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菇菌种及子实体的培养方法

文档序号:350717阅读:7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白雪菇菌种及子实体的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生食用菌菌种和子实体的培养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白雪菇菌种 及子实体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全世界10000多种的野生大型真菌中,半数以上具有不同经济价值,其中不少于 2000种有重要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我国已知的食用菌有1000多种,200多种可以试验 性栽培,约100多种可经济性栽培,50多种商业性栽培,工业化栽培的约10多种,大部分野 生菌类还未驯化栽培成功。摸索出具有较高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食用、药用菌的人工培养、 驯化栽培方法,一直以来是食用菌科研工作者和从业人员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大部分野 生食用菌还不能人工栽培,主要是因为有些是共生菌,离开共生环境无法完成生活史,不能 培养出子实体,有些是因为没有摸索出适合野生菌生长的培养基配方、生长环境条件或栽 培管理方法,有些是分离不出纯菌丝体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人工栽培、品质优、具有保健和医药功效潜力的食用 菌新品种白雪菇菌种及子实体的培养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白雪菇菌种及子实体的培养方法,包括步骤A、纯菌丝体的分离培养采集野生未开伞白雪菇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消毒后接入专用斜面培养基 上,在温度25-28°C、空气相对湿度< 65%的黑暗环境培养10-15天,驯化获得白雪菇菌丝 体;B、进行白雪菇专用原种和生产种的培养;C、进行白雪菇子实体培育;用培育后的白雪菇子实体重复上述步骤,能重复进行白雪菇子实体的培育;所述白雪菇菌丝体和白雪菇子实体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 物中心收藏保存,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No. 1190。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白雪菇菌种及子实体的培 养方法,培养的白雪菇菌丝体和白雪菇子实体可人工栽培、品质优、具有保健和医药功效潜 力。


图1为本发明中菌棒的平面布置图;图2为本发明中菌棒布置的剖面图。保藏信息
保藏微生物(株)分类命名肥脚百鬼伞,又名肥环柄菇;俗称白雪菇;UMW^.^ ( tt ) iiT^^ Leucocoprinus cepaetipes (Sow. :Fr. )Part.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04年7月14日;保藏编号CGMCCNo. 119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白雪菇(肥脚白鬼伞)菌种及子实体的培养方法,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 式,包括步骤A、纯菌丝体的分离培养采集野生未开伞白雪菇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消毒后接入专用斜面培养基 上,在温度25-28°C、空气相对湿度< 65%的黑暗环境培养10-15天,驯化获得白雪菇菌丝 体;B、进行白雪菇专用原种和生产种的培养;C、进行白雪菇子实体培育;用培育后的白雪菇子实体重复上述步骤,能重复进行白雪菇子实体的培育;所述白雪菇菌丝体和白雪菇子实体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 物中心收藏保存,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No. 1190。