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玛咖的留种方法

文档序号:133304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植物玛咖的留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玛咖的留种方法。
背景技术
玛咖是秘鲁原产植物,作为现代保健品和天然药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植物学专家和医药专家的关注和研究。随着国内不断引种和繁殖,玛咖植株的种属性和纯正性成为新的课题,本留种技术对玛咖的种子起到了优化的作用。使用本技术留种的子代繁殖植株发芽率高,抗逆性强,易驯化,成品产出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高海拔地区对植物玛咖进行留种的方法,利用植物有性繁殖法以实现玛咖优良种子的选种和留种。其步骤是a、优良母株选育;b、母株优化;C、 母株越冬期管理;d、两年生母株抽苔管理;e、种子优化;f、留种管理。通过本发明获得优良玛咖种子,已达到国内引种后玛咖最佳发芽率和种系纯正性,可为全国不同省市玛咖的引种提供优良的种子来源。这种植物玛卡的留种方法,具体按下列步骤进行a、优良母株选育;(1)整地、施基肥①育苗地,土块打碎耙细,按每平方米施膨化腐熟鸡粪300g、磷酸二铵10g、磷酸二氢钾50g、过磷酸钙200g,草木灰50g拌入土中,抄犁2次待用。②移栽地选择能排能灌的缓坡地,地深耕20-25cm,打碎耙细,墒间留30-40cm作业道。基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70%。每亩施腐熟厩肥1500-2500千克、过磷酸钙25-30 千克、草木灰50千克,耕入土中;人畜粪尿2000-2500千克浇于地面,待表面风干后耕入土中,耙平,清除杂草。(2)育苗棚的搭建在育苗地搭建育苗棚,每10平方米为一个标准苗棚。以竹条架空,盖上薄膜,地点满足一定的光照要求,棚高以方便浇水和观察幼苗生长为宜。(3)种子的选择和处理选择质量好,饱满、个大、健康的种子。采用28_32°C温水浸种23-M小时后待播。(4)播种玛咖于每年的3月-4月进行播种。播前对苗床地浇一次透水,待土壤灌湿涨松后播种。玛咖种子播种密度为每标准苗棚(10平方米)播种子150-200克。播后浅耙盖种, 覆土约2-3mm。完成之后架拱盖膜,防寒保温。播种后5-6天出苗,当苗棚内温度达到左右时,采取中午全揭膜,早晚盖膜。及时除草,去除小苗、弱苗、病苗。约50天左右幼苗子叶脱落具7-10个真叶,株高8-10厘米,此时可规范移栽。(5)移栽于6月份前移栽。选择健康、强壮的玛咖苗从育苗棚中带土拔出至移栽地,种植行株距为30X20厘米,相当于每亩种植11,111株。移栽时按行株距挖浅塘放入玛咖苗,覆土, 浇足定根水。苗棚相对湿度低于60%时及时喷水,适时保持地面湿润,必要时培土护苗。移栽后勤观察,清除病株、弱株,同时从育苗棚取新苗补种。在15天左右移栽苗基本成活,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此时进入生长期。3000-4000米海拔地区常发地老虎虫害。地老虎是为害植物地下茎或地上茎的夜蛾科的幼虫或毛虫,因此采用物理补杀方法消灭成蛾①配制糖醋液诱杀成虫。糖醋液配制方法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 90%万灵可湿性粉剂1份调勻,在成虫发生期设置。某些发酵变酸的食物,如甘薯、胡萝卜、 烂水果等拌入适量药剂,用纸板盛放至地里诱杀成虫。②用电便利的地块可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6)生长期田间养护管理生长过程中做到地无杂草、无积水、无病株、弱株、无缺肥、无脱肥。夏季6 9月及时排涝,清除积水。发现腐根及时挖除,塘内撒少量生石灰。必要时用新植霉素400倍液喷雾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玛咖生长期土壤合理浇水,适量灌溉。 前期每亩施氮肥25千克,土壤适当干燥。膨大期中耕松土,培土,除尽杂草后按每亩施过磷酸钙、硫酸钾各5千克。第一次追肥15天后,进行第二次追肥。间隔20 25天进行第三次追肥。将黄叶株、病叶株、弱小株剔除,选择叶片光亮,生长旺盛的植株作为留种的优良母株继续培植,剔除后每亩余5000-5500株。b、母株优化;9月-10月每亩追施硫酸钾10 15千克,视土壤干湿情况,以喷灌方式适当给水。