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埋栖、半埋栖性贝类幼苗附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1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埋栖、半埋栖性贝类幼苗附着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贝类养殖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埋栖、半埋栖性贝类幼苗 附着器。
背景技术
埋栖、半埋栖贝类幼苗,其生活习性一般是由营浮游生活逐渐转变为以足丝附着 于泥沙,营埋栖或半附着半埋栖生活。目前,一般采用在育苗池底铺泥沙的方法使埋栖、半 埋栖贝类幼苗附着,然后在池底泥沙里采集幼苗。使用此种幼苗附着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平面式幼苗附着可能会导致附着幼苗密度过大,从而影响幼苗摄食,使生长速度及存活 率降低;2.作为附着基的泥沙铺于池塘底部,不利于附着基中污染物的降解;3.幼苗附着 于池底,不利于幼苗的转移和观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埋栖、半埋栖性贝类幼苗附着器,采用该附着器 对贝类幼苗进行养殖,能够有效地提高采苗率,有助于附着基污染物的降解,有助于贝苗的 存活和生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埋栖、半埋栖性贝类幼苗附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托盘,所述的每 个托盘中铺设有细砂层,所述托盘之间通过吊绳上下悬挂连接。所述托盘的底面上还设有孔洞,且所述托盘中铺设有筛绢层,所述细砂层铺设于 所述筛绢上。所述托盘边框上均布有3 4个吊绳穿孔。所述最上层的托盘上设有吊绳和挂钩。从而可将整个附着器随时悬挂于合适的位 置进行养殖工作。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埋栖、半埋栖性贝类幼苗附着器采用多层托盘悬挂式的、 立体式的幼苗附着方式,不但可以增加幼苗附着面积,提高采苗率,而且便于幼苗的转移和 观察。另外,采用分布有孔的托盘,有助于托盘上下的水体交换,保持细沙中溶氧充足,从而 促进附着基细沙中污染物的降解养殖。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埋栖、半埋栖性贝类幼苗附着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附着器的侧视图;图3是图1所示附着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埋栖、半埋栖性贝类幼苗附着器的一具体实施例的3结构示意图,该附着器包括三个底部设有孔洞的托盘1,该托盘1采用聚乙烯塑料盘,规格 为35cmX 25cm的方形盘,盘深2cm左右,即该托盘的边框4高度为2cm左右,托盘底部圆孔 2均勻分布,圆孔2直径0. 5 1. Ocm,孔间距2-3cm。在每个托盘的四个边框4的角上各开 一个吊绳穿孔5用于吊绳6穿挂。上下层的托盘通过四根吊绳6经过吊绳穿孔5相互悬挂 连接固定,上下层托盘1之间的距离为20 25cm,其中吊绳可以采用塑料绳。每个托盘1 上先铺一层筛绢3,筛绢上再铺细沙作为附着基。筛绢网目为80 100目,细沙粒径500 μ m 左右,沙层厚度0. 5-1. Ocm0最上层托盘的四根吊绳在顶部交汇,交汇点与第一层托盘的距 离以横跨育苗池上方的网绳与水面的距离确定。在交汇点处连接挂钩7,挂钩7可挂于育苗 池上方的网绳任意位置上,使用挂钩可方便将整个附着器进行转移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本实用新型的托盘数量、托盘底面的孔洞 数量以及吊绳穿孔的数量等都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定为不同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上 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对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做出 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埋栖、半埋栖性贝类幼苗附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托盘,所述的每个 托盘中铺设有细砂层,所述托盘之间通过吊绳上下悬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栖、半埋栖性贝类幼苗附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的底 面上还设有孔洞,且所述托盘中铺设有筛绢层,所述细砂层铺设于所述筛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埋栖、半埋栖性贝类幼苗附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边框 上均布有3 4个吊绳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埋栖、半埋栖性贝类幼苗附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上层的 托盘上设有吊绳和挂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埋栖、半埋栖性贝类幼苗附着器由至少两个有孔托盘、筛绢、细沙和四根吊绳组成。每个有孔托盘上先铺一层筛绢,再铺细沙。在每个托盘的四个边框角上各分布有一个穿孔用于吊绳穿挂。四根吊绳各自经每个托盘上对应的四个穿孔,将几个托盘串接。通过吊绳打结的方式将各托盘间以一定的距离固定于四根吊绳上。四根吊绳在顶部交汇,在交汇点出连接挂钩。由于托盘有孔透气,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提高采苗率,促进附着基细沙中污染物的降解,有助于贝苗的存活和生长。
文档编号A01K61/00GK201821748SQ2010205085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6日
发明者喻达辉, 张立楠, 成书营, 黄桂菊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