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型插秧机中的植苗行数的可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755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乘用型插秧机中的植苗行数的可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乘用型插秧机中、操作者可在所搭乘的操作座椅的 部位任意改变对田地的植苗行数的可变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乘用型插秧机的结构是将多个向田地植苗的植苗 机构以适当的间隔排列设置在相对于行驶方向的横向,通过来自发动 机等动力源的动力传递驱动该各植苗机构,由此向田地进行多4亍植苗, 在该乘用型插秧机中设置有植苗行数可变装置,例如将5行、6行或8 行的植苗规格变成少于这些的植苗行数。
目前,这种植苗行数可变装置例如如专利文献1等所述,形成以 下的结构,即, 一方面将断续地向上述各植苗机构进行动力传递的行 固定离合器机构(条止&夕,少f機構)、设置在上述每个植苗机构或 每一对植苗机构上,另一方面,将与该各行固定离合器机构对应的离 合器杆以向前后方向转动的方式设置在作业者所搭乘的操作座椅附近, 利用将该离合器杆向后方的转动操作,使上述各植苗机构中的任意的 植苗机构或任意的一对植苗机构停止,由此改变植苗行数。
专利文献l:特开2003-219715号公才艮
但是,如上述专利文献1等所述,尽管现有的可变装置形成以下 结构,即,在将用于改变植苗行数的上迷各离合器杆向前方转动时驱 动植苗机构,在将其向后方转动时停止植苗机构,但是由于该各离合 器杆是从其转动中心起在半径方向笔直伸长的形状,所以乍一看不能 瞬间识别出该离合器杆中任意的离合器杆是位于驱动植苗机构的位 置、还是位于停止植苗机构的位置,具有不仅操作性降低、而且错误 操作的可能性大的问题。
并且,在使上述各离合器杆向后方转动、操作到停止植苗机构的
位置的情况下,上述各离合器杆形成直立的形态,从设置在操作座椅 附近的作业地板面的上面向上突出很多,因此,具有有可能影响作业
者在上述作业地板面上进行续秧(苗継r)等各种作业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是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植苗行数的可变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完成该技术课题,技术方案i的发明是一种乘用型插秧机中 的植苗行数的可变装置,在该乘用型插秧机中,将向田地进行植苗的 多个植苗机构横向排列设置,将断续地进行驱动操作的行固定离合器 机构、设置在每个植苗机构或一对植苗机构上,另一方面,将与所述 各行固定离合器机构对应的离合器杆设置在作业者所搭乘的操作座椅 附近,以便在使其向前方转动时驱动植苗机构,在向后方转动时停止 植苗机构,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各离合器杆,在将该离合器杆向后 方转动操作时,各离合器杆朝向后方倾倒成实际上水平或接近水平的 状态。
技术方案2的发明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乘用型插秧机中,其特征 在于,对于上述各离合器杆,在将其向后方转动操作时,其把手部形 成与设置在上述操作座椅附近的作业地板面实际上平行或接近平行的 状态。
技术方案3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乘用型插秧机中,其 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中,在所述各行固定离合器机构上 具有将其保持为开始动力传递的弹簧机构,另一方面,对于所述各离