此期间部分植株抽苔长出花茎,抽苔率达到8% _10%,留其开花结籽当年留种败育率高(经次年发芽率对比试验得出结论)。因此当年抽苔的玛咖不作为留种使用,拔去抽苔的玛咖和弱小植株后每亩余3000株,此时停止施用肥料。11月中旬,玛咖植株平均单株叶片数约42个,平均叶片长达18. 8厘米,基部叶片开始发黄,圆锥形地下茎横径3. 4-9. 2厘米,平均鲜重69. 8克,平均整株鲜重约108. 5克, 达到成熟期。此时停止灌水可增进品质以提高玛咖根茎在地下的耐贮性。另择一块地作为母株优化用地,清除杂草,地深耕20-25cm,并打碎适当耙细,太阳曝晒数日后按每亩施腐熟厩肥3000-4000千克、过磷酸钙30-40千克、草木灰50千克,耕入土中,再施人畜粪尿2500-3000千克于地中,待表面风干后耕入土中抄犁2次,耙平待用。从成熟的玛咖植株中挑选叶色正、不倒伏的植株作为留种母株,先将植株旁覆土刨松连叶带根茎一同拔出,将土清除。对其肉质根进行选择,要求表面光滑、色泽鲜亮,形状整齐不分杈、不裂口、须根少的肉质根。将拔起的玛咖植株须根剪除,用50%甲基托布津 2500倍液(有效浓度200毫克/升)药液浸玛咖母株根(药液需要没过肉质茎),10分钟后取出放于通风阴凉处晾干。栽种前将玛咖植株的叶茎剪掉部分,留叶基部约8-10厘米左右,然后把种株栽植在留种田中。母株定植时,先开穴,穴间距以50X50厘米为宜,移入覆土至叶基部,浇透水。
C、母株越冬期管理;定植后的玛咖进入冬季休眠期,每株根基部自然脱落2-3个黄叶,心叶保持嫩绿色。准备稻草若干铺于平地上太阳曝晒3-5天后,薄摊于玛咖母株上,以母株透气为度, 1-1. 5cm厚度为宜。休眠期停止浇水和施肥,定期对留种地进行检查,做到每株巡检,发现病株和烂根及时拔除,在拔除后的坑中撒生石灰和草木灰。d、两年生母株抽苔管理;次年2月上旬,将玛咖母株上的稻草清除干净,对留种地进行中耕,疏松表土、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促进益生微生物活动和养分有效化、促使根系伸展、调节土壤水分状况。结合中耕向植株基部壅土培高成垄。于垄间浇充分发酵腐熟的清粪水(每亩施 2000-2500kg)。3月上旬,母株心叶生长旺盛,为防止蚜虫侵害心叶,以每公顷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20 150g,兑水450 600kg喷雾。随气温上升,玛咖母株叶片约20-25 片时,植株逐渐抽苔。并从基部起以放射状向外分枝,整株可分枝25-31枝不等,每个分枝上产生12-15个穗状花序。4月上旬,花瓣逐渐干枯脱落,现绿色穗状短角果。打去瘦弱、 瘪壳、稀疏的枝条,挑选每个植株上籽仁相对饱满的枝条作为留种株,每株保留20-25枝为宜。此时需要将母株基部的叶片打去10-15片,使营养充分供给短角果。e、种子优化;至5月上旬种子慢慢饱满,短角果逐渐显现浅黄绿色,成熟的果实花盘直径 40cm-50cm。此时停止浇水和施肥。将剩下的叶片全部摘除,炼果十天左右短角果呈现浅黄褐色,籽膜也逐渐干燥,同时下部茎节开始变黄,触碰不落籽前结束种子优化期。f、留种管理;玛咖母株连花杆割下,放于通风避雨干净平台上晾晒一周,即可将短角果搓揉脱粒,筛除果柄及杂质,抢晴暴晒2 3天,晒时要薄摊勤翻,使种子干燥,含水量低于14%才可贮藏于干燥处,备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母株优化中的留种移栽地按每亩施腐熟厩肥3000-4000千克、过磷酸钙30-40千克、草木灰50千克,耕入土中,再施人畜粪尿2500-3000千克于地中,待表面风干后耕入土中抄犁2次。从成熟的玛咖植株中挑选叶色正、不倒伏的植株作为留种母株。拔起的玛咖植株须根剪除,用50%甲基托布津2500倍液(有效浓度200毫克/升)药液浸玛咖母株根(药液需要没过肉质茎),10分钟后取出放于通风阴凉处晾干。栽种前将玛咖植株的叶茎剪掉部分,留叶基部约8-10厘米左右,然后把母株栽植在留种地中。所述步骤c母株定植后准备稻草若干铺于平地上太阳曝晒3-5天后,薄摊于玛咖母株上,以母株透气为度,1-1. 5cm厚度为宜,休眠期停止浇水和施肥。所述步骤d越冬后的玛咖开始现真叶,此时对留种地进行中耕,疏松表土、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促进益生微生物活动和养分有效化、促使根系伸展、调节土壤水分状况。结合中耕向植株基部壅土培高成垄。于垄间浇充分发酵腐熟的清粪水(每亩施 2000-2500kg)。3月上旬,母株心叶生长旺盛,为防止蚜虫侵害心叶,以每公顷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20 150g,兑水450 600kg喷雾。