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竿尾的连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020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钓竿尾的连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组成笔直支撑以防止缠线,并可补强结构以提高耐用度的钓竿尾创新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是一个现有钓竿尾结构示意图,是主要在一钓竿尾段10结合一布质套管11,以供一母线12结合在该布质套管11上。如上述钓竿尾段10尾端以布质套管11与母线12结合的结构,如图2所示,由于布质套管11质地过软欠缺支撑性能,致抛竿操作时容易缠线,较不顺畅,不是断线就是钓竿断裂,且当要甩开缠段脱离杆体时,该线段沿杆体滑脱时易伤及布质带体套结端,导致套结端易产生起毛并缠绕杆体,为其缺点之一。再者,若钓竿尾段为空心结构时,则易产生定点受力,不耐拉扯而断裂,结构耐用度不佳,为其缺点之二。而且,现有钓竿尾单纯以布质套管连结母线的结构无法形成拉扯时的伸缩弹性, 为其缺点之三。最后,现有钓竿结合的布质套管只能单纯提供母线连结,并无法配合转件或连结件以延伸组合的功能性,无法灵活满足不同钓场使用需求,为其缺点之四。所以如何针对现有钓竿尾段结构容易缠线造成使用不顺畅,及不耐拉扯使用的等缺点设计者,是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困难点所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钓竿尾的连结结构,以笔直结构支撑于钓竿尾段,是母线或连结件连结时有效避免抛竿缠线发生。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钓竿尾的连结结构,在中空钓竿尾内部以杆段套入组成补强结构,以提高耐拉扯强度而防止断裂情形,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的功效达成。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钓竿尾的连结结构,具伸缩缓冲结构的钓竿尾的连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钓竿尾的连结结构,配合连结件或转件组成具多样功能延伸结构,以灵活满足不同钓场使用需求的便利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钓竿尾的连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中空钓竿尾段,一个末端具有挡体的笔直杆段插入该钓竿尾段中套结,该笔直杆段提供母线或其他连结件套组连结。其中该笔直杆段与空心钓竿段之间套结一个连接套,该连接套与该笔直杆段以及空心钓竿段抵接连结。其中该连结套为布质套管。[0016]其中该连结套为硬质套管。其中该连结套为软质套管。其中笔直杆段与挡体间结合有一弹性段。其中该笔直杆段上套设有能够供一母线或其他连结件套结的H型转件。其中该笔直杆段穿设至整个钓竿尾段内。其中该笔直杆段在穿设于钓竿尾段内的一端结合有一弹性件,以组成具有弹性伸缩缓冲结构。其中该笔直杆段为挠性线或金属杆。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凭借笔直杆段组成具较佳支撑效果有效避免缠线,并可补强中空的钓竿尾结构强度以提高耐用度, 又可配合弹性件(或弹性段)、转件及连结件等,组成可因应不同钓场使用需求的延伸结构。

图1是现有结合布质套管示意图;图2是现有缠线示意图;图3、图3A、图3B、图3C、图3D、图3E、图3F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及其变化结构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挠性线穿射至整个钓竿尾段内示意图;图5、图5A、图5B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及其变化结构图;图6、图6A、图6B、图6C、图6D、图6E、图6F、图6G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示意图及其变化结构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_钓竿尾段;11-布质套管;12-母线;20-钓竿尾段;30-笔直杆段;31、31,-挡体;40-母线;40’、40"-连结件;32-H型转件;33-限位件;35-弹性件; 36-保护套;37-弹性段;51-环体;30’-螺旋双线挠性段;50-连结件;52-夹部;60连接套 (布质套管);60’ -硬质套管;60” -软质套管;34-软质套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兹配合图式列举一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内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能效益如后;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包含一中空钓竿尾段20,配合以一末端具有挡体31的笔直杆段30 (可为挠性线段或金属杆段)插入该钓竿尾段20内套结,以供母线40 (如图3E 所示)或其他连结件40’、40"(如图3F所示)套组连结在该笔直杆段30上时,由笔直杆段30形成较佳支撑结构,有效防止抛竿缠线及避免拉扯时断裂,具有延长使用寿命的多重进步性。如图3A、图3B所示,该笔直杆段30上可套结一供母线40或其他连结件40,、40” 套组的H型转件32及一限位件33 ;或如图3C、图3D所示,该笔直杆段30及中空钓竿尾段 20末端外侧套结一软质套件34。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笔直杆段30可穿设至整个中空钓竿尾段20内,并于笔直杆段30内侧端结合一弹性件35,据以提高钓竿尾结构强度并具有弹性伸缩缓冲结构。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也能够以一个对折卷绕的螺旋双线挠性段30’以反折端穿设一连结件50的环体51,配合一挡体31’套固于该双线挠性段30’的反折端定位,连结件50另一端形成一夹部52 ;—连接套60供螺旋式双线挠性段30’及中空钓竿尾段20套入抵接连结,且螺旋双线挠性段30’插固于连接套60的一端套结一挡体31 ;而连接套60为一布质套管、一硬质套管60’(如图5A所示)或一软质套管60”(如图5B所示)。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直线结构笔直杆段30与中空钓竿尾20间进一步穿套一连接套60抵接连结;该笔直杆段30直接供母线40或其他连结件40,、40"套组连结;或, 可套结一供母线40或其他连结件40’(如图6F所示)、40"(如图6G所示)套组的H型转件32 (如图6A所示)及一限位件33 (如图6B所示);或在笔直杆段30插固连接套60开口端套结一保护套36 (如图6C所示);而连接套60为一布质套管;或如图6D所示为一硬质套管60’ ;或如图6E所示为一软质套管60”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笔直杆段30与挡体31间结合有一弹性段37组成具有弹性伸缩的拉扯缓冲效果结构。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钓竿尾的连结结构」,凭借笔直杆段组成具较佳支撑效果有效避免缠线,并可补强中空的钓竿尾结构强度以提高耐用度,又可配合弹性件(或弹性段)、转件及连结件等,组成可因应不同钓场使用需求的延伸结构。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钓竿尾的连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中空钓竿尾段,一个末端具有挡体的笔直杆段插入该钓竿尾段中套结,该笔直杆段提供母线或其他连结件套组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尾的连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笔直杆段与空心钓竿段之间套结一个连接套,该连接套与该笔直杆段以及空心钓竿段抵接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钓竿尾的连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结套为布质套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钓竿尾的连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结套为硬质套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钓竿尾的连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结套为软质套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钓竿尾的连结结构,其特征在于笔直杆段与挡体间结合有一弹性段。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钓竿尾的连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笔直杆段上套设有能够供一母线或其他连结件套结的H型转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钓竿尾的连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笔直杆段穿设至整个钓竿尾段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钓竿尾的连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笔直杆段在穿设于钓竿尾段内的一端结合有一弹性件,以组成具有弹性伸缩缓冲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钓竿尾的连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笔直杆段为挠性线或金属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钓竿尾的连结结构,其是包含于一中空钓竿尾段内部,配合一末端套结挡体的笔直杆段插入套结,组成可由挡体以下笔直杆段提供母线或连结件等连结使用时,除以笔直杆段支撑有效防止抛竿操作缠线发生;且笔直杆段可穿至整个中空钓竿尾段内补强其结构强度,有效避免拉扯时断裂情形而延长使用寿命外,又能提供弹性件(或弹性段)、转件及连结件等不同连结件搭配连结组成,据以满足不同钓场使用需求的多功能延伸结构的多重进步性功效达成。
文档编号A01K87/02GK201976619SQ2011200844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4日
发明者林国阳 申请人:林国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