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承渔线轮的手柄轴支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304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轴承渔线轮的手柄轴支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柄轴支承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双轴承渔线轮的 手柄轴支承结构,其用于将手柄轴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双轴承渔 线轮的渔线轮主体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双轴承渔线轮中设置有手柄轴,该手柄轴上连接有手 柄且手柄不可相对手柄轴4t转。为^f吏卸力^f几构起作用,利用单向离 合器来禁止这种手柄轴向放线方向旋转。就这种单向离合器而言, 现有技术中,众所周知可采用滚柱式单向离合器(例如,参照曰本发明专利公报特开2001-58401 ),该单向离合器可支承手柄轴旋转 且也可禁止手柄轴向一个方向旋转。为防止液体等异物从该单向离 合器进入渔线轮内部,现有技术中,将单向离合器配置在穀部内, 该毂部形成于侧罩上并向外突出。单向离合器的轴向外侧配置有密 封部件。单向离合器例如通过压入或嵌合方式安装在毂部内,安装单向离合器之后,将密封部件安装在毂部上。另外,众所周知,在纺车式渔线轮所采用的单向离合器中,还有 将密封部件安装在单向离合器内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发明专利 公报特开2004-350650 )。现有技术的单向离合器中,将密封部件配 置在单向离合器两端的内轮和外轮之间。现有技术中,对于将密封部件配置在单向离合器外侧的结构,需 要在将单向离合器安装到毂部之后来安装密封部件,因此密封部件的装入耗时较多,且制造成本增加。现有技术中,对于将密封部件配置在单向离合器内的结构,需要将密封部件安装在单向离合器内,因此单向离合器的成本增加。发明内容本发明的课题是,在利用滚柱式单向离合器支承手柄轴的结构 中,最大限度地抑制成本上升,并抑制异物进入。技术方案1的双轴承渔线轮的手柄轴支承结构用于将手柄轴支承在双轴承渔线4仑的渔线轮主体上,且手柄轴可相对渔线4仑主体S走 转,该双轴承渔线轮的手柄轴支承结构具有旋转支承部件、滚柱式 单向离合器、以及一对密封部件。旋转支承部件为以可拆装的方式 固定在渔线轮主体上的筒状部件。滚柱式单向离合器为支承手柄轴 的部件,其具有外轮、内轮以及旋转体,其中,该手柄轴仅可在一周面;该内轮配置在手柄轴的外周,并以可与手柄轴一体旋转的方 式与之相连接;该旋转体配置在外轮和内轮之间。 一对密封部件为 配置在单向离合器两侧并对单向离合器进行密封的环状部件。该支承结构中,将单向离合器安装在旋转支承部件内部后,将密 封部件安装在单向离合器的两侧,然后,将完成上述设置的旋转支 承部件安装在渔线轮主体上,从而可支承手柄轴。因此,密封部件 的安装容易,且密封部件的装入也较容易。此外,因不需要将密封 部件装入到单向离合器上,所以不会增加单向离合器的成本。这里, 因旋转支承部件以可拆装的方式固定在渔线轮主体上,且单向离合 器和密封部件安装在旋转支承部件上,所以,密封部件的装入比较 容易,同时可抑制单向离合器成本的增加。因此,能最大限度地抑 制成本的增加并可防止异物的进入。本发明中,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技术方案2还优选内轮具有 从外轮向轴向两方突出的轴向长度,通过密封旋转支承部件的内周 面与内轮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密封部件对单向离合器进行密封。 该情况下,内轮和旋转支承部件之间配置有密封部件,所以能可靠 地抑制异物进入旋转体。本发明中,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技术方案3还优选内轮经由 制动垫圈以可与手柄轴一体旋转的方式连接在其上,其中,该制动垫圈以可与手柄轴一体旋转的方式连接在其上。该情况下,可不将 内轮以能与手柄轴一体旋转的方式直接连接在其上,所以,内轮的 连接结构简单化。本发明中,在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技术方案4 还优选旋转支承部件具有凸缘部和筒状部,其中,该凸缘部以可拆 装的方式固定在渔线轮主体上,该筒状部从凸缘部向轴向外方延伸, 且内周面配置有单向离合器。该情况下,用直径大于外轮直径的凸 缘部进行固定,所以作用在固定部上的应力变小,乂人而可减少例如 螺钉等固定部件的根数。此外,可利用凸缘部将旋转支承部件以可 拆装的方式安装在渔线轮主体上,所以不需要设置专门的止转结构 就可容易地进行旋转支承部件的安装。本发明中,在技术方案2~4的基础上,技术方案5或6还优选 密封部件具有密封部分和加强密封部分的金属辅助部分,其中,该 密封部分具有筒状安装部,其安装在旋转支承部件的内周面;圓 板部,其乂人安装部向内轮延伸;肋部,其以逐渐变尖的方式形成于 圆板部的顶端,并与内轮相接触。肋部从圆板部的顶端沿从单向离 合器离开的方向倾斜。该情况下,可利用顶端尖的肋部来减少因其 与内轮的摩擦而产生的旋转阻力,并可用辅助部分来提高密封部件 的刚性。此外,因肋部朝向外侧,所以能更有效地抑制异物从外方 进入,并且,即使在安装内轮后从内轮两侧方安装密封部件,也可 因肋部朝向外侧而顺畅地安装密封部件。采用本发明,因旋转支承部件以可拆装的方式固定在渔线轮主体 上,且单向离合器和密封部件安装在该旋转支承部件上,所以,密 封部件的装入比较容易,同时可抑制单向离合器成本的增加。因此, 能最大限度地抑制成本的增加并可防止异物的进入。


