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马铃薯的组织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的组织培养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其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 据报道,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520余万公顷,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但平均单产只有15吨/公顷,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平均45吨/公顷的水平。造成单产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马铃薯病毒病对种薯侵染所致。马铃薯在营养繁殖时易受病毒浸染,并且在植株内增殖、转运和积累于所结块茎中,随着世代传递,病毒危害逐年加重,一般可减产50%以上。研究发现,在植物界大约有30多种病毒感染马铃薯,并引起品种退化。随着马铃薯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了筛选出高产优质的脱病原菌的马铃薯株系,现在广泛采用组织培养方法,产生健康脱毒试管苗。但在继代培养中,组培苗叶子却现叶肉缺失,叶片变黄,严重致叶片脱落甚至萎焉等现象,但是培养基表面未见真菌和细菌,这严重阻碍了组培苗的扩繁,国内尚未有过此类报道。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在叶片缺失处的微小物体可以长大,变成了翅膀为浅褐色的昆虫。之后将成虫制成玻片,在显微镜底下根据昆虫分类索引进行分类,认为是蓟马,经鉴定,确认为是葱蓟马Thrips tabaci (Lindeman)属纟婴翅目,蓟马科,也叫烟蓟马,瓜蓟马,俗称鸡虱子,生活史为卵、若虫和成虫。葱蓟马通常危害大田作物,如棉花、烟草、瓜类、 马铃薯、甘蓝、甜菜、葱、洋葱、蒜、韭菜等20余种,是一种杂食性害虫。葱蓟马对组培苗的危害未见有报导,有可能葱蓟马是从植株组织培养的源头微茎尖剥离或外植体消毒的环节入侵,该虫卵非常小,抗逆性强,经得住杀菌剂的消毒,使其成了无菌昆虫,该虫可以孤雌生殖,由于生长温度与组培苗生长温度相同,因此在培养瓶中能够生存。葱蓟马在无菌培养瓶中的生长,不仅降低了组培苗的成品率,而且也浪费了人力、 物力和财力,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马铃薯的组织培养方法,可以在组织培育过程中防治葱蓟马。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马铃薯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一、外植体钝化处理
取马铃薯块茎放在温箱内,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12 15°C和12小时35 36°C变温钝化处理,处理时间为15 20天,变温钝化处理之后马铃薯块茎上便长出O. 2^0. 5毫米的薯芽, 薯芽上有小叶,然后用消毒过的手术刀将薯芽切除下来。步骤二、薯芽消毒处理
将步骤一切下的薯芽放在容器内,添加f 2g/L加酶洗衣粉,蒙上纱布,用自来水连续冲洗2 3小时;随后用75%酒精浸泡3(Γ40秒做表面消毒;然后在5%漂白粉液中浸泡5 10 分钟,或者用O. 05 O. 2%HgCl2浸泡30秒 2分钟,或者用含O. 5 O. 75%NaC103浸泡5 10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4飞次;最后用消毒后的滤纸吸干薯芽表面水分。步骤三、茎尖剥离
超净台内,在双筒解剖镜1(Γ40倍下用镊子和手术刀将薯芽上小叶剥去,然后切下薯芽的顶芽叶原基。步骤四、愈伤组织诱导
将步骤三切下的薯芽的顶芽叶原基放在含有专用培养基的培养瓶中。一个培养瓶内放置广2个顶芽叶原基,培养瓶放置在培养室内,培养室温度为25°C,光照为200(T3000Lux, 光照时间为16小时/天,3(Γ40天后顶芽叶原基上产生愈伤组织。步骤五、继代培养
步骤四产生的愈伤组织在5(Γ60天后出现生长点,每个生长点在4个月后分化成3 4 棵幼苗;将每棵幼苗转接到含有改良培养基的培养瓶内,每个培养瓶转接15 20株幼苗;改良培养基是在基础培养基内添加了杀虫剂;幼苗在培养瓶中生长2(Γ30天后长成完整的植株,随后可以移栽到网室进行无土栽培。本发明马铃薯的组织培养方法,所述步骤五中所述杀虫剂为吡虫啉或者康福多或者抗虱丁。本发明马铃薯的组织培养方法,所述杀虫剂吡虫啉为可湿性粉剂或者所述杀虫剂康福多为水分散剂或者所述杀虫剂抗虱丁为可湿性粉剂。本发明马铃薯的组织培养方法,所述杀虫剂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浓度为10%或者所述杀虫剂康福多水分散剂的浓度为40%或者所述杀虫剂抗虱丁可湿性粉剂的浓度为 10%。本发明马铃薯的组织培养方法,所述杀虫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改良培养基中的浓度为O. 5^2g/L或者所述杀虫剂40%康福多水分散剂在改良培养基中的浓度为 O. ri. 2g/L或者所述杀虫剂10%抗虱丁可湿性粉剂在改良培养基中的浓度为O. 2 lg/L。本发明马铃薯的组织培养方法,步骤四中的专用培养基为MS+6-BA1. (Γ2. 5mg/ L+NAA0. Γθ. 3mg/L 或者 MS+NAA2 3mg/L。本发明马铃薯的组织培养方法,所述步骤五中的基础培养基为MS培养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培养基中添加杀虫剂可有效的防治葱蓟马对组培苗的侵害,在组培苗继代培养中, 不再出现叶肉缺失、叶片变黄脱落等症状,使组培苗能茂盛健康的生长,提高了组培苗的成品率,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为本发明马铃薯的组织培养方法
