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作物秸秆田间就地生产原位有机肥的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46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农作物秸秆田间就地生产原位有机肥的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和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农作物秸杆田间就地生产原位有机肥的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00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加快推动秸杆综合利用工作,逐步形成秸杆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实现秸杆商品化和资源化,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国农作物秸杆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是我国农村居民主要生活燃料、大牲畜饲料和有机肥料,少部分作为工业原料和食用菌基料。但是,秸杆综合利用仍然存在利用率低、产业链短和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要求各地加强规划指导,以省份为单位编制秸杆资源综合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资源分布情况,合理确定秸杆不同用途的发展目标,统筹考虑综合利用项目和产业布局等要求。上述两部门强调,各地区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技支撑,试点示范;政策扶持,公众参与”的基本原则,积极推进秸杆综合利用工作。我国每年7亿吨秸杆中氮、磷、钾含量分别达300多万吨、70万吨、700万吨,相当于全国目前化肥施用量的25%,是重要的有机肥源。大力发展秸杆肥料,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源能源短缺矛盾,促进农业生态平衡,建设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目前全国共有各类有机肥生产厂家10000多家,每年生产畜禽粪便有机肥大约7000万吨,消耗秸杆大约1000万吨。全国每年有7.5亿吨作物秸杆,焚烧生产有机肥和秸杆直接简单还田大约3亿吨,还有大约4.5亿吨秸杆没有充分利用。我国有耕地18亿亩,低产和盐碱土 20亿亩,土地资源紧张,粮食安全时刻受到威胁。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腐殖质,对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保障粮食供给意义十分重大。 但是,目前农作物秸杆生产有机肥只有很少一部分,主要因为农作物秸杆收集运输困难,在工厂生产成有机肥时操作困难,需要很大的库房来堆积原料和成品,生产的成品有机肥又需要运输至田间,且生产过程中存在二次污染,耗能,因此不符合国内外节能减排的要求和趋势。在农作物收获时在田间就地生产原位有机肥,可以节省兴办有机肥厂的巨大的一次性投资,减少二次污染,节能减排,大大节省运输、仓储、施用成本,简便易行,既解决农作物焚烧的污染,又解决农业有机肥的使用,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品质,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大量农作物秸杆不能正确及时处理造成空气和水污染及资源浪费的问题,开发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提供一种农作物秸杆在田间就地生产原位有机肥的方法及应用,这种方法是在农作物收获后,将农作物秸杆粉碎成草段,添加畜禽粪便和尿素、硫酸铵、生石灰、木霉、青霉、曲霉、放线菌、毛格盖菌、链霉菌、节杆菌、假单胞菌、黄单胞菌等,在田间混合发酵制成的土壤原位有机肥,作为基肥施入农田,种植农作物,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改良和提高土壤生产力,促进作物生长,减少环境污染,节能减排,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经济效益。技术方案:一种农作物秸杆田间就地生产原位有机肥的方法,生产步骤为:在作物收获季节,收割农作物秸杆的同时,在农田就地将农作物秸杆粉碎成0.1 - 5 c m长的草段;按农作物秸杆质量15-100%的量加入畜禽粪便,均匀撒施于田间表面;按每1000千克农作物秸杆加入1-10千克尿素或2-20千克硫酸铵,和0.1-1千克生石灰,均匀撒施于土表;按每1000克农作物秸杆撒施事先已经发酵好的成品或直接购买商品微生物制剂的木霉 CTrichoderma 577.) 100-1000 亿个活菌体或抱子、青霉(Penicilium sp.) 100-10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曲霉(Asperginus sp.) 100-10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放线菌
10-100亿个活菌体或抱子、侧耳ipieurotus sp.) 100-500亿活菌体或抱子、链霉菌^Streptomyces 5/ .) 100-1000亿个活菌体或抱子、节杆菌(Arthurbactersp.) 100-10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假单胞菌(PsGudomoiioims sp.) 100-10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和黄单胞菌ijanthamonas 577) 100-10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将农田土壤耕翻一遍,使得各种物质拌匀,并将农田表面犁平;向农田灌水,使得农田土表完全湿润,保持农田土壤含水量在40-60%wt ;夏季12 15天,秋季20 22天,秸杆在田间土壤中经过生物催化转化成有机肥;在种植作物前应将农田土壤再耕翻一次。所述农作物秸杆为小麦、水稻、玉米或大豆秸杆。所述农作物秸杆田间就地生产原位有机肥的方法在种植小麦、油菜、水稻、玉米、大豆和花生作物上的应用。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将农作物秸杆资源化利用,田间就地生物催化转化生产原位有机肥,减少环境污染,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本发明能将大量的农作物秸杆田间就地生物催化转化成土壤中的原位有机肥,大大减少了农民焚烧秸杆的空气污染及随意处置秸杆和畜禽粪便造成的水污染,生产的原位有机肥能够改良农田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和肥力,促进作物生长,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I)本发明中采用的农作物秸杆资源化利用技术,方法简便、技术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实用性强。2)本发明采用的农作物秸杆资源化利用技术,能将大量的农作物秸杆在田间就地生物催化转化为土壤中的原位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促进作物生长,大大减少农作物秸杆和畜禽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3)本发明采用农作物秸杆田间就地生产原位有机肥,除了能解决农作物秸杆的环境污染外,还能大大减少商品有机肥的一次性巨大投资,增加农民收入。


图1是小麦秸杆制作的原位有机肥生产水稻的影响。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1.在小麦稻杆收获后,将稻杆粉碎成大约Icm长的杆段;
