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选育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811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旱地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选育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技术,具体说是一种旱地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选育技术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冬小麦新品种选育技术主要采用"系谱法",在选育过程中株行选择,株行种植,工作量较大,花费时间长,往往会漏选和误选很多材料、中选率低。特别针对甘肃中部特殊自然生产条件,如低温冻害、干旱少雨、条锈病等病害、品种缺乏因素等导致小麦产量不稳,粮食产量难以提高的实际问题,急需一种需要保留更多的多样化类型和具有高产潜力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选到高产、性状优良的系统和保存更多类型的植株个体,加快育种进程,提高选择效率,縮短育种年限的选育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保留更多的多样化类型和具有高产潜力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选到高产、性状优良的系统和保存更多类型的植株个体,加快育种进程,提高选择效率,縮短育种年限的旱地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选育技术——集团混合选择技术。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旱地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选育技术,该技术采用异地穿梭联合选育的方法,主要选育流程为专用种质资源征集、引进一亲本选配一冬春麦有性杂交一优异单株集团混合选择一稳定株系鉴定一高代品系测产一品系鉴定一品系比较试验一区域试验一生产试验等,其中
A) 亲本选配以土耳奇引进的丰产性突出、抗条锈病优异的84WR (21) -4
为母本,洛8912为父本,通过冬春麦有性杂交配置陇中1号冬小麦新品种。
B) 优异单株集团混合选择方法是-
(l)杂种Fl代只选择优势突出的组合,不选单株;杂交方式一般采用成
对杂交、多父本授粉杂交、远缘杂交三种方式;(2) 杂种F2代F2代开始确定优势突出的组合,在突出的组合内,按不同类型群分类选择系群,主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选择,抗病性、抗旱性、丰产性与株高等几项之间综合评价选择,分类型选择系群,分组合分类型编号,系群脱粒,每个系群选择3000-6000株;
(3) 杂种F3-F4代重点进行单株和株系系统选择,在突出的组合内多选不同类型的优良株系,其次从中选株系内再选优良单株,单株总量达到4000-6000株,分类型编号脱粒;选择株系时,株高100cm以上,幼苗习性匍匐,根系发达,小穗数14个,穗粒数35粒以上,叶片窄而长有腊质,株形紧凑,早熟,抗旱性2-3级,高抗条锈病;还要保留更多的多样化类型和具有增产潜力个体;
(4) F5-F7代重点进行分组合选择株系系群,每个系群6000-8000株,分类型编号脱粒;从系群中选择确定突出的系群升级,然后选择出高代稳定株系进行测产鉴定。
本发明与传统选择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杂交分离世代中,按类型组合混合种植,分不同类型选择,直到估计杂种后代纯合率达到80%以上时,即约在F5-F7,才开始选择株系,下一代成为系统,然后选择优良系统进入升级试验;因此在杂交群体中保存各种优良基因,并在以后世代中重组成优良的纯合体,应用本发明可以使杂种群体经受自然选择,使群体性状向适应于当地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的方向发展。若用传统系谱法选择技术在F2代就开始选择单株,杂交后代纯合百分率仅为0. 1-72. 83%,效率很低,而且会损失大量优良基因;并且在种植方法上,传统系谱法采用株行种植,株行分别收获、脱粒的方式,使工作量大,花费时间长。而本发明采用分不同类型选择、分不同类型种植、按不同类型脱粒编号;而且本发明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采用集团混合选择技术,实行南北异地穿梭联合攻关的选育技术,创新形成了许多新的专用资源和育种中间材料。