步骤一、外植体钝化处理
取马铃薯块茎放在温箱内,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12 15°C和12小时35 36°C变温钝化处理,处理时间为15 20天,变温钝化处理之后马铃薯块茎上便长出O. 2^0. 5毫米的薯芽, 薯芽上有小叶,然后用消毒过的手术刀将薯芽切除下来。
步骤二、薯芽消毒处理
将步骤一切下的薯芽放在容器(烧杯或者瓶皿)内,添加f2g/L加酶洗衣粉,蒙上纱布, 用自来水连续冲洗2 3小时;随后用75%酒精浸泡3(Γ40秒做表面消毒;然后在5%漂白粉液中浸泡5 10分钟,或者用O. 05 O. 2%HgCl2浸泡30秒 2分钟,或者用含O. 5 O. 75%NaC103 浸泡5 10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4飞次;最后用消毒后的滤纸吸干薯芽表面水分。步骤三、茎尖剥离
超净台内,在双筒解剖镜1(Γ40倍下用镊子和手术刀将薯芽上小叶剥去,然后切下薯芽的顶芽叶原基。步骤四、愈伤组织诱导
将步骤三切下的薯芽的顶芽叶原基放在含有专用培养基的培养瓶中,专用培养基为 MS+6-BA1. (Γ2. 5mg/L+NAA0. Γθ. 3mg/L 或者 MS+NAA2 3mg/L。一个培养瓶内放置 I 2 个顶芽叶原基,培养瓶放置在培养室内,培养室温度为25°C,光照为200(T3000Lux,光照时间为 16小时/天,30^40天后顶芽叶原基上产生愈伤组织。步骤五、继代培养
步骤四产生的愈伤组织在50飞0天后出现生长点,每个生长点在4个月后分化成3 4 棵幼苗。将每棵幼苗转接到含有改良培养基的培养瓶内,每个培养瓶转接15 20株幼苗。改良培养基是在MS基础培养基内添加了杀虫剂,所述杀虫剂为O. 5^2g/L的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者O. ri. 2g/L的40%康福多水分散剂或者O. 2 lg/L的10%抗虱丁可湿性粉剂。 幼苗在培养瓶中生长20 30天后长成完整的植株,随后可以移栽到网室进彳丁无土栽培。本发明中提到的百分比除了 75%酒精为体积比,其余均为质量比。
权利要求
1.一种马铃薯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步骤一、外植体钝化处理马铃薯块茎变温钝化处理之后,马铃薯块茎上长出带有小叶的薯芽,然后将薯芽切除下来;步骤二、薯芽消毒处理将步骤一切下的薯芽进行消毒处理;步骤三、茎尖剥离将薯芽上小叶剥去,然后切下薯芽的顶芽叶原基;步骤四、愈伤组织诱导将步骤三切下的薯芽的顶芽叶原基放在含有专用培养基的培养瓶中进行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步骤五、继代培养步骤四产生的愈伤组织分化成幼苗,然后将每棵幼苗转接到含有改良培养基的培养瓶内;改良培养基是在基础培养基内添加了杀虫剂;幼苗在培养瓶中生长2(Γ30天后长成完整的植株,随后可以移栽到网室进行无土栽培。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杀虫剂为吡虫啉或者康福多或者抗風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吡虫啉为可湿性粉剂或者所述杀虫剂康福多为水分散剂或者所述杀虫剂抗虱丁为可湿性粉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浓度为10%或者所述杀虫剂康福多水分散剂的浓度为40%或者所述杀虫剂抗虱丁可湿性粉剂的浓度为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改良培养基中的浓度为O. 5^2g/L或者所述杀虫剂40%康福多水分散剂在改良培养基中的浓度为O. ri. 2g/L或者所述杀虫剂10%抗虱丁可湿性粉剂在改良培养基中的浓度为O. 2 lg/L。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为其中的专用培养基为 MS+6-BA1. 0 2· 5mg/L+NAA0. Γθ. 3mg/L 或者 MS+NAA2 3mg/L。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为其中的基础培养基为 MS培养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的组织培养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外植体进行钝化处理,之后切下薯芽;接着对薯芽进行消毒,再切下薯芽的顶芽叶原基;然后将顶芽叶原基转接到专用培养基上使其产生愈伤组织;随后愈伤组织分化出幼苗,再将幼苗转接到含有杀虫剂的MS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最后幼苗长成植株,可以移栽到网室进行无土栽培。本发明一种马铃薯的组织培养方法中在MS培养基内添加杀虫剂后不仅提高了组培苗的成品率,而且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A01H4/00GK102577960SQ20121004545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7日
发明者吴春苗, 居玉玲, 李克宁, 黄醒诗 申请人:江阴沃土农业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