所述步骤A包括步骤Al、专用斜面培养基的制作,包括专用斜面培养基的原料配方包括每配制容量为1000毫升的培养基包括野生白雪菇生长地的阔叶林下腐殖土 100 克、粉碎成颗粒的黄豆50克、切成颗粒或片状的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蛋白胨2 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1克、维生素B12 4片、琼脂20克;所述专用斜面培养基制作的工艺流程包括首先,根据需要配制的专用斜面培养基的量按上述配方称取原料,每配制容量为 1000毫升的培养基用1500毫升水浸泡并不断搅拌腐殖土 5分钟,并用4层纱布过滤取滤 液,向滤液中加入黄豆粗粉煮沸10分钟,加入去皮马铃薯续煮10分钟,用纱布过滤取滤 液;然后,向滤液中加入琼脂煮溶,加入葡萄糖搅拌,加入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 镁,并调酸碱度;之后,用管分装、将管塞棉塞、灭菌、摆斜面、检验备用;A2、白雪菇纯菌丝体的接种和培养,包括首先,在无菌条件下对野生未开伞白雪菇进行消毒,从子实体顶部取米粒大小菌 肉接种到所述专用斜面培养基上,将菌肉的一半压入培养基;然后,将接好的斜面放在温度25_28°C、空气相对湿度< 65%的黑暗环境培养, 10-15天后获得白雪菇菌丝体;菌丝长满后继续转管或接二级种或4_8°C保藏。
所述步骤B包括步骤B1、专用原种、生产种培养基的制作,包括专用原种、生产种培养基的原料配方包括小麦或玉米粒70份、阔叶林下腐殖土 10份、棉籽壳5份、杂木屑5份、麦麸4份、 玉米粉2份、碳酸钙2份、复合肥1份、白糖1份,并含维生素少量,含水量占调配好后的培 养基重量的55% -60% ;专用原种、生产种培养基的制作流程包括根据需要调配的培养基的量按上述配方比例称量各成分,每配制100公斤的培养 基,称量小麦或玉米粒70公斤,加水浸泡3小时,然后水煮,煮至小麦或玉米粒无白心但小 麦粒或玉米粒表皮不破即可,过滤出滤液留下,用于配其他成分;将棉籽壳5公斤加所述滤 液10公斤预湿;将阔叶林下腐殖土 10公斤、杂木屑5公斤、麦麸4公斤、玉米粉2公斤、碳 酸钙2公斤、复合肥1公斤、白糖1公斤充分混合,加30公斤滤液,充分拌勻;将拌好的料与 预湿的棉籽壳和煮好的小麦或玉米粒混合在一起,充分拌勻;B2、装袋、灭菌和接种选用常规聚丙烯菌种袋,将配好的专用原种、生产种培养基装袋,接入步骤A中获 得的白雪菇菌丝体,灭菌、接种按常规方法进行;B3、菌种培养将接好的原种和生产种袋放入培养箱或培养室培养,保持温度25_28°C、空气相对 湿度< 65%的黑暗环境;培养7-10天后菌丝长满培养基表面时,用一只手捏紧袋口,另一只手轻轻揉搓培 养基,使袋子表面长有菌丝的培养基与袋子中下部未长菌丝的培养基混合,进行二次接种; 经此处理后,再培养7-10天菌丝长满全袋,直接能够用于生产。所述步骤C包括步骤C1、子实体培育的培养基的制作包括子实体培育的培养基的原料配方包括阔叶林下腐殖土 10份、棉籽壳40份、杂木屑35份、麦麸10份、玉米粉3份、碳酸 钙1份、复合肥1份、白糖1份,含水量占调配好后的培养基重量的55% -60% ;培养基的制作流程包括根据需要调配的培养基的量按上述配方比例称量各成分,每配制100公斤子实体 培育的培养基,将棉籽壳放入拌料机内,按棉籽壳水=4 6比例加水,充分翻拌、预湿, 预湿后堆置36-48小时;将阔叶林下腐殖土、杂木屑、麦麸、玉米粉、碳酸钙、复合肥、白糖充 分混合,按料水比5 6加水,充分拌勻,将拌好的混合料与预湿的棉籽壳混合,充分拌 勻;C2、对步骤B中培养好的白雪菇专用原种和生产种菌袋进行出菇管理,包括将长好的菌袋搬入出菇场所,脱去塑料袋,将脱去塑料袋的菌棒整齐排放,每畦横 放2棒作一排,畦宽度60厘米,菌棒间距离5-10厘米;采集阔叶林下腐殖土,晒干作为覆土材料备用;覆土时,将准备好的覆土材料加清 水调制成含水量20%,将覆土材料填充在菌棒之间,盖住菌棒的四分之三。