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木薯秸秆栽培木耳的方法

文档序号:219118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木薯秸秆栽培木耳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一种利用木薯秸秆栽培木耳的方法,其栽培袋料按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木薯秸秆末屑15%~36%、杂木屑42%~53%、小麦麸10%~15%、豆粕或者炒黄豆1%~5%、轻质碳酸钙1%~2%;其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将干燥无霉变的木薯秸秆和杂木条粉碎,按上述比例一边加水一边搅拌,使其充分搅拌均匀,含水量50%~67%;其次,搅拌均匀的培养料装入筒袋内,扎紧袋口后一次性放入常压蒸汽灶进行蒸汽灭菌,灭菌结束后,将栽培袋料搬入事先消毒好且铺好地膜的栽培棚内进行冷却,然后进行扎钉接种;再次,将上述步骤处理后的栽培袋料呈“井”字形堆放,接种后40~45日,菌丝长满全袋转色结束即可排袋上架;最后,当菌蕾出现至70~80%,进入出菇管理阶段。
【专利说明】一种利用木薯秸秆栽培木耳的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木薯秸杆栽培木耳的方法。
技术背景:
[0002]黑木耳是一种质优味美的胶质食用菌和药用菌。黑木耳肉质细腻,脆滑爽口,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远比一般蔬菜和水果高。且含有人类所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的含量是米、面、蔬菜的十倍,比肉类高3?6倍。铁质的含量比肉类高100倍。钙的含量是肉类的30?70倍,磷的含量也比鸡蛋、肉类高,是番茄、马铃薯的4?7倍。黑木耳具有滋润强壮,清肺益气,镇静止痛,清涤胃肠等功效,它所含的多糖体也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是中医在治疗寒湿性腰腿疼痛、手足抽筋麻木、痔疮出血、痢疾、崩淋和产后虚弱等病症的常用配方药物。由于黑木耳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所以在国际国内市场都很畅销,产品供不应求。我国黑木耳产量居世界之首位,是传统的大宗出口特产,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充分发掘合理利用山区的自然林木资源和农作物秸杆,大力发展黑木耳生产,对振兴地方经济,扩大外贸出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0003]近年来,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广西农业第6大作物,2012年,广西食用菌总产量突破百万吨大关,达到104.06万吨,实现总产值74.80亿元。广西位于黑木耳三大生产片区的南方片区,人工栽培黑木耳已成为解决贫困、扩大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但是,传统黑木耳栽培技术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是木屑,占80%以上,而木屑来源于树木,如果完全依赖于木屑做培养基,会导致木屑原材料短缺,势必会制约该技术规模推广应用,寻找木屑替代物显得十分必要。
[0004]广西是农业大省,每年种植木薯约30万平方公顷,年产鲜木薯600多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伴生的茎杆达400多万吨,由于木薯茎杆皮层厚而软,含有白色乳汁,中心髓部呈海绵状、水分含量高,所以很难晒干焚烧,大量的茎杆带来了处理难的问题;为了充分利用本地木薯秸杆资源,节约木耳栽培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的收入,使农民利益最大化,又切实有效地使木薯秸杆做到变废为宝,这对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
[000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传统黑木耳栽培技术依赖木屑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木薯秸杆栽培木耳的方法。利用本方法栽培木耳,不但成本低、环保、安全,而且还可以将木薯秸杆变废为宝。