合器杆,使其向前方转动时的姿势被所述弹簧机构保持,使其向后方 转动时的姿势被所述弹簧机构中的越过支点保持。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是一种乘用型插秧机中的植苗行数的可变 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乘用型插秧机中,将向田地进行植苗的多个 植苗机构横向排列设置,将断续地进行驱动操作的行固定离合器机构 设置在每个植苗机构或每一对植苗机构上,另一方面,将与所述各行 固定离合器机构对应的离合器杆设置在作业者所搭乘的操作座椅附 近,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离合器杆分开设置在所述操作座椅的左右两侧。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乘用型插秧机中的植 苗行数的可变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各植苗机构中位于行驶方 向的右侧的植苗机构的行固定离合器机构对应的离合器杆设置在操作 座椅的右侧;与所述各植苗机构中位于行驶方向的左侧的植苗机构的 行固定离合器机构对应的离合器杆设置在操作座椅的左侧。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4或5所述的乘用型插秧机中 的植苗行数的可变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各植苗机构中位于外 侧的植苗机构对应的离合器杆位于远离所述操作座椅的部位;与位于 所述外侧的植苗机构的内侧的植苗机构对应的离合器杆位于接近所述 操作座椅的部位。
如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通过将进行改变植苗行数的操作的各离 合器杆形成为以下结构,即,在使该离合器杆向后方转动时、该各离 合器杆实际上朝向后方倾倒成水平或接近水平的状态,由此,在为了 停止植苗机构而将该离合器杆向后方转动操作时,上述各离合器杆朝 向后方倾倒成水平或接近水平的状态,因此, 一看就可容易且确切地 知道上述各离合器杆中的任意的离合器杆是位于驱动植苗机构的位置 还是位于停止植苗机构的位置,可大幅度地提高操作性,切实降低错 误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上述各离合器杆形成技术方案2所述的结 构,在使该各离合器杆处于停止植苗机构的位置的状态下,可大幅度 地降低从上述作业地板面突出的尺寸,因此,与上述在先的4支术相比 较,可切实降低该各离合器杆对在上述作业地板面上进行的续秧等各 种作业的妨碍。
并且,通过形成技术方案3所述的结构,由于可利用上述一个弹 簧机构实现将上述各离合器杆保持在驱动植苗机构的位置和停止植苗 机构的位置,因此,具有以下效果,即,可极其简单地形成用于将上 述各离合器杆保持在上述两个位置的结构。
如上述技术方案4所述,通过将进行改变植苗行数的操作的各离
合器杆、分开设置在操作座椅的左右两侧,与将该各离合器杆在操作 座椅的一侧横向排列设置的情况相比,所有的离合器杆都靠近操作座 椅,因此,作业者以坐在操作座椅上的姿势就可操作上述所有的离合 器杆,具有可大幅度提高操作性并可切实降低错误操作的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形成技术方案5所述的结构,可分别利用位 于操作座椅右侧的离合器杆操作位于右侧的植苗机构,利用位于左侧 的离合器杆操作位于左侧的植苗机构,因此,可切实地避免弄错左右 而操作。
并且,通过形成技术方案6所述的结构,可切实避免在位于操作 座椅的左右两侧的各离合器杆相互之间进行误操作。


图l是乘用型插秧机的侧视图。
图2是乘用型插秧机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图。
图4是图3的主要部位的进一步放大图。
图5是从图3的V-V线看的侧视图。
图6是图4的立体图。
图7是植苗机构部分的图。