增加培养场所光线,光照度100-5001x,避免阳光直射,保持环境温度15_25°C,空气相对湿度80% -95%,保持通风换气,用喷细雾方式加湿,保持覆土表面湿润、不发白,10 天后子实体原基发生;子实体原基发生后,保持培养场所光照度2001x,温度20°C,空气相对湿度90%, 增加通风换气,保持覆土表面湿润、不发白,5天后,见子实体未开伞时即采收。白雪 ,学名“肥环柄菇”、亦称“肥脚白鬼伞”,是一种未驯化栽培成功的营养丰 富、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珍稀野生食用菌。据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对本发明之成功驯化培养的子实体分析表明白雪菇的粗 蛋白含量达到25. 6%,多糖含量达到3. 06%。根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 GB15193. (3、4、5、7)-2003进行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白雪菇子实体无毒,安全可吃。本发明采用配制专门针对驯化珍稀野生食用菌白雪菇的培养基,纯化出白雪菇 纯菌丝体,并培养出白雪菇的子实体,首次在国内外成功采集分离出白雪菇菌丝体,已 被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收藏保存(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 CGMCCNo. 1190),并在国内外首次驯化栽培出白雪菇的子实体,为业界提供了一种人工大规 模生产新食用菌品种-白雪菇菌种及子实体的方法。下面对本发明的白雪菇子实体及其培养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该方法步骤如下 1、纯菌丝体的分离培养对采集的野生未开伞白雪菇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消毒后接入专用斜面培养 基上,在温度25-28°C、空气相对湿度< 65%的黑暗环境培养10-15天,驯化获得白雪菇菌 丝体。其具体方法为①专用斜面培养基制作a)专用斜面培养基配方(举例)野生菇生长地的阔叶林下腐殖土 100克,黄豆 (粉碎成颗粒)50克,去皮马铃薯200克(切成1立方厘米左右颗粒或切片),葡萄糖20克, 蛋白胨2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1克,维生素B12 4片,琼脂20克,培养基最终容量 为1000毫升。b)专用斜面培养基制作的工艺流程原料的称量一用1500毫升水浸泡并不断搅 拌腐殖土 5分钟一用4层纱布过滤取滤液一滤液加入黄豆粗粉煮沸10分钟一加入去皮马 铃薯续煮10分钟一纱布过滤取滤液一滤液加入琼脂煮溶一加入葡萄糖搅拌一加入蛋白 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等一按常规方法调酸碱度一分装一塞棉塞一灭菌一摆斜面一检验 备用。②纯菌丝体的接种和培养a)在无菌条件下对野生未开伞白雪菇进行消毒,从子实体顶部取米粒大小菌肉接 种到驯化专用斜面培养基上,将菌肉的一半压入培养基。b)将接好的斜面放在温度25-28°C、空气相对湿度< 65%的黑暗环境培养,10-15 天后获得白雪菇菌丝体。菌丝长满后可继续转管或接二级种,亦可保藏在冰箱内。③用专用斜面培养基对菌丝体进行定期转管繁殖,4_8°C保藏,蜡封管口棉塞,从 2004年至今不发生退化。④菌种和子实体送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并于2004年7月14日由 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收藏保存(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 CGMCCNo. 1190)。
