0.1%-5.0%;消泡剂0.2%-5%;水补足到100%。其制备方法是将有效成分,润湿剂、分散剂、抗冻剂、防腐剂和消泡剂及少量水加入砂磨机中进行研磨;经检测,颗粒直径达到规定要求时加入增稠剂,调整pH值,水按配比补足,研磨;过滤、分析检验入库。本发明了将腈菌唑制成农用悬浮剂的技术困难,产品性能稳定,悬浮率好,质量可靠。适合工业化大生产。避免了乳油及可湿性粉剂在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的弊端以及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文档编号A01N25/02GK1864485SQ20061004028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2日
发明者李泽方, 刘慕兰, 罗志会, 李如江 申请人:江苏耕耘化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