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拖拉机后悬挂机具的强制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61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履带式拖拉机后悬挂机具的强制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履带式拖拉机后悬挂机具的强制升降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履带式拖拉机,具体为一种履带式拖拉机后悬挂机具的强制升降>J-U ρ 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履带式拖拉机后悬挂机具的连接装置主要由左下拉杆总成、右下拉杆总成、斜拉杆总成、上拉杆总成、左右连接板焊接件、上拉杆支座焊接件、提升臂组成;操纵装置主要由提升器总成、内置提升器油缸、活塞、活塞顶杆、活塞球座、内提升臂、液压阀、油管等组成。 悬挂机具时,将机具与上、下拉杆销子连接,下拉杆通过斜拉杆与提升臂铰接,提升机具时, 通过A型操纵阀(单作用)——内置单作用油缸——提升臂,带动斜拉杆和上、下拉杆提升机具;机具下降时,靠机具自重下降。[0003]这种结构主要存在以下不足[0004]I、机器的自重力不能完成机具需要入土较深时的工作要求,尤其是机具较轻时, 此缺点尤其明显;[0005]2、机器自重的下压力不能控制力的大小,也就无法控制机具的工作行程;[0006]3、在提升器壳体中的内提升油缸和活塞加工工艺复杂,精度保证不到时易出现内漏现象,且有检修困难的问题。发明内容[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履带式拖拉机后悬挂机具的强制升降装置。该装置能灵活操纵机具,使机具在不同的工况和不同的作业要求下,能完成不同的入土深度,以完成所需的工作要求。[0008]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0009]一种履带式拖拉机后悬挂机具的强制升降装置,包括上拉杆总成、左下拉杆总成、 右下拉杆总成、斜拉杆总成、油缸总成、上拉杆支座焊接件、提升器壳体和提升臂,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还设置有牵引架、双作用油缸总成,其中左下拉杆总成和右下拉杆总成通过设在牵引架左右两侧耳板上的孔与牵引架铰接,牵引架和上拉杆支座焊接件与拖拉机的提升器壳体连接,牵引架后部两端还设有固定座,双作用油缸总成一端与固定座铰接,另一端与提升臂铰接,提升臂由大臂、小臂和花键套焊接而成。[0010]所述牵引架由架体和设置在架体两端的左侧板、右侧板及设有通孔的耳板焊接而成,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与拖拉机壳体连接,耳板通过通孔与左下拉杆和右下拉杆连接,架体内侧通过销轴与双作用油缸铰接,在架体后部还设有一固定油缸的固定座,以保证双作用油缸下连接销孔在一条轴线上。[0011]所述双作用油缸总成的最小安装距离(即从牵引架固定座上的支点位置距提升臂上的铰接点位置)为349mm,油缸行程为110mm。[0012]所述提升臂由花键套和与花键套连接的大臂和小臂构成,大臂和小臂通过同心孔3设置在油缸上端,大臂一端与斜拉杆连接,花键套与穿过提升器壳体的花键轴连接,花键轴两端头与左提升臂和右提升臂连接。工作时,将机具铰接于左下拉杆、上拉杆和右下拉杆的顶端,斜拉杆与左下拉杆和右下拉杆铰接,在双作用阀的操纵下,油缸带动提升臂上下运动的同时,提升臂带动斜拉杆、上拉杆、左下拉杆和右下拉杆运动,当上拉杆、左下拉杆和右下拉杆运动时,带动机具运动,左下拉杆和右下拉杆与牵引架连接,牵引架与拖拉机壳体连接,保证了机具平衡、平稳工作;由于改变了提升臂的结构,并设计了一套双作用油缸和牵引架焊合结构,双作用油缸的最小安装距为349 mm,油缸行程为110 mm,实现了机具的液压升降,左提升臂和右提升臂上的花键套同时穿过提升器壳体内的花键提升轴并与之连接,保证了机具的左右同步提升和下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强制升降装置通过重新设计后,各零部件结构合理,能灵活操纵机具,使机具在不同的工况和不同的作业要求下,方便地提升和下 降,实现不同的入土深度,以完成所需的工作要求,并且动作平稳,操作方便可靠;由于此双作用油缸采用外置,克服了现有结构上的缺点,同时方便检修。