2、白雪菇专用原种、生产种的培养①专用原种、生产种培养基配方小麦或玉米粒70%,阔叶林下腐殖土(剔除石块、粗树枝等)10%,棉籽壳5%,杂 木屑5%,麦麸4%,玉米粉2%,碳酸钙2%,复合肥1%,白糖1%,及维生素少量,含水量占 调配好后的培养基重量的55% -60%。②专用原种、生产种的调配(举例)根据需要调配的培养基的量按上述配方比例称量各成分,按配100公斤来计,称 量小麦或玉米粒70公斤,加水浸泡3小时,然后水煮,煮至小麦或玉米粒无白心但小麦粒或 玉米粒表皮不破即可,过滤出滤液留下,用于配其他成分。称取阔叶林下腐殖土、棉籽壳等 成分;将棉籽壳加滤液10公斤预湿;将阔叶林下腐殖土(剔除石块、粗树枝等)10公斤、杂 木屑5公斤、麦麸4公斤、玉米粉2公斤、碳酸钙2公斤、复合肥1公斤、白糖1公斤充分混 合,加30公斤滤液,充分拌勻;将拌好的料与预湿的棉籽壳和煮好的小麦或玉米粒混合在 一起,充分拌勻,即成含水量约55%的原种、生产种用培养基。③装袋、灭菌、接种a)装袋配好的培养料要及时装袋,选用菌种袋通常用长X宽为31厘米X 17厘 米、厚5丝米的聚丙烯袋。装料时,培养料装三分之一袋即可,无需压实,装好料后,先套上 专用颈圈,然后用棉塞或无棉塑料盖封口,并将菌种袋外壁扫干净。b)灭菌培养基的灭菌通常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按常规方法灭菌,灭菌后,将袋搬 入接种室,待袋内培养料温度降至30°C以下即可接种。c)接种原种、栽培种的接种必须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按常规方法进行接种即可。④菌种培养接好的原种、栽培种,应尽快放入培养箱或培养室培养,保持温度25_28°C、空气相 对湿度< 65%的黑暗环境。培养期间,必须经常检查,发现菌丝生长不正常或污染的要及时 拣出,在上述环境条件下,40天左右长满全袋。可以采用快速培养新方法(二次接种法),具体操作是培养7-10天的菌丝长满 培养基表面时,用一只手捏紧袋口,另一只手轻轻揉搓培养基,使袋子表面长有菌丝的培养 基与袋子中下部未长菌丝的培养基混合,进行二次接种;经此处理后,再培养7-10天菌丝 即可长满全袋,直接可用于生产,新方法比传统的培养方法在培养时间上,由40天左右缩 短至15-20天,大大节省时间、场地,从而提高经济效益。3、白雪菇子实体培育①子实体培育的培养基配方阔叶林下腐殖土(剔除石块、粗树枝等)10%,棉籽 壳40%,杂木屑35%,麦麸10%,玉米粉3%,碳酸钙1%,复合肥1%,白糖1%,含水量占调 配好后的培养基重量的55% -60%。②培养基的调配(举例)按配100公斤来计,称量阔叶林下腐殖土(剔除石块、粗树枝等)10公斤,棉籽壳 40公斤,杂木屑35公斤,麦麸10公斤,玉米粉3公斤,碳酸钙1公斤,复合肥1公斤,白糖 1公斤,含水量占调配好后的培养基重量的55%。将棉籽壳放入拌料机内,按棉籽壳水 =4 6比例加水,开动拌料机充分翻拌、预湿,预湿后堆置36-48小时,将阔叶林下腐殖土
8(剔除石块、粗树枝等)、杂木屑、麦麸、玉米粉、碳酸钙、复合肥、白糖1等材料充分混合,按 料水比5 6加水,充分拌勻,将拌好的混合料与预湿的棉籽壳加入拌料机,充分拌勻,即成 含水量约55%左右的栽培用培养基。③菌袋培养按常规食用菌袋式栽培方式装袋、灭菌、接种的菌袋,尽快放入培养室培养,保持 温度25-28°C、空气相对湿度< 65%的黑暗环境,每天通风2-3次,45天左右长满全袋,即可 进行出菇管理。④菌袋培养接好的菌袋,尽快放入培养室培养,保持温度25-28°C、空气相对湿度< 65%的黑 暗环境,每天通风2-3次,培养期间,必须经常检查,发现菌丝生长不正常或污染的要及时 拣出,在上述环境条件下,45天左右长满全袋,即可进行出菇管理。⑤出菇管理菌丝长满、长透菌袋后,开始进行出菇管理。a)栽培场地整理可以在菇房或大棚(要遮阳,不能阳光直射)内进行,先清理干 净地面、打扫环境卫生,地面以喷雾方式喷石灰水,以喷湿地面为度,适当通风至地面无积 水。b)菌棒排放及间距如图1所示(俯视图,图内5排均为菌棒,菌棒底部及四周为 土壤。),将长好的菌袋搬入出菇场所,脱去塑料袋(不能弄碎菌棒),将脱去塑料袋的菌棒 整齐排放,每畦横放2棒作一排,畦宽度约60厘米,菌棒间距离5-10厘米。