图1是采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双轴承渔线轮的立体图。 图2是该双轴承渔线轮的俯-见图。图3是该双轴承渔线轮的俯视剖面图。 图4该双轴承渔线轮的后视剖面图。 图5是该双轴承渔线轮右侧面局部的剖面图。 图6是该双轴承渔线轮右侧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该双轴承渔线轮中间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该双轴承渔线轮左侧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巻线筒发声机构和巻线筒锁定机构的不可动作状态 的图。图IO是表示巻线筒发声机构和巻线筒锁定机构的可动作状态的图。图11是手柄轴支承结构的局部剖面图。图12是表示加载机构的结构的放大剖面图。图13是电路基板的剖面图。图14是表示巻线筒制动机构的结构的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双轴承渔线4仑的整体构造>图1、图2中,采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双轴承渔线轮是可安装 在钓竿上且向前方》文出渔线的渔线寿仑。双轴寿义渔线4仑例如为可缠绕 约150m的18号渔线的中型圆型渔线轮。双轴承渔线轮具有渔线 轮主体1;渔线缠绕操作用的手柄2,其配置在渔线轮主体1侧方; 以及星型卸力构件3,其配置在手柄2所处的渔线轮主体1侧。下文说明中所说的前后左右是指,在双轴承渔线轮安装在钓竿上 的状态下,渔线放出的方向为前,在从后方看双轴承渔线^^的状态下来表示左右o如图3~图5所示,双轴承渔线轮具有巻线用巻线筒12,其以 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渔线轮主体1上;水深显示部13,其能够以电 子方式来显示安装在渔线端头的钓钩组件所处的水深;巻线筒发声 机构14,其可联动于巻线筒的旋转而发声;巻线筒锁定机构15,其可锁定巻线筒12向放线方向的旋转;发声操作钮16;以及锁定操作 钮17。该双轴承渔线轮没有平整绕线机构。渔线轮主体1可通过竿安装座4安装在钓竿RD上。如图1~图 4以及图6 图8所示,渔线轮主体1具有框架5、覆盖框架5两侧 的第一侧罩6和第二侧罩7,所述框架5、所述第一侧罩6和第二侧 罩7例如由铝合金或钛合金等轻合金制成。当框架5与第一侧罩6、 或框架5与第二侧罩7中任何一方为钛合金而另一方为铝合金时, 为防止电化学腐蚀,可在二者之间配置合成树脂制成的保护部件。 框架5具有1对环状的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9以及多个连接部件 10a、 10b、 10c,所述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9间隔规定的距离分别 配置在框架5左右,所述连4妾部件10a、 10b、 10c连^t妻第一侧才反8 和第二侧板9。第一侧罩6和第一侧板8之间配置有第一机构安装板36。第一 机构安装板36用螺紋部件固定在第一侧板8上,该螺紋部件贯穿第 一侧罩6并拧进第一侧板8。第一机构安装板36和巻线筒12之间, 配置有巻线筒发声机构14和巻线筒锁定机构15。另外,第一机构安 装板36和第一侧罩6之间收纳有水深显示部13。第二侧罩7和第二侧板9之间配置有第二机构安装板37。第二 机构安装板37用螺紋部件固定在第二侧板9上,该螺紋部件贯穿第 二侧罩7并拧进第二侧板9。第二机构安装板37和第二侧罩7之间, 形成有用于收纳后述的齿4仑冲几构18等各种才几构的空间。框架5经压铸成形而得,第二侧罩7经对金属薄板冲压成形而得。 从侧面来看,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9以及第一侧罩6均呈圆形, 其外周面采用例如车床等进行机械加工。从侧面来看,第一机构安 装板36也呈圆形,其上与第一侧板8相接触的外周部分以在轴向上 较短的距离与第一侧罩6没有台阶地向外露出。第一机构安装板36 的其它外周部分和侧部由第一侧罩6所覆盖。如图4、图5所示,在第一侧罩6上,鼓出部6a用于将水深显 示部13收纳在内部,鼓出部6a向侧方(轴向外侧)局部地鼓出而形成。如图5所示,鼓出部6a前后方向上的轮廓(图5左右方向上 的轮廓)大致为圆形,鼓出部6a的沿相对竿安装座4接近或离开方 向的剖面像图4所示那样,以与第一侧板8正交的方式突出后,流 畅地弯曲成平行于第一侧板8状,以收纳水深显示部13。然后,以 从收纳部分结束的位置开始向第一侧板8凹下的形状弯曲而成。如 图5所示,鼓出部6a的显示用的上表面(远离竿安装座4的面)6d 配置在比圆形第一侧罩6的中心更远离竿安装座4的位置。上表面 6d中,在其后部配置的复位按钮RB从其中露出的那部分为与竿安 装座4平行的面,这部分之前(图5的左方)的部分是前部变高而 稍向上方(从竿安装座4离开的方向)倾斜的面。该倾斜面上形成 用于使水深显示部13露出的开口 6e。因此,水深显示部13的显示 面变为前高后低的倾斜面,从而使得位于双轴承渔线轮后方的钓者 容易看到水深显示部13。第一侧罩6上,在鼓出部6a的下方形成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长圓 形(即相对的两段圆弧之间由两条平行线段连接所组成的图形)开 口 6b、 6c,该开口 6b、 6c用于分别使发声操作钮16和锁定操作4丑 17向外露出。配置有发声操作钮16的开口 6b大致沿着第一侧罩6 的直径而前低后高地倾斜形成。如图6所示,从侧面来看,第二侧罩7和第二机构安装板37为 圆形的一部分沿径向突出的形状。第二侧罩7具有对金属薄板冲压 成形而形成的罩主体7a、安装在罩主体7a上的第一毂部7b和第二 毂部7c。关于罩主体7a,其圆形的一部分沿径向突出,且其以手柄 轴30 (后述)的安装部分为中心向轴向外方鼓出。第一毅部7b为筒 状部件,用于支承巻线筒轴20 (后述)。第一毅部7b铆接固定在罩 主体7a上。第二毂部7c为带缘的筒状部件,用于支承手柄轴30。 第二毂部7c由从外侧面安装的多根(例如3根)螺紋部件94螺紋 固定在罩主体7a的内侧面。如图3、图4所示,框架5内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有巻线用巻线 筒12。另外,第二侧罩7的后部侧面上以可摆动的方式安装有离合器操作杆38。如图3、图6所示,离合器操作杆38用于开启(传递)、关闭 (隔断)操作离合器机构21 (后述),所述离合器机构21用于在巻 线筒12和手柄2之间传递、隔断旋转力。离合器操作杆38具有杆 体38a和4喿作环38b,所述杆体38a例如由铝、4美或不锈钢等金属制 成,且其基端以可摆动的方式被支承在第二侧罩7上,所述操作环 38b例如由合成橡胶等弹性体制成,且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在杆体 38a的顶端。