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植物生长并防治虫害微生态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5336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促进植物生长并防治虫害微生态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利用益生菌和阿维菌素制备促进植物生长并防治虫害微生态叶面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叶面肥指施于植物叶片并能被其吸收利用的肥料,由于叶面肥可以从叶部直接进入植物体内,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和有机物的合成过程,因此在植物生长发育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弱时,可以及时弥补所需的营养物质。作为新兴肥料代表的叶面肥,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其研究与应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叶面肥最早起源于法国,自1884年植物学家Grisb把!^eSO4溶液涂抹在发黄葡萄叶片上用以矫正因缺铁引起的黄叶病以来,叶面肥在生产实践中应用与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业化学创始人之一的Byccehro认为,叶子在吸收水滴的同时能够象根一样把营养物质及镁和钾等吸收到植物中去。早在200多年前我国浙江省农民开始对水稻施用叶面肥, 开辟了我国应用叶面肥的先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了研究生产不同种类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农药成分的新型叶面肥,使叶面肥的功能更加多样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一些新型叶面肥在西瓜、柑桔和葡萄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中施用效果十分显著。随着叶面肥研究与应用的深入,叶面肥的类型不断丰富,种类不断增加,已经从最初的单一型叶面肥,发展到现在的多类复合型叶面肥。目前,叶面肥主要类型有营养型叶面肥、调节型叶面肥、微生物型叶面肥、单一型微量元素叶面肥和复合型叶面肥等,其中微生物叶面肥异军突起,成为叶面肥中的佼佼者。微生物叶面肥含有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物,能够刺激作物生长,促进作物代谢,减轻和防治病害的发生。但在采用益生菌与生物农药进行组合来生产微生态叶面肥方面却没有报道。动物微生态制剂指运用微生态原理将从动物体内分离的益生菌,经特殊工艺培养成的活菌制剂。益生菌(probiotics)—词最早用以描述“由一种微生物分泌的能刺激另一种微生物生长的物质”。1989年益生菌被定义为“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平衡而有益于动物宿主的活菌饲料添加剂”。2002年欧洲食品与饲料协会给出了益生菌的最新定义为“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通过摄入可对宿主产生一种或多种特殊且经论证功能性健康益处”。因为微生态制剂能够促进动物生长,提高肉、蛋和奶品质并有望取代抗生素,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的热点和前沿,
但采用益生菌作为植物叶面肥领域的研究报道却不多见。阿维菌素(avermectins)是由土壤微生物中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发酵产生的一类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阿维菌素具有触杀、胃毒和渗透力强的特点和作用,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等作用。阿维菌素对植物叶片有很强的渗透性,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干扰神经生理活动,刺激释放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的Y-氨基丁酸,使多种害虫与药剂接触后即出现麻痹症状,2-4天后死亡。阿维菌素对绝大多数的寄生线虫和节肢动物均有很强的抑杀作用,成为广泛使用的生物农药。目前,虽然采用多种益生菌生产微生物叶面肥和采用阿维菌素制备生物农药方面均有比较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但将益生菌与阿维菌素混合作为促进植物生长和防治虫害的的新型微生态叶面肥方面却没有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多种益生菌和阿维菌素生产出一种既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又能够防治虫害安全无毒的微生态叶面肥,通过喷洒于植物叶面,以达到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并防治虫害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利用益生菌和阿维菌素生产微生态叶面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工步骤
首先,分别各自培养获得细胞浓度达到100亿/ml以上的纳豆芽孢杆菌、乳酸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及细胞浓度达到20亿/ml以上的酵母菌的液体培养物;