图I为本实用新型强制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左下拉杆总成 2.斜拉杆总成 3.上拉杆总成 4.右下拉杆总成5.牵引架焊接件6.双作用油缸总成7.上拉杆支座焊接件8.提升器壳体9.花键轴10.左提升臂焊接件11.右提升臂焊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履带式拖拉机后悬挂机具的强制升降装置,由左下拉杆I、斜拉杆2、上拉杆3、右下拉杆4、牵引架5、双作用油缸6、上拉杆支座7、提升器壳体8、花键轴9、左提升臂10和右提升臂11构成,左提升臂10和右提升臂11通过提升器轴铰接横穿于提升器壳体8,上拉杆3与上拉杆支座7焊接铰接,左提升臂10和右提升臂11分别通过提升器花键轴与提升器壳体连接成一体,左下拉杆I和右下拉杆4与牵引架5铰接,斜拉杆2两端分别与左提升臂10、右提升臂11和左下拉杆I、右下拉杆4的中间孔铰接,双作用油缸6上端分别与左提升臂10、右提升臂11铰接,下端与牵引架5铰接,连接相应的油管、接头后,在双作用阀的操纵下,双作用油缸6带动左提升臂10和右提升臂11上下运动,左提升臂10和右提升臂11带动斜拉杆2、上拉杆3、左下拉杆I和右下拉杆4运动,左下拉杆I、下拉杆4和上拉杆3之间形成3个铰接点,通过三点悬挂方式与机具铰接,当上拉杆3、左下拉杆I和右下拉杆4动作时,带动机具的运动。左下拉杆I和右下拉杆4为厚板折弯结构,其两端内都嵌有万向球头,用于调整方向并适应不同宽度的机具的连接,设计调整宽度为378 mm 600 mm,高度调节范围为185mm 720 mm,并设有固定销子用的链条等附件。斜拉杆总成2为一螺杆连接结构,两端连接叉与下拉杆中间铰接,且与中间螺杆用正反牙螺纹连接,便于调节长度,可调节范围为335 mm 425 mm,用来调节机具的左右水平位置,一般应调整到使左右下拉杆高度相等,并使下悬挂点的最低离地高度不大于200 mm η[0021]上拉杆总成3的结构原理与斜拉杆2相似,只是两端是铰接头连接,中间正反牙螺纹连接,可调节范围为480 mm 720 mm。上拉杆用来调节机具的前后水平位置,转动中间螺管,调节好以后用螺母固定。[0022]牵引架5为一焊接、钣金结构,架体与履带拖拉机机体螺栓固定连接,左侧板和右侧板通过销轴分别与左下拉杆I和右下拉杆4铰接,两侧内侧通过销轴与双作用油缸5铰接。[0023]左提升臂10和右提升臂11为一焊接件,上面焊的花键套用于与花键轴配合传递力矩,齿数32,模数为I. 5,齿形角为30°,分度圆弧齿槽宽2. 645 mm,此花键需要用花键拉刀加工,花键套与大臂、小臂焊接,焊接件的中部铰接于双作用油缸6的上端,大臂顶端内有一球头结构,与斜拉杆2铰接。通过液压阀操作油缸动作,再带动提升臂的上下运动,左提升臂10和右提升臂11带动斜拉杆2运动,斜拉杆2与左下拉杆I和右下拉杆4连接,从而带动机具的上下动作,以实现机具的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履带式拖拉机后悬挂机具的强制升降装置,包括上拉杆总成、左下拉杆总成、右下拉杆总成、斜拉杆总成、油缸总成、上拉杆支座焊接件、提升器壳体和提升臂,其特征是还设置有牵引架、双作用油缸总成,其中左下拉杆总成和右下拉杆总成通过设在牵引架左右两侧耳板上的孔与牵弓I架铰接,牵引架和上拉杆支座焊接件与拖拉机的提升器壳体连接,牵引架后部两端还设有固定座,双作用油缸总成一端与固定座铰接,另一端与提升臂铰接,提升臂由大臂、小臂和花键套焊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强制升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牵引架由架体和设置在架体两端的左侧板、右侧板及设有通孔的耳板焊接而成,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与拖拉机壳体连接,耳板通过通孔与左下拉杆和右下拉杆连接,架体内侧通过销轴与双作用油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强制升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双作用油缸总成的最小安装距离,即从牵引架固定座上的支点位置距提升臂上的铰接点位置为349mm,油缸行程为IlOmm0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强制升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提升臂由花键套和与花键套连接的大臂和小臂构成,大臂和小臂通过同心孔设置在油缸上端,大臂一端与斜拉杆连接,花键套与穿过提升器壳体的花键轴连接,花键轴两端头与左提升臂和右提升臂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履带式拖拉机后悬挂机具的强制升降装置,其特征是还设置有牵引架、双作用油缸总成;左下拉杆总成和右下拉杆总成通过设在牵引架左右两侧耳板上的孔与牵引架铰接,牵引架和上拉杆支座焊接件与拖拉机的提升器壳体连接,牵引架后部两端还设有固定座,双作用油缸总成一端与固定座铰接,另一端与提升臂铰接,提升臂由大臂、小臂和花键套焊接而成。本实用新型强制升降装置各零部件结构合理,能灵活操纵机具,使机具在不同的工况和不同的作业要求下,方便地提升和下降,实现不同的入土深度,以完成所需的工作要求,并且动作平稳,操作方便可靠;由于此双作用油缸采用外置结构,方便检修。
文档编号A01B63/111GK202738402SQ20122042388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4日
发明者范森檀, 沈瑰熹, 徐江, 莫坤才 申请人:桂林福达机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