操作环38b被固定螺栓38c固定。由此,通过在离合器 操作杆38的顶端安装操作环38b,则第二侧罩7不容易因操作环38b 与第二侧罩7的接触部而损坏。此外,由固定螺一全38c以可拆装的 方式固定操作环38b,这样操作环38b可采用金属、合成树脂、弹性 体或软木等各种原料,并可根据钓者的爱好对操作环38b进行更换。如图3、图4、图7所示,连接部件10a~ 10c为沿两侧寺反8、 9 的外周与两侧板8、 9一体形成的板状部件,在例如渔线轮主体l的 前部、后部以及下部这3处连接1对侧板8、 9。象这样一体形成侧 板8、 9和多个连接部件10a~ 10c,则即使在渔线4仑主体1上作用有 大的负荷也不易发生弯曲等变形,从而可抑制缠绕效率的降低。该 连接部件10a~ 10c的外周部和侧板8、 9为一体,与第一侧罩6 — 样,其外周部可通过机械加工而成。下部的连接部件10c上固定有竿安装座4。竿安装座4沿框架5 的侧板8、 9间的中心位置配置。该中心位置也是巻线筒12的巻线 部的中心位置。如图1、图6所示,手柄2具有曲柄臂2a和手柄4巴手2b,所述 曲柄臂2a以不可旋转的方式配置在手柄轴30的顶端,所述手柄把 手2b以可绕与曲柄臂2a的一端正交的轴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曲柄臂 2a的一端。曲柄臂2a以其手柄把手2b侧与渔线轮主体1相接近的 方式在中间弯折。如图2~图4所示,巻线筒12以可旋转的方式配置在一对侧板8、 9之间。巻钱筒12具有巻线体部12a和在巻线体部12a左右两端一体形成的一对凸缘部12b、 12c。巻线筒轴20贯穿巻线筒12的中心 并4皮固定。巻线筒12为左右非对称的形状。具体而言,巻线筒12的凸缘部 12b的外侧面12d和凸缘部12c的外侧面12e形状不同,凸缘部12c 的厚度比凸缘部12b厚且刚性强。厚度较厚的凸缘部12c的外侧面 12e上,形成有环状的传感器检测部12f。传感器检测部12f上,例 如沿周向的多个地方形成有未图示的狭缝。加厚具有这种传感器检 测部12f的凸缘部12c侧的厚度,可抑制凸缘部12c的变形,还可抑 制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下降。此外,增加凸缘部12b侧的外侧面上 的挖空量而使其变轻。巻线筒轴20为沿平行于轴心X的轴心Y配置的例如SUS304等 非磁性金属所制成,其贯穿第二机构安装板37而延伸到第二侧罩7 的外侧。轴承19a安装在第一机构安装板36上;轴承19b安装在第 二机构安装板37上;轴承19c安装在第二侧罩7的第一毂部7b上, 通过轴岸义19a、 19b、 19c,巻线筒轴20以可^:转的方式^皮支岸义在渔 线轮主体1上。巻线筒轴20的贯穿第二机构安装板37的贯穿部分 上,沿其径向贯穿安装有卡合销29,该卡合销29构成离合器机构 21。渔线轮主体1中,在与手柄2安装侧相反一侧的巻线筒12与第 一机构安装板36之间,沿轴向并列配置有前述的巻线筒发声机构14 和巻线筒锁定机构15。巻线筒发声机构14为可在巻线筒12旋转时构15为不管离合器机构21的状态如何都可在阻止巻线筒12向放线 方向旋转的锁定状态和允许旋转的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切换的机构。渔线轮主体l中,在手柄2安装侧的第二机构安装板37与第二 侧罩7之间的空间内配置有齿轮机构18,其用于将来自手柄2的 转矩传递给巻线筒12;离合器机构21,其设置在齿轮机构18中并 传递或隔断手柄2的旋转;离合器控制机构22,其用于开关操作离 合器机构21;卸力机构23,其制动巻线筒12向放线方向的旋转;以及抛饰控制机构24,其用于调整巻线筒12旋转时的阻力。此外, 巻线筒12和第二机构安装板37之间配置有巻线筒制动机构25,其 可在抛饰等时电控制动巻线筒12。齿轮^/L构18具有沿轴心X配置的手柄轴30、安装在手柄轴30 上的主齿轮31、以及与主齿轮31啮合的筒状小齿轮32,所述手柄 轴30以可与手柄2 —体旋转的方式与之相连接。手柄轴30以可旋 转的方式安装在第二机构安装板37和第二侧罩7上,并通过滚柱式 单向离合器89和爪式单向离合器90来阻止手柄轴30向放线方向的 旋转(反向旋转)。单向离合器89安装在第二侧罩7和手柄轴30 之间。<手柄轴支承结构的构造>如图3、图U所示,单向离合器89与第二毂部7c (旋转支承部 件的一例)组合构成手柄轴支承结构39。手柄轴支承结构39具有固 定在渔线轮主体1上的第二毂部7c、单向离合器89、以及配置在单 向离合器89两侧且对单向离合器89进行密封的环状的1对密封部 件91。第二毂部7c如前所述那样为带缘的筒状部件,且具有凸缘部 7e和筒状部7f,所述凸缘部7e以可拆装的方式固定在第二侧罩7的 罩主体7a上,所述筒状部7f从凸缘部7e向轴向外侧延伸,且其内 周面上配置有单向离合器89。第二毂部7c的凸缘部7e由螺紋部件 94以可拆装的方式固定在第二侧罩7的罩主体7a的内侧面。单向离合器89具有外轮89a、内轮89b、以及多个旋转体89c, 所述外轮89a以不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在第二毂部7c的筒状部7f的内 周面;所述内轮89b配置在手柄轴30外周并以可与手柄轴30 —体 旋转的方式与之相连接;所述多个旋转体89c沿周向间隔配置在外 轮89a和内轮89b之间。内轮89b具有从外轮89a向轴向两侧突出 的轴向长度,通过密封第二穀部7c的内周面和内轮89b的外周面之 间的缝隙,密封部件91对单向离合器89进行密封。内轮89b在轴 向内侧的端部具有沿轴向向内侧突出的1对卡合突起89d (参照图 6)。该卡合突起89d与制动垫圏23a卡合,所述制动垫圈23a以可与手柄轴30—体旋转的方式与之相连接。这样,内轮89b以可与手 柄轴30 —体旋转的方式与之相连接。旋转体89c例如是剖面为圆形 的棒状部件,并被未國示的保持器沿周向等间隔地保持。密封部件91具有合成橡胶等弹性体制成的密封部分92和加强密 封部分92的辅助部分93。密封部分92具有筒状安装部92a,其 安装在第二毂部7c内周面;圓板部92b,其从安装部92a向内4仑89b 延伸;以及肋部92c,其以逐渐变尖的方式形成于圆板部92b的顶端, 并与内轮89b相接触。肋部92c从圆板部92b的顶端向从单向离合 器89离开的方向倾斜。辅助部分93以其剖面呈"L"字状弯曲而.形 成,并配置在密封部分92的安装部92a和圆才反部92b之间。