[0006]本发明所述的利用木薯秸杆栽培木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粉碎、拌料:将干燥无霉变的木薯稻杆和杂木条粉碎至粒径为0.3cm?0.8cm,得到木薯秸杆末屑和杂木屑;先按木薯秸杆末屑:杂木屑为1:1进行搅拌混匀,然后把事先混合好的小麦麸皮、豆柏、轻质碳酸钙均匀撒入锯木屑和木薯茎杆混合料表面,再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把剩下的锯木屑投入一起搅拌,一边加水一边搅拌,使其充分搅拌均匀,含水量50%?67% ;
[0008]2、袋装和灭菌:将搅拌均匀的培养料装入筒袋内,每装5?1cm厚,用手或者辅助物压实料,扎紧袋口后一次性放入常压蒸汽灶进行蒸汽灭菌,在温度为10(TC常压下灭菌20?24小时:
[0009]3、出锅、冷却:灭菌结束后等蒸汽灶内温度下降至60?70°C,将栽培袋料搬入事先消毒好且铺好地膜的栽培棚内进行冷却;整个过程要轻拿轻放,防止栽培袋料破裂;
[0010]4、环境消毒:在进料前3?5天,用17%福尔马林加0.1 %高锰酸钾溶液或用1%有效氯漂白粉对栽培棚进行环境消毒;
[0011]5、接种:接种前接种人员用75%酒精擦洗双手,然后,一手拿水,另一手拿接种钉进行扎钉接种;作业过程中未经重新消毒不得更换双手操作;
[0012]6、菌丝培养管理:接种后的栽培袋料呈“井”字形堆放,堆高5?6层。接种后的10?15天,控制温度在24?28°C,25天后室温控制在18?23°C,待接种钉周围菌丝长至8?10厘米时,保持棚内通风和湿度。接种25日后,袋温上升,要注意散堆降温,严防“烧堆”;
[0013]7、排袋上架:接种后40?45日,菌丝长满全袋转色结束即可排袋上架,具体做法,在两竹竿或木条之间的地面垫一块砖块,先用线上下绑定紧竹竿或木条,将栽培袋料放在竹竿或木条间的线上,再用线把每个栽培袋料隔开,以保证通风良好,栽培袋料上架15?17袋为一排。期间管理要注意几点:一是保持棚内温度18?28°C ;二是棚内保持通风、干燥;三是严禁阳光直射栽培袋料;四是保持棚内湿度;
[0014]8、出耳管理:当菌蕾出现至70?80%,进入出菇管理阶段。此时棚内温度控制在10?15°C,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95%。当菌蕾长到黄豆大小时,用刀或者其它锋利物质在菌蕾多的地方开一小口 ;环境湿度视天气情况喷水,气温高于20°C时,早晚喷水,中午不喷;下雨天不喷;阴天少喷,一般保持地面没有水滞留为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15]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利用木薯秸杆栽培木耳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16]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其步骤包括如下:
[0017]首先,栽培袋料按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木薯秸杆末屑26%、杂木屑52%、小麦15%、豆柏或者炒黄豆5%、轻质碳酸钙2% ;然后按步骤(I)拌料时先按木薯秸杆末屑:杂木屑为1:1进行搅拌混匀,然后加入小麦麸皮、豆柏、轻质碳酸钙进行搅拌,最后加入剩下的锯木屑,一边加水一边搅拌;干湿度判断以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印但不成股流为且。
[0018]其次,对步骤I处理过的培养料装入筒袋内,每装5?1cm厚,用手或者辅助物压实料,扎紧袋口后一次性放入常压蒸汽灶进行蒸汽灭菌,在温度为10(TC常压下灭菌20?24小时;灭菌结束后等蒸汽灶内温度下降至60?70°C,将栽培袋料搬入事先消毒好且铺好地膜的栽培棚内进行冷却;接种前接种人员用75%酒精擦洗双手,然后,一手拿水,另一手拿接种钉进行扎钉接种;
[0019]再次,将上述步骤处理后的栽培袋料呈“井”字形堆放,堆高5?6层。接种后的10?15天,控制温度在24?28°C,25天后室温控制在18?23°C,待接种钉周围菌丝长至8?10厘米时,保持棚内通风和湿度。接种25日后,袋温上升,要注意散堆降温,严防“烧堆”;接种后40?45日,菌丝长满全袋转色结束即可排袋上架;
[0020]最后,当菌蕾出现至70?80%,进入出菇管理阶段。此时棚内温度控制在10?15°C,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95%。当菌蕾长到黄豆大小时,用刀或者其它锋利物质在菌蕾多的地方开一小口 ;环境湿度视天气情况喷水,气温高于20°C时,早晚喷水,中午不喷;下雨天不喷;阴天少喷,一般保持地面没有水滞留为准。