图8是从图7的VIII-VIII线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基于适用于6行植苗的乘用型插秧机的附图、说明本发明的 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符号l表示6行植苗的乘用型插秧机,该插秧 机1具有被左右一对的前轮3和后轮4支撑的行驶机体2,以及可升 降地安装在该行驶机体2的后部、向田地5进行6行植苗的植苗机构 6。
并且,在上述行驶机体2中,发动机7安装在前部,同时,操作 座椅8设置在后部,而且,还搭载有用于对来自上述发动机7的动力 进行适当地变速、传递到上述各车轮3、 4的行驶变速箱9,以适当的
速度向箭头A所示的方向前进行驶,并且,在上述行驶机体2中,外 壳10设置在上述操作座椅8的后部以及左右两侧的部分上,该外壳 10的上面以跨在作业地板面11上的状态形成在进行续秧等各种作业 的作业地板面11上,所述续秧是将搭载在上述行驶机体2的前部左右 两侧的苗垫(苗"T :x卜)向上述植苗机构6补给。
另外,如双点划线所示,在上述作业地板面ll上有时也搭载有撒 肥装置12,该撒肥装置12对由上述植苗装置6进行植苗的各植苗行 进行撒肥。
上述植苗装置6目前众所周知的是通过在横向并排设置以两行植 苗为一个单位的三个植苗单元、即第一植苗单元13、第二植苗单元14 以及第三植苗单元15而一共形成为六行植苗。
并且,上述各植苗单元13、 14、 15分别由以下部分构成,即,从 上述发动机7进行动力传递的传动箱16、安装在该传动箱16的左右 两侧面的众所周知的旋转式植苗机构17、安装在上述传动箱16的上 面的载苗台18、以及以在上述田地5的表面滑行的方式安装在上述传 动箱16的下面的船体19。在上述载苗台18上设置有无图示的相对装 载在其上的苗垫进行纵向输送的纵向输送机构,另一方面,在上述传 动箱16上设置有行固定离合器机构20,该行固定离合器机构20用于 向其左右两侧上的一对植苗机构17同时断续地进行动力传递操作。
如图7和图8所示,该行固定离合器机构20将从上述发动机7传 递动力的从动齿轮20b可自由旋转地嵌入一对植苗机构17共同的驱动 轴20a,将从动侧离合器爪20c设置在该从动齿轮20b上,而在上述 驱动轴20a上,将与上述从动侧离合器爪20c啮合地构成的离合器体 20d利用花键嵌合可自由滑动地设置在轴线方向,通过利用嵌入上述 驱动轴20a设置的弹簧20e的作用力、使该离合器体20d经常与上述 从动侧离合器爪20c啮合,由此旋转驱动上述两个4直苗机构17,在上 述离合器体20d上还设置有倾斜凸轮面20f,通过使可自由进出上述 传动箱16地设置的操作销20g的前端与该倾斜凸轮面20f接触,上述 离合器体20d抵抗该弹簧20e、以脱离上述从动侧离合器爪20c的方 式后退移动,4亭止4t转驱动上述两个植苗才几构17。
在这种情况下,将上述操作销20g的基端与双臂柄式的操作杆20j 的一端连接,该操作杆20j利用销20i可自由旋转地枢轴安装在从上 述传动箱16向上突出的臂20h的前端,通过相对于上述操作杆20j 以外嵌上述销20i的方式设置的扭簧20k,对上述操作销20g向从上 述倾斜凸轮面20f离开的方向加力且保持该位置。
另一方面,在上述行驶机体2的外壳10上,上述各植苗单元13、 14、 15上的与一对植苗机构17对应的离合器杆21、 22、 23在上述操 作座椅8的左右两侧分开设置。
即,在上述操作座椅8的右侧,在横向并排设置有离合器杆21和 离合器杆22,所述离合器杆21与上述各植苗单元13、 14、 15中的、 位于行驶方向最右外侧的第一植苗单元13中的一对植苗机构17对应; 所述离合器杆22与上述各植苗单元13、 14、 15中的、位于行驶方向 内侧的第二植苗单元14中的一对植苗机构17对应。
另一方面,在上述操作座椅8的左侧设置离合器杆23,该离合器 杆23与各植苗单元13、 14、 15中的、位于行驶方向最左外侧的第三 植苗单元15中的一对植苗机构17对应。
在这种情况下,使与上述第一植苗单元13中的一对植苗机构17 对应的离合器杆21位于外侧,使与上述第二植苗单元14中的一对植 苗机构17对应的离合器杆22位于内侧。