c)采用“菌棒半覆土法”如图2所示,(切面图,圆形均为菌棒,其余为覆土材 料。),采集阔叶林下腐殖土(剔除石块、粗树枝等),晒干备用,覆土时,将准备好的覆土材 料加清水调制成含水量20 %,将覆土材料填充在菌棒之间,盖住菌棒的四分之三左右。d)诱导子实体形成增加培养场所光线,光照度100-5001X,避免阳光直射,保持 环境温度15-25°C,空气相对湿度80% -95%,保持通风换气,用喷细雾方式加湿,保持覆土 表面湿润不发白。10天左右可见子实体原基发生,进入发育阶段管理。e)子实体发育管理保持培养场所光照度2001x左右,温度20°C左右,空气相对湿 度90%左右,增加通风换气,保持覆土表面湿润、不发白,5天左右可见子实体未开伞时即 采收。f)采收当子实体长至5厘米左右高、未开伞即要采收,子实体开伞后会降低甚至 失去商品价值。采收时,将整丛子实体采下,除去基部的杂质,可鲜品销售,亦可烘干,鲜品 味道鲜美、干品香气浓郁。g)重复d_f,可收3批菇。h)清理废料,打扫卫生,进入下一次栽培。本发明的优点及创新点1、本发明采用的是野外采集的野生白雪菇,未见有分离成功的报道。2、本发明的菌种制作采用专用的新培养基配方和相配套的新配制方法,具有适合 白雪菇菌丝生长发育的营养,2004年7月至今未发生退化。3、原种、栽培种及栽培用培养基都添加阔叶林下腐殖土,并采用“半覆土新工艺” 是驯化栽培成功因素之一。
9
4、原种、栽培种培养7-10天时采用新发明的二次接种法,比现有方法缩短培养时 间一半,显著提高生产效率。5、菌棒半覆土法是专门驯化白雪菇的方法,使子实体容易发生、生长良好,且采收 时子实体干净很少粘上泥土。6、诱导子实体形成及子实体发育管理阶段,采取了特定的光照度、环境温度、空气 相对湿度等条件,以保证子实体原基发生及子实体未开伞。具体实施例,包括步骤 1、野生菌种分离(1)制作专用培养基原料及配比野生菇生长地的阔叶林下腐殖土 100克,黄豆(粉碎成颗粒)50克, 去皮马铃薯200克(切成1立方厘米左右颗粒或切片),葡萄糖20克,蛋白胨2克,磷酸二 氢钾2克,硫酸镁1克,维生素B13片,琼脂20克。营养滤液制作用1500毫升水浸泡腐殖土 5分钟期间不断搅拌一用4层纱布过滤 取滤液一水煮沸黄豆粗粉10分钟一加去皮马铃薯续煮10分钟一纱布过滤,获得营养滤液。斜面试管制作营养滤液加20克琼脂煮溶,加葡萄糖20克,蛋白胨2克,磷酸二氢 钾2克,硫酸镁1克,维生素B13片,搅拌并按常规方法调酸碱度至pH值为6. 5,将营养液分 装入试管中,塞好棉塞进行,灭菌后摆斜面,检验无污染后用于接种。(2)接种及扩繁采集野生未开伞白雪菇子实体,经消毒后接入专用斜面培养基 上,在温度25-28°C、空气相对湿度<65%的黑暗环境培养12天,获得白雪菇母种。将获得 的母种再转接到斜面培养基上,在上述同样条件下培养进行繁殖,生长好后供给制作原种。2、专用原种、生产种的制作按配(干料重)200公斤培养基来计,称量小麦或玉米粒140公斤,阔叶林下腐殖 土(剔除石块、粗树枝等)20公斤,棉籽壳10公斤,杂木屑10公斤,麦麸8公斤,玉米粉4公 斤,碳酸钙4公斤,复合肥2公斤,白糖2公斤,及维生素BllOO片。按发明内容(2)操作, 配制出含水量约55%的原种、生产种用培养基。然后及时装袋、灭菌。冷却后接种,原种、栽 培种的接种必须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按常规方法进行接种即可。菌种培养接好的原种、栽培种,应尽快放入培养箱或培养室培养,保持温度 25-28°C、空气相对湿度< 65%的黑暗环境。采用新法实现快速培养,原种、栽培种分别培养 15天左右即可。3、子实体培育(1)培养基的调配按配1000公斤栽培用培养基来计,称量阔叶林下腐殖土(剔除石块、粗树枝 等)100公斤,棉籽壳400公斤,杂木屑350公斤,麦麸100公斤,玉米粉30公斤,碳酸钙10 公斤,复合肥10公斤,白糖10公斤,按发明技术方案(3)②配成含水量55%的培养基。(2)装袋、灭菌、接种按常规食用菌袋式栽培方式进行操作。(3)菌袋培养、出菇管理、采收等按发明技术方案(3)③、④、⑤进行操作。子实体开伞后会降低甚至失去商品价值。