4月上旬,为了让养分集中供应,使种子充实、饱满和成熟一致,此时打去瘦弱、瘪壳、稀疏的枝条,挑选每个植株上籽仁相对饱满的枝条作为留种株,每株保留20-25枝。此时需要将母株基部的叶片打去10-15片,使营养充分供给短角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1)玛咖原产地秘鲁为高海拔,低纬度地区。引种地为云南省会泽县,会泽县地处滇东高原与黔西高原结合部,地处东经103° 03' 103° 55'、北纬25° 48' 27° 04'之间。位于乌蒙山系主峰地段,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下降,境内最高海拔 4017. 3米,最低海拔695米,相对高差3322. 3米。有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 北温带等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2. 6°C,年平均降雨量817. 7毫米。年均无霜期210天。 年平均日照数2109. 8小时,年总辐射每平方米厘米133. 4千卡。高海拔地区年平均气温 4. 6°C,年降雨量1500多毫米;低海拔地区年平均气温20. 8°C,年降雨500多毫米。为保证与原产地种植环境接近,因此最终选定会泽县大海乡3500米以上海拔地作为玛咖留种培育基地。玛咖一代种子由秘鲁原产,美国俄勒网州地平线草药公司提供,主要引种地点云南省会泽县大海乡,其属乌蒙山系主峰段,海拔在3570-4017米之间。玛咖成规模化种植 500亩,试验用地20亩。母株定植穴间距以50X50厘米为宜,试验播种数100粒,发芽率 97%。(2)玛咖母株当年成熟时拔出肉质根,修剪须根后对肉质根杀菌处理,切去部分叶片(留8-10厘米)移栽留种地,在特定的留种地里经过冬季营养成分的贮存,在次年3月抽苔留种。(3)所得的玛咖种子较当年自然抽苔开花留种和二年原地留种的发芽率和出苗率高,种子产量大,抗逆性强。见表权利要求
1. 一种植物玛咖的留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a、母株选育(1)整地和施基肥①育苗地,土块打碎耙细,按每平方米施膨化腐熟鸡粪300g、磷酸二铵10g、磷酸二氢钾50g、过磷酸钙200g和草木灰50g,拌入土中,抄犁2次,待用;②移栽地,选择能排能灌的缓坡地,深耕20-25cm,打碎耙细,墒间留30-40cm作业道;基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70%,每亩施腐熟厩肥1500—2500千克、过磷酸钙25— 30千克和草木灰50千克,耕入土中;人畜粪尿2000—2500千克浇于地面,待表面风干后耕入土中,耙平,清除杂草;(2)育苗棚的搭建在育苗地搭建育苗棚,每10平方米为一个标准苗棚,以竹条架空,盖上薄膜,地点满足一定的光照要求,棚高以方便浇水和观察幼苗生长为宜;(3)种子的选择和处理选择质量好、饱满、个大、健康的种子,采用28-32°C温水浸种23- 小时后待播;(4)播种玛咖于每年的3月-4月进行播种,播前对苗床地浇一次透水,待土壤灌湿涨松后播种; 玛咖种子播种密度为每标准苗棚播种子150 - 200克,播后浅耙盖种,覆土 2-3mm,完成之后架拱盖膜,防寒保温;播种后5 — 6天出苗,当苗棚内温度达到左右时,采取中午全揭膜,早晚盖膜, 及时除草,去除小苗、弱苗、病苗;50天左右幼苗子叶脱落具7 - 10个真叶,株高8 — 10厘米,即可规范移栽;(5)移栽于6月份前移栽,选择健康、强壮的玛咖苗从育苗棚中带土拔出至移栽地,种植行株距为30X20厘米,移栽时按行株距挖浅塘放入玛咖苗,覆土,浇足定根水,苗棚相对湿度低于 60%时及时喷水,适时保持地面湿润;移栽后勤观察,清除病株和弱株,同时从育苗棚取新苗补种;当移栽苗基本成活时进入生长期;(6)生长期田间养护管理生长过程中做到地无杂草、无积水、无病株、弱株、无缺肥、无脱肥,夏季6 9月及时排涝,清除积水,发现腐根及时挖除,塘内撒少量生石灰,必要时用新植霉素400倍液喷雾或 7 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玛咖生长期,前期每亩施氮肥25千克,土壤适当干燥,膨大期中耕松土,培土,除尽杂草后按每亩施过磷酸钙和硫酸钾各5千克;第一次追肥15天后,进行第二次追肥,间隔20 25天进行第三次追肥,将黄叶株、病叶株、弱小株剔除,选择叶片光亮,生长旺盛的植株作为留种的母株继续培植;b、母株优化;9月-10月每亩追施硫酸钾10 15千克,视土壤干湿情况适当给水,此期间部分植株抽苔长出花茎,抽苔率达到8%-10%,拔去抽苔的玛咖和弱小植株,此时停止施用肥料;11月中旬,玛咖植株平均单株叶片数约42个,平均叶片长达18. 