另外,除了并排设置上述三个植苗单元13、 14、 15之外,通过并 排设置与这些植苗单元相同地构成的第四植苗单元,将上述乘用型插 秧机1形成为总共8行植苗,在这种情况下,在操作座椅8的右侧, 使与第一植苗单元中的一对植苗机构17对应的离合器杆位于远离操 作座椅8的部位、使与第二植苗单元中的一对植苗机构17对应的离合 器杆位于靠近操作座椅8的部位,以此设置在行驶方向上从右数与第 一植苗单元和第二植苗单元中的一对植苗机构17对应的离合器杆;而 在操作座椅8的左侧,使与第四植苗单元中的一对植苗机构17对应的 离合器杆位于远离操作座椅8的部位、使与第三植苗单元中的一对植
苗机构17对应的离合器杆位于靠近操作座椅8的部位,以此^:置在行 驶方向上从右数与第三植苗单元和第四植苗单元中的一对植苗机构
17对应的离合器杆。
即,将上述多个植苗单元在操作座椅8的左右两侧分开设置,使 与该各个植苗单元中的、位于行驶方向右侧的植苗单元中的一对植苗 机构对应的离合器杆位于操作座椅的右侧,使与上述各植苗单元中的、 位于行驶方向左侧的植苗单元中的一对植苗机构对应的离合器杆位于 操作座椅8的左侧;而且,使与上迷各植苗单元中的、位于行驶方向 外侧的植苗单元中的一对植苗机构对应的离合器杆位于远离上述操作 座椅的部位,使与位于上述外侧的植苗单元的内侧的植苗单元中的、 与一对植苗机构对应的离合器杆位于靠近上述操作座椅的部位。
将与上述第一植苗单元13中的一对植苗机构17对应的离合器杆 21以及与上述第二植苗单元14中的一对植苗机构17对应的离合器杆 22,利用销26、 27可自由旋转地枢轴安装在从设置于上述外壳10内 的门型框架24突出的托架25的左右两侧面,使该两个离合器杆21、 22可向前后方向转动;而将与上述第三植苗单元15对应的离合器杆 23利用销29可自由转动地枢轴安装在从上述门型框架24突出的托架 28的右侧面,使该离合器杆23可向前后方向转动。
另外,在形成8行植苗的情况下,使与第四植苗单元对应的离合 器杆枢轴安装在上述托架28中的左侧面。即,相对于上述一个托架 25、 28,将两个离合器杆安装在其左右两侧面。
另外,通过远距离操作用钢丝30、 31、 32连接销21a和第一植苗 单元13中的行固定离合器机构20的操作杆20j的下端之间,所述销 21a固定在与上述第一植苗单元13对应的离合器杆21的下端部;并 固定销22a和第二植苗单元14中的行固定离合器机构20的操作杆20j 的下端之间,所述销22a固定在与上述第二植苗单元14对应的离合器 杆22的下端部;以及固定销23a和第三植苗单元15中的行固定离合 器机构20的操作杆20j的下端之间,所述销23a固定在与上述第三植 苗单元15对应的离合器杆23的下端部,通过这样,在转动操作上述
各离合器杆21、 22、 23、直到在前方与无图示的前挡块抵接时,上述 各植苗单元13、 14、 15中的行固定离合器机构20成为离合器接通状 态,在转动操作上述各离合器杆21、 22、 23、直到在后方与无图示的 后挡块抵接时,上述各植苗单元13、 14、 15中的行固定离合器机构 20成为离合器接通状态。
即,通过将上述各离合器杆21、 22、 23中的任意的离合器杆向后 方侧转动操作,可同时停止与该离合器杆对应的植苗单元中的两个植 苗机构17,因此,可自由地从6行植苗变换到4行植苗或2行植苗。
在这种情况下,在将上述各离合器杆21、 22、 23向前方转动操作 时,上述各植苗单元13、 14、 15中的行固定离合器机构20的扭簧20k 产生的弹力向销26、 27、 29的下侧作用,通过这样保持在与前挡块抵 接的状态,即,保持在前方转动位置(驱动植苗机构的位置),但在将 上述各离合器杆21、 22、 23向后方转动操作时,上述扭簧20k产生的 弹力超越支点、向销26、 27、 29的上侧作用,通过这样保持在与后挡 块抵接的状态,即,保持在后方转动位置(停止植苗机构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各钢丝30、 31、 32与行固定离合器机构20的操作 杆20j的连接部上,设置有緩冲用的拉伸弹簧33。
并且,通过将上述各离合器杆21、 22、 23形成为从侧面看弯曲成 〈字形的形状,在将其向前方转动位置(驱动植苗机构的位置)转动 操作时,其上端的把手部向上述外壳10的前面突出,但在将其向后方 转动位置(停止植苗机构的位置)转动操作时,该把手部以如下的方 式朝向后方倾倒成实质水平或接近水平的状态,即,以只从上述外壳 10的上面的作业地板面11稍微突出的状态、形成实际上与作业地板 面11平行或接近平行的状态。
