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真空后喷涂制备秸秆颗粒饲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加工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真空后喷涂制备秸秆颗粒饲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年产量近7. 5亿吨。目前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不乐观,约13%用作饲料、12%用作造纸、25%用作燃料;尚有50%左右的资源直接还田,烧荒或丢弃,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秸秆有效饲用,对秸秆的开发利用是非常必要的。秸秆营养物质含量丰富,是一种很有营养价值的能量饲料原料,但其粗纤维含量高, 粗蛋白、粗脂肪、糖类含量低,不适合直接当作饲料饲喂畜禽,限制了其在动物日粮中的应用。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展开了对提高秸秆饲用价值技术的研究,包括青贮技术,草粉制作技术,揉搓加工技术等。经过处理的秸秆不仅可以降低纤维素的含量,其营养物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粗蛋白含量提高,适口性增加,有助于动物的吸收利用。然而,秸秆草粉制作技术、秸秆揉搓技术、秸秆饲料压块技术以及秸秆膨化和热喷等加工技术仅能提高牲畜采食量和减少饲喂过程中的饲料浪费,几乎不能提高其消化率和可利用的营养物质的含量。秸秆颗粒化技术是将秸秆经粉碎揉搓之后,根据用途设计配方与其他农副产品及饲料添加剂搭配。这种秸秆颗粒饲料的特点是将维生素、微量元素、非蛋白氮、添加剂等成分强化进注颗粒饲料中。该技术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但在后续的制粒过程中大部分热敏性营养成分流失严重。综合而论,秸秆颗粒饲料真空后喷涂技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点,能够获得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得以最大程度保护的优质饲料,因此,开发工厂化秸秆复合处理压块(制粒) 及真空后喷涂技术已成为实现秸秆饲料商品化生产的关键。李军国等(2003)对配合饲料中液体饲料添加剂真空后喷涂工艺技术研究,认为, 真空后喷涂可使液体添加剂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能够得到充分保护,减少这些组分的补偿添加量,从而降低成本。翟洪玲等(2005)对配合颗粒饲料中维生素C进行了真空后喷涂活性保存率试验、颗粒间均勻性试验和颗粒内外均勻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真空后喷涂技术和装置可以显著提高维生素的活性保存率。董颖超等(2008)以植酸酶为研究对象,考察真空后喷涂系统对液态添加酶制剂的效果。结果表明,真空后喷涂试验能有效提高酶活力保存率、颗粒间均勻性和颗粒内外均勻性,但秸秆颗粒饲料真空后喷涂技术却无相关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为解决秸秆饲料颗粒化后造成大部分热敏性营养成分流失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后喷涂制备秸秆颗粒饲料的方法。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真空后喷涂制备秸秆颗粒饲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去泥将农作物的秸秆所带的泥土和杂物去除,备用;
2)晾晒将去泥后的农作物秸秆摊开、晾晒至含水率为15%,备用;
3)粉碎利用秸秆粉碎机将步骤2中的秸秆粗粉碎,得到长度不超过5毫米的秸秆粉碎料,备用;
4)制备复合生化试剂按重量比,分别取4份的尿素、5份的石灰和3份的食盐溶于88 份水中,搅拌均勻后制得复合生化试剂,备用;
5)预处理取步骤3中的秸秆粉碎料和步骤4中的复合生化试剂,按重量比为10:1混合,在25-35°C条件下放置3-7天,备用;
6)制备颗粒饲料将步骤5中的秸秆粉碎料和玉米粉按重量比3:1进行混合,并添加占秸秆粉碎料和玉米粉混合后总重量20%的水,搅拌均勻后送入到颗粒成型机内制得秸秆颗粒饲料,秸秆颗粒饲料的粒度控制在10 mm以内;
7)真空后喷涂取步骤6制得的秸秆颗粒饲料,在真空度0.04-0. 08 MPa、液体添加剂喷涂量为500-2500 mL/h的条件下,用真空喷涂机制得产品;
上述的步骤5,在使用小麦秸秆制备颗粒饲料时省去该步骤; 上述的步骤7中,所述的液体添加剂为市售的复合维生素液体添加剂。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先制粒后添加营养成分的方式,能够大幅度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增加牲畜的采食量,避免秸秆资源的浪费,减少精粮的消耗,从而节约粮食;与传统秸秆饲料制作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降低了秸秆粗纤维的含量,提高了秸秆营养成分;与单一颗粒饲料技术相比,真空后喷涂技术的应用减少了产品在加工、储运过程中热敏性成分损失,充分保存了产品中所添加的营养制剂以及保证了这些成分在颗粒饲料内部的均勻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玉米秸秆颗粒饲料的制备