其次,分别将占体积百分比为15-25%的纳豆芽孢杆菌的培养物、占体积百分比为 15-25%的乳酸菌的培养物、占体积百分比为25-45%的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培养物、占体积百分比为15-25%的酵母菌的培养物进行均勻混合,再加入重量体积百分比0. 2%o _2%。的阿维菌素,可获得总细胞浓度达到80亿/ml以上的液体高价值微生态叶面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所用益生菌菌种均系人类可以食用的益生菌,安全无毒。2) 微生态叶面肥集益生菌促进植物生长和阿维菌素有效防治虫害的优势集合在一起。3)阿维菌素是土壤微生物的发酵产物,具有高效、低毒、无公害、药效持久的特点。4)每隔7-10 天将微生态叶面肥稀释100倍喷洒于植物叶面上后,60天左右不仅明显防治植物虫害的发生,而且显著提高植物产量达到30%。在有机食品、蔬菜、花卉、水果、茶叶和烟叶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1的制备过程中分别获得不同益生菌培养物中细胞浓度图。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1的制备过程中获得微生态叶面肥的总细胞浓度图。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1生产的微生态叶面肥提高小油菜生长速度的图。图4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1生产的微生态叶面肥防治小油菜虫害发生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是益生菌培养物包含菌细胞及其代谢物,具备刺激植物生长和代谢,减轻和防止病害发生功能。阿维菌素是一种以胃毒作用为主和兼有触杀作用的生物杀虫、杀螨、杀线虫剂,它通过阻碍害虫运动神经信号传递,使害虫麻痹致死;具有高效、低毒、 无公害、药效持久、不易产生抗药性、与其它农药使用无交互抗性等优点。将益生菌培养物和阿维菌素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生产出的微生态叶面肥,将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提高植物生长和阿维菌素有效防治虫害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可以大幅度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与抗病能力,同时减少虫害的发生。实施例1
首先将各自发酵培养获得细胞浓度分别为182亿/ml纳豆芽孢杆菌、157亿/ml乳酸杆菌、103亿/ml沼泽红假单胞菌和观亿/ml酿酒酵母菌的液体培养物,如附图1所示,分别将细胞浓度为182亿/ml纳豆芽孢杆菌100ml、157亿/ml乳酸杆菌100ml、103亿/ml沼泽红假单胞菌IOOml和28亿/ml酿酒酵母菌IOOm进行混合,然后加入0. 5%。的阿维菌素,获得了总细胞浓度为117. 5亿/ml,阿维菌素含量为0. 5%。的微生态叶面肥,如附图2所示。实验组将生产的由4种益生菌和含0. 5%。阿维菌素组成的微生态叶面肥,用水稀释100倍后, 按照每间隔7天均勻喷洒于小油菜叶面上1次的方法使用,对照组则喷洒相同剂量的水,待小油菜生长40天分别取喷洒使用和不喷洒使用微生态叶面肥的各50颗小油菜进行称重, 结果显示喷洒使用微生态叶面肥的小油菜平均每颗重量为137. 4克,而没有喷洒使用微生态叶面的小油菜平均每颗重量仅为100. 7克,如附图3所示,使用微生态叶面肥的小油菜增加产量达到了 36.4%。影响小油菜生长的主要虫害是菜青虫和小菜蛾,本研究采用每块地 (20m2)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固定调查5棵小油菜,总计调查25棵小油菜上的活虫数量(调查前每块地20m2的虫基数不少于100头),调查时间为叶面肥喷洒前和喷洒后1天、3天和 7天。结果显示,喷洒相同剂量水的对照组每块地的害虫数量从104头上升至163头,而喷洒叶面肥的实验组每块地的害虫数量则从107头降低至16头,如附图4所示,虫害防治率高达85. 0%。实施例2
首先将各自发酵培养获得细胞浓度分别为177亿/ml纳豆芽孢杆菌、157亿/ml乳酸杆菌、102亿/ml沼泽红假单胞菌和25亿/ml酿酒酵母菌共4种液体培养物,分别按照各占总体积百分比15%、15%、45%和25%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加入0. 2%。的阿维菌素,获得了总细胞浓度为102. 3亿/ml,阿维菌素含量为0. 2%。的微生态叶面肥。实施例3
首先将各自发酵培养获得细胞浓度分别为190亿/ml纳豆芽孢杆菌、163亿/ml乳酸杆菌、105亿/ml沼泽红假单胞菌和27亿/ml酿酒酵母菌共4种液体培养物,分别按照各占总体积百分比25%、25%、35%和15%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加入1. 5%。的阿维菌素,获得了总细胞浓度为129. 1亿/ml,阿维菌素含量为1. 5%。的微生态叶面肥。
权利要求
1. 一种促进植物生长并防治虫害微生态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工步骤首先,分别各自培养获得细胞浓度达到100亿/ml以上的纳豆芽孢杆菌、乳酸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及细胞浓度达到20亿/ml以上的酵母菌的液体培养物;其次,分别将占体积百分比为15-25%的纳豆芽孢杆菌的的培养物、占体积百分比为 15-25%的乳酸菌的培养物、占体积百分比为25-45%的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培养物、占体积百分比为15-25%的酵母菌的培养物进行均勻混合,再加入重量体积百分比0. 2%o _2%。的阿维菌素,可获得总细胞浓度达到80亿/ml以上的液体高价值微生态叶面肥。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促进植物生长并防治虫害微生态叶面肥的制备方法,首先分别培养获得细胞浓度达到100亿/ml以上的芽孢杆菌、乳酸菌、沼泽红假单胞菌、及细胞浓度20亿/ml以上的酵母菌菌液,将4种益生菌混合液与一定比例的阿维菌素混合即可获得总细胞浓度达80亿/ml以上的液体微生态叶面肥。本发明的优点是所用菌种均系人类可以食用的益生菌,安全无毒,阿维菌素属大环内酯类杀虫抗生剂,具有高效、低毒、无公害、药效持久等特点,制备的微生态叶面肥集益生菌促进植物生长和阿维菌素高效防治虫害的优势集合在一起,每隔7-10天将微生态叶面肥用水稀释100倍喷洒于植物叶面,不仅显著提高植物产量达到30%以上,而且可以防治植物虫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C05G3/02GK102173954SQ20111006914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2日
发明者刘晓璐, 吕乐, 尹春华, 山其米克, 张可毅, 张鑫, 王志国, 许倩倩, 闫海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