这种构造的手柄轴支承结构39中,第二毂部7c以可拆装的方式 安装在渔线轮主体1的罩主体7a上,单向离合器89和密封部件91 安装在第二毂部7c上,所以,密封部件91的装入比较容易且可抑 制单向离合器89成本的增加。因此,能尽可能抑制成本的增加和防 止异物的进入。主齿轮31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手柄轴30上,并通过卸力才几构 23以可与手柄轴30 —体旋转的方式与之相连4妄。小齿4仑32为/人第 二侧板9的外方向内延伸的筒状部件,其中心贯穿有巻线筒轴20, 并且该小齿4仑32以可沿轴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巻线筒轴20上。如 图3、图6所示,小齿轮32的左端部形成有与卡合销29啮合的啮合 槽32a。由该啮合槽32a和卡合销29构成离合器机构21。此外,小 齿轮32的中间部形成有缩颈部32b,小齿轮32的右端部形成有与主 齿轮31啮合的齿轮部32c。如图3、图6所示,离合器控制机构22具有离合器操作杆38; 离合器凸轮33,其通过离合器操作杆38的摆动沿相对小齿轮32接 触或离开的方向移动;离合器拨叉35,其与小齿轮32的缩颈部32b 卡合,使小齿轮32沿巻线筒轴20的轴向移动。通过离合器操作杆 38的摆动操作,离合器凸轮33使该离合器拨叉35沿巻线筒轴20 的轴向移动。通过该移动,使小齿轮32沿巻线筒20的轴向移动,并使离合器机构21在离合器接通状态和离合器断开状态之间切换。 当使小齿轮32沿巻线筒轴20的轴向移动,使啮合槽32a与卡合销 29啮合时,则在巻线筒轴20和小齿轮32之间传递旋转力。该状态 为连接状态(离合器接通状态)。当脱开啮合槽32a与卡合销29的 卡合,则不在巻线筒轴20和小齿轮32之间传递旋转力。该状态为 隔断状态(离合器断开状态)。在离合器断开状态下,巻线筒12可 旋转。离合器拨叉35被螺旋弹簧34向啮合槽32a与卡合销29卡合 的方向即离合器接通状态方向加载。如图6所示,卸力;f几构23具有配置在手柄轴30周围的例如4 片金属制动垫圈23a~23d和配置在各制动垫圈23a 23d之间的例 如4片制动盘23e。制动垫圈23a、 23c、 23d以可与手柄轴30—体 旋转的方式与之相连接,制动垫圏23b以可与主齿轮31 —体旋转的 方式与之相连接。制动垫圈23d外周形成有棘齿23f,作为与单向离 合器90的棘爪90a卡合的棘轮而起作用。抛辨控制机构24具有多个摩擦片51和制动帽52,所述多个摩 擦片51以挟持巻线筒轴20的方式被配置,所述制动帽52用于调节 摩擦片51对巻线筒轴20的挟持力。左侧的摩擦片51安装在轴承19a 内侧。〈巻线筒发声机构的构造〉巻线筒发声机构14可根据巻线筒12的旋转而发声,且可通过发 声操作钮16的操作在可发声状态和不可发声状态之间切换。如图5、图8所示,发声操作钮16具有从第一侧罩6露出的大 径操作钮部16a和与操作钮部16a—体形成的轴部16b。操作钮部 16a沿形成于第一侧罩6上的开口 6b移动。如前所述,开口 6b大致 沿第一侧罩6的直径形成。因此,发声操作钮16以大致沿第一侧罩 6直径的方向倾斜移动的方式配置,并且,可从第一侧罩6外侧在两 个位置对发声操作钮16进行操作。:操作4丑部16a的后部,在轴部16b的外周侧,作为识别4几构的片 部件27安装在第一侧罩6的开口 6b和第一机构安装板36的分界部分。片部件27为透明树脂制成的长圆形部件,背面的交叉影线所表 示的下半部分为用红色涂饰后的接通显示部27a。此外,用红色涂饰 后的整个背面还用白色涂饰。当用白色涂饰整个背面,则第一机构 安装板36的外侧面不会透过来,从而可使红色比较显眼。此外,通 过只涂饰片部件27的背面,可使表面和背面的区别更加明显,从而 可防止装入时误安装。插装这种片部件27可减少操作钮部16a的滑 动阻力。另外,当操作钮部16a配置在可发声位置时,则因片部件 27的用红色涂饰的4妄通显示部27a向外大量露出,所以一眼就可识 别出巻线筒发声机构14正位于可发声状态。轴部16b被长圆形引导孔36a导向,该引导孔36a大致沿径向以 前低后高的倾斜方式形成于第一机构安装板36上。轴部16b可在图 9、图12中(A)所示的从鼓出部6a离开的不可发声位置和在图10、 图12中(B)所示的向鼓出部6a接近的可发声位置之间移动。轴部 16b被加载机构26沿相对鼓出部6a离开或接近的方向向不可发声位 置和可发声位置分开加载。如图12所示,加载才几构26收纳在收纳凹部36b内,所述收纳凹 部36b以与引导孔36a连通而前高后^氐地倾斜的方式形成于第一枳j 构安装板36上。加载机构26具有分开加载部件82和螺旋弹簧83, 所述分开加载部件82以可沿相对轴部16b接近或离开的方向进退的 方式安装在收纳凹部36b内,所述螺旋弹簧83将分开加载部件82 向轴部16b进行加载。分开加载部件82为板状部件且顶端具有两个不同的推压面82a、 82b。推压面82a为沿轴部16b的外形弯曲的面,用于对轴部16b进 行加载以将其保持在不可发声的位置。推压面82b为直线倾斜的且 倾斜程度比推压面82a小的面,用于对轴部16b进行加载以使其保 持在可发声的位置。因此,推压面82b的加载力比推压面82a的加 载力小。分开加载部件82中间具有向两侧突出的1对卡止突起82c,分 开加载部件82基端面上具有向后突出的弹簧引导部82d。钩挂部36c以向两侧鼓出的方式形成于收纳凹部36b上,卡止突起82c纟皮卡止 到钩挂部36c内,从而使分开加载部件82向进出方向的移动受到限 制。弹簧引导部82d用于防止螺旋弹簧83的脱离。螺旋弹簧83在 被压缩的状态下利用弹簧引导部82d的外周侧安装到收纳凹部36b 内。就该加载机构26而言,在图12中(A)所示的不可发声位置的 加载力大于在图12中(B)所示的可发声位置的加载力,所以将发 声操作钮16从不可发声位置向可发声位置的操作重于将发声操作钮 16从可发声位置向不可发声位置的操作。因此,可在向可发声状态 的操作中增加适度的入位感。特别地,由于通过向接近鼓出部6a的 方向的动作使巻线筒发声机构14变为可发声状态,所以即使加重向 易用力的鼓出部6a接近的操作也可容易地操作,并且,因从鼓出部 6a远离的操作即从可发声音状态向不可发声状态的切换操作变轻, 所以该操作也变得比较容易。另外,与巻线筒锁定机构15相比,巻线筒发声机构14的操作频 率较高,为使进行巻线筒发声机构14的开关切换操作的发声操作钮 16易用力,沿第一侧罩6的直径配置发声操作钮16,所以,操作频 率较高的巻线筒发声机构14的开关操作更易进行。