玉米秸秆原料经去泥晾晒至含水率15%后,利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粗粉碎,粉碎后玉米秸秆长度为2-4 mm;然后按10 g玉米秸秆粉中添加Ig由尿素、石灰、食盐(按重量百分比依次为4. 0%、5. 0%、3. 0%进行配比,溶于100 mL水中)所组成的复合生化试剂,在30°C条件下放置7 d ;再将秸秆粉和玉米粉按重量比3:1进行配料,并添加20%的水搅拌均勻,经颗粒成型机制得玉米秸秆颗粒饲料,粒度控制在10 mm以内。最后,再利用上述制得的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在真空度0.06 MPa、液体添加剂喷涂量为1000 mL/h的条件下,经真空喷涂机(生产率为200 kg/h)获得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包装,避光储藏。实施例2 小麦秸秆颗粒饲料制备
小麦秸秆原料经去泥晾晒至含水率为15%后,利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粗粉碎,粉碎后小麦秸秆长度为1-3 mm。之后秸秆粉和小麦粉按重量比3:1进行配料,并添加20%的水搅拌均勻后,经颗粒成型机制得小麦秸秆颗粒饲料,粒度控制在8 mm以内。最后,再利用上述制得的小麦秸秆颗粒饲料在真空度0.07 MPa、液体添加剂喷涂量为800 mL/h的条件下,经真空喷涂机(生产率为200 kg/h)获得小麦秸秆颗粒饲料,包装,避光储藏。
实施例3 水稻秸秆颗粒饲料制备水稻秸秆原料经去泥晾晒至含水率15%后,利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粗粉碎,粉碎后水稻秸秆长度为3-5 mm。之后按IOg水稻秸秆粉中添加Ig由尿素、石灰、食盐(按重量百分比 4. 0%、5. 0%、3. 0%进行配比,溶于100 mL水中)所组成的复合生化试剂,在35°C条件下放置 5 d ;秸秆粉和水稻粉按重量比3:1进行配料,并添加20%的水,搅拌均勻后,经颗粒成型机制得水稻秸秆颗粒饲料,粒度控制在6 mm以内。最后,再利用上述制得的水稻秸秆颗粒饲料在真空度0.08 MPa、液体添加剂喷涂量为1500 mL/h的条件下,经真空喷涂机(生产率为 200 kg/h)获得水稻秸秆颗粒饲料,包装,避光储藏。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后喷涂制备秸秆颗粒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去泥将农作物的秸秆所带的泥土和杂物去除,备用;2)晾晒将去泥后的农作物秸秆摊开、晾晒至含水率为15%,备用;3)粉碎利用秸秆粉碎机将步骤2中的秸秆粗粉碎,得到长度不超过5毫米的秸秆粉碎料,备用;4)制备复合生化试剂按重量比,分别取4份的尿素、5份的石灰和3份的食盐溶于88 份水中,搅拌均勻后制得复合生化试剂,备用;5)预处理取步骤3中的秸秆粉碎料和步骤4中的复合生化试剂,按重量比为10:1混合,在25-35°C条件下放置3-7天,备用;6)制备颗粒饲料将步骤5中的秸秆粉碎料和玉米粉按重量比3:1进行混合,并添加占秸秆粉碎料和玉米粉混合后总重量20%的水,搅拌均勻后送入到颗粒成型机内制得秸秆颗粒饲料,秸秆颗粒饲料的粒度控制在10 mm以内;7)真空后喷涂取步骤6制得的秸秆颗粒饲料,在真空度0.04-0. 08 MPa、液体添加剂喷涂量为500-2500 mL/h的条件下,用真空喷涂机制得产品;上述的步骤7中,所述的液体添加剂为市售的复合维生素液体添加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后喷涂制备秸秆颗粒饲料的方法,其特征为在使用小麦秸秆制备颗粒饲料时不需用进行步骤5的预处理。
全文摘要
一种真空后喷涂制备秸秆颗粒饲料的方法,农作物秸秆经去泥、晾晒后,粉碎至5毫米以下,然后按重量比为10:1的比例加入复合生化试剂后预处理3-7天,预处理后的秸秆粉碎料和玉米粉按重量比3:1进行混合,加水搅拌均匀中送入到颗粒成型机内制得秸秆颗粒饲料,然后用真空喷涂机喷涂制得产品。本发明采用先制粒后添加营养成分的方式,减少了产品在加工、储运过程中热敏性成分损失,充分保存了产品中所添加的营养制剂以及保证了这些成分在颗粒饲料内部的均匀性,能够大幅度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增加牲畜的采食量,避免秸秆资源的浪费,减少精粮的消耗。
文档编号A23K1/14GK102422983SQ20111040333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7日
发明者任广跃, 张仲欣, 张玉先, 杜晓彦, 段续, 郭香凤 申请人:河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