(2) 可加快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年限。本发明在F7代稳定,育种年限只需7年,而传统技术F11代稳定,年限要达ll年,两者比较该项技术縮短育种年限4年,每年按100个工作日计算,4年可节省工作日400个,这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花费时间少,育成品种速度快。
(3)可保留更多的多样化类型和具有高产潜力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选到
高产、性状优良的系统和保存更多的植株个体,每个系群一般可保存6000-8000株。
经过多年应用此项技术选育出了冬小麦新品种陇中1号,于2007年12月经农业部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陇中1号,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23"。该品种有如下突出特点
(1) 丰产性突出该品种经过2005、 2006年两年22点次全国北部旱地冬麦区试,平均亩产302. 65公斤,比统一对照长6878平均亩产274. 45公斤增产10.2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居试验第一位。
(2) 抗旱性强在1999、 2002、 2003、 2007四年大旱中,产量水平233. 5公斤增产16. 5%。 2005-2006年两年国家旱地组河南洛阳农科院抗旱鉴定结果抗旱级别3级,抗旱指数1.0598-1. 0692,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环境变异系数均值最小,该品种受旱情况下株高、千粒重变化相对较小,抗青干力强,熟相好,前期特别抗旱,是抗旱性中等的旱地品种。
(3) 抗寒性强2005-2006年两年国家区试指定单位抗寒性鉴定结果在地上部冻害l级,越冬死株率4. 0%/10. 5%,越冬死茎率4. 8%/14. 0%,抗寒性达2级,抗寒性较好。
(4) 容重高,营养品质好经2005、 2006年度农业部谷物品质检测测试中心(北京)检验结果陇中1号容重810/817克/升、蛋白质含量(干基)14.05/14.23%,赖氨酸(干基)0.46%,湿面筋(干基)30. 9%/32. 4%,灰分1.58%,沉降值mL28.8/30,水分9. 67%,吸水率61/61.2%,稳定时间2. 8/3. 6分钟,延伸性136腿,拉伸面积16/32 cm2,最大抗延阻力98/161EU。2007年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麦谷蛋白亚基分析结果陇中l号含有麦谷蛋白优质亚基7+8、 5+12。
(5) 综合农艺性状优异陇中1号属强冬性、中早熟、幼苗习性匍匍,叶色深绿、苗期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分蘖力强,有效分蘖3-5个,成穗率高达60.5%,生育期264/273天,株高87cm,株形紧凑,长相清秀,成熟落黄好。穗长方形,白壳,长芒,穗层整齐,结实小穗14个,穗粒数 28/31. 8粒,穗粒重2.3克,千粒重40.0/44.8克,三因素较为协调,籽 粒红色,卵形,角质,籽粒饱满度好,丰产性和稳定性好,经过多年试验 证明,增产极显著,是一个丰产、综合农艺性状优异的品种。
(6) 适应范围广陇中1号选育过程中发生干旱年份四年,不论试验 还是大田示范时期均表现产量变幅小,株高、千粒重相对变化小,在全国
北部区域试验环境变异系数分析该品系产量居第一位,环境变异系数分
析10个品种中均值最小CV21.709。/。,静态稳定性好,说明适应性广,是甘 肃中部冬春麦过度地带唯一选育成功的高产旱地冬小麦
(7) 抗病性强该品种在2002-2004年度三年条锈病大流行时期,经 受了 2002年甘肃省第三次条锈病大发生的考验,而陇中1号在田间表现反 应型1-2型、严重度为5-30%,普遍率为30-60%,对千粒重、产量未受影 响,千粒重仍达到40. 0-44. 8克,持久抗条锈的综合生产能力水平,达到
中抗-高抗的标准。
2005-2006年国家区试指定单位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
陇中1号中抗至中感条锈病,中感叶锈病,中抗至中感白粉病,中抗黄矮 病。经甘肃农科院质保所抗条锈鉴定结果该品种苗期对混合菌、成株期 对条中29号、水7、水4、水14、 31号、32号均表现中抗水平。该品种 总体表现中抗。
杂交种陇中1号栽培要求
(1) 适期、适量播种该品系在适宜地区9月下旬(秋分前后)播 种为宜,亩保苗30-33万株,亩播量15.0-17.5公斤,由于该品系分蘖力 强,播量不宜过大;种植方式1.5米行长上种130粒,行距22厘米。