[0021]本发明所述的利用木薯秸杆栽培木耳的方法适用于黑木耳和毛木耳的栽培,不但可以减少对木屑的依赖,避免了乱砍乱伐,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木薯秸杆资源,节约木耳栽培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的收入,又切实有效地使木薯秸杆做到变废为宝,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最有效办法。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木薯秸杆栽培木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栽培袋料按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木薯秸杆末屑15%?36%、杂木屑42%?53%、小麦麸10%?15%、豆柏或者炒黄豆1%?5%、轻质碳酸钙1%?2% ;其具体步骤如下: (1)粉碎、拌料:将干燥无霉变的木薯秸杆和杂木条粉碎至粒径为0.3cm?0.8cm,得到木薯秸杆末屑和杂木屑;先按木薯秸杆末屑:杂木屑为1:1进行搅拌混匀,然后把事先混合好的小麦麸皮、豆柏、轻质碳酸钙均匀撒入锯木屑和木薯茎杆混合料表面,再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把剩下的锯木屑投入一起搅拌,一边加水一边搅拌,使其充分搅拌均匀,含水量50%?67% ; (2)袋装和灭菌:将搅拌均匀的培养料装入筒袋内,每装5?1cm厚,用手或者辅助物压实料,扎紧袋口后一次性放入常压蒸汽灶进行蒸汽灭菌,在温度为10(TC常压下灭菌20?24小时; (3)出锅、冷却:灭菌结束后等蒸汽灶内温度下降至60?70°C,将栽培袋料搬入事先消毒好且铺好地膜的栽培棚内进行冷却;整个过程要轻拿轻放,防止栽培袋料破裂; (4)环境消毒:在进料前3?5天,用17%福尔马林加0.1 %高锰酸钾溶液或用1%有效氯漂白粉对栽培棚进行环境消毒; (5)接种:接种前接种人员用75%酒精擦洗双手,然后,一手拿水,另一手拿接种钉进行扎钉接种;作业过程中未经重新消毒不得更换双手操作; (6)菌丝培养管理:接种后的栽培袋料呈“井”字形堆放,堆高5?6层。接种后的10?15天,控制温度在24?28°C,25天后室温控制在18?23°C,待接种钉周围菌丝长至8?10厘米时,保持棚内通风和湿度。接种25日后,袋温上升,要注意散堆降温,严防“烧堆”; (7)排袋上架:接种后40?45日,菌丝长满全袋转色结束即可排袋上架,具体做法,在两竹竿或木条之间的地面垫一块砖块,先用线上下绑定竹竿或木条,将栽培袋料放在竹竿或木条间的线上,再用线把每个栽培袋料隔开,以保证通风良好,栽培袋料上架15?17袋为一排。期间管理要注意几点:一是保持棚内温度18?28°C;二是棚内保持通风、干燥;三是严禁阳光直射栽培袋料;四是保持棚内湿度; (8)出耳管理:当菌蕾出现至70?80%,进入出菇管理阶段。此时棚内温度控制在10?15°C,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95%。当菌蕾长到黄豆大小时,用刀或者其它锋利物质在菌蕾多的地方开一小口 ;环境湿度视天气情况喷水,气温高于20°C时,早晚喷水,中午不喷;下雨天不喷;阴天少喷,一般保持地面没有水滞留为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木薯秸杆栽培木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栽培袋料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木薯稻杆末屑26%、杂木屑52%、小麦15%、豆柏或者炒黄豆5%、轻质碳酸钙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木薯秸杆栽培木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拌料时先按木薯秸杆末屑:杂木屑为1:1进行搅拌混匀,然后加入小麦麸皮、豆柏、轻质碳酸钙进行搅拌,最后加入剩下的锯木屑,一边加水一边搅拌;干湿度判断以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印但不成股流为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木薯秸杆栽培木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用于出锅、冷却的栽培棚在进料前3?5天用福尔马林加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栽培棚内熏蒸消毒,用I %有效氯漂白粉对栽培棚四周环境消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木薯秸杆栽培木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用线上下绑定紧竹竿或木条进行排袋。
【文档编号】A01G1/04GK104509368SQ201310462929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8日
【发明者】俸祥仁 申请人:俸祥仁, 姜源明, 广西助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