通过形成这样地构成,上述各离合器杆21、 22、 23在上述操作座 椅8的左右两侧分开设置,由此,与将该各离合器杆横向排列设置在 操作座椅的一侧的情况相比,该所有的离合器杆21、 22、 23都靠近操 作座椅8,因此,作业者可以以坐在操作座椅8上的姿势操作上述所 有的离合器杆。
并且,上述各离合器杆21、 22、 23在被向前方转动位置(驱动植 苗机构的位置)转动操作时,形成其上端的把手部从上述外壳10的前 面突出的状态,但是在将其向后方转动位置(停止植苗机构的位置) 转动操作时,该把手部形成为实际上朝向后方倾倒成水平或接近水平 的状态,因此, 一看就可容易且确切地识别上述各离合器杆21、 22、 23中任意的离合器杆是位于驱动植苗机构的位置还是位于停止植苗 机构的位置。
在将上述各离合器杆21、 22、 23向后方转动位置(停止植苗机构 的位置)转动操作的状态下,其把手部以只从上述外壳IO的上面的作 业地板面11稍微突出的状态、形成实际上与该作业地板面11平行或 接近平行的状态,因此,可切实降低该各离合器杆21、 22、 23对在上 述作业地板面IO上进行的续秧等各种作业的妨碍。
并且,与上述各植苗单元13、 14、 15中的、朝向行驶方向位于右 侧的第一植苗单元13中的一对植苗机构17对应的离合器杆21,位于 上述操作座椅8的右侧;而与上述各植苗单元13、 14、 15中的、朝向 行驶方向位于左侧的第三植苗单元15中的一对植苗机构17对应的离 合器杆23,位于上述操作座椅8的左侧,通过这样,可减少对位于右 侧的第一植苗单元13中的一对植苗机构17、和位于左侧的第三植苗 单元15中的一对植苗机构17的错误操作。
而且,在位于上述操作座椅8的右侧的各离合器杆21、 22中,与 上述各植苗单元中位于最右外侧的第一植苗单元13中的一对植苗机 构17对应的离合器杆21位于外侧,与位于第一植苗单元13的内侧的 第二植苗单元14中的一对植苗机构17对应的离合器杆21位于内侧, 因此可降低在该各离合器杆21 、 22的相互之间对外侧和内侧的错误操 作。
在上述各植苗单元13、 14、 15的载苗台18上,设置有相对于装 载在其上的苗垫进行纵向输送的纵向输送机构,该纵向输送机构在使 上述植苗机构17的驱动停止时,同时利用离合器机构停止纵向输送。
因此,通过在固定于上述各离合器杆21、22、23的下端部的销21a、
22a、 23a上分别连接操作钢丝34、 35、 36,该操作钢丝34、 35、 36 用于远距离操作与该各离合器杆21、 22、 23分别对应的上述各植苗单 元13、 14、 15中的纵向输送机构用离合器机构,可利用上述各离合器 杆21、 22、 23中任意的离合器杆的向后方的转动操作,同时进行与该 离合器杆对应的植苗单元13、 14、 15中的两个植苗机构17的停止、 和该停止后的植苗机构17的载苗台18中的纵向输送机构的停止。
并且,根据不同的乘用型插秧机,如上所述,有时设置对上述各 植苗机构17的植苗行进行撒肥的撒肥装置12。
如目前众所周知的那样,该撒肥装置12构成为可以对由上述各植 苗机构17中停止的植苗机构进行的植苗行停止撒肥。
因此,在该撒肥装置12中,通过将操作钢丝37、 38、 39与固定 在上述各离合器杆21、 22、 33的下端部的各销21a、 22a、 23a连接, 所述操作钢丝37、 38、 39用于操作停止对各植苗行撒肥的机构,可通 过上述各离合器杆21、22、23中的任意的离合器杆向后方的转动操作, 同时进行与该离合器杆相对应的植苗单元13、 14、 15中的两个植苗机 构17的停止、该停止后的植苗机构17的载苗台18中的纵向输送机构 的停止、以及对上述停止后的植苗机构17的植苗行撒肥的停止。
另外,在上述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一个植苗单元上设置一 对植苗机构,在该每一对植苗机构上设置行固定离合器机构的情况,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当然也可适用于在每个植苗机构上设置行固 定离合器机构的情况。