采收时,将整丛子实体采下,除去基部的 杂质,可鲜品销售,亦可烘干,鲜品味道鲜美、干品香气浓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从野生环境中采集的前人未栽培驯化成功的白雪菇子实体中分离出纯化菌种,并根据野生子实体的生长特性经研究试验,探索出人工培养白雪 菇子实体的方案。经检测分析人工培养的白雪菇子实体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超过25%,多 糖含量为3. 06%,比许多已栽培成功的菌类高。菌类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功效,白雪 菇的驯化栽培成功,将为人类增加保健产品上佳原料。本发明使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种类增加了新的品种,白雪菇的鲜菇和干品都具有很 好的口感和味道,可大规模生产,供应国内外市场,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白雪菇菌种及子实体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纯菌丝体的分离培养采集野生未开伞白雪菇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消毒后接入专用斜面培养基上,在温度25-28℃、空气相对湿度<65%的黑暗环境培养10-15天,驯化获得白雪菇菌丝体;B、进行白雪菇专用原种和生产种的培养;C、进行白雪菇子实体培育;用培育后的白雪菇子实体重复上述步骤,能重复进行白雪菇子实体的培育;所述白雪菇菌丝体和白雪菇子实体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收藏保存,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No.11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雪菇菌种及子实体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 括步骤A1、专用斜面培养基的制作,包括 专用斜面培养基的原料配方包括每配制容量为1000毫升的培养基包括野生白雪菇生长地的阔叶林下腐殖土 100克、 粉碎成颗粒的黄豆50克、切成颗粒或片状的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蛋白胨2克、 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1克、维生素B12 4片、琼脂20克; 所述专用斜面培养基制作的工艺流程包括首先,根据需要配制的专用斜面培养基的量按上述配方称取原料,每配制容量为1000 毫升的培养基用1500毫升水浸泡并不断搅拌腐殖土 5分钟,并用4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向 滤液中加入黄豆粗粉煮沸10分钟,加入去皮马铃薯续煮10分钟,用纱布过滤取滤液;然后,向滤液中加入琼脂煮溶,加入葡萄糖搅拌,加入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并 调酸碱度;之后,用管分装、将管塞棉塞、灭菌、摆斜面、检验备用; A2、白雪菇纯菌丝体的接种和培养,包括首先,在无菌条件下对野生未开伞白雪菇进行消毒,从子实体顶部取米粒大小菌肉接 种到所述专用斜面培养基上,将菌肉的一半压入培养基;然后,将接好的斜面放在温度25-28°C、空气相对湿度< 65%的黑暗环境培养,10-15 天后获得白雪菇菌丝体;菌丝长满后继续转管或接二级种或4-8°C保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雪菇菌种及子实体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 括步骤B1、专用原种、生产种培养基的制作,包括 专用原种、生产种培养基的原料配方包括小麦或玉米粒70份、阔叶林下腐殖土 10份、棉籽壳5份、杂木屑5份、麦麸4份、玉米 