如图5、图8~图10所示,巻线筒发声机构14具有发声部70 和与发声部70相接触的撞击部71,所述发声部70以不可相对巻线 筒轴20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其上并在外周具有凹凸部70a。发声部7 0在巻钱筒12侧以不可相对巻线筒轴2 0旋转的方式安 装在其上。发声部70为圆板状金属部件,其外周面上沿周向间隔并 列形成多个的齿4仑齿状凹凸部70a。撞击部71具有爪部件74和弹簧部件75,所述爪部件74以可摆 动的方式安装在发声操作钮16的轴部16b的顶端部,且其顶端可与 凹凸部70a相接触,所述弹簧部件75对爪部件74向其与凹凸部70a 相接触的中立位置加载。爪部件74为金属部件,其具有顶端尖的接触部74a,其形成于顶端并与凹凸部70a相接触;安装部74b,其以可摆动的方式安装 在轴部16b的顶端;弹簧连4妾部74c,其/人安装部74b向与4妄触部 74a不同的方向延伸。通过发声操作钮16的移动操作,爪部件74在 图10中实线所示的接触部74a与凹凸部70a相接触的发声位置和图 9所示的接触部74a从凹凸部70a离开的离开位置之间移动。弹簧部件75为 一端卡止在第 一机构安装板36上而另 一端卡止在 弹簧连接部74c上的螺旋弹簧。这种构造的巻线筒发声机构14中,当将例如左手(与操作手柄 2的手相反的手)的大拇指放在鼓出部6a上,用中指或无名指向与 鼓出部6a接近的方向操作发声操作钮16时,如图10所示,发声操 作钮16配置在可发声位置。当发声操作钮16配置在可发声位置时, 爪部件74的接触部74a与发声部70相接触。这里,将发声操作钮 16配置在鼓出部6a的钓竿安装侧,所以可利用鼓出部6a通过弯曲 易用力的手指的动作来操作发声操作钮16。因此容易进行发声开关 切换操作。在该状态下,当巻线筒12旋转时,被螺旋弹簧75向中立位置加 载的爪部件74振动发声。当发声操作钮16配置在可发声位置时, 如前所述那样片部件27的4姿通显示部27a大量露出,^v而能可靠i也 识别巻线筒发声机构14正处于可发声状态。另外,当用手指按压发声操作钮16使其从可发声位置操作到不 可发声位置时,如图9所示爪部件74配置在离开位置,即使巻线筒 12旋转也不会发声。因此,减小了巻线筒12的旋转阻力。对于向该 不可发声位置的操作,因加载机构26在可发声位置的加载力较弱, 所以可用较小的力来操作。因此,即使用难以用力的方向的外伸手 指动作来进行操作也能容易地进行切换操作。<巻线筒锁定^/L构的构造〉不管离合器机构21的状态如何,巻线筒锁定机构15都可阻止巻 线筒12向放线方向的旋转(反转),并可在锁定状态和锁定解除状 态之间切换。当巻线筒锁定机构15处于禁止反转状态时,巻线筒12向放线方向的旋转被完全锁定,所以便于在钓钩组件挂住水中异物的所谓的挂底时等剪断渔线。通过锁定操作钮17的操作,巻线筒锁 定机构15可在锁定状态与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切换。如图8所示,锁定操作钮17与发声操作钮16结构相同,并以与 之平行的方式并列设置在发声操作钮16后方。锁定操作钮17具有 从第一侧罩6向外露出的操作钮部17a和轴部17b。操作钮部17a沿 开口 6c移动。此外,轴部17b被图8所示的长圆形引导孔36d导向, 并可在图9、图12中(A)所示的从鼓出部6a离开的锁定解除位置 和在图10、图12中(B)所示的向鼓出部6a接近的锁定位置之间移 动。与发声操作钮16—样,轴部17b由设置在收纳凹部36e内的加 载机构26沿从鼓出部6a离开的方向或向鼓出部6a4妻近的方向向锁 定解除位置和锁定位置分开加载。另外,与发声操作钮16相同,也 夹装有片部件27,通过该片部件27可一眼就能识别出巻线筒锁定机 构15正处于锁定状态。如图8~图IO所示,巻线筒锁定机构15具有棘轮50,其位于 比发声部70更远离巻线筒12的位置,并以不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 巻线筒轴20上;棘爪53,其与棘轮50啮合;连4妄才几构54,其连接: 棘爪53和锁定操作钮17。棘轮5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锯齿状的棘齿 50a,以通过棘爪53阻止巻线筒12向力文线方向的^走转(图9、图10 中顺时针的旋转),并允许巻线筒12向巻线方向的旋转。锁定操作钮17从第一侧罩6的开口 6c露出,棘爪53可通过锁 定操作钮17在与棘4仑50的净朿齿50a啮合的图10所示的锁定位置和 从棘轮50的棘齿50a离开的图9所示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具体而言,棘爪53具有爪部53a,其以可摆动的方式安装在 第一机构安装板36上并与棘轮50相接触;安装部53b,其安装在第 一机构安装板36上;弹簧连接部53c,其从安装部53b沿径向延伸; 抵接部53d,其在弹簧连接部53c和爪部53a之间从安装部53b沿径 向延伸。向锁定位置对棘爪53加载的螺旋弹簧67的一端卡止在弹 簧连接部53c上。螺旋弹簧67的另一端卡止在第一机构安装板36上。连接机构54具有第一连杆部件68和第二连杆部件69,所述第 一连杆部件68以可摆动的方式连接在锁定操作钮17的轴部17b的 顶端,所述第二连杆部件69以可摆动的方式连接在第一连杆部件68 上。第一连杆部件68为板状部件,其基端以可摆动的方式连接在轴 部17b上。第一连杆部件68的基端形成有长圆形的连4妄孔68a,所 述连接孔68a与轴部17b在上下方向上有些许间隙。第一连杆部件 68的顶端固定有连接轴68b,该连接轴68b用于连4妄第二连杆部件 69。第二连杆部件69的 一端以可摆动的方式连接在第 一连杆部件68 的连接轴68b上,第二连杆部件69的另一端在与棘爪53相同的位 置以可摆动的方式支承在第一机构安装板36上,第二连杆部件69 另 一端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沿径向突出的联动突起69a。联动突起69a 可与棘爪53的抵接部53d相接触。当所述联动突起69a从图10所示的锁定位置被操作到图9所示 的锁定解除位置时,将第二连杆部件69沿图IO的顺时针方向的旋 转传递到棘爪53,从而使棘爪53旋转到锁定解除位置。另外,当这 种联动突起69a从图9所示的锁定解除位置被操作到图IO所示的锁 定位置时,第二连杆部件69沿图9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允许螺旋弹 簧67所加载的棘爪53沿图9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使棘爪53旋 转到锁定位置。