8厘米,基部叶片开始发黄,圆锥形地下茎横径3. 4-9. 2厘米,平均鲜重69. 8克,平均整株鲜重约108. 5克,达到成熟期,此时停止灌水以提高玛咖根茎在地下的耐贮性;从成熟的玛咖植株中挑选叶色正、不倒伏的植株作为留种母株,先将植株旁覆土刨松连叶带根茎一同拔出,将土清除,对其肉质根进行选择,要求表面光滑、色泽鲜亮,形状整齐不分杈、不裂口、须根少的肉质根,将拔起的玛咖植株须根剪除,用50%甲基托布津2500倍液、有效浓度200毫克/升的药液浸玛咖母株根10分钟后取出放于通风阴凉处晾干,栽种前将玛咖植株的叶茎剪掉部分,留叶基部8-10厘米,然后把优化的留种母株栽植在留种地中,母株定植时,先开穴,穴间距以50 X 50厘米为宜,移入覆土至叶基部,浇透水;c、母株越冬期管理;定植后的玛咖进入冬季休眠期,每株根基部自然脱落2-3个黄叶,心叶保持嫩绿色,准备稻草若干铺于平地上太阳曝晒3-5天后,薄摊于玛咖母株上,以母株透气为度,1-1. 5cm 厚度为宜,休眠期停止浇水和施肥,定期对留种地进行检查,做到每株巡检,发现病株和烂根及时拔除,在拔除后的坑中撒生石灰和草木灰;d、两年生母株抽苔管理;次年2月上旬,将玛咖母株上的稻草清除干净,对留种地进行中耕,疏松表土、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促进益生微生物活动和养分有效化、促使根系伸展、调节土壤水分状况,结合中耕向植株基部壅土培高成垄,于垄间浇充分发酵腐熟的清粪水,每亩施 2000-2500kg ;3月上旬,为防止蚜虫侵害母株心叶,以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20 150g、兑水450 600kg喷雾;随气温上升,玛咖母株叶片约20-25片时,植株逐渐抽苔, 并从基部起以放射状向外分枝,整株可分枝25-31枝不等,每个分枝上产生12-15个穗状花序;4月上旬,花瓣逐渐干枯脱落,现绿色穗状短角果;打去瘦弱、瘪壳、稀疏的枝条,挑选每个植株上籽仁相对饱满的枝条作为留种株,每株保留20-25枝,将母株基部的叶片打去 10-15片,使营养充分供给短角果;e、种子优化;至5月上旬种子慢慢饱满,短角果逐渐显现浅黄绿色,成熟的果实花盘直径 40cm-50cm,此时停止浇水和施肥;将剩下的叶片全部摘除,炼果十天左右短角果呈现浅黄褐色,籽膜也逐渐干燥,同时下部茎节开始变黄,触碰不落籽前结束种子优化期;f、留种管理;玛咖母株连花杆割下,放于通风避雨干净平台上晾晒一周,即可将短角果搓揉脱粒,筛除果柄及杂质,抢晴暴晒2 3天,晒时要薄摊勤翻,使种子干燥,含水量低于14%才可贮藏于干燥处,备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如有地老虎虫害,采用如下物理补杀方法消灭成蛾①配制糖醋液诱杀成虫,按重量比例糖醋液配制药剂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 份和90%万灵可湿性粉剂1份调勻,在成虫发生期设置;将甘薯、胡萝卜或烂水果等发酵变酸的食物适量拌入药剂,用纸板盛放至地里诱杀成虫;或者②用电便利的地块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作为优化母株留种的移栽地,清除杂草,地深耕20-25cm,并打碎适当耙细,太阳曝晒数日,按每亩施腐熟厩肥3000— 4000千克、过磷酸钙30—40千克、草木灰50千克,耕入土中,再施人畜粪尿2500—3000千克于地中,待表面风干后耕入土中抄犁2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玛咖的留种方法,利用植物有性繁殖法以实现玛咖优良种子的选种和留种,其步骤是a、优良母株选育;b、母株优化;c、母株越冬期管理;d、两年生母株抽苔管理;e、种子优化;f、留种管理。通过本发明获得优良玛咖种子,已达到国内引种后玛咖最佳发芽率和种系纯正性,可为全国不同省市玛咖的引种提供优良的种子来源。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498892SQ201110351408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9日
发明者尹志安, 李宝文, 李竹琼, 肖志龙, 蒋国荣, 赵明顺, 赵晴芳 申请人:云南南药医药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