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杀菌组合物、杀菌农药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具体讲是由苯醚甲环唑和壬菌铜组成的杀菌组合物,以及相应的杀菌农药及其在防治农作物病害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西瓜炭疽病在整个生长期内均可发生,但以植株生长中、后期发生最重,造成落叶枯死,果实腐烂。在幼苗发病时,子叶上出现圆形褐色病斑,发展到幼茎基部变为黑褐色,且缢缩,甚至倒折。成株期发病时,在叶片上出现水浸状圆形淡黄色斑点,后变褐色,边缘紫褐色,中间淡褐色,有同心轮纹。病斑扩大相互融合后易引起叶片穿孔干枯。在未成熟的果实上,初期病斑呈现水浸状,淡绿色圆斑,成熟果实上开始为突起病斑,后期扩大为褐色凹陷,并环状排列许多小黑点,潮湿时生出粉红色黏物,多呈畸形或变黑腐烂。
番茄早疫病(Tomato Early Blight)又称为“轮纹病”,是危害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各地普遍有发生。近年来,一些地区由于推广抗病毒病而不抗早疫病的番茄品种,导致早疫病严重发生。此病原微生物的寄主范围广泛,除危害番爺外,还可危害爺子、辣椒和马铃薯等茄科蔬菜作物。疗菜叶斑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疗菜尾孢菌Cercospora apii Fres.侵染引起。初侵染源主要为种子或残留病株。病菌以附着在种子表面和侵入种皮内的菌丝及残留病株和土壤中菌丝与孢子越冬,在环境条件适宜时,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至寄主植物上,在水滴存在的条件下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播种带病种子,出苗后即可染病,并在受害的部位产生新一代分生孢子,借气流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周而复始一直延续到秋末,危害逐步加重。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的化学名称1-(2-[4_(4_氯苯氧)_2_氯苯 基]-4-甲基-1,3-二恶戊烷-2-基甲基)-H-l,2,4-三唑,结构如式(I )所示,是一种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三重功效,并具良好的作物安全性和非常突出的环境相容性。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干扰病菌细胞C14 一脱甲基化作用,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损坏膜的生理作用导致真菌死亡。相应的农药产品为含苯醚甲环唑10%的悬浮剂(商品名世高),主要用于防治菜豆锈病、辣椒炭疽病、梨树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柑橘疮痂病等病害。由于连年持续的大量使用,很多病害对其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导致其防效不断下降。壬菌铜属于苯环类有机铜杀菌剂,结构如式(II )所示,通过其结构中的二个活性基团杀菌一个是可作为植物体内高效治疗剂的壬基苯酚基团,另一个是具有既杀真菌又有杀细菌作用的铜离子,通过与病原菌细胞膜表面上的阳离子(H+,K+等)交换,导致病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凝固杀死病菌,且部分铜离子还可渗透进入病原菌细胞内,与某些酶结合而影响病原菌的活性。由于壬菌铜单剂在田间使用时用量较大,容易产生药害,因此对作物有一定的安全性风险。
权利要求
1.杀菌组合物,其特征是由苯醚甲环唑和壬菌铜以重量比例为1:5(Γ50:1组成。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说的苯醚甲环唑和壬菌铜的重量比例为 I:25 25:I。
3.杀菌农药,其特征是以权利要求I或2之一的组合物为有效成分,与农药中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共同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农药,其特征是为悬浮乳剂剂型。
5.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物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药在防治西瓜炭疽病、番茄早疫病、芹菜叶斑病或黄瓜褐斑病方面的应用。
全文摘要
杀菌组合物、杀菌农药及应用。该杀菌组合物由苯醚甲环唑和壬菌铜以重量比例为1:50~50:1、优选比例为1:25~25:1组成。以该组合物与农药中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共同组成的杀菌农药,在用于防治西瓜炭疽病、番茄早疫病、芹菜叶斑病或黄瓜褐斑病方面的病害中,可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能有效降低各单剂的施用量,延长持效期,并延缓病害微生物抗药性的产生,具有明显的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A01N25/04GK102669112SQ201210174808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
发明者冯永芳, 吕嘉, 陈熙 申请人: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