这种构造的巻线筒锁定机构15中,当将例如左手(与操作手柄 2的手相反一侧的手)的大拇指放在鼓出部6a上,用中指或无名指 向与鼓出部6a接近的方向才喿作锁定才喿作4丑17时,锁定才喿作力組17 #皮 配置到锁定位置。当锁定操作钮17配置在锁定位置时,第一连杆部 件68则向上方移动。当第一连杆部件68向上方移动时,第二连杆 部件69则通过螺旋弹簧67的加载力经由棘爪53向图9的逆时针方 向摆动,如图10所示,棘爪53的爪部53a与棘轮50相接触。其结 果,巻线筒12向放线方向的旋转被锁定。这里,将锁定操作钮17配置在鼓出部6a的钓竿安装侧,.所以也可利用鼓出部6a通过弯曲 手指这一易用力的动作来操作锁定操作钮17。因此容易进行锁定的 开关切换操作。在该状态下,当巻线筒12向巻线方向旋转时,棘爪53被螺旋弹 簧67向锁定位置加载而振动发声。另外,当巻线筒12欲向放线方 向旋转时,棘齿50a与棘爪53的爪部53a相接触而^皮锁定不可旋转。 当锁定操作钮17配置在锁定位置时,则如前所述那样,片部件27 的接通显示部27a大量露出,从而能可靠地识别为巻线筒锁定机构 15正处于锁定状态。另外,当用手指按压锁定操作钮17使其从锁定位置操作到锁定 解除位置时,则如图9所示,棘爪53配置在离开位置,即使巻线筒 12向放线方向旋转也不会锁定。对于向该锁定解除位置的操作,因 加载机构26在锁定位置的加载力较弱,所以可用较小的力来操作。 因此,即使用难以用力的方向的外伸手指动作来进行操作也能容易 地进行切换操作。<巻线筒制动机构的构造>如图3、图4、图7以及图14所示,巻线筒制动机构25具有 巻线筒制动单元40,其设置在巻线筒12和渔线轮主体1上;转速传 感器41,其用于在抛斜时等检测从巻线筒12放出的渔线上所作用的 张力;巻线筒控制单元42,其通过8级制动模式(pattern)的强弱 调整中任何一级来电控巻线筒制动单元40;强弱调整操作钮43,其 用于对8级制动模式进行选择。巻线筒制动单元40是可通过发电来对巻线筒12进行制动的可电 控的装置。巻线筒制动单元40具有转子60,其具有沿旋转方向并 列设置且极性交互不同的多个磁极,并联动于巻线筒12旋转;串联 连接的多个线圏62,其端面配置在与转子60的侧面相向的位置且沿 周向间隔安装在渔线轮主体1上,其线圏直径大于线圈沿轴心X方 向的总长度;开关元件63,其与串联连接的多个线圏62的两端相连 接。巻线筒制动单元40利用开关元件63来通断由转子60和线圏62的相对旋转所产生的电流,由此来制动巻线筒12。由巻线筒制动单 元40所产生的制动力随开关元件63接通时间的变长而变大。转子60具有6个圆板形状的磁铁61和磁铁保持部28,所述磁 铁61沿巻线筒12的旋转方向并列配置在巻线筒12右侧的凸缘部12c 的外侧面12e上,所述磁铁保持部28沿周向等间隔地保持6个磁铁61。 6个磁铁61沿周向排列设置且极性交互不同。磁铁保持部28 为环状的合成树脂制部件,并利用例如螺紋部件95固定在巻线筒12 的凸缘部12c的外侧面12e上。 >磁铁保持部28与外侧面12e之间配 置有^兹性体制成的^兹辄垫圈65,该》兹扼垫圏65中心具有贯穿孔65a。 磁铁61通过磁力保持在磁辄垫圏65上并利用粘合剂粘合在磁铁保 持部28和磁辄垫圏65上。为防止齿槽效应以使巻线筒12的旋转顺畅,线圏62采用无铁芯 结构且也没有设置磁轭。如图14所示,线圏62配置在圆周上6等 分的6个地方。就线圈62而言,芯线以与巻线筒轴20的轴心Y相 平行的轴为中心被缠绕为圆角扇形,并以轴心X为中心沿周向等间 隔地配置,以使缠绕的芯线与;兹4失61相向而配置在;兹4失61的i兹场 内。这样,可提高发电效率,并可得到较强的制动力。线圈62的沿 轴心X方向的总长度L(图13)为线圏直径最大值的扇形对角线长 D (图14)的1/4以下。6个线圏62串联且其两端与开关元件63相 连接。线圏62以与磁铁61的距离大致一定的方式配置。因此,可 维持线圈62与旋转中的磁铁61的间隙一定。6个线圏62安装在后 述的电路基板66上,且线圏62的周围用绝缘膜覆盖。开关元件63例如具有能高速进行通断控制的两个并联的FET (场效应晶体管)。在各FET的漏极端子上连接有串联连接的线圈62。 该开关元件63安装在电^各基一反66的表面(与凸缘部12c相向 的面)。转速传感器41例如采用具有发光部和感光部的反射型光电传感 器,并配置在电路基板66的与巻线筒12的凸纟彖部12c相向的表面 上。转速传感器41为发光部和感光部一体设置在罩内的传感器单元。转速传感器41检测凸缘部12c的外侧面12e上所形成的环状传感器 检测部12f的狭缝。利用来自该转速传感器41的感光部的脉冲信号 来检测出巻线筒12的转速,进而检测出作用在渔线上的张力。强弱调整操作钮43用于将后述的制动模式调整为强弱8级。强 弱调整操作钮43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第二侧罩7上,并经由在第 二侧罩7上部开口的开口 7d向外露出。如图13、图14所示,电路基板66为中心具有圆形开口,且手 柄轴30的安装部分等被开槽为圓弧状的垫圏形环状基板,电路基板 66以大致与轴心Y同心的方式配置在第二才几构安装4反37的内侧面。 电路基板66的表面上搭载有多个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含有微机 或各种集成电路等。电路基板66被例如三个螺紋部件80固定在第 二才几构安装4反37的内侧面。如图14所示,控制部55由配置在电路基板66上的微机构成, 该微机具有诸如CPU55a、 RAM55b、 ROM55c以及I/O接口 55d等。 在控制部55的ROM55c中存储控制程序,并存储制动力的8级强弱 制动模式。控制部55与转速传感器41和操作钮位置检测传感器45相连接, 所述转速传感器41检测巻线筒12的转速,所述操作钮位置检测传 感器45用于检测强弱调整操作钮43的旋转位置。另外,控制部55 还与开关元件63的各FET的门极相连接。控制部55通过来自各传 感器41、 45的脉沖信号,并利用后述的控制程序,例如利用周期为 1/1000秒的PWM (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来开关控制巻线筒制动单 元40的开关元件63。具体而言,控制部55利用使抛饰的经过时间 和占空比D同时发生变化的制动力的8级强弱制动模式,来开关控 制开关元件63。蓄电元件57作为电源将电力供给给控制部55。该 电力也供给给转速传感器41和操作钮位置传感器45。