粉2份、碳酸钙2份、复合肥1份、白糖1份,并含维生素少量,含水量占调配好后的培养基 重量的55% -60% ;专用原种、生产种培养基的制作流程包括根据需要调配的培养基的量按上述配方比例称量各成分,每配制100公斤的培养基, 称量小麦或玉米粒70公斤,加水浸泡3小时,然后水煮,煮至小麦或玉米粒无白心但小麦粒或玉米粒表皮不破即可,过滤出滤液留下,用于配其他成分;将棉籽壳5公斤加所述滤液10 公斤预湿;将阔叶林下腐殖土 10公斤、杂木屑5公斤、麦麸4公斤、玉米粉2公斤、碳酸钙2 公斤、复合肥1公斤、白糖1公斤充分混合,加30公斤滤液,充分拌勻;将拌好的料与预湿的 棉籽壳和煮好的小麦或玉米粒混合在一起,充分拌勻; B2、装袋、灭菌和接种选用常规聚丙烯菌种袋,将配好的专用原种、生产种培养基装袋,接入步骤A中获得的 白雪菇菌丝体,灭菌、接种按常规方法进行; B3、菌种培养将接好的原种和生产种袋放入培养箱或培养室培养,保持温度25-28°C、空气相对湿度 < 65%的黑暗环境;培养7-10天后菌丝长满培养基表面时,用一只手捏紧袋口,另一只手轻轻揉搓培养 基,使袋子表面长有菌丝的培养基与袋子中下部未长菌丝的培养基混合,进行二次接种;经 此处理后,再培养7-10天菌丝长满全袋,直接能够用于生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雪菇菌种及子实体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 括步骤Cl、子实体培育的培养基的制作包括 子实体培育的培养基的原料配方包括阔叶林下腐殖土 10份、棉籽壳40份、杂木屑35份、麦麸10份、玉米粉3份、碳酸钙1 份、复合肥1份、白糖1份,含水量占调配好后的培养基重量的55% -60% ; 培养基的制作流程包括根据需要调配的培养基的量按上述配方比例称量各成分,每配制100公斤子实体培育 的培养基,将棉籽壳放入拌料机内,按棉籽壳水=4 6比例加水,充分翻拌、预湿,预湿 后堆置36-48小时;将阔叶林下腐殖土、杂木屑、麦麸、玉米粉、碳酸钙、复合肥、白糖充分混 合,按料水比5 6加水,充分拌勻,将拌好的混合料与预湿的棉籽壳混合,充分拌勻; C2、对步骤B中培养好的白雪菇专用原种和生产种菌袋进行出菇管理,包括 将长好的菌袋搬入出菇场所,脱去塑料袋,将脱去塑料袋的菌棒整齐排放,每畦横放2 棒作一排,畦宽度60厘米,菌棒间距离5-10厘米;采集阔叶林下腐殖土,晒干作为覆土材料备用;覆土时,将准备好的覆土材料加清水调 制成含水量20%,将覆土材料填充在菌棒之间,盖住菌棒的四分之三。增加培养场所光线,光照度100-5001X,避免阳光直射,保持环境温度15-25°C,空气相 对湿度80 % -95 %,保持通风换气,用喷细雾方式加湿,保持覆土表面湿润、不发白,10天后 子实体原基发生;子实体原基发生后,保持培养场所光照度2001x,温度20°C,空气相对湿度90%,增加 通风换气,保持覆土表面湿润、不发白,5天后,见子实体未开伞时即采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雪菇(肥脚白鬼伞)菌种及子实体的培养方法,采集野生未开伞白雪菇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消毒后接入专用斜面培养基上,在温度25-28℃、空气相对湿度<65%的黑暗环境培养10-15天,驯化获得白雪菇菌丝体;之后进行白雪菇专用原种和生产种的培养和白雪菇子实体培育。白雪菇菌丝体和白雪菇子实体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收藏保存,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No.1190。可人工栽培、品质优、具有保健和医药功效潜力。
文档编号A01H4/00GK101874453SQ201010160080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8日
发明者何焕清, 潘新华 申请人:潘新华;何焕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