(2) 合理施肥、作好种子处理播前晒种1-2天,用拌种霜和包衣 剂拌种,每100公斤种子用0.2公斤拌种霜兑水2公斤拌种后,堆蒙12 小时播种;1公斤种衣剂可拌20公斤种子(一般不在加水),反复搅拌包 衣,使每粒种子表面呈现粉红色为止,然后堆摊开晾晒6-8小时,使籽粒 种子至不粘连即可播种。(3)加强田间管理在冬小麦越冬、冬后中后期管理原则是进入 越冬期应及早松土除草,以保蓄土壤水份;在起身期、孕穗期、抽穗期及 时防治病虫害,可用40%乐果乳油或者20%甲基异柳磷乳油1000倍喷雾防 治,切断小麦红黄矮病传播媒介,减少浸染。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种旱地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选育技术,该技术采用异地穿梭联合选育
的方法,其主要选育流程为专用种质资源征集、引进一亲本选配一冬春麦有 性杂交一优异单株集团混合选择一稳定株系鉴定一高代品系测产一品系鉴定一 品系比较试验一区域试验一生产试验等,其中
A) 亲本选配以土耳奇引进的丰产性突出、抗条锈病优异的84WR (21) -4 为母本,洛8912为父本,通过冬春麦有性杂交配置陇中1号小麦新品种。双亲 本以育种目标为原则,选用适应当地生产条件的当地品种和育种中间材料,进 行合理组配,才能提高育种效率。
B) 优异单株集团混合选择方法是
(1) 杂种Fl代只选择优势突出的组合,不选单株;以育种目标为目的, 杂交方式一般采用成对杂交、多父本授粉杂交、远缘杂交三种方式。成对杂交 原则选配母本以抗病、早熟品种作为母本时,在提高抗病性、提早成熟上所 起的作用大。习惯上是以当地条件适应性强、农艺性状好的亲本作母本,而以 具有某些突出互补性状的亲本作父本进行杂交;多父本授粉杂交原则以综合 农艺性状突出的品种做母本,以抗病性突出的品种为第一父本,第二、第三父 本用早熟、丰产、品质突出的三交形式,互补优缺点,或者用F2代、育种中间
材料杂交,创造更多的类型后代;远缘杂交远缘杂交可以创造出新类型和新 物种,大力丰富育种材料 一是普通杂交,小麦与黑麦、小麦与硬粒小麦、冬 春小麦杂交;二是应用外源DNA导入技术进行远缘杂交,其目的提高抗病性, 还可以改变性状,综合双亲经济上有价值性状。在丰产性、早熟性、抗病性、 抗旱性、适应性、品质等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改善。
(2) 杂种F2代F2代开始确定优势突出的组合,在突出的组合内,按不同 类型群分类选择系群,主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选择,抗病性、抗旱性、丰产性与株高等几项之间综合评价选择,分类型选择系群,分组合分类型编号,系群
脱粒,每个系群选择3000-6000株;
(3) 杂种F3-F4代重点进行单株和株系的系统选择,在突出的组合内多选 不同类型的优良株系,其次从中选株系内再选优良单株,单株总量达到 4000-6000株,分类型编号脱粒;选择株系时,株高100cm以上,幼苗习性匍匐, 根系发达,小穗数14个,穗粒数35粒以上,叶片窄而长有腊质,株形紧凑, 早熟,抗旱性2-3级,高抗条锈病;还要保留更多的多样化类型和具有增产潜 力个体,选择出更多的高产、性状优良系统升级。
(4) F5-F7代重点进行分组合选择株系系群,每个系群6000-8000株,分 类型编号脱粒;从系群中选择确定突出的系群升级,然后选择出高代稳定株系进 行测产鉴定。
C) 稳定株系鉴定重点鉴定丰产性,株高、幼苗习性、根系、小穗数、穗粒 数、叶片、株形,、早熟性、抗旱性、条锈病、穗粒重等综合农艺'性状。
D) 卨'代品系测产测品质、测产量。
E) 品系鉴定:主要对系群升级选择出的系群稳定品系进行鉴定,重点鉴定性 状稳定性、产量表现及育种目标要求等某些性状,优势突出的同时扩大繁殖种 子量,测产鉴定、品系比较及繁种同步进行,小区面积10-15平方米,逢10设 对照。
F) 品系比较:主要对所选出的系群稳定品系全面比较评价,选出显著优于现 有推广品种的高产、稳产、优质、低消耗的新品系,以便进一歩参加区域试验; 同时了解各个发育阶段的表现,综合评价每个品系的优缺点,选出1-2个符合 育种目标并超过对照品种增产15%的优良品系参加品比2-3年,提供参加区域试 验。
G) 区域试验:主要证明有较高的适应性和丰产性,在产量或某些性状能超过 现有的栽培品种;同时摸清各品系对栽培技术及对各种生态条件的适应特点, 一般参加区域试验2-3年,在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增产3-5%以上,为提供生产试 验打好基础。
H) 生产试验:主要包括生产试验、栽培试验、多点试验、生态试验(1) 生产试验作物生长环境与大田生产条件不完全相同,重点在不同 生态区域测定品系的产量水平、综合生产能力。每个品种面积不少于1亩,一
般参加一年增产5%以上,推荐国家审定定名。