操作钮位置传感器45用于读取强弱调整操作钮43的旋转位置。 操作钮位置传感器45例如包括在电路基板66背面形成的8种模式 结构(未图示)和与强弱调整操作钮43 —体旋转的电刷部件81,通过电刷部件81将任何一个模式结构短路来检测强弱调整操作钮43 的旋转位置。蓄电元件5 7作为电源,其采用例如电容器并与整流电路5 8相连 接。整流电路58与开关元件63相连接,其将来自巻线筒制动单元 40的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并稳压供给到蓄电元件57,所述巻线筒制 动单元40具有转子60和线圈62并作为发电机而起作用。该整流电 路58和蓄电元件57也搭载在电路基板66的表面。因此,安装在电 路基板66上的所有零件实际上是安装在电路基板66的表面。因此 可谋求形状的简化。如图13所示,除形成有位置检测用模式结构的模式结构形成部 分66a之外,电路基板66的表面和背面均利用由例如热溶法形成的 绝缘膜96覆盖。由此,可水密性地密封基板,防止绝缘不良等故障。 电路基板66的实际安装面只有单面(表面),所以可使绝缘膜96 的厚度均一,并可使采用热溶法的绝缘膜形成工序高效化。此外, 位置检测用模式结构形成部分66a被两个密封部件98a、 98b水密性 地密封。因此,液体也难以浸入该部分。强弱调整操作钮43配置在离合器操作杆38附近,且强弱调整梯:作 钮43以可在例如大约270度的范围内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第二机构安装 板37的上部。第二机构安装板37和强弱调整操作钮43之间设置有定 位机构84,定位机构84将强弱调整操作钮43定位在8个位置,前述的 电刷部件81以可一体移动的方式安装在强弱调整操作钮43上。这样,本实施方式中,强弱调整操作钮43配置在与手柄安装侧的 离合器操作杆38接近的位置。因此,可顺畅地进行强弱调整操作钮43 的制动力调整操作、离合器断开操作以及抛斜操作的一连串操作。水深显示部13显示从巻线筒12放出的渔线量,用于观察钓钩组 件所处的水深或飞行距离等。如图1、图2、图5以及图8所示,水 深显示部13具有合成树脂制成的罩部件85、配置在罩部件85内的 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控制液晶显示装置的水深显示控制部(未图示)。罩部件85上,在与第一侧罩6的鼓出部6a上形成的开口 6e相向的位置上,形成有矩形开口 85a,开口 85a中安装有透明树脂制成 的透4竟部件88。开口 85a与形成于鼓出部6a上的开口 6e相向配置。 透4竟部件88配置在开口 85a的外侧,从透4竟部件88的外侧面用4偉 形件抵接并利用超声波焊接等适当焊接手段固定在开口 85a的外侧 部分。现有技术中,透镜部件88^皮配置在开口 85a内侧而焊4妻,因 此,相对于外压而言,透镜部件的强度较弱,而本实施方式中,透 镜部件配置在开口 85a外侧而焊接,因此,相对于外压而言,透镜 部件的强度变强。罩部件85配置在鼓出部6a内,鼓出部6a上倾斜 地形成有开口 6e,开口 6e配置在透4竟部件88外侧。通过该开口 6e, 可遮盖透镜部件88的焊接部分。对于水深显示控制部,其利用来自1对磁导线开关构成的旋转传 感器87的信号,并根据巻线筒12的旋转量,算出渔线的放出长度, 由此来控制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旋转传感器87用于检测安装在巻线 筒轴20端部的有磁铁的传感器检测部86。水深显示部13中收纳有 电池等电源。此外,也可利用配置在手柄2安装侧的转速传感器41的信号来算出旋转量。<实钓时渔线轮的操作和动作〉在进行抛斜时,将离合器操作杆38向后摆动,以使离合器机构 21处于离合器断开状态。另外,操作发声操作钮16和锁定操作钮 17,使巻线筒发声机构14和巻线筒锁定机构15处于不可动作状态。 在离合器断开状态下,巻线筒12为可旋转状态,当进行抛饰时,则 利用钓钩组件的重量将渔线顺势从巻线筒12放出。当通过该抛斜使 渔线轮12旋转时,磁铁61在线圏62内周侧旋转,此时,若将开关 元件63接通,线圈62中则存在电流,从而制动巻线筒12。在抛何 时,巻线筒12的转速逐渐变快,当超过峰值后则渐渐减速。此外, 当巻线筒12旋转时,水深显示部13的显示则发生变化,从而显示 出钓钩组件从巻线筒12放出的量(长度)。当钓钩组件入水后,将离合器操作杆38向前摆动,以使离合器 机构21处于离合器接通状态,并且,向接近鼓出部6a的方向操作发声操作钮16,以使巻线筒发声机构14处于可发声状态。然后,将 钓竿放在岩石等处等待鱼上钩,当鱼被钩在钓钩组件上而上钩时, 渔线被放出。这样,巻线筒12沿放线方向旋转,处于可发声状态的 巻线筒发声机构14发声,从而钓者可知道有鱼上钩。另外,当渔线缠绕到水中的岩石等上时,则将锁定操作钮17操 作到锁定位置以使巻线筒锁定机构15处于锁定状态。该状态下,巻 线筒12向放线方向的旋转被直接锁定。该状态下,使渔线和钓竿位 于一直线上而拉紧渔线,并向后方拉曳钓竿从而剪断渔线。<控制部的控制动作>接下来,对抛何时控制部55大致的制动控制进行说明。该巻线筒制动机构25中,利用8种制动模式中任一个而动作。 利用强弱调整操作钮43来选择制动模式。制动模式是指制动力(开 关元件63的占空比)在抛斜开始后的制动时间内发生变化的模式。 本发明人等发现,在张力变为规定值以下时,如果有较大的制动力 作用在渔线轮上,则在巻线筒的转速到达峰值之前,钓钩组件的姿 态翻转并稳定地飞行。为了在巻线筒的转速到达峰值之前进行制动来使钓钩组件以稳 定的姿态飞行,需要进行如下的控制。即,在抛饵初始的第一期间, 以最高的占空比Dnl (n表示制动力的级数,为1~8的整数)在较 短时间内作用较强的制动力,以使钓钩组件翻转(第一制动处理)。 然后,在第二期间,改变占空比Dn2,以使制动力逐渐减弱且在中 途以一定的制动力渐渐制动(第二制动处理)。在最后的第三期间, 改变占空比Dn3,以使巻线筒降低到规定转数,进而以逐渐变弱的 制动力制动巻线筒12 (第三制动处理)。该占空比Dnl Dn3是通 过强弱调整操作钮43的设定而变化为8级。该实施方式中,在8级 内转换占空比。因此,控制部55进行根据制动时间来接通开关元件 63的使占空比进行在3个阶段发生变化的第1 ~第3制动处理。这里,当转数到达峰值之前用较强的制动力制动巻线筒12,则 第一规定值Fs以下的张力急剧增大,可防止渔线缠结,且钓钩组件可稳定地飞行。因此,可防止渔线缠结并稳定钓钩组件的姿态而将 钓钩组件抛投得更远。