2.按小麦稻杆质量15%的量在田间撒施畜禽粪便和0.01%的生石灰;
3.每1000千克小麦秸杆加入I千克尿素、商品微生物制剂木霉1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青霉1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曲霉1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放线菌1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毛格盖菌100亿活菌体(或孢子)、链霉菌1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节杆菌1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假单胞菌1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和黄单胞菌1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拌匀,灌水,保持田间土壤含水量在40%wt ;
4.夏季14天后,小麦秸杆经过生物催化转化变成有机肥;
5.耕翻土壤,再补施复合肥、氮·肥或磷肥做基肥,种植水稻。·
实施例2:
1.在水稻稻杆收获后,将稻杆粉碎成大约Icm长的杆段;
2.按水稻稻杆质量35%的量在田间撒施畜禽粪便和0.02%的生石灰;
3.每1000千克水稻秸杆加入5千克尿素、商品微生物制剂木霉3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青霉3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曲霉3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放线菌3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毛格盖菌300亿活菌体(或孢子)、链霉菌3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节杆菌3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假单胞菌3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和黄单胞菌3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拌勻,灌水,保持田间土壤含水量在50% ;
4.秋季21天后,水稻秸杆经过生物催化转化变成有机肥;
5.耕翻土壤,再补施复合肥、氮肥或磷肥做基肥,种植小麦。
实施例3
1.在小麦稻杆收获后,将稻杆粉碎成大约Icm长的杆段;
2.按小麦秸杆质量50%的量在田间撒施畜禽粪便和0.05%的生石灰;
3.每1000千克小麦秸杆加入10千克硫酸铵、商品微生物制剂木霉6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青霉6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曲霉6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放线菌6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毛格盖菌600亿活菌体(或孢子)、链霉菌6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节杆菌6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假单胞菌6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和黄单胞菌6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拌匀,灌水,保持田间土壤含水量在60% ;
4.夏季14天后,小麦秸杆经过生物催化转化变成有机肥;
5.耕翻土壤,再补施复合肥、氮肥或磷肥做基肥,种植玉米。
本发明的应用实例:将本发明技术用于小麦、水稻、玉米、花生、油菜、蔬菜的种植上。1、参照实施例1,在小麦收获进行处理后,栽插水稻,收获后,跟没有采用本技术的对照田块相比,节省生产成本50元/亩,水稻增产12%,土壤有机质增加55% (图1);
2、参照实施例2,在水稻收获进行处理后,种植小麦,第二年收获后,跟没有采用本技术的对照田块相比,节省生产成本30元/亩,小麦增产7%,土壤有机质增加35% ;
3、参照实施例3,在 小麦收获进行处理后,种植玉米,收获后,跟没有采用本技术的对照田块相比,节省生产成本45元/亩,玉米增产14%,土壤有机质增加27%。
权利要求
1.一种农作物秸杆田间就地生产原位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步骤为: a.在作物收获季节,收割农作物秸杆的同时,在农田就地将农作物秸杆粉碎成0.l-5cm长的草段; b.按农作物秸杆质量15-100%的量加入畜禽粪便,均匀撒施于田间表面; c.按每1000千克农作物秸杆加入1-10千克尿素或2-20千克硫酸铵,和0.1-1千克生石灰,均勻撒施于土表; d.按每1000克农作物秸杆撒施事先已经发酵好的成品或直接购买商品微生物制剂的木霉 iTrichoderma 577.) 100-1000 亿个活菌体或抱子、青霉{Penicilium sp.) 100-10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曲霉(Asperginus sp.) 100-10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放线菌(Actinomycetes) 10-100亿个活菌体或抱子、侧耳{Pleurotus sp.) 100-500亿活菌体或抱子、链霉菌{Streptomyces 577.) 100-1000亿个活菌体或抱子、节杆菌{Arthurbactersp.) 100-10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假单胞菌kPseudomoriorms 577.) 100-10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和黄单胞菌iXanthamonas 577) 100-1000亿个活菌体或孢子; e.将农田土壤耕翻一遍,使得各种物质拌匀,并将农田表面犁平; f.向农田灌水,使得农田土表完全湿润,保持农田土壤含水量在40-60%wt;夏季12 15天,秋季20 22天,秸杆在田间土壤中经过生物催化转化成有机肥;在种植作物前应将农田土壤再耕翻一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秸杆田间就地生产原位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秸杆为小麦、水稻、玉米或大豆秸杆。
3.权利要求1所述农 作物秸杆田间就地生产原位有机肥的方法在种植小麦、油菜、水稻、玉米、大豆和花生作物上的应用。
全文摘要
一种农作物秸秆田间就地生产原位有机肥的方法和应用,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在农作物收获时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加入适量的畜禽粪便和尿素或硫酸铵,接种适量的纤维分解菌、木质素分解菌等,拌匀、灌水,保持田间湿润状态,夏季大约14天,秋季大约21天,农作物秸秆迅速经过生物催化转化变成农田土壤中的优质有机肥,即可种植粮食、蔬菜,没有环境污染,解决农作物秸秆焚烧引起的空气污染,解决农田土壤有机质下降问题,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简单易行,节省商业化生产有机肥一次性投资巨大,节能减排,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和远距离运输及二次污染等问题。
文档编号C05F17/00GK103121862SQ20131003104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8日
发明者吴洪生 申请人:吴洪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