权利要求
1. 一种乘用型插秧机中的植苗行数的可变装置,在该乘用型插秧机中,将向田地进行植苗的多个植苗机构横向排列设置,将断续地进行驱动操作的行固定离合器机构、设置在每个植苗机构或一对植苗机构上,另一方面,将与所述各行固定离合器机构对应的离合器杆设置在作业者所搭乘的操作座椅附近,以便在使其向前方转动时驱动植苗机构,在向后方转动时停止植苗机构,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各离合器杆,在将该离合器杆向后方转动操作时,各离合器杆朝向后方倾倒成实际上水平或接近水平的状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型插秧机中的植苗行数的可变装置, 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各离合器杆,在将其向后方转动操作时,其形 成为与设置在所述操作座椅附近的作业地板面实际上平行或接近平行 的状态。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用型插秧机中的植苗行数的可变装 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行固定离合器机构上具有将其保持为开始 动力传递的弹簧机构,另一方面,对于所述各离合器杆,使其向前方 转动时的姿势被所述弹簧机构保持,使其向后方转动时的姿势被所述 弹簧机构中的越过支点保持。
4. 一种乘用型插秧机中的植苗行数的可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 该乘用型插秧机中,将向田地进行植苗的多个植苗机构横向排列设置, 将断续地进行驱动操作的行固定离合器机构设置在每个植苗机构或每 一对植苗机构上,另一方面,将与所述各行固定离合器机构对应的离 合器杆设置在作业者所搭乘的操作座椅附近,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离合器杆分开设置在所述操作座椅的左右两侧。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用型插秧机中的植苗行数的可变装置, 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各植苗机构中位于行驶方向的右侧的植苗机构的 行固定离合器机构对应的离合器杆设置在操作座椅的右侧;与所述各 植苗机构中位于行驶方向的左侧的植苗机构的行固定离合器机构对应 的离合器杆设置在操作座椅的左侧。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乘用型插秧机中的植苗行数的可变装 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各植苗机构中位于外侧的植苗机构对应的离 合器杆位于远离所述操作座椅的部位;与位于所述外侧的植苗机构的 内侧的植苗机构对应的离合器杆位于接近所述操作座椅的部位。
全文摘要
一种乘用型插秧机中的植苗行数的可变装置,将向田地进行植苗的多个植苗机构(17)横向排列设置,将断续地进行驱动操作的行固定离合器机构(20)、设置在每个植苗机构或每一对植苗机构上,另一方面,将与所述各行固定离合器机构对应的离合器杆(21)、(22)、(23)设置在作业者所搭乘的操作座椅(8)附近,以便在使其向前方转动时驱动植苗机构,在向后方转动时停止植苗机构,在这样的乘用型插秧机中,一看就可容易且确切地识别上述各离合器杆的操作位置,可提高操作性、降低错误操作。对于所述各离合器杆,在将该离合器杆向后方转动操作时,各离合器杆实际上朝向后方倾倒成水平或接近水平的状态。
文档编号A01C11/02GK101384163SQ200780005098
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8日
发明者大前健介 申请人:洋马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