(2) 栽培试验根据品系特点,制定相应的密度、播期、施肥水平、管 理等栽培特点。
(3) 多点试验全面了解品系在不同生产条件下的产量反应,有利于正 确选择和评价品系;起到多点试验的作用;初步探索品系的适应区域;也是扩 大种子的繁殖过程;确定适宜的推广区域;有利于不断提高育种水平。
(4) 生态试验为了鉴定新品系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生态反应,在干旱 条件、高水平条件等,测定生态适应范围,明确利用特点。
权利要求
1、旱地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选育技术,其特征在于该技术采用异地穿梭联合选育的方法,主要选育流程为专用种质资源征集、引进→亲本选配→冬春麦有性杂交→优异单株集团混合选择→稳定株系鉴定→高代品系测产→品系鉴定→品系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等,其中A)亲本选配以土耳奇引进的丰产性突出、抗条锈病优异的84WR(21)-4为母本,洛8912为父本,通过冬春麦有性杂交配置陇中1号冬小麦新品种;B)优异单株集团混合选择方法是(1)杂种F1代只选择优势突出的组合,不选单株;杂交方式一般采用成对杂交、多父本授粉杂交、远缘杂交三种方式;(2)杂种F2代F2代开始确定优势突出的组合,在突出的组合内,按不同类型群分类选择系群,主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选择,抗病性、抗旱性、丰产性与株高等几项之间综合评价选择,分类型选择系群,分组合分类型编号,系群脱粒,每个系群选择3000-6000株;(3)杂种F3-F4代重点进行单株和株系的系统选择,在突出的组合内多选不同类型的优良株系,其次从中选株系内再选优良单株,单株总量达到4000-6000株,分类型编号脱粒;选择株系时,株高100cm以上,幼苗习性匍匐,根系发达,小穗数14个,穗粒数35粒以上,叶片窄而长有腊质,株形紧凑,早熟,抗旱性2-3级,高抗条锈病;还要保留更多的多样化类型和具有增产潜力个体;(4)F5-F7代 重点进行分组合选择株系系群,每个系群6000-8000株,分类型编号脱粒;从系群中选择确定突出的系群升级,然后选择出高代稳定株系进行测产鉴定;C)稳定株系鉴定重点鉴定丰产性,株高、幼苗习性、根系、小穗数、穗粒数、叶片、株形,、早熟性、抗旱性、条锈病、穗粒重等综合农艺性状;D)高代品系测产测品质、测产量;E)品系鉴定主要对系群升级选择出的系群品系进行鉴定,重点鉴定性状稳定性、产量表现,优势突出的同时扩大繁殖测产、品系比较及繁种同步进行;F)品系比较主要对所选出的系群稳定品系全面比较评价,选出显著优于现有推广品种的高产、优质、低消耗的新品系,同时了解各个发育阶段的表现,综合评价优缺点,选出1-2个符合育种目标并超过对照品种增产15%的优良品系;G)区域试验主要证明有较高的适应性和丰产性,在产量或某些性状能超过现有的栽培品种;同时摸清各品系对栽培技术及对各种生态条件的适应特点,在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增产3-5%以上;H)生产试验主要包括生产试验、栽培试验、多点试验、生态试验(1)生产试验 在不同生态区域测定品系的产量水平、综合生产能力;(2)栽培试验 根据品系特点,制定相应的密度、播期、施肥水平、管理等栽培特点;(3)多点试验 全面了解品系在不同生产条件下的产量反应,初步探索品系的适应区域;也是扩大种子的繁殖过程;(4)生态试验 为了鉴定新品系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生态反应,在干旱条件、高水平条件等,测定生态适应范围,明确利用特点。
全文摘要
一种旱地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选育技术,其主要选育流程为专用种质资源征集、引进→亲本选配→冬春麦有性杂交→优异单株集团混合选择→稳定株系鉴定→高代品系测产→品系鉴定→品系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等;本发明的特征为在杂交分离世代中,按类型组合混合种植,分不同类型选择,直到估计杂种后代纯合率达到80%以上时,即约在F5-F7,才开始选择株系,下一代成为系统,然后选择优良系统进入升级试验;因此在杂交群体中保存各种优良基因,并在以后世代中重组成优良的纯合体;利用本发明培育的陇中1号具有丰产性突出、抗旱性强、抗寒性强、容重高,营养品质好、综合农艺性状优异、适应范围广、抗病性强等特点。
文档编号A01H1/02GK101524048SQ20091012782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8日
发明者谦 周 申请人:谦 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