另外,根据抛辨初始的巻线筒的转速的不同,在3个制动处理中 以不同的占空比和制动时间来对巻线筒进行控制,所以,即使制动 模式的设定相同,也可根据巻线筒的转速以不同的占空比和制动时 间来控制巻线筒。因此,即使进行巻线筒转速不同的抛饵,也不需 要制动力的调整操作,从而可减轻钓者进行制动力调整操作的负担。此外,以与转子60的侧面相向的方式来配置线圏62的端面,所 以,即使在巻线筒12的外部设置巻线筒制动机构25,也可抑制巻线 筒12径向的尺寸增加。此外,采用线圈62的总长度L小于其线圈 直径D的线圏62,所以即使在巻线筒12的外部设置巻线筒制动机 构25,也可抑制巻线筒12轴心方向的长度增加。因此,即使在巻线 筒12的外部设置巻线筒制动机构25,也可抑制渔线轮的大型化。另外,在巻线筒发声机构14和巻线筒锁定机构15等动作机构中, 将作为操作部件的发声操作钮16和锁定操作钮17配置在鼓出部6a 的钓竿安装侧,所以可利用鼓出部6a以易用力的状态来操作操作部 件。因此,容易进行动作机构的切换操作。<其<也实施方式>(a) 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未设置平整绕线机构和离合器返回机 构的双轴承渔线轮为例来说明本发明,但具有平整绕线机构或离合 器返回一几构的双轴承渔线轮也可适用本发明,所述离合器返回机构 联动于手柄2向巻线方向的旋转,使离合器机构21从断开状态回到 接通状态o(b) 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凸缘部7e设置在第二毂部7c上,并 将凸缘部7e螺紋固定到罩主体7a上,但旋转支承部件的结构不限 于该结构。例如,可不设置凸缘部而螺紋固定筒状部,还可弹性卡 止筒状部。(c) 上述实施方式中,仅用单向离合器支承手柄轴,但除此之 外,也可设置轴承来支承手柄轴。
权利要求
1.一种双轴承渔线轮的手柄轴支承结构,其用于将手柄轴支承在双轴承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上,所述手柄轴可相对渔线轮主体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承渔线轮的手柄轴支承结构具有旋转支承部件,其为以可拆装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的筒状部件;滚柱式单向离合器,其为支承所述手柄轴的部件,并具有外轮、内轮以及旋转体,其中,所述手柄轴仅可在一个方向上旋转;所述外轮以不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在所述旋转支承部件的内周面;所述内轮配置在所述手柄轴的外周,并以可与所述手柄轴一体旋转的方式与之相连接;所述旋转体配置在所述外轮和所述内轮之间;一对密封部件,其为配置在所述单向离合器两侧并对所述单向离合器进行密封的环状部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手柄轴支承结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内轮具有从所述外轮向轴向两方突出的轴向长度,的间隙,所述密封部件对所述单向离合器进行密封。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手柄轴支承结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内轮经由制动垫圈以可与所述手柄轴 一 体旋转的方式连接 在其上,其中,所述制动垫圏以可与所述手柄轴一体旋转的方式连接在其上。
4. 如片又利要求1 ~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手柄轴支 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承部件具有凸缘部,其以可拆装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渔线4仑主体上,筒状部,其从所述凸缘部向轴向外方延伸,且内周面配置有所述 单向离合器。
5.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件具有密封部分,其具有筒状安装部,其安装在所述旋转支承部件的 内周面;圆;f反部,其从所述安装部向所述内4仑延伸;肋部,其以逐 渐变尖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圆板部的顶端,并与所述内4仑相接触,金属辅助部分,其用于加强所述密封部分,所述肋部从所述圆板部的顶端沿从所述单向离合器离开的方向 倾斜。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件具有密封部分,其具有筒状安装部,其安装在所述旋转支承部件的 内周面;圆^反部,其从所述安装部向所述内4仑延伸;肋部,其以逐 渐变尖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圓才反部的顶端,并与所述内4仑相"l妻触,金属辅助部分,其用于加强所述密封部分,所述肋部从所述圆板部的顶端沿从所述单向离合器离开的方向 倾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轴承渔线轮的手柄轴支承结构,在利用滚柱式单向离合器支承手柄轴的结构中,能最大限度地抑制成本的上升并抑制异物的进入。手柄轴支承结构(39)用于将可相对渔线轮主体(1)旋转的手柄轴(30)支承在其上,并具有第二毂部(7c)、滚柱式单向离合器(89)和一对密封部件(91)。第二毂部为以可拆装的方式固定在渔线轮主体上的筒状部件。单向离合器为支承仅可在一个方向上旋转的手柄轴的部件,并具有外轮,其以不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在第二毂部的内周面;内轮,其配置在手柄轴的外周,并以可与手柄轴一体旋转的方式与之相连接;旋转体,其配置在外轮和内轮之间。一对密封部件为配置在单向离合器两侧并对其进行密封的部件。
文档编号A01K89/00GK101228858SQ20081000114
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23